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生物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构建一种高效便捷的 液体菌剂。【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肥料中分离出菌种,并通过菌落观察、革兰氏染色法及 16SrDNA 基因同 源序列比对方法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同时运用菌饼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各菌种之间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 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 4 种菌落,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这 4 种菌之间均无拮 抗作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按 1∶1∶1∶1 添加到不同 pH 的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有效活菌数,最终得到最适 pH 为 7.0。【结论】 从生物有机肥中分离得到 4 种菌种,它们之间均无拮抗作用,采用等比例的菌种配比,在 pH 为 7.0 的牛肉膏蛋 白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各菌种都能很好地生长,从而得到一种高效的液体菌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降解牛粪纤维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属4株菌的最优配比,制成降解牛粪纤维素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复合微生物菌剂中HP2菌的所占比例为主要因素,各菌种最佳配合比例为TG1∶P3∶HP2∶HN1 =3∶1∶1∶1.[结论]该研究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牛粪堆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25-226
采用复合乳杆菌及酿酒酵母菌青贮沙棘鲜叶,确定复合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比例以及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菌的配比.结果表明,当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为4∶2∶4,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的配比为3∶2时,粗蛋白含量为21.58%,发酵剂用量为2.0%,青贮沙棘叶的总体评价为优级,青贮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配比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河道底泥堆肥发酵的影响,为筛选促腐效果更好的优质微生物菌种配方提供依据。通过不同比例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底泥堆肥试验,并对堆肥温度、水分、p H值、电导率、可溶性有机碳、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的复合菌剂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2∶1∶1∶1的配比效果最好,2 d就能达到最高温度63.3℃,明显加速堆肥的腐熟;以底泥为原料的堆肥过程升温迅速,具备堆肥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前景。可望为城市河道底泥的科学处理,纯净城市水体和陆地生态环境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为开发相应的技术,缓解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压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6.
杨树林土壤微生物及优势菌对小穴壳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毛白杨树林土壤内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琼脂培养、孢子萌发及杨树枝条接种等实验,筛选出对杨树水泡溃疡病病原小穴壳菌(Dothiorellagregaria)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为链霉菌和芽孢杆菌。为杨树溃疡病的微生物防治提供了菌剂生产的菌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微生物菌肥登记现状及其在果树减肥增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微生物菌肥产品登记情况,详细分析了登记微生物菌肥产品类型、使用的有效菌种及登记适用的作物范围,并重点关注果树微生物菌肥产品的登记应用情况。截至2020年9月,我国共登记了7 608个微生物菌肥产品,分为6个菌剂类(菌根菌剂、土壤修复菌剂、光合细菌剂、根瘤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及2个菌肥类(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共8大类。有效菌种涉及60个属、160个种,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3个属的菌种应用最多,占全部菌种的39.3%。有52.7%的产品有效菌种为1种,主要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有38.2%的产品为2种有效菌种;3种及以上有效菌种的产品占9.1%,其中有4个登记产品的有效菌种达到了6种。产品适用范围涵盖了蔬菜、果树、中药、绿化树种、绿肥等142种经济作物,其中有1 808种产品分别在19种果树上登记适用,占全部登记产品的23.8%。讨论了现有微生物菌肥在果树减肥增效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帮助果树生产者、农技推广人员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微生物菌肥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饲用微生态制剂生产用酵母菌与乳酸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2株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的抑菌、产酸、产脂及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能够对大肠杆菌产生一定的抑菌效果;2株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4种菌之间没有相互拮抗作用,均可以用于做饲用微生物制剂的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9.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筛选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将从香蕉土壤中分离出的7个不同性状的芽孢杆菌菌株以及荧光假单孢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等分别用于测试对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种4号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0个菌株中荧光假单孢菌表现出对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种4号菌丝生长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荧光假单孢菌和XP菌株混合后,其抑菌作用得到加强,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种微生物菌株,分析其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能力,根据厨余垃圾中有机质成分及酶活功能信息构建一种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复合菌剂,并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淀粉酶的能力最高,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能力最高,米曲霉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最高,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酶能力最高。拮抗性试验发现只有短芽孢杆菌属与地衣芽孢杆菌存在拮抗性关系。分别选取5株高酶活微生物构建4组复合菌剂,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由盐居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组配的F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产酶能力较好,其中淀粉酶为25.0 U/mL,蛋白酶为0.13U/mL,纤维素酶为1 244 U/mL,脂肪酶为4.09 U/mL。堆肥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F2组最高温达到67℃,高温期持续14 d,C/N为18.31,pH值为9.08,种子发芽指数为103.17%,相较于CK组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发酵乳、泡菜、发酵肉)中筛选到20株对真菌有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对其中7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菌株的抑菌谱进行了初步研究,这7株菌对啤酒酵母、汉逊酵母、枯草芽胞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可明显抑制其孢子的成熟。对其中2株菌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及16SrRNA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米根霉和酿酒酵母为供试菌种,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提取物的抑菌性、最低抑菌浓度及与一些抗菌药品的抑菌性比较。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性大小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根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都在0.002 5 g/ml以下。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链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药品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0.04%、0.06%、0.08%)、嗜酸乳酸菌(0.01%、0.02%、0.03%)以及枯草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肠道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3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对肠道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对磷表观消化率影响的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菌种适当搭配可改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和饲料养分的消化,较优的组合为酿酒酵母0.08%、嗜酸乳杆菌0.03%、枯草芽孢杆菌0.01%。  相似文献   

14.
几种微生物及其组合在猪粪堆肥发酵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场粪便是重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研究了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木霉与黑曲霉4种微生物对猪粪堆肥发酵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几种微生物在堆肥发酵时的相互作用,同时开发出一种能令猪粪堆肥快速升温腐熟的发酵剂.结果表明,发酵剂的配比为芽孢杆菌:黑曲霉:木霉=3:2:3,酵母在升温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显.中试结果表明,用此配比的发酵剂,可以令猪粪堆肥在10d左右腐熟,并且使得堆肥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提高21.7%.  相似文献   

15.
从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32株细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初筛得到7株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同时检测它们对其他4株指示菌的抗菌情况,结果发现SK-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选取SK-01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SK-01在3号培养基、pH值7.0、盐浓度0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在1号培养基、pH值7.0、培养时间48 h、盐浓度1%的条件下产活性物质效果最好;对SK-01进行传代试验,结果显示SK-01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翘鳞肉齿菌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翘鳞肉齿菌于实体含多糖浸提液和去多糖浸提液采用双碟法对大肠杆菌等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含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紫青霉有抑菌作用,去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草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将翘鳞肉齿菌菌丝采用贴块法对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菌丝对枯草孢孢杆菌等6种微生物有拮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针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种溶剂对马尾松针叶进行提取,得到马尾松针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黄曲霉、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和啤酒酵母为供试菌,研究马尾松针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对上述9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水提液的效果均比醇提液的效果明显,而对黄曲霉、黑曲霉、青霉、根霉以及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化学防腐剂对人体健康存在巨大的危害,于是开始致力于绿色、安全、广谱、高效的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本研究以黑曲霉、桔青霉、黑根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泡桐花无水乙醇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对黑曲霉、米曲霉、黑根霉和绿色木霉的EC50值分别为7.33 g·L-1、14.15 g·L-1、13.11 g·L-1和9.71 g·L-1,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5.0 g·L-1、10.0 g·L-1和10.0 g·L-1,最低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10.0 g·L-1、20.0 g·L-1和20.0 g·L-1。综上所述,泡桐花对食品防腐中常见的菌种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材料,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酿酒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与米曲霉发酵白酒丢糟生产蛋白质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白地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发酵后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了6.49%以上;对这4种菌进行组合筛选,发现由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白地霉组合发酵,能将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9.96%.  相似文献   

20.
复合促生菌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适合小麦苗期生长的生物菌肥,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液浸种平皿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5组复合菌(胶质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侧胞芽胞杆菌2个处理,侧胞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侧胞芽胞杆菌+胶冻样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胶冻样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各1个处理)对小麦苗期生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胞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效果较优,与对照相比,小麦芽长和主根长均增加10%左右;三叶期后5 d、12 d、19 d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持续增加;根系活力、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比对照极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小麦专用菌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