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棚苋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采用大棚生产苋菜是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菜农的创举,它打破了沿习千百年流传的"出汗"(夏季高温)时,才能吃到苋菜的常规,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棚栽苋菜一直成为当地农民早春种植的首选蔬菜,且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2004年双柳街全年种植棚栽苋菜面积920 hm2,一般1月开始播种,3月开始陆续上市,平均每667 m2产量2 000kg,产值3 000元.双柳的早春苋菜不仅满足了武汉春淡市场的需要,而且还销往周边省市,双柳苋菜2004年已通过中国绿色蔬菜认证.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1983,1(2):25-0
1983年1月26日至31日,农牧渔业部在京召开了“全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厅(局)长、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科研单位的代表。会议充分交流、总结了1982年各地在棉花、蔬菜、花生、水稻等作物上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并确定了怎样更扎实地做好1983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会议认为,1982年,是地膜覆盖栽培大发展的一年。据统计,全国(不包括台湾)29个省、市、自治区试验、示范、推广的面积已达到117万亩,其中蔬菜地膜覆盖栽培的面积为31万亩,西瓜为7万亩。…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1991,(2):12-13
武汉市新洲县双柳镇1990年由市、县、镇、村四级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承包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试行对蔬菜丰产技术集团承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半年棚栽苋菜1000亩,平均亩产1282公斤,比1989年每亩增产107公斤,总产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开始,我们对棚栽蔬菜灰霉病等病害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棚栽蔬菜灰霉病等病害“2—2”化学防治法,  相似文献   

5.
“临猗一大怪,光吃辣子不就菜。”一句诙谐而又辛酸的民谣,唱出了临猗人吃菜难的困境。时间静静地推移着。如今,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临猗县已悄悄地结束了“吃菜难”的历史。自1987年至今,全县菜地面积发展到2.2万亩,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地栽培面积比1985年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1987,(2):24-24
“早丰”番茄是由西安市农科所培育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我乡84年引进,种植面积为10亩,85年扩大到100亩,86年发展到820亩,占春播番茄面积的37.5%,早丰番茄成熟早,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大洲村六组李大方种植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我们在探索研究“一膜多用”工作中,开始采用地膜覆盖早甘兰套种晚熟西红柿,地膜覆盖早甘兰复种秋白菜;地膜覆盖旱黄瓜复种秋白菜等多种增茬形式。初步看到:一膜两次使用的好处。我们又开展了异地覆盖“一膜多用”的探讨,进一步肯定了在无霜期短的北方,“一膜多用”的可行性。具体方式有  相似文献   

8.
1984年 2月10日至14日农牧渔业部在京召开了“中国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会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局、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塑料薄膜、农机、农垦、林业、新闻出版等单位的代表。会议充分交流了棉花、花生、蔬菜、瓜类、烟草、水稻旱种与育苗、地膜与覆盖膜机研制等方面科研与示范推广的经验,总结了近年来地膜覆盖栽培的成绩,并讨论进一步加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和科研工作。会议认为:1983年是地膜覆盖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一年,全国覆盖总面积达938万亩,比1982年的177万亩扩大4.3倍。其中棉花覆盖面积655多万亩,水稻…  相似文献   

9.
农友 《花卉》2009,(7):42-42
享有“武陵山药库”之美誉的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脉中段,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毗邻。秀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尤以秀美风光和丰富物产而著名。到2009年春,秀山已发展了金银花基地16万亩,成为武陵山区最大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金银花生产基地,并培育种植、加工龙头企业12家。  相似文献   

10.
《蔬菜》1985,(4)
北京地区的夏季,高温多雨、风雹和病、虫等灾害也多,对各种夏播蔬菜生产非常不利,多年来8、9月份的蔬菜市场形成“淡季”。特别是茄果瓜豆类蔬菜的供应数量更少,如何改进淡季上市蔬菜的栽培技术,改善8、9月份市场蔬菜供应的被动局面,历来是我市各级领导、城乡人民和广大蔬菜科技人员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 1979~1981年,本市郊区在春菜上对30多种蔬菜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到1981年春,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1984年达7万多亩)。对8、9月淡季上市的夏播蔬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会不会同样获得增产、增收的效益和改善淡季市场供应呢?  相似文献   

11.
马兰菜在苏南俗称“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消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是人们喜爱的保健蔬菜之一。为了寻求冬春棚栽马兰菜根外促长夺高产新路,我站于1998年冬至1999年春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 A.“惠满丰”2.2公斤(kg)、兑水116公斤/亩(667m2) B.“九二○”26克(g)加水116公斤/亩 C.“惠满丰”1.1公斤加“九二○”13克兑水116公斤/亩 CK.喷水116公斤/亩。设三次重复。试验地点:在港下镇后市村张渭兴家自留田,面积0.4亩。每个处理面积12.5m2,统一施基肥,统一栽种,统一管理。不同促长…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杂交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是一项用工少、投资小、增产、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1988年以来我们在栾城县原种场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进行大面积大白菜杂交一代制种工作。实践表明地膜覆盖比不覆盖亩增产40~51%,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亩效益可提高30~40%。据我们的试验观察,大白菜杂交制种采用地膜覆盖的增产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地温试验看出日平均覆膜比不覆膜5厘米地温高3.2℃;10厘米地温高 2.9℃;20厘米地温高1.6℃。就  相似文献   

13.
<正> 陕西渭北高原区春季气温低,干旱严重,培育苹果苗木当年砧木生长量小,嫁接株率低,二年生成品苗质量差。为此进行了地膜覆盖育苗试验。选育苗地7亩。1985年育苗1亩,1986年育苗4亩,1987年育苗2亩,每年覆膜与不覆膜各占50%。砧木为新疆赛威士苹果。3月中下旬播种,播前沟  相似文献   

14.
每年夏季高温季节,蔬菜生长缓慢,造成市场淡季,影响人民生活。为此,培育高温栽培的蔬菜品种,是各地研究的重要课题。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在培育“103”和“六十天早椰菜”两个自交不亲和系甘蓝品种的基础上,1978年育成了优良的耐热甘蓝杂种一代“夏光”,由于它有早熟、耐热、丰产、结球紧、整齐度高等优点。对增加夏淡季蔬菜供应起了一定作用,在国内普遍受到好评。已在广东、云南、湖南、陕西等15个省市种植5万余亩。  相似文献   

15.
双季茭是我区已形成产业化的蔬菜作物。 1999年全区夏茭棚栽面积达到 110 0hm2 ( 1.6 5万亩 ) ,总产量 3.71万t,实现产值5 70 0多万元。但近几年由于暖冬天气频繁 ,棚栽夏茭“怪茭”现象尤为突出。 1999年部分茭田的“怪茭”率高达 30 %以上。因孕茭株叶龄小的只有 4叶 1心 ,比正常孕茭提早近 3个叶龄 ,叶片同化面积少 ,其形成的茭又细又短 ,商品性差 ,成为“怪茭” ,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和产值。现就棚栽夏茭“怪茭”的成因及防止措施分述如下。1 引发“怪茭”的因素①暖冬天气我区种植的“黄岩双季茭白”品种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自1979年对几种蔬菜作物进行小面积地面覆盖栽培试验以来,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最近三年在西瓜盖膜应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1982年地膜覆盖西瓜面积达到8565亩,占西瓜栽培面积25000亩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二。当年西瓜获得空前丰收,总产突破7000万斤,增加了社队收入和改善了市场供应。 三年来试验、示范、推广情况证明覆盖比不盖膜的瓜田亩增产百分之五十一到百分之九十四,单瓜重增加2.65斤,7月2日成熟(5月2日盖膜)、比不盖膜收获期提早9天、每亩收入633.9元,与不盖膜瓜相比亩增收298.6元。 地膜覆盖西瓜主…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扦插容易生根、可多茬栽培、管理粗放等特点,是重要节日常用之花,也是花圃中常见的优良花卉。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打破了“先扦插、后定植”的传统模式,探索出了“直插上盆”快速繁育技术。夏秋时节,从“直插上盆”,到开花,只需30-35天。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生产工序,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下面简述其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话说霉苋菜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起霉苋菜梗 ,大家一定会说 :这是我们老百姓的家常菜。是的 ,这种看起来粘糊糊 ,闻一闻臭烘烘 ,听起来“霉”字当头 ,既不新鲜 ,又不卫生的土菜 ,为什么会倍受大家青睐呢 ?一句话 :经济实惠 ,风味独特 ,可与绍兴霉干菜和臭豆腐相媲美。苋菜全身都是宝 ,从嫩吃到老。霉苋菜梗就是老苋菜 ,通常农户人家自留地里总种有一点苋菜 ,吃剩之余长成秆粗高大的苋菜梗 ,除去老叶和侧枝 ,洗净切成长 5cm(厘米 )的段 ,放在清水中浸泡 2 4h(小时 ) ,等上面出现泡沫后装入坛或塑料筒内 ,上面盖张纸 ,以防灰尘虫蛾进入 ,数天后即可食用了。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以往买菜摊贩经常免费搭送葱,最近不仅不送了,而且花高价还不一定买得到。9月2日起最高气温回落到30℃左右,原以为“菜篮子”会拎得轻松些,然而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高温带来的“后遗症”远远没有结束。9月3日,记者走访农贸市场了解到,8月零售价在10元/kg的葱,已飙升到了18元/kg。不仅如此,细菜、毛白菜、红苋菜等叶菜也比“高温天”时还要贵。  相似文献   

20.
立冬以来,江苏射阳县合德镇蔬菜队新发展塑料大棚147座,计73亩;中、小棚486座,计67亩,去冬今春又发展部份大、中棚和地膜覆盖,使整个保护地栽培面积达600亩,占菜地总面积的70%. 合德镇东临黄海,受海洋气候影响,早春气温回升较慢,是全省有名的“冷窝”,对发展蔬菜十分不利,以至每年五六月份蔬菜供应严重不卫,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