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要:由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部分已建标准农田没有达到预期的吨粮田标准。为确保粮食安全,浙江省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已建标准农田开展全面的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文章提出了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发了“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地力评价与统计分析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一等、二等、三等标准农田分别占33.2%,60.7%,6.1%,通过实地检验,评价结果符合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可为今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标准农田分3等5级,2008年平湖市标准农田以1等田和2等田为主,2等田占53.4%。2010年,开展了标准农田地力培育示范,通过3年的实施,地力培育取得较好效果,大部分取样点地力水平上升了1个级别。现以平湖为样本,就杭嘉湖平原地区标准农田地力培育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忠平  王仪春  王旭阳  王云华  陆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7-12587,12606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摸清湖州市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状况。根据综合地力指数,将标准农田评定为三等六级。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酸化趋势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但是缺磷钾面积所占比例依然很高。通过调查评价,湖州市标准农田质量以一等和二等田为主,分别占46.6%和53.0%,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2009年对诸暨市1 337 hm22等标准农田进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经4年的实施,提升了1个等级。对诸暨市标准农田的培育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地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永福县耕地地力等级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永福县耕地地力分为6个等级,一、二等级耕地面积为4 4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1%,是永福县高产稳产田;三、四等级耕地面积为12 4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6%,是永福县中产田;五、六等级耕地为5 11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3.3%,是永福县主要的低产田。结合实际,提出改良栽培措施、规范管理、合理轮作、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等具体措施,以期促进永福县耕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分析,阐明了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提出了露地和大棚设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技术措施,为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分析,阐明了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提出了露地和大棚设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技术措施,为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嫩江市始终把地力提升作为高标准农田的核心建设内容,2019年以来,已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实施地力提升工程27万亩.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华市标准农田耕层土壤抽样调查分析,按照标准农田建设现状,运用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对金华市标准农田进行分等定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金华市标准农田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对诸暨市山下湖镇西泌湖畈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耕层土壤进行抽样调查和检测,通过与2008年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数据比较,分析农田地力变化,指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标准农田土壤pH现状。[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52个土壤采样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该镇标准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4.96,属酸性,中性(6.5~7.5)的样本仅1个,占总调查样本数的1.92%,占总标准农田面积的1.78%;25.01%二等3级、8.27%二等4级田标准农田土壤处于中性或微酸性水平(5.5~7.5),三等田全部为酸性或强酸性(〈5.5)土壤。[结论]建议采取施石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3.
参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对诸暨市规划建设的21 339.7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地力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地力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标准农田86个土样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镇标准农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9.92mg/kg,居较高水平,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一等2级标准农田中速效钾含量集中在中高,二等3级标准农田中速效钾含量以较高和极高为主,占二等3级的79.26%;二等4级标准农田中速效钾含量以中为主,占二等4级的72.44%;三等5级标准农田中速效钾含量全部为较高。  相似文献   

15.
标准农田提升是在粮食播种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背景下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富阳市标准农田提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升,试点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得到了提升,耕作层得到了改良,土壤养分趋于平衡,农田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田综合地力指数得到提高。但是在农田提升过程中也发现,由于粮食经济效益低,农户种粮种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用于提升的肥料用在了经济作物上,使水稻种植区土壤磷、钾水平不升反降。施肥能明显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今后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淮安市淮阴区耕地地力现状,包括高产稳产农田数量、现状和中低产田土壤的基本情况等,阐述了标准粮田建设目的与任务,并从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布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带规划与标准粮田建设、节水灌溉与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与标准粮田建设等方面提出标准粮田建设规划与措施,以期为提高淮阴区耕地地力水平,促进标准粮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8、2009、2010年连续3年的土壤地力调查和农户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椒江区标准农田土壤质量总体良好,而低等田则主要存在高pH、低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低等问题.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培肥对策,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以及低等田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永登县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仅占永久基本农田的29.88%,高标准农田建设形势紧迫。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对永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按灌溉农业区、旱作农业区两大类型,分别从田块整治、农田地力提升、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措施和标准要求,以期为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宁波市辖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功能区地力水平总体良好,一、二等田分别占总调查面积的86%和14%;但也存在着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均衡、部分田块土壤偏酸或水溶性盐总量较高或质地偏粘等现象。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培肥改良建议,为保障当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科学评价兴安县耕地综合生产力,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法】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标准,参照《耕地地力评价指南》技术流程,运用“兴安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兴安县耕地地力进行等级划分与科学评价。【结果】兴安县耕地地力划分为7个等级,一、二等级田(地)面积为4344 ha,占耕地总面积的12.7%;三、四、五等级田(地)面积为24255 ha,占耕地总面积的71.3%;六、七等级田(地)面积为5430 ha,占耕地面积的16.0%。【建议】在生产管理上,针对七级田地不同土壤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加强改造:通过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层;合理施用化肥;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推广绿肥种植,推行秸秆还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良灌溉设施,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