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造菇木栽培花菇技术练华芳(浙江省庆元县政协)香菇规格要求,有三等九级之分;大花中花小花,大厚中厚小厚,大薄中薄小薄,而花菇又有粗花细花,明花暗花之别。高标准的花菇应具有菇盖肥厚,表面有白色裂纹,菇柄较短,肉质松嫩,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由于受自然条件和...  相似文献   

2.
本站属国有科技企业 ,集 2 0年食、药用菌技术研究、指导、推广之经验 ,所供菌种都经大面积栽培试验鉴定 ,可放心使用。菌类菌号出菇℃主要特征、特性母种说  明香 菇秦香号白花 98武香 1号6~ 2 05~ 2 015~ 3 4菇盖肥厚柄短 ,段木点种 2 0 0天出菇 ,花菇率高 ,每m3 菌材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标准,采用离子色谱法及电子舌技术对浙江庆元产地的7种干香菇(Lentinula edodes)(花菇、冬菇、金钱菇、香信、黑面菇、厚菇和椴木花菇)进行主要营养成分、可溶性糖和滋味分析。结果表明:花菇、金钱菇和黑面菇中总糖、粗纤维和灰分3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且粗脂肪含量较低,其中黑面菇中粗蛋白含量也较高。可溶性糖检测到5种(岩藻糖、葡萄糖、甘露醇、海藻糖和阿拉伯糖醇),总量以香信中最高(223.61±3.29mg/g),其次为冬菇、椴木花菇;甘露醇含量以香信中最高(86.62±2.25 mg/g)。利用电子舌技术进行滋味分析且可将七种香菇明显区分,且其甜味传感器响应值与甘露醇含量响应值相关系数为0.548,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这种花菇酱油是淄川区蔬菜酿造厂聘请专家 ,历时半年 ,经反复试验研制成功的 ,具有菇香浓郁、口味淳正、营养丰富等特点。原载《食品文摘》 /佳佳花菇酱油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5.
花菇是香菇中之上品,其形成的时日较长,肉厚而脆嫩,食味好,柄短而细,形状、色泽也美。在国外市场售价可比一般统菇高二、三倍,每公斤达15美元;国内市场,如广州国营商店,82年冬花菇收购价已比统菇高一倍左右。但大部省、市、花菇收购价每斤仅比统菇高3~4元,由于价格不合理,菇民不愿意生产优质产品。据1924年龙泉出版的《菇业备要》一书载,1923年,广东花菇每担  相似文献   

6.
中香68是从福建引进的新菌株,浙江省庆元县于2003年起开始栽培,出菇模式以花菇管理为主。其子实体单生,菇形大而圆整,顶圆略呈弧形,菌盖表面棕褐色,出菇温度6.30℃,最适温度12~23℃,属于广温型早熟菌株,菌龄70~90天。中香68栽培范围主要在闽西、闽北部分地区,近年云南昆明、普洱、曲靖等地栽培量在200万段左右。  相似文献   

7.
郝永趵  赵振霞 《蔬菜》2001,(9):17-17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遇到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保护性的生理变化,而形成的优质畸形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的比例和品质,是提高香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选择适宜品种及催花期 虽然花菇的形成同品种没有必然联系,但不同的香菇品种会因温或停止生长形成花菇丁;而直径3.scm以上的菇营则很难形成花菇。培育花菇的最佳时期为菇营直径2—3.scm,此期菇营已贮备充足的养分,能够在逆境中顺利完成自身的生理变化而形成花菇。 二.温度 温度和温差对花菇的形成和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花菇形成…  相似文献   

8.
5.花菇培育花菇是香菇之上品,它菇盖肥厚,表面有许多裂纹呈明显的白色,肉质幼嫩,香味浓郁,经济价值较高。花菇多产于寒冬腊月,此时气候寒冷,菌丝生长缓慢,呼吸强度降低,所以出菇少、长得慢、产量少,往往供不应求。根据花菇形成的原理,进行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促使寒冬花菇多增产,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免割保水膜栽培花菇技术,它突破了原来栽培花菇中的割袋出菇工序,解决了菇农割袋出菇等繁琐劳动,具有菇蕾自力破膜顶出袋外出菇,又能保持菌棒中香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使花菇生长的更加自然。2003年我县从100~1,050m不同海拔高度的乡镇栽培试验30万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003年用免割保水膜栽培花菇的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22-23
年初,全国第三次香菇专业会议的代表参观泌阳县泰山庙乡小乔庄花菇生产现场时,无不为大面积的白花菇拍手称快,白花菇长势之好,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全国少见。怎样培育出这样好的白花菇?笔者在会后访问了泰山庙乡香菇推广站站长、种菇能手贾长林。贾长林说:花菇是菌盖带有龟纹的厚菇,龟纹裂的越多越深越白越好,其形成花纹的过程,是当菌丝柱的水分偏低偏少,但能维持菌盖和幼菇生长的最低水分,在幼菇期遇到较冷干燥的气候,菇盖表面细胞受到干冷恶劣环境条件影响,基本上停止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而菇柄内还能向菇盖输送水分和营养,来满足菇盖内部菌肉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其幼菇盖内外组织不能同步生长,菇盖内部菌肉组织不断加厚、加密,这种异常发育现象达到一定程度,菇盖表面终于被胀裂而露出白色菌肉。如果干湿交替,偏低温继续下去,即可形成花菇。冬季培育花菇要掌握以下关键。 1 幼菇前期精心管理 经过3~5天的温差催菇,菌丝柱上已出现菇蕾,当菇蕾长至1~1.5cm时,花菇蕾  相似文献   

11.
香菇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由于目前烘干技术等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  相似文献   

12.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畸形菇。明花菇被称谓花菇中的珍品,是它在气温3~18℃的初冬或初春季节生成。笔者根据我国中原气候,从霜降到第二年春天的谷雨季节,用立体大棚袋栽香菇的模式,在平均气温8~18℃的晴朗天气条件下,探索出几种催育花菇方法,现将其中的同步催花技术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1选蕾上架 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每袋间隔15cm左右摆上出菇棚。有菇蕾的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  相似文献   

13.
春节过后,庆元香菇市场即进入正常交易,正月初三起。经营户纷纷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中开门营业。日上市干菇3吨至5吨。元霄节后日均上市干菇5吨至10吨。市场交易的主要特点是:菇价居高不下.干菇上市量同比下降。据市场工商管理人员和经营户康映,春节后该市大部分品种香菇购销价与节前持平,241脱水仿生菇购销价比了前略有升高;低档花菇购销价格有下跌。上市干菇大多是花菇、茶花菇、脱水菇、厚菇等品种。上市干菇大多在市场内当天成交;但干菇外销量比往年减小。同比减幅40%。预计上半年该市菇价基本稳定在现有水平。市场交易趋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4.
包著勤 《食用菌》2003,25(6):28-28
我省发展花菇已有多年的历史。花菇菇峰期一般都集中在每年11月份以后,而9-10月份鲜花菇货源紧缺,价格看好。因此,发挥高山区的气候优势,使花菇提前出菇上市,以创造人无我有的市场优势,对提高种菇效益,有着特殊意义。现将提前出花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栽培场选择与季节安排 生产早花菇的场地应选择在海  相似文献   

15.
我省泌阳县的香菇栽培历史悠久,闻名全国。香菇素有“山珍”之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等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菇135是目前我国代料花菇主栽品种之一,因其菇形圆正、菇柄短小、花菇率高、商品性好等诸多种性优势而广受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另一方面,135品种又有其明显缺陷,即抗逆性明显弱于庆元9015、庆科20等花菇品种,如果生产管理不当、栽培技术不到位,极易发生烧菌、烂棒等病虫害。现将135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作一简要概括,供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施礼  潘祖华  徐向进 《食用菌》2005,27(2):47-47
目前,全国栽培花菇推广的品种主要是香菇135、939、9015。这几个香菇品种菇质紧密,易花,是优质花菇品种。但有一共同弱点,菌龄偏长,春季制棒秋冬季出菇,菌棒需要高温越夏,尤其低海拔高温地区,菌棒在高温期极易烂棒。2003年我国遇到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气候,花菇烂棒率更是严重,据统计,浙江武义县这年花菇烂棒率达35%,不少菇农颗粒无收。现将我县采取三种降温措施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吴学谦(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为了掌握和了解花菇形成规律和形成因子,研究花菇栽培技术,我们在1988~1992年室外自然气候条件下人造菇木栽培花菇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已作文发表),从1992年开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袋料生产花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老法种香菇过程中,在特定季节和特殊条件下能够形成花菇的原理,移用到现行的袋菇生产中来,连续四年以袋料生产花菇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袋料生产花菇不但可能,而且很有发展前途。花菇率高达33~59.1%,并随着精细管理水平和花菇形成条件控制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香菇品位均在厚菇以上,大大提高单袋产值和经济效益。它与普通袋菇生产相比,综合了袋料生产花菇的十条工艺技术环节和六大生产优势。为开创花菇生产新局面,提高香菇质量,增强商品竞争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香菇的食疗     
香菇为侧耳科食用真菌,以子实体供食用,产品有花菇、厚菇、薄菇等,以花菇为上品,被视为菇中之王,香菇现已盛行人工栽培,全国各地都能生产,以福建最负盛名。香菇性平味甘,入胃、肝经,能补脾胃、益气、降血压、抗癌症,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