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天蚕后部丝腺丝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永丽  胡萃 《蚕业科学》1998,24(1):54-57
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明显的增丝作用,天蚕方面,前人曾以ZR515做过初步探索[1]。我们业已证实,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对天蚕有明显的增丝效果,为探明其增丝的生化机理,笔者以3种浓度的methoprene处理5龄两个不同时期的天蚕,比较分析了激素处理后,后部丝腺中核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组成与含量的变化。1材料和方法1.1激素处理先将methoprene(日本制药株式会社产)用丙酮稀释成一定浓度,分别以5、10、15ng/头的剂量涂布于5龄第4或第8天的天蚕的第6~7腹节的腹面,同时以涂布等量的丙酮为对照。1.2后部丝腺的解剖与制样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2.
牟志美  崔为正 《蚕业科学》1996,22(2):125-127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配合处理对家蚕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牟志美,崔为正,张友英(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近年我们研究了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和蜕皮激素(MH)配合使用对产丝量的影响,发现在5龄前期添食MH后,再于5龄中期体喷JHA,具有显著的增丝作...  相似文献   

3.
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具有共同调控家蚕丝蛋白合成的作用。将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中部和后部丝腺置于含不同浓度20E或JH的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通过定量PCR检测丝素蛋白基因及丝胶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蜕皮激素处理对丝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因激素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不同而异;保幼激素处理会抑制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尤其对丝素蛋白重链基因Bmfib-H的表达抑制作用更为明显,50 ng/m L JH处理48 h后Bmfib-H的表达水平下调1倍左右;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比单一激素处理更有助于丝蛋白基因的表达,但用保幼激素先处理丝腺24 h后再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处理,会显著抑制丝素蛋白轻链基因Bmfib-L的表达。试验在排除蚕体内源激素干扰的条件下,从转录水平初步分析了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丝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JHA和MH对桑蚕后部丝腺核酸合成的影响,因蚕儿的发育时期及使用剂量不同而异;在5龄前期,JHA抑制后部丝腺的核酸合成,MH促进合成;而在5龄后期,JHA的促进作用大于MH;若用JHA和MH连续处理或一次性高剂量注射,则两种激素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3H-甘氨酸参入法研究了家蚕五龄幼虫丝腺、脂肪体和中肠等器官白质合成活性的动态变化及蜕皮激素(简称M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五龄前期一次添食和每天连续添食MH能显著提高后部丝腺丝心蛋白和脂肪体蛋白质的合成活性,而抑制中肠蛋白质和五龄中后期中部丝腺丝胶蛋白的合成活性。此结果,为阐明MH对蚕体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讨外源蜕皮激素(Moulting hormone,MH)和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ue,JHA)处理家蚕的增丝机理,本试验分别于5龄24h注射植源性MH和5龄72h注射JH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EcR)(BmEcR-B1型)基因在家蚕5龄不同发育时期在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家蚕丝腺中,EcR基因的表达均在5龄前期表达量较低,中后期表达量较高,但丝腺不同部位,表达模式不同。5龄24h用MH处理后,无论是中部丝腺还是后部丝腺,EcR基因的表达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均是先上调后下降;而5龄72h用JHA处理,EcR基因的表达一直到对照熟蚕前均低于对照区;但两种处理区在对照区熟蚕之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说明外源激素可通过影响MH受体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了MH信号转导,进一步影响丝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混合使用对家蚕发育和产丝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为正  徐俊良 《蚕业科学》1993,19(4):236-238
<正> 保幼激素(JH)和蜕皮激素(MH)单独使用,对家蚕的生物活性效应及其在养蚕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但关于两种激素混合使用对家蚕的生理效应尚未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外源JH和MH对家蚕发育的相互作用及用于养蚕增丝的新方法,本试验在4—5龄期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和植源性MH混合处理,调查了其对生长发育和产丝量的影响。现将两年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734—Ⅱ及738等,于家蚕五龄中期喷蚕体可获得稳定的增丝效果。作者等(1981)曾应用~3H—标记保幼激素类似物738(JHA—738),测定了其在蚕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情况,发现喷后3—6小时内吸收已达最大值,血液是JHA及其代谢物运输、交换的主要场所。Kramer等(1973)发现烟草角虫血液中具有一种对保幼激素有特异结合力的蛋白质,并进行了纯化。Nowock等(1976)认为这种载体蛋白是体内保幼激素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主要探讨JHA对家蚕血液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图从一个侧面研究JHA的增丝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 家蚕丝腺的成长受到内分泌环境的支配。据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在保幼激素(简称JH)诱导幼虫蜕皮的体内环境下,丝腺的发育受到限制,只有蜕皮激素(简称MH)加强作用的环境下,丝腺、丝素和丝胶的造成急速增加”(赤井弘1980)。“JH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佩特尔等1969)。“MH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福田等1971)。这些论点说明丝物质的大量合成与MH的分泌作用有关。但是,广东农林学院蚕桑系1975年报道和许廷森等1979年报道认为,“五龄中期喷布JH类似物能促进家蚕后部丝腺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0.
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眠性和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大桓  朱湘雄 《蚕业科学》1989,15(4):196-201
本文探讨了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第四龄及熟蚕的生理效应。(1)第四龄48小时的蚕经结扎去头,导致去头蚕产生蛹态,用1000ppm的YA20或50-1000的保幼激素类似物738的丙酮液分别浸渍处理,去头蚕在蜕皮后保留幼虫态,若用100-1000ppm的YA20丙酮液浸渍熟蚕,则熟蚕蜕皮后产生幼虫态,表明YA20具有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效应。(2)四龄蚕初期连续添食YA20 48小时,可有效诱导三眠蚕,与正常四龄蚕相比,三眠蚕血淋巴中蜕皮激素的滴度高峰期被明显推迟。但是,用植源性蜕皮激素及YA20同时添食,则可完全抑制三眠蚕的发生,还讨论了YA20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抗保幼激素、抗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等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配合使用提高家蚕产丝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为正  段会民 《蚕业科学》1995,21(3):178-183
在五龄前期使用MH后、五龄中期使用JHA,五龄发育经过与单独使用JHA相似,最大体重、总食下量和总消化量比对照区增加;并能促进丝腺的成熟生长,延缓后部丝腺细胞的解体,茧层量比对照区增加12.4%─21.7%,比单独使用JHA增加3%─5%;茧层生产效率和转化效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4龄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当龄经过延长,全龄期缩短,并诱导出100%的三眠蚕;5龄后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全龄经过稍延长,茧质丝质优于对照,巨纤度细。5龄前期使用蜕皮激素全龄期延长,5龄后期使用蜕度激素,则龄期明显缩短,蚕的强健性、茧质、丝质均较差。抗保幼激素处理后咽侧体细胞内有大量的脑神经分泌物,但腺体细胞本身缺少内质网,而处理后的前胸腺则边缘绒毛层明显,具有大型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蜕皮激素的作用则相反,处理后前胸腺边缘不规则,内质网不甚发达,合成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和20-羟蜕皮酮添食四、五龄期的家蚕,探讨其生殖效应(造卵)。结果表明:(1)JHA和MH不仅能显著影响茧质性状,对生殖生物量也有显著效果。四龄第1日和五龄前4日施用JHA,对总造卵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增值效应;五龄后期(第6—7日)使用MH,具有显著的减值效应。两种激素的这种生殖效应与雌蛹体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根据对生殖指标的分析,激素类在幼虫期使用,其生殖效应以改变成熟卵粒数为主,影响卵重为辅。(3)经对成熟卵蛋白和糖元含量测定发现;卵蛋白含量和卵糖元含量与激素的生殖效应相平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和蜕皮激素(MH)对家蚕蛹的生殖效应。结果表明:(1)两种激素在蛹期使用的生物活性与其在幼虫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反。JHA具有缩短蛹期经过的作用,最大效应值出现在蛹中期使用。高剂量的MH具有显著延长蛹期经过的作用。最大效应值出现在蛹前期和蛹后期处理。(2)蛹期注射适当剂量的MH,对生殖生物量具有一定的增值效应,处理时间以蛹前期和蛹后期为准。(3)激素类似物在蛹期使用,其生殖效应主要改变百粒卵重,MH具有正效应,JHA具有负效应。中、低剂量的MH和JHA不显著改变成熟卵粒数,而高剂量的MH和JHA均使成熟卵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家蚕后丝腺和脂肪体总RNA含量随着五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在五龄中期达到最高水平.用Sepharose2B柱层析分离RNA各组分,观察到家蚕后丝腺rRNA,tRNA和mRNA的含量在五龄期的变化均与总RNA相对应.JHA ZR515处理家蚕后,后丝腺的RNA及其组分rRNA.tRNA和mRNA均明显增加.脂肪体RNA也有增加.这些结果显示出JHA增丝的原因可能与JHA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促进了丝素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昆虫外源激素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仲争  庄大桓 《蚕业科学》1993,19(4):213-216
用昆虫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和抗保幼激素(AJH)给家蚕添食、体涂或注射,进行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试验。结果表明:(1)2龄、3龄和4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AJH与MH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而AJH与JH间未表现出拮抗关系。(2)第5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JH与MH间的拮抗关系明显。(3)AJH(YA_(20))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抗蜕皮激素和类似保幼激素的生理效应。在第4龄添食AJH诱导3眠蚕的情况下,利用JH延长3眠蚕的龄期经过,是提高3眠蚕茧丝产量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各品系5龄第5天幼虫后部丝腺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查找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茧丝突变品系Ndx后部丝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普通丝量品系大造和高丝量品系21-872有差异,差异表达蛋白种类主要为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和一些酶类,其中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和P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丝素轻链蛋白Fib-L以及丝素蛋白P25等在Ndx后部丝腺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2个品系。推测在茧丝突变品系Ndx的后部丝腺中,上述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能正常吐丝结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3H-甘氨酸参入丝心蛋白的速率和某些有关器官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3眠蚕诱导剂SM—1对家蚕丝蛋白合成的调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SM—1处理后.对丝腺体的成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日龄幼虫的后部丝腺干重,处理组较对照组高10倍左右,(2)SM—1处理后,3H-甘氨酸参入丝心蛋白的速率明显增快.最高参入速度比对照组提早3—4天,处理组的参入速度,最高峰时可较对照组高5倍左右;(3)与丝蛋白合成密切有关的一些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后部丝腺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增加,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明显增多,核的动态变化更为显著,脂肪体中贮存颗粒亦发生有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