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桂顶5号玉米品种桂顶5号由广西玉米研究所育成,于1994年8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省区试4587kg/hm2,比对照南校8号增产5.4%,生产试验4600.5kg/hm2,比对照桂顶4号增产7.57%,1993年在广西7个...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苏玉9号苏玉9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育成。199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1994年江苏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春播组平均产量为8868kg/hm2、8113.5kg/hm2,分别比对照(掖单13)增产3.9%...  相似文献   

3.
豫花11号是针对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和市场的变化,由河南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199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花11号1995~1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3年籽仁产量分别为1857kg、1752kg和2384kg,分别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豫花1号增产150%、1366%和1752%,3年平均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57%。在1997年区试中,豫花11号在焦作试点亩产荚果达4565kg,创河南花生区试以来产量最高水平。199…  相似文献   

4.
玉米绥玉6号的选育赵宝荣(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地区农科所152052)绥玉6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所以杂C546为母本。L105为父本,1990年育成,1996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参加全省生产试验,产量8080.7kg...  相似文献   

5.
鄂大麦7号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1997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平均产量7174.5kg/hm2,比对照鄂皮2号增产24.22%,达极显著水平。1996年省大麦区...  相似文献   

6.
小麦引种试验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引进12个小麦品种鉴选,绵农系列小麦种增产显著,比对照种绵阳19号增产27%以上,表现出较好的 性和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适宜海拔600-1200m的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以15-20万基本苗为宜;稻田净作1.7m或1.83m提厢种植8行麦,667m^2播量10kg;旱地分带轮作1.7m提厢种植4行麦,播量5kg,比其它种植方式获得较高产量。4年累计新增总产16628t。  相似文献   

7.
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代材料经连续多代选育的吕旱133、1989-1991年参加山西省产川旱地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97.2kg对对照平均增产16.5%,1991年度在晋中、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地区7点次,比晋麦16号、17号、15号三个不同对照增产8.2-30.7%。1992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命名为晋麦44号。该品种突出表现为抗冻、耐旱、耐干热风、穗大、粒多、丰产、抗病,尤其是干旱年份稳产性极  相似文献   

8.
王天宇  陈泽辉 《种子》2002,(1):90-90,92
黔玉一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玉一号在各级区试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特别是抗病性和抗旱耐瘠性。该品种制种成本低,产量高,有较大的推广前景,适宜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黔育三号西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崔德祥,范恩普,吴跃勇,黄蔚(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贵阳550006)黔育三号是本所在“八五”期间选育的一个优良酉瓜杂交一代种,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羽状裂叶,叶长19.9cm,叶柄长7.9gcm...  相似文献   

10.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1.
掖单22生理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掖单22是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1983年用488作母本,5237作父本杂交育成。1998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农业部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单产7581kg/hm2,较鲁玉2号增产14.3%;1996年山东省区试单产9337.5kg/hm2,较掖单13增产10.2%。1997年山东省“三○”工程玉米高产示范20hm2,平均单产11250kg/hm2。烟台市1.7hm2平均单产11700kg/hm2,其中海阳市发城镇芦头泉村0.14hm2,平均产量12765kg/hm…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即荆1029)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F1平均皮棉 1667~2245kg/hm2,比鄂抗棉 3号、9号和湘杂棉2号等增产21,87%~52.78%,杂种优势表现极显著。F2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平均皮棉1201kg/hm2,比鄂棉18(CK1)增产3.7%,比湘杂棉2号(CK2)增产8.11%。在特大洪涝和虫灾的1998年皮棉1089kg/hm2,比两对照分别增产6.99%和14.8…  相似文献   

13.
晋甘薯3号     
晋甘薯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甘薯课题组于1992年以高系14为母本,以黄金千贯和关东859汇合花粉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于1997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春栽一般产鲜薯3.75~4.5万kg/hm2,夏栽产鲜薯3万kg/hm2左右。抗干旱耐瘠薄,在山区丘陵旱薄地及平原旱地种植增产效果明显,1995年运城上郭旱地鲜薯产量高达5.85万kg/hm2。特征特性该品种顶叶淡绿,叶色绿,叶片大小中等,呈心脏形。株形匍匐,长势较强。薯形长纺锤,皮色紫红,薯肉蛋黄。结薯集中整齐,…  相似文献   

14.
豫玉2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以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4年和199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试(直播一组),供试26个杂交种,全省14处汇总,平均单产7609.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5号增产12.3%,居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大区生产示范(直播组),供试13个杂交种,全省18处汇总,平均单产6837.9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12增产9.…  相似文献   

15.
经多点试验指出,二系杂交稻组合“衡两优一号”在海拔1000-1400m,年均温13.9-14.7℃的温凉地区表现出比该区域现有推广三系组合“汕优64”增产11.69%-19.19%,每公顷产量7770-10935kg,生育期和对照相当或缩短,抗性强,适于类似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安优粘”是安顺地区农科所“九五”期间通过审定的高产早熟的优质中籼品种,研究表明该品种“靠栽又靠发”, 重在“攻成穗、争 实粒”,以 每667 m 2 栽插2 .5 ~3 .0 万穴、每穴4 ~6 片苗、追施纯 氮10 ~15 kg 、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 施肥方式最好,每667 m 2 产量可超过550 kg 。  相似文献   

17.
优质稻米“安优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优粘”是安顺地区农科所“九五”期间通过审定的高产早熟的优质中籼品种,研究表明该品种“靠栽又靠发”,重在“攻成穗,争实粒”,以每667m^2栽插2.5 ̄3.0万穴,每穴4 ̄6片苗,追施纯氮10 ̄15kg,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式最好,每667m^2产量可超过550kg。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1987年以铁8114-7-4为母本与铁84059-13-8杂文选育而成铁丰20,原系号铁87107-6。1997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和品质表现1993~1994年辽宁省区试14点次全部增产,平均2748kg/hm2,平均比铁丰24、辽豆10号、开育10号平均增产15.2%,居首位。1994~1995年辽宁省生产试验15个点次,平均2753kg/hm2,比铁车 24、铁丰 27、辽豆 10号、丹豆 5号平均增产23.3%。1995~1996年较大面…  相似文献   

19.
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8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黔杂93114(黔油11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9407(贵杂3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黔杂9601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李大雄  饶勇 《种子》1997,(2):36-38
黔油双低一号是我所参加“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育成的优质油菜品种,于199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1992年~1994年进行了中间试验,截止1995年底累计推广4万余公顷。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一套双低油菜保优繁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