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常见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灭活效果,本试验于体外检测了10种市售消毒剂对生长在猪肺泡巨噬细胞中ASFV的灭活效果。进而用3种消毒剂对曾经暴发非洲猪瘟(ASF)的废弃猪场进行环境消毒,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其可靠性。结果显示,在各消毒剂对细胞的安全浓度下,次氯酸不具有灭活ASFV的作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作1∶200稀释后,作用0.5 h能完全灭活ASFV;二氯异氰脲酸钠粉和苯扎溴铵稀释800倍后,能在0.5 h内有效灭活ASFV;其他消毒剂在其安全稀释度的浓度下,0.5 h内能完全灭活ASFV。本试验可为养殖场防控ASFV的感染提供消毒剂筛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戊二醛类、酚类、含氯类常用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灭活效果,参考OIE参考实验室相关操作流程,基于畜禽栏舍、运载工具、器具消毒目的,根据说明书标明的浓度范围选择低、中、高3个工作浓度,与ASFV分别在4℃和20℃条件下作用30 min,10倍连续稀释后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同时加入猪红细胞,培养观察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所致。临床表现有高热,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及内脏器官可见大面积的出血症状等。该病病程较短,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饲养者应了解和掌握该病相关的特点,及时进行有效防控,以保证养殖收益。1病原特性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双链的DNA病毒,ASFV具有比较差的抗热性能,通常将其置于55℃条件下30min,或者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家猪、野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对热的耐受性不高,一般60℃即可将其杀灭,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将非洲猪瘟病毒杀灭,非洲猪瘟感染的病猪临床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好识别,猪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最高可达100%。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是发病或者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此外还有分泌物和排泄物,被非洲猪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2)
<正>1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1.1非洲猪瘟病毒的分类和命名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Taxonomy of Virus, ICTV)第8次报告将ASFV列为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成员,而且是唯一成员[1]。1.2非洲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ASFV具有二十面体结构,直径为175~215 nm,是一种胞内复制的末端共价闭合的单分子线装双链  相似文献   

6.
翁善钢 《猪业科学》2012,29(7):25-26
引起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Asfarviridae)科,非洲猪瘟病毒(Asfivirus)属的成员。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以及抗原变异性。ASFV的自然宿主是生活在非洲的野猪,但不同品系以及日龄的家猪也对ASFV高度易感。病毒也可以感染各种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且可以在软蜱体内存活5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虫媒DNA病毒[1]。ASFV基因组为线性的双链DNA分子,根据病毒株的不同其大小约为170~190kb,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2]。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nm,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该病毒是唯一的DNA虫媒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基因组大;基因多变;对环境抵抗力强:60℃可存活20min、56℃可存活70min、25℃可存活数周、4℃可存活一年以上、冻肉内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未熟的肉品(制品)、腌肉及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相似文献   

9.
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采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p72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2组引物,对引物进行筛选和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在63℃50 min内对ASFV的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与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均无交叉反应;利用该方法对300份送检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8份,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结果可视、设备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ASFV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唯一成员,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本研究对ASFV p72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将其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稳定分泌p7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3F8。以纯化的p7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Ab)作为检测抗体,采用方正滴定法对反应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了检测ASFV的阻断ELISA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133份ASFV阳性血清和73份ASFV阴性血清,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临界值。结果显示,该方法的临界值为25.62%时,ROC的曲线面积最大,为0.9989,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3%和98.5%。利用该方法检测ASFV、O型口蹄疫病毒(FMDV)、A型FM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结果显示,除ASFV阳性血清外,其他阳性血清均为阴性,表明特异性强;利用该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对2倍倍比稀释(1∶4~1∶2 048)的两种ASFV灭活阳性血清(P1、P2)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试剂盒基本一致,敏感性高。利用该方法对3份灭活的...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病毒CRISPR/Cas9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目前尚无商品化ASFV疫苗用于ASF的防控。传统ASFV疫苗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通过建立ASFV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将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含碘、季铵盐、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这四类常用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灭活效果,参考OIE参考实验室相关操作流程,基于畜禽栏舍、运载工具、器具消毒及皮肤黏膜消毒目的,根据说明书标明的浓度范围选择不同工作浓度,与ASFV分别在4 ℃和20 ℃条件下作用30分钟,10倍连续稀释后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同时加入猪红细胞,培养观察红细胞吸附现象。结果显示,本试验四类消毒剂对ASFV均有灭活作用,但灭活效果因消毒剂的种类和工作浓度不同有所差异。相同工作浓度的同一消毒剂产品,在4 ℃和20 ℃这两种条件下的灭活效果基本一致。季铵盐类和二氧化氯类消毒剂,在说明书推荐的工作浓度下,均有效灭活ASFV;多数含碘类、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需在其说明书标明浓度范围的较高工作浓度时,才可有效杀灭ASFV。本研究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SF)传播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大危害,开发用于ASF诊断产品已刻不容缓。本研究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K205R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了能表达ASFV pK205R蛋白的工程菌BL21/pET-pK205R。经IPTG诱导,可表达可溶性的pK205R蛋白。经SDS-PAGE检测,获得的蛋白大小为25 kDa左右。经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的蛋白可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ASFV pK205R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12株针对ASFV pK205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均不低于1∶80 000。单克隆抗体重链亚类分别为IgG1及IgG2b,轻链亚类均为κ。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测定12株单克隆抗体均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存在交叉反应,且均能与ASFV反应。本研究为建立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病毒性疾病。笔者对非洲猪瘟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提出了防控策略,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6.
正1非洲猪瘟病毒基本情况与国际疫情形势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兼具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基因组大而复杂,基因片段约为170~190kb,是蓝耳病病毒的12倍、猪瘟病毒的15倍、口蹄疫病毒的24倍。且基因多变,对环境抵抗力较强,耐低温,不耐高温。病毒在60℃下20分钟可灭活,4℃肉中可存活150天,在冷冻-20℃猪肉中可存活数年。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仍是当前防控非洲猪瘟的最重要措施。然而,在猪场的各个生物安全环节中,对员工食材的消毒尚未见较好的方法。臭氧消毒是多场景中均可使用的消毒方式。因此,为了探究臭氧溶于水后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试验通过臭氧水与ASFV的作用后的红细胞吸附(HAD)试验来判定臭氧水对ASFV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0 m L浓度为2.0 ppm、3.5 ppm、5.0 ppm的臭氧水与100μL的3.0×104拷贝数的ASFV作用2 min、5 min和10 min时,HAD结果均为阴性,表明2.0 ppm、3.5 ppm、5.0 ppm的臭氧水作用于100μL的3.0×104拷贝数的ASFV 2 min、5 min和10 min时,均可完全杀灭病毒。以上试验表明,臭氧水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SFV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6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组织样品中ASFV抗原的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以杆状病毒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p6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p62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18株可稳定分泌抗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IFA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与非洲猪瘟病毒反应,且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源常见病毒反应,特异性良好。抗体识别蛋白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MAbs识别p35蛋白,15株MAbs识别p15蛋白。1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1型,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2a,轻链均为κ链。利用18株MAbs对ASFV感染猪的肺、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5株MAbs均能够与感染ASFV的组织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获得的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非洲猪瘟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62蛋白的结构功能等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2月,《中国兽医学报》刊出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论文《1株非洲猪瘟病毒自然变异毒株的鉴定》,报道了研究者在ASFV生态学研究中,从主动监测的样品中分离到1株源自湖北某地的ASFV自然变异株。文章指出:非洲猪瘟(ASF)于2018年传入我国后已流行了2年有余,我国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株未曾出现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从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方面对非洲猪瘟的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