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另奶业协会、中加奶牛育种项目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地区奶业发展研讨会”于5月22-24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进玉先生、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秘邵杰儒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会议围绕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奶业如何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奶协秘书长方有生作了“西部地区奶业开发与中国奶业发展“的主题发言。中加奶业综合育种项目主任郎尼博士就“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与中加奶业合作前景”作了发言。项目专家华森作了“世界奶业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联合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与5月22-23日在宁夏银川召开。加拿大驻华使馆一秘邵杰儒先生、外经贸部国际司刘明明副处长主持了会议。加方项目专家、各省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单位负责人、中国奶业协会、宁夏农牧厅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项目点总结了上一年度项目执行情况并提出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中国奶协方有生秘书长在会上以“中国奶业发展与中加奶牛项目。为题作了专题发言,回顾了中国奶协与中加奶牛育种项目在中国奶牛记录体系的建立;奶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牛奶质量提高;人员培训;建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奶牛》2006,(11):62
11月5日至7日,以“坚持不懈地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为主题的国际奶牛遗传大会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大会期间,加拿大农业食品部部长助理Andrew Marsland先生表示,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加两国奶业合作项目卓有成效,加拿大政府今后将加强与中国在奶业遗传育种领域的技术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刘文娇  丁芳 《中国奶牛》2012,(10):50-54
1993年,中加奶牛项目标志着中加奶业合作的开端,11年后项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同时开启了一页新的篇章。冻精、胚胎等基因物质和经验的传递承载着两国奶业共同兴盛的希望,活畜引进的期盼更是带来了中国奶业崛起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中国奶牛》2000,(6):3
国际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奶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国奶协决定年底前开通“中国奶协信息网站 (http://www.dac.com.cn)”,并委托北京奶牛中心承担网站工作。 中国奶协信息网站以宣传奶业、服务奶业为宗旨。宣传国家发展奶业的方针、政策和奶业发展的信息、动态;建立中国奶业的信息中心,为奶牛饲养、育种的信息资料处理和奶业企业、涉奶相关行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对信息网站的建设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为中国奶业通过国际互联网参予国际交流和合作开辟了窗口。 网站暂开设八个…  相似文献   

6.
欧洲奶牛育种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4~15日、2008年11月1~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带队,北京、黑龙江、天津、上海等奶牛育种企业组成的10人团队,分别考察了德国、荷兰、丹麦、意大利、捷克等国的奶牛协会、公牛站、奶牛场、DHI实验室、农业部、相关奶业研究与服务机构等,看到了很多对我国奶业,持别是奶牛育种体系建设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组织体系、育种体系、相互配合与平衡体系、技术与产品研发体系、市场与推广体系、产业链体系:他们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国外奶业从业人员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也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学术交流对振兴山西奶业充满了信心  7月23日至24日,由省奶协理事长刘艺主持,在太原市召开奶业技术工作和学术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奶协系统奶牛场的代表、部分地市奶业主管领导、省和太原市区农垦畜牧科技人员,这是一次奶业技术工作和学术交流的盛会。为了促进山西奶业的发展,省奶协邀请加拿大动物遗传专家张文灿博士、斯拉克先生、上海奶牛育种中心须明华主任、育种研究室徐秀娣主任、西安奶研所白军先生分别讲授了“国外奶牛遗传育种最新进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其作用’、“奶牛场技术管理方法”、“奶牛育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奶牛》2010,(1):4-4
2009年12月16~18日,“2009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总结会暨体系‘金钥匙工程’北京·天津培训班”在北京举行。中国奶协理事长刘成果、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俊勋、畜牧业司行业发展处处长张智山、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刘海良,  相似文献   

9.
《中国奶牛》2011,(11):62-62
为提升我国奶牛育种和营养水平,促进中加奶业合作项目的开展,2011年5月23~24日和26~27日,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畜牧业司主办,加拿大亚达-艾格威遗传公司承办的2011中加奶牛育种与营养高级培训班分别在北京、呼和浩特举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奶牛》2010,(5):64-64
<正>2010年4月8~9日,勃林格殷格翰"奶牛保健高峰研讨会暨勃林格殷格翰奶牛产品上市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分享奶牛保健领域的经验,旨在为行业搭建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携手提高奶牛保健水平。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俊勋和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区总裁杨先进博士分别在高峰研讨会上致辞。  相似文献   

11.
上海光明荷斯坦一年一度的奶牛育种工作会议,于2006年11月6日在上海光明乳业技术中心多媒体大厅举行。来自上海及周边省份的61个参加DHI测试的牧场、农场局、奶管站、行业协会、农科院等9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民主持会议。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林嵘总经理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贺词,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光文、上海金牛牧业集团唐新仁总经理等也出席了会议。这是继10月份在上海召开的“第27届IDF世界乳业大会”和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第7届HST论坛”之后的又一个盛会。会议为2006年度上海奶牛育种工作先进牧场颁发了奖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奶牛》2011,(9):4-4
[本刊讯]5月7日-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和中国奶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俊勋,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际会议与组织处处长李昕,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时建忠所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中国工程院张子仪院士、美国科学院Dale Bauman院士、美国奶业科学学会会长James Linn教授和美国NRC奶牛委员会委员Trevor Tomkins博士。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生产性能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天津市奶牛育种站(300060)田雨泽郝建国窦红刘景喜郭秀英奶牛生产性能监测是奶牛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既为育种提供可靠的数据,又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中日技术合作奶业项目的基础上,于1992年开始奶牛生产性能监测...  相似文献   

14.
5月是中国——加拿大两国友好月。5月的西安又盛开出一朵美丽的中加友谊之花。19日在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召开的“加拿大——中国陕西奶牛技术研讨会”上迎来了由加拿大政府农业部高级国际供销官员安德鲁·J·拉斐尔先生率领的加拿大奶牛技术访华团一行6人。陕西省及西安市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场长和工作者1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9年5月第一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以来,2011年5月和2013年5月又连续成功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外奶业科技合作,了解国际奶业科技最新进展、加强国内外奶业同仁相聚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前,全球奶业形势复杂多变,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未来奶业向何处发展?为了推动交流,共商奶业发展大计,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16.
扩大良种奶牛规模,提升优质奶源比例,已成为优化中国乳品质量的根本出路。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奶牛平均单产不及乳业发达国家的一半,良种奶牛占有率低。为此,上海投资1.2亿元实施“优质奶牛育种”项目.目标是成为国内优质奶牛胚胎和冻精的主要输出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奶业是内蒙古重要的经济产业,而繁殖技术与育种方案对奶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国际上通常用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进行奶牛牛群的改良工作,而繁殖技术的发展对奶牛改良方案影响很大。人工授精是第一个对动物育种方案产生重要影响的繁殖技术。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殖导致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出现[1]。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在奶牛繁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繁殖技术的优缺点与育种方案的发  相似文献   

18.
奶牛繁殖技术与育种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繁殖技术与育种方案是奶牛科学中两个基础研究领域 ,对奶业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繁殖技术的发展对奶牛改良方案的影响很大。人工授精带来了后裔测定方案的闻世 ,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殖导致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出现。本文就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作简要介绍 ,旨在为推广和开发奶牛生产的高新技术 ,为促进我国奶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考。1人工授精与后裔测定方案人工授精是对动物育种方案产生主要影响的第一个繁殖技术。Rindel与Robertson1950年提出了后裔测定(简称PT)方案 ,以有效利用人工…  相似文献   

19.
奶牛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对牛群育种的重视程度及其经营管理水平。在这两个基本因素中,狠抓牛群改良育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省几十年奶牛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山西奶牛育种工作简要回顾山西最早引进饲养黑白花奶牛,可追朔至二十世纪初期,在太谷西杨庄和董村一带开始。到30年代,美、意等国的传教士又陆续带进一些奶牛,分别在太原、大同、长治等地饲养。50年代到60年代初从荷兰引进小荷兰牛90头,其中公牛3头,对纠正当时牛群的尖斜尻和乳房附着不良等缺点起到了良好作用。1972年我省成立了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乳业》2005,(7):34-34
本刊辑:扩大良种奶牛规模,提升优质奶源比例,已成为优化中国乳品质量的根本出路。据专家说,目前,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良种奶牛占有率低,奶牛生产水平低下,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为3500kg左右,平均单产不及乳业发达国家的50%。而世界上乳业发达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早已超过8500kg。通过现代化育种技术进行高产优质奶牛的快速繁殖与培育,实现种质资源的生产最大化,已成为中国奶业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