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杉木插条苗培育与造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插条造林,过去都是砍伐桩萌条上山栽植。这种方法由于对插条的选择不严,优树伐桩的萌条甚少,不能获得较大的增产效果;同时伐桩萌条来源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造林成活率一般也不高。为了获得大量的优质插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使杉木速生丰产,几年来,我们营建杉木萌条采穗圃,解决了插穗来源,并利用萌条在圃地扦插育苗,培育扦插苗上山造林,已初见成效。一、营建萌条采穗圃杉木萌条采穗圃是精选杉木优苗,利用其萌芽力强的特性,作为提供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基地。其特点是:建圃较易,可连年采穗,萌条产量高、质量好,并能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管理方便,技术容易掌握,繁殖快,成本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杉木干基萌芽能力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两片杉木子代林伐桩和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条数量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伐桩萌条数量在产地间、产地内家系间及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有中等以上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在37%~39%之间;产地的遗传方差分量与产地内家系间的相近。伐桩萌条数量与基径粗度的关系随伐桩年龄的变化而表现不一;不同砍伐季节伐桩萌条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杉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间有效萌条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的萌芽能力有较高的重复力。  相似文献   

3.
杉木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密植平茬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无性系采穗圃常规建圃技术中存在的穗条产量低和偏冠苗比率高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的密植平茬建圃技术成倍地提高了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并明显地改善了穗条质量。用该法生产的穗条培育的苗木,正冠率高达93%,比常规技术提高23%,形成了一个经济有效的杉木无性系采穗圃生产繁殖系统。  相似文献   

4.
长序榆采穗圃经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年生留圃苗根桩为母株,进行长序榆采穗圃密度和留萌条数量试验,并探讨了母桩不同地径、高度对萌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萌条量影响不大,而母桩地径与萌条量关系密切,并确定了较适宜的留萌条数量与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杉木选优挖蔸移栽促萌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研究在全国首次提出并通过5年多的试验研究表明:于杉木中、幼林中选优砍伐,挖蔸移栽建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促萌新技术,移栽成活率达90%~100%,当年平均单株产条量30~40枝,与传统的就地砍优促萌方法相比,具有建圃快、产条量高、便于管理、节省采条用工等明显优点;比较系统的解决了移蔸优树适宜年龄、最佳移蔸时间、营养枝留养、移植母株根系发育规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特别在营养枝留养及其与根系发育和萌条产量之间关系方面有新的发现,使本项技术更加系统化和实用化,为杉木原种圃、采穗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传统的插条造林法每亩采伐迹地仅能提供3—4倍的造林用穗条,而采用插条林伐桩萌条建立采穗圃,每亩采穗圃提供的穗条则为采伐迹地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成本低、简单易行。华中农业大学李明鹤等  相似文献   

7.
对15个热带薪材树种进行萌芽更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斑皮桉、细叶桉、伞房花桉、柠檬桉、托里桉、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萌芽更新效果好。伐桩萌芽率达95—100%,伐后3年存活率在75%以上;萌条生长迅速,年平均径、高生长分别为1.43—2.10厘米和2.04—3.10米;萌芽林生物产量高,地上部分(不含伐桩)年均鲜重12.17—107.24吨/公顷。适于以矮林作业方式经营其薪材林。  相似文献   

8.
不同直径伐桩对赤桉萌芽更新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速生树种赤桉进行了不同直径伐桩(2.1~6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萌条直径、高度随伐桩直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对速生多用途树民占相思进行了不同伐桩高度(25cm,50cm,75cm和100cm)及不直径(4.1-8.0cm和8.1-12.0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少,萌条直径,长度及直萌条(可望生长成材之萌条)总断面积随伐桩的高低和大小而增减,伐桩最低的萌芽率比以往的结果高4倍以上,以短轮伐期经营的马占相思人工林,采用50-75cm伐桩高度萌芽更新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杉木扦插造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利用伐蔸萌条扦插造林,在我国一些杉木产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对杉木插条造林曾提出过一些争议,加以解放后造林事业迅猛发展,由于伐蔸萌条数量少,又受采伐地区和采伐量的限制,使插条造林发展缓慢。但是,杉木插条林具有生长快,分化小,干形通直圆满,林相整齐等优点。所以,江华瑶胞的集体山,至今仍采用插条造林。为了充分利用插条造林的优越性,适应杉木选育良种工作的需要,自1978年来,我们探索用幼苗促生萌条,在圃地剪萌条培育扦插苗,然后利用扦插苗上山进行造林,现已获得初步成效。一、营建萌条采穗圃  相似文献   

11.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  相似文献   

12.
采伐季节 伐桩直径 桩高及树龄对刺槐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河北省灵寿县进行了采伐季节、伐桩直径、桩高及树龄对刺槐当年萌芽更新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非生长季采伐的萌芽更新效果明显优于生长季节内采伐,即前者的萌条数量、萌条径高生长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后者;②伐桩直径对萌条数及伐桩萌条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各径级伐桩萌条的径高生长差异不显著;③在6~15a生的年龄范围内或伐桩高度低于30cm时,伐桩萌芽力是均等的,即树龄和桩高对伐桩的萌芽更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所为满足杉木大规模造林的需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建立了新型无主干采穗圃13亩。大量繁殖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建圃第二年,每亩所产穗条的育苗量,就接近盛产期种子园每亩所产种子育苗量。但是也遇到一个问题,即采穗圃6-9月的萌条数量,占全年穗条数量的70%,而这时气温高、干旱、空气湿度小,扦插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因季节晚,苗木太小,当年不能出圃造林。留到第二年冬季栽植,苗木又太大。同时,为了达到多产条的目的,以往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必须将盛产期的萌条全部割掉丢弃,造成  相似文献   

14.
林龄、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杉木林分伐桩萌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和萌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强度间伐有利于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的提高,增加杉木伐桩萌条数,促进杉木伐桩萌芽条生长;伐桩直径和留置高度对杉木伐桩萌芽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6年生杂交杨(populas.sp)林砍伐后的一个生长季节里,对100个伐桩进行疏芽,保留健壮条:将另100个伐桩作为对照。3个生长季节后,每一疏芽和未疏芽伐桩在萌芽的数量或健壮条的直径上没有明显差异。未疏芽伐桩上的健壮条明显较高。杂交杨砍伐后进行疏芽是不必要的。杂交杨砍伐后,其伐桩的地上茎和地下茎可萌发大量的新萌条。这些萌条只需几年的时间就可成材(达维德森和达维斯1972) ,但要经过长期的竞争。为了检验疏芽是否能促进壮条生长,我们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块近期砍伐迹地上进行了一次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穗圃的建立是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研究,采取矮林作业提高穗条产量,可产穗条208.8万条/hm^2。  相似文献   

18.
对同一立地条件下,杜仲伐桩萌条生长量与实生苗生长量的对比研究。其结果是;利用杜仲伐桩萌条更新比实生苗繁殖更新具有成林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进行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萌芽更新影响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能提高萌条数量而且能促进萌条生长,提高萌条质量,并对伐桩的萌条分布也有一定影响,采伐时应尽量降低伐桩高度,并正确留条。  相似文献   

20.
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采穗圃是香榧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香榧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试验,提高穗条产量,可生产穗条151万条/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