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对棉花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07.5、810、1012.5、1620 g a.i./hm2条件下,药后40天总鲜种防效为86.1%、91.7%、96.7%、99.3%,防治效果较好,棉花的增产率为26.04%~28.87%。因此,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可采用土壤喷雾防除棉田杂草,对棉花安全,推荐剂量为607.5~1012.5 g a.i./hm2。  相似文献   

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最近在扶桑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其寄主植物除扶桑外,还取食包括棉花、番木瓜、西红柿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内的14个科的植物.扶桑绵粉蚧起源于美国,后逐步扩散到中、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了该虫的生物学和形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3.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近年棉花种植面积在2.7万hm2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是麦套棉.1997年后,由于棉价下跌,加之种植小麦经济效益低(产值2 250元/hm2左右).棉花前作改为油菜,一般产菜籽2 250kg/hm2左右,产值4 500元kg/hm2左右,高产年份达到3 000kg/hm2以上,从而油菜茬植棉面积急骤上升.如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22 712hm2,其中,油莱茬植棉面积16 487hm2,占仙桃市植棉面积的72.52%.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象征着温暖。而在山东省高青县唐坊镇和店村张善成的家里,半屋子的棉花显得有些冰冷。张善成2015年种了4 000 m2棉田,在当地可称得上是种棉大户。"今年棉花长势好、产量高,籽棉产量近300 kg/667 m2,可价格实在是太低了",张善成说。眼下,高青当地的棉花价格是6元/kg左右,还不如前两年。算下来,每667 m2地毛收入1 600元,  相似文献   

5.
1 制种地的选择 选耕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严格选择空间隔离200~300m以上的开阔通风地带,在此区域内严禁种植葫芦科作物及马铃薯、棉花等.前茬作物应选小麦、豆类等,并连续3a未种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严禁同类作物连作、套作或种在枣树等果树下.  相似文献   

6.
王玲  姬长英  陈兵林 《棉花学报》2007,19(2):119-123
为了客观地评价田间收获前棉花品级,依据我国子棉收购文字标准,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棉花的尺寸和色泽特征进行了研究,其色泽特征包括6个常用颜色空间下棉花和带壳棉花的黄色区域、黄色深度、白度、色差等8个色泽特征.结果表明,RGB、NTSC、亨特、HSI颜色空间下的特征参数区分度较好;棉花尺寸与色泽特征的相关性表明棉花白度为无效特征.在各颜色空间下,基于有效图像特征对7个品级的棉花样本进行了K均值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说明,棉花品级的聚类结果独立于颜色空间;铃壳色泽对品级的贡献显著;由于其聚类品级与图像特征的相关性普遍较高、较均衡,且算法运行时间较短,HSI颜色空间可能是棉花品级聚类的最优颜色空间.与人工分级相比,机器视觉的区分度更好,因此机器视觉技术可用于提高收获前棉花分级精度.  相似文献   

7.
棉花功能叶片色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色素状况是评价植株光合能力、监测生长状况和预测产量潜力的重要指标,高光谱遥感技术为快速无损监测作物叶片色素提供了有效手段.本研究以4个棉花品种在3个施氮水平下的2年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测定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功能叶片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的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类胡萝卜素)含量,定量分析了叶片高光谱参数与色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棉花功能叶片各色素指标相关性比较好的高光谱波段主要分布在500~700 nm;由敏感波段构建的光谱指数与各色素指标的相关性均在0.50以上;且红边最小值(Lo)可以作为共同的高光谱指数来估测不同棉花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下功能叶片的叶绿素总量(组合品种的R2为0.67).因此,通过高光谱参数来估算棉花功能叶片色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杂交棉中棉所1206在石河子垦区的最佳栽培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石河子开展了该品种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 000株/667 m2种植条件下皮棉产量最高,达到205.76 kg/667 m2,但与4 000株/667 m2和8 000株/667 m2的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北疆棉区,中棉所1206的适宜种植种植密度为5 000~8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9.
南繁棉花与主产棉区棉花(棉区棉花)全生育期虽然差异不大,但各个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差别较大,后者的前-中-后3个阶段属于"慢-快-慢"模式.南繁棉花恰好相反,是"快-慢-快"模式[1].所以,同样是大田棉花,但在水肥管理和生育期调控方面,南繁棉花是有其自身要求的.根据目的不同,南繁棉花分为抢季南繁和随季南繁,前者需要收获种子,并以赶上棉区棉花正常播种为成功的标志:后者体现在对田间材料某一时间或某一发育阶段进行的试验,不追求种子产量,有时间上的随意性[2].  相似文献   

10.
王鹏  张天真 《作物学报》2012,38(6):947-953
光合作用是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而光合色素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海陆棉种间连续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 对棉花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QTL定位研究。通过软件QTLIciMapping 3.0, 检测到LOD>3.0的影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叶绿素总含量等5个性状的44个QTL, 其中15个在2年中都被检测到。44个QTL主要分布在A1(chr.1)、A8(chr.8)、A9(chr.9)、A11(chr.11)、A13(chr.13)、D1(chr.15)、D3(chr.17)、D5(chr.19)、D6(chr.25)、D7(chr.16)、D8(chr.24)、D9(chr.23)、D10(chr.20)、D11(chr.21)和D12(chr.26)等15条染色体上, 可解释1.25%~5.59%的表型变异。发现SSR标记NAU3714(chr.D1)的染色体区段上存在提高叶绿素a和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4性状的QTL, 结合修饰回交育种技术开展棉花的高光效育种可能带来棉花产量育种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棉花良种对提高棉花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棉花是双子叶植物,顶土能力差,一播全苗是棉花增产的关键.棉花的品质与产量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棉花的播种品质主要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的高低取决于种子的成熟度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本文对如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怎样做好播前种子的发芽试验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为绿洲生态农业区,是石河子垦区棉花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棉出口生产基地之一。2012年,该团棉花籽棉平均单产6 750kg/hm2,籽棉总产达72 000 t,比2011年籽棉单产提高4.65%,总产提高16.13%,实现农业总产值5.4亿元,创该团棉花单产和经济效益历史最高水平。为探索棉花全面高产的种植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正>种植棉花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功不可没,曾流传:"要想富,近靠棉花远靠树。"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棉铃虫暴发,种植面积跌入低谷,应用开发抗种棉后得以恢复。近几年,又遇棉花价格与农资涨价,农民工资上涨的不协调性影响棉花种植,可谓一波三折。近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常年种植棉花在65007000万亩,仍是第一大经济作物,位居世界第一。当今,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对棉花生长模型COSIM进行参数调校,验证实现本地化,利用数理统计及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980—2019年,新疆棉区棉花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分别提前0.5~7.0 d/10a、0.1~5.8 d/10a、0.3~3.9 d/10a,吐絮期推迟0.1~4.7 d/10a。COSIM模型模拟棉花物候变化趋势结果与实际较一致,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实际值与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0.9、0.7、0.6、0.7天。以1981—2010年气候条件为基准,增温0.5℃、1℃、1.5℃、2℃,各棉区棉花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分别提前0~2天、1~9天、2~12天和3~31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分别缩短0~6天、2~22天。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通过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调整播期等措施,可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实现棉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抗棉铃虫棉花杂交种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间的杂交组合配置,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霜前子棉产量次之,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单株果枝数次之,子指不具优势,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相似文献   

16.
1 滴灌、高密度条件下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因素 光照:据多年试验表明,阴雨天光照强度只有晴天的1/10.植株受光为夏季天然光1/5时,落蕾率比对照高15.8%,落铃率比对照高6.4%,接受1/10夏季天然光的落蕾率增加40.3%,落铃率增加25.8%.当棉株开花结铃时,放在650 Lx弱光下,只要24 h就会导致幼铃脱落.花粉在光强15 000~75 000米烛光时生活力为94.0%~98.7%,在7 000~12 00G米烛光时下降到65.6%~77.5%.光照不足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主要是光合生产率下降,有机营养缺乏,花粉发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公社是本县的主要产棉区,历来采用棉花与夏粮套种的方式。这种种植方式的问题是:夏收作物要预留棉行,土地利用率低,夏粮单产提不高;春季套种棉花前不能全面翻耕土地;棉花在前作行间播种、管理,比较费工,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加之棉苗因受前作长期荫蔽,生育比较缓慢,影响棉花壮苗早发和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18.
dimethoxybenzaldehyde, as a valuable intermediate for drugs, is unconveniently synthsized in usual way. Reimer-Tiemann reaction and a methoxylation through dimethyl sulfate are employ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5-dimethoxybenzaldehyde from p-methoxyphenol in this paper. Comparing different phase transfer catalysts,it can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lye thene glycel 10 000(PEG 10 000) is the most favorable catalyst used in Reimer Tiemann reacti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are improved through the methoxylation of 2 hydroxy 5 methoxy benzaldehyde in a buffer solution, The diverse factors influcencing the yield are examined. Some explanations are given from theoretical viewpoint. The prop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found and the overall-yield reached 68%.  相似文献   

19.
1制种前期准备   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无枯萎病、黄萎病,排灌方便的地块.前作冬闲或麦套棉、瓜菜套棉等,前茬作物未使用除草剂.制种区设隔离带,与其他棉花品种隔离至少200m.棉花杂交种父母本种价高,数量少,要做到精量细播.在播种前把父母本种子晒干,将内混的瘪子、虫子、烂子、杂物等全部挑除干净,确保播种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20.
1制种前期准备   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无枯萎病、黄萎病,排灌方便的地块.前作冬闲或麦套棉、瓜菜套棉等,前茬作物未使用除草剂.制种区设隔离带,与其他棉花品种隔离至少200m.棉花杂交种父母本种价高,数量少,要做到精量细播.在播种前把父母本种子晒干,将内混的瘪子、虫子、烂子、杂物等全部挑除干净,确保播种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