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从1984年中央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期一定15年不变”的政策(称之为第一轮土地承包)到1993年中央明确“在原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称之为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到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和法律一直强调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中央1984年提出“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1993年以后又提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虽然法律和政策一直强调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但实践中,土地违法调整一直是普遍现象。有关农地调整这一特殊制度实践的成因,学界有产权残缺说、干部利益说、交易费用说、市场替代说。这些理论从某一方面解释了问题,但大多局限于经济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在土地延长承包期工作中,如何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延长承包工作中十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与原承包合同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央的政策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要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进行。但是,目前各地普遍遇到了原承包合同不到期的问题。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第一轮承包合同到期后,承包办法合理的可重新续签合同,承包期直接延长到30年。2.承包期已延长30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朗的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由此可见,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政策不仅30年不变,而且将长期不会变。 1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民群众的心愿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向“长久不变”的转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需要谨慎而稳步推进.政策的全面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对“长久不变”的理解与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农村女性的土地权利保障、征地补偿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实施的路径、相关的制度配套改革与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一个范围” 中央明确提出,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治理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因此,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是普遍的制度,必须坚决执行。 二、树立“三个观念” 一是树立由计划经济下的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市场经济下的以经济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的观念。二是树立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长期不变的观念。三  相似文献   

7.
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关政策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始终强调要稳定承包关系。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1993年的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提出,在原定的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针对在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中存在的违反土地政策的现象,1995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强调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在进行土地调整时,不得改变土地权属关系;严禁借土地调整之机多留不承包到户的机动地,规定机动地占耕地面积不能超过5%,以及不能随意…  相似文献   

8.
<正>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政策,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得这一长期稳定政策又有了法律保护,让广大农民吃上了长效“定心丸”,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承包政策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关键。当前,要真正实现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既要签订承包合同,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又要及时建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一、以解决“均田”需求与“稳田”需求矛盾为重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从1993年起,先后发出四个文件,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但从大多数地区的执行情况看,仍没有跳出“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没超越“耕者有其田”的阶段,土地仍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来源和社会保障,农民普遍认为,只要有一口人,就应拥有一份土地。  相似文献   

10.
李志进 《山东农业》2003,(10):49-49
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本文就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存在的问题谈点对策、建议,以与广大农村改革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切磋。实践证明,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了,其他农村改革的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农民有了“定心丸”,就会珍惜土地,增加投入,培肥地力,提高产出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已经明确,那就是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从目前情况看,应做到以下几点:1.进一步提高对稳定和完善土…  相似文献   

11.
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吉林省实施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此带来的乡村地区聚落,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实际,通过陈家店村典型案例剖析,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陈家店村通过合村并居,发展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三个过程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陈家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自下而上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村委会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区域空间资源要素,积极带动村民就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陈家店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农业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重组和优化,是介于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城镇雏形。陈家店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土地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乡村邻里关系的保持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带来的一些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以期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P—S—R模型,以国家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应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生态特点,构建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7~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数据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压力指数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土地资源状态系统安全指数波动显著;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第二阶段(1999~2006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安全状态也由较不安全升至临界安全。【建议】应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坚持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张敬梓  吴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93-6396
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密集,对城市土地市场影响较大.该研究界定了土地市场波动的内涵,从影响土地市场供需的政策因素分析入手,重点阐释了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对土地市场波动的驱动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城市实证分析,分析了南京市一级土地市场2007年以来的季度波动特征,并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财政收入和房地产投资为主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推动土地市场发展,财政收入政策影响显著;金融货币政策对于土地市场影响具有不稳定性;积极的土地供应对市场交易价格有抑制作用.结合当前宏观调控的实践,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住不炒”及相关住房政策的提出,既有利于解决新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缓解社会 矛盾;又有利于盘活闲置建设用地,促进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转变必然伴随着各领域政策的变迁,以前者为轴心,重点分析我国自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的 住房政策改革历程,溯源当下住房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或许能为城乡用地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提供思路,同时为后续多层次、多结构住房供给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宁市1987、2001年和2014年3期Landsat-5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GIS支持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定量指标,分析了研究区1987-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建立马尔可夫模型,分析预测西宁市未来26 a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变化最显著,从1987年占各地类比重的10.98%到2014年的23.42%;林地和耕地的变化十分明显,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林地和耕地的变化更显著;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类土地比重也不断变化,根据马尔可夫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在未来的30 a内仍将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以期为陕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P-S-R模型,以国家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应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生态特点,构建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997~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数据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996~2006年,陕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压力指数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土地资源状态系统安全指数波动显著;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1999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第二阶段(1999~2006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安全状态也由较不安全升至临界安全。【建议】应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坚持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演进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86-11188,11227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甚至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布局,土地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空间约束,能够通过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其利用特征随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而变化,并主要表现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探讨与剖析了产业结构演进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布局、数量结构、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协调土地利用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Family farm ideology encapsulates one strand of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 of Americans to the land.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land in Iowa suggests that men and women have had different patterns of access to land and to profits from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Where men have seen the land as a resource to be exploited, women have tended to view land as a setting for reciprocal interac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state promoted the family unit as a source of cheap lab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to provide capital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Atlantic seaboard. It was on this basis that Iowa farming developed.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farm man, as head of the farm operation, managed the production of farm commodities and conducted the farm market transactions; the woman reproduced the farm labor force and exchanged goods and services locally through personal contacts. Since World War II the family farm has changed structurally, but the family farm ideology has persisted as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 policy emphasizing private property and free enterprise. Such an ideology is no longer consistent with a goal of economic democracy. The experience of women on the land provides elements of an alternative ideology which stresses reciprocal nurture, cooperation and shared good.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近代土地变革历程的分析,得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靠和参与社会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逐步或一次性的取消农业税和对种植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增收,但同时种植粮食的效益将显著提高,农民有权力争的应有的土地和乡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将是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广东省1996—200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量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明显,耕地、草地碳排放变化量不明显,林地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增加,增加量近两年得到有效控制;在空间序列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呈明显的区域差异;碳排放量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存在时空耦合规律。在此基础上,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角度提出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