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目前的茶叶销售情况来看,茶叶销售市场已经基本稳定,主要以出口为主,大范围的潜在消费市场还未被发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我国茶叶销售现状为着手点,逐步探索中国茶叶的潜在消费市场,以潜在消费人群为例,分析了数学模型在茶叶销售中的运用,以期拓宽我国的茶叶市场,推动中国茶叶的销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茶叶市场的正常交易,离不开商标保护法对茶叶商标的保护。基于此,以茶叶贸易中的商标冲突,作为商标保护法的使用背景,介绍茶叶贸易中商标的属性和价值,明确了茶叶商标被仿冒所带来的损失,对商标保护法在茶叶贸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分别从茶叶商标持有人、茶叶产品自身以及茶叶贸易市场的角度,总结了商标保护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就商标保护法发挥作用,提出了科学注册茶叶商标,防止茶叶商标被近似甚至假冒,以避免对茶叶贸易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茶叶实施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加强茶叶标准的试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督体系,以保障茶叶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许咏梅 《茶叶》2010,36(4):216-218
本文以浙江省茶叶市场为案例,对浙江省村乡级茶叶集市、县市茶叶市场即初级茶叶市场与较成熟的县级茶叶市场之间纵向关联的表现形式、载体运行、价格传递、主体利益的转载、运行机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实质是茶叶市场由最初的村级集市,逐渐发展到乡镇级的初级茶市,再发展到高级形式即县级茶叶交易市场,比较成规模也相对比较成熟的交易市场。(2)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主要是通过茶叶在茶农户、茶叶商贩和茶叶商之间的流通而成。(3)以茶叶为载体,茶农户、茶叶商贩和茶叶商之间进行茶叶流通交换的动力是茶叶流通过程中茶叶价值利益的重新分配,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的运行流程作了佐证。  相似文献   

5.
张玮玮 《福建茶叶》2016,(10):52-53
在世界市场茶叶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茶叶企业应该抓住国际化的市场机遇,以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为渠道,开拓茶叶市场、推广茶叶品牌,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营销理念,开展与茶叶企业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实现传统优势与电子商务的充分融合,提升茶叶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开创全新的局面。本文以电子商务模式入手,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进行了SWOT分析,并针对茶叶企业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农垦系统茶叶生产科学管理水平,培养茶叶科技骨干队伍,以适应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省农垦局在杭州茶叶试验场举办了茶叶技术训练班。参加培训的有二十  相似文献   

7.
韦波 《福建茶叶》2016,(3):16-17
本文先对茶叶图像采集进行了简要介绍,再从茶叶颜色和形状特征分析、以颜色特征为基础的茶叶叶片图像分割、以形状特征为基础的嫩芽提取这三个方面对茶叶嫩芽识别方法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对计算机识别茶叶形状作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经济为主要代表形式的"分享经济"为茶叶的国际化营销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为茶叶产业链的整合营销也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无论是对于中小茶叶企业来讲还是对于集团化茶叶企业来讲,基于网络营销的新模式将为茶叶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帮助。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营销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营销趋势、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整合营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创新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在于网络营销最大化地降低了茶叶企业营销的交易成本;网络营销为茶叶企业的整合营销提供了最佳的模式。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选择可以尝试第三方网络外包营销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到来,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革命,对经济经营方式、交易方式及物流方式等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以茶叶物流为研究对象,以电子商务发展对茶叶物流管理的影响为切入点,基于电子商务提出了茶叶物流管理措施,以构建新型的茶叶物流管理体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茶叶包装直接决定人们感官上对茶叶品质的印象,茶叶包装的视觉美感与茶叶的销售量息息相关。笔者以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特点深入研究,首先描述了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传播概况,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实质与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传播功能作了简单介绍。随后,对茶叶包装在我国目前存在的状态问题,茶叶包装保持自然风格、茶叶包装设计及工艺存在的缺陷以及茶叶包装设计缺乏创新性三个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将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特征、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李应发  李虎  金勇强  周小平 《茶叶》2015,(3):161-163
本文以茶叶产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茶叶机械为突破口,介绍了陕西省宁强县茶叶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成就、现状,并就新经济新常态下宁强县茶叶机械化发展重心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县茶叶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近些年,茶叶产品不断开拓市场。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茶叶生产领域,可以大大提高茶叶的产量。因此,本文讨论了机电自动化的技术原理,以茶叶生产过程分析为例,探讨了茶叶生产的流程,并建立茶叶生产环节的机电自动化系统,希望能够提高茶叶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量都稳居世界前三位。但是,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量徘徊不前,创汇能力表现疲软,影响了中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探究了中国茶叶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外事往来     
▲以孟加拉国商业部茶叶局长哈桑博士为首的茶叶考察组,一行四人于七月九日来华对我国的茶叶生产、加工进行了考察。孟加拉国茶叶考察组来华后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处的同志陪同下游览了长城、故宫。在上诲参观访问了封滨人民公社和外贸茶叶包装厂。在苏州游览了园林,考察了苏州市  相似文献   

15.
茶叶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贵生 《茶叶通讯》2009,36(4):32-37
本文简明回顾了有关国内外茶叶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了有关国内茶叶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扼要分析了各种有关茶叶标准的适用范围,指出不同的茶叶标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贸易环境、茶叶生产水平相一致。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既符合目前国外对茶叶产品安全限量指标,又符合我国茶叶生产水平,可有效控制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的国家《茶叶卫生标准》,以尽快使我国茶叶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并向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烘焙是提升茶叶品质,去除茶叶中不良杂味,增加茶叶贮存时间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茶叶的烘焙效果,一般采用机械化烘烤机进行茶叶加工,以实现茶叶品质的提高。本文通过比较茶叶的手工生产、机械生产的优缺点,探讨了茶叶烘烤与贮存的重要性与功效,结合单片机PLC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PLC实时控制系统下,茶叶烘烤机的设计的原则。这为研究和推广新型自动化、程序化的茶叶烘烤机奠定了基础,也为高品质茶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李静 《福建茶叶》2016,(10):234-235
在中国,茶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茶叶广告不仅是中国做成茶叶强国的战略措施,也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茶叶广告翻译在中国茶叶广告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探讨了中国茶叶广告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树立强大的茶叶品牌。同时,将中国茶品译入外邦文化,有效地做到在不同文化中传播中国茶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福建茶叶》2016,(5):44-45
由于国际茶业贸易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我国茶叶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茶叶出口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本文以我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分析了贸易壁垒出现的成因,提出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宏观及微观策略,以期为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越南茶叶在喜欢喝茶的人群中默默无名,但是你却有可能在茶叶市场或茶叶店里品饮茶叶时,不自觉地就喝到了越南茶叶。大量越南当地生产的茶叶在西方国家被用来拼配。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很快改变,如果越南政府、当地的茶叶促进组织及茶叶贸易商能继续尽他们的努力以推进茶叶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和茶叶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茶叶运输是茶叶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最短路径算法,以模型图为基础,应用程序设计代码解决茶叶运输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从而实现运输过程的最短路径的判断与选择,提高了茶叶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