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又兼具收纳城市雨水,改善水体水质的功效。作为城市家具的一种,合理地布置园林植物,营造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是衡量湿地能否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的关键。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湿地内的生态系统,植物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视觉景观的构成要素,是湿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湿地逐渐受到吞食,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往往被破坏或丧失。从城市开发与湿地的保护、利用出发,通过城市湿地相关概念的辨析及原则制定,采用实地调研、生态设计、景观规划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色、生态功能,规划设计了城市酒店湿地景观,构建了人工生态湿地水循环系统,为同类酒店的设计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城市湿地的定义、分类和生态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了城市湿地的主要功能,展望了城市湿地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并且具有较高自然生产力的一类生态系统,近些年随着湿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名义上的湿地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城市建成区中出现,而城市中的河道河流所提供的湿地基底条件,是一个城市进行湿地建设最方便着手的类型。本文主要结合河道湿地特有的城市景观服务特点,分析城市河道湿地建设过程中对硬质景观营建、驳岸区域改造,水景空间划分,植物景观塑造以及管护方案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面对退化的湖泊生态环境,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越来越成为各城市建设的重点。人工湿地不仅能够净化湖泊水体,同时可以收集雨水、增加景观多样性,是创造城市湖泊生态景观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武汉市天鹅湖的景观设计中使用了人工湿地元素,主要从人工湿地的布置、景观效果、曝气和雨水利用以及植物选择与搭配等角度介绍了人工湿地在天鹅湖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以期为人工湿地在城市湖泊建设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镇江北固山湿地为例。对湿地分布状况及周边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湿地景观设计目标及设计思路出发,探讨了城市湿地生态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以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景观生态设计理论为指导。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湿地景观格局及其结构进行有效配置。有效利用湿地资源与保护湿地环境,才能确保长江中下游城市湿地生态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9.
湖滨湿地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遥感技术对无锡蠡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前后景观生态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从湖滨湿地景观优美性、自然性、稳定性以及服务性4个层面,对蠡湖湖滨湿地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影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景观重建的原因,从而为开展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工湿地不仅仅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人工湿地在净化城市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规划生态景观。基于此,主要分析和研究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旨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文驹  张潇潇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77-1478,1502
拉鲁湿地拥有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的美名,20世纪60年代以来,湿地水环境状况受到一定影响,为保护其水环境.实施了相应的工程措施,2002~2010年湿地水源得到了保证。采用标准指数法对拉鲁湿地水环境质量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卜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43-1445,1449
人工湿地在净化水质的同时,逐步成为城市一种重要的生态景观类型。该研究探讨了生态理念下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设计关键,并以湖北钟祥镜月湖为例,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以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出发点,对不同入流水体进行工艺设计,应用生态理论探讨湿地的功能布局与景观设计,以实现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绿地的破碎化,严重威胁了城市鸟类多样性,河流生态廊道在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各类群鸟类多样性受多尺度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针对不同类群的城市生态廊道鸟类栖息地格局优化与栖息地营造亟待理论研究的支撑。本文在分析北京温榆河生态廊道春季鸟类物种构成特征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栖息地斑块和微栖息地3个尺度下的环境因子对各类群鸟类物种构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影响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素,为城市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河流生态廊道栖息地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春季对温榆河生态廊道内部鸟类物种构成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流域栖息地类型进行目视解译和格局分析,通过冗余分析法(RDA)对鸟类物种构成特征与多尺度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50 ~ 200 m内的景观格局环境因子对廊道内鸟类总体物种构成解释度最高。鸣禽类群物种构成与微栖息地内的乔木均匀度、小范围内的水体、湿地面积以及较大范围内的草地、落叶林地相关指数相关;陆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耕地和灌丛相关;游禽和涉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较小范围内的水体面积、湿地面积相关;猛禽与湿地水体相关性强。相同生态类群下不同居留型鸟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多数鸟类的多度与100 m范围内湿地面积、湿地最大斑块占比和湿地结合度以及2 000 m范围内水体分离度等指数正相关。  结论  不同类群鸟类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差异,但水体和湿地相关指数对河流生态廊道内各生态类群鸟类均有影响。在未来的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建议考虑不同类群鸟类的栖息地偏好,注重廊道内部湿地水体格局的优化,针对目标物种开展鸟类栖息地营造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尔柯夫模型在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引入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来,利用1990年和1996年2个时期的卫星影像来分析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从马尔可夫过程预测湿地景观结构变化分析,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天然水域9.27%,人工水域11.23%,滩地0.67%,水田51.93%,非湿地农业区18.21%,城乡区8.69%。  相似文献   

16.
周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18-11821
根据国内外众多已建成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和拓展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意义,从生态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从规划分区、地形改造、水系规划、道路系统、种植设计、建筑设施等方面论述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形成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城市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克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62-7464,7466
针对城市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困难的现状,分析了湿地植物在重金属污染水质中的修复作用,通过开展试验将不同的湿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不同pH值对湿地植物去除重金属离子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植物芦苇对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修复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滤除水体中的重金属例子;最后对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水的修复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湿地植物干预治理城市重金属污染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方法]充分利用西溪湿地的水体净化能力,分析论证了处理回用沿山河河水用于城市绿化和地面用水的可行性。[结果]与直接利用自来水相比,沿山河河水经湿地净化后,再加以处理回用更加经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也是值得推广的水资源有效利用措施。[结论]沿山河河水经湿地净化,用于城市绿化和地面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