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翠  侯柄竹 《果树学报》2023,(5):988-999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不仅涉及许多植物发育过程和逆境胁迫,而且在果实成熟,尤其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植物中ABA合成、代谢和作用机制的解析及其受体识别和核心信号转导模型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ABA在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中的研究。一般来讲,褪绿和着色是果实成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过程涉及了ABA早期信号和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并组成了复杂的网络调控机制。总之,ABA是调控果实成熟的核心机制,其中存在着乙烯依赖(呼吸跃变型)和不依赖(非呼吸跃变型)类型。综述了AB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构建了ABA调控果实成熟的分子网络模型,为果实的品质改善和保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峰 《北方园艺》2017,(6):195-198
种子萌发受到许多外界和内部因素的严格调控,激素可通过整合内源信号和环境信号协调调控种子萌发。现重点概述了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s,GA)的信号互作及对光照、温度的响应,ABA和乙烯之间的信号互作。指出转录因子FUS3不仅是ABA和GA信号转导途径的枢纽节点,还能通过前馈和反馈调控回路控制种子成熟过程中ABA的积累。而且FUS3在ABA和乙烯的互作中也起重要作用,它负调控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此外,RGL2、XERICO和ABI5也是ABA和GA信号转导途径的枢纽位点。种子响应光质的ABA和GA调控枢纽元件是PIL5/PIF1。而在正反馈调控回路中,高温下种子ABA/GA比例的增高可维持较高的FUS3蛋白含量水平增强ABA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果实成熟调控是果树生产的核心问题。根据果实成熟的特点,果实可分为呼吸跃变及非呼吸跃变2个基本类型。葡萄属于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多年来,人们围绕跃变型果实开展了很多研究,但对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调控的了解却相对贫乏。一般认为,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非跃变果实成熟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葡萄果实中不仅存在着ABA受体,而且还存在着一系列ABA下游信号组分,如ABA应答的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糖载体和ASR蛋白(abscisic acid stress ripening protein)等,说明ABA的确在葡萄果实成熟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综述了葡萄果实成熟与ABA信号传导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促进和加快今后非跃变型果实成熟机理深入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卓茂根  王惠聪 《果树学报》2023,(7):1455-1470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其依赖由高度保守的N端结构域和高度变异的C端转录调控结构域组成独特的NAC结构域发挥功能,在果实成熟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介绍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不同物种NAC基因的成员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NAC转录因子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果实软化影响果实质地,促进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色苷的合成决定果实着色、调控糖分积累影响果实糖酸比例以及促进多种芳香化合物合成积累形成果实特有风味、果实脱涩等方面,并阐述了NAC转录因子与内源激素特别是乙烯和ABA交互在调控果实成熟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NAC转录因子调控果实成熟的潜在机制以及影响NAC表达的因素与分子通路,旨在为在果实成熟性状遗传改良与调控技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在克隆草莓ASR同源基因的基础上,对草莓中FaAS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时空表达分析,通过调控草莓果实中ASR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果实的着色、蔗糖、ABA、色素和果实硬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与色素代谢相关基因CHS、UFGT的表达水平,揭示ASR基因调控草莓果实成熟的机制。草莓ASR含有一个典型的与果实成熟和抗逆有关的ABA/WDS区域,ASR基因过量表达可以促进草莓果实提前上色,促进果实内源ABA积累、蔗糖含量增加和果实变软,并且促进与果实花色苷积累相关的关键基因CHS和UFGT的转录水平。该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果实发育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也为今后草莓的分子改良育种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脱落酸与植物非生物逆境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应对环境胁迫和调控植物对非生物胁迫耐受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ABA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ABA在调控植物应对干旱胁迫、非干旱胁迫、盐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并对ABA分子合成机制和ABA在调控植物产生应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乙烯信号转导与果实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殷学仁  张波  李鲜  陈昆松 《园艺学报》2009,36(1):133-136
 乙烯参与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生物学效应通过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各级别元件及其编码基因在果实成熟衰老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相关基因家族成员及其表达调控、成熟衰老相关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元件的鉴别与功能分析、乙烯信号转导在果实成熟衰老进程中的调控机制等,并提出了乙烯信号转导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葡萄果实中单萜物质合成的影响,以玫瑰香型鲜食葡萄品种‘京香玉’为试材,在果实始熟前1周和始熟期用300 mg·L-1 ABA浸泡果实2次,测定处理后7、14、21、28和35 d果实中游离态单萜化合物含量以及ABA合成和信号转导通路、单萜合成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果实中共检测到28种单萜类化合物,并随果实的发育成熟不断积累。外源ABA处理的成熟果实中游离态单萜含量比对照提高45.2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ABA合成基因(VvNCED1、VvGT)在处理后7 d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VvβG1相对表达量在处理后持续上升;ABA信号受体基因VvPYL1、信号转导相关基因VvPP2C2、VvSnRK2.1、VvABI5的转录水平分别在处理后21和35d明显高于对照;单萜合成通路上游关键酶基因(VvDXS2、VvDXS3、VvDXR、VvGPPS)以及单萜合酶基因VvPNLinNer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7d明显高于对照。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外源ABA处理可增强果实内部ABA信号的转导,进而引起单萜合酶底物水平的提升,加快向单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脱落酸(ABA)促进果实着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色状况是衡量果实成熟程度和质量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影响果实着色的因素诸多,其中生长调节物质是影响果实着色的因素之一,笔者对生长调节物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影响果实着色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ABA影响葡萄、草莓、苹果、桃等果实着色的作用时间、浓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从生理和分子水平阐述ABA促进果实着色机制。详细综述了外源ABA对内源乙烯、ABA等激素的含量及其之间平衡的影响,以及对花色苷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影响。旨在通过归纳ABA促进果实着色的研究报道,为外源生长调节物质以及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果树高效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ABA积累的酶学调控机制,文章以花后1~4周的‘杜克拉’草莓7个时期果肉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BA积累关键酶基因FaNCED1和FaBG1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整个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中FaNCED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地分为两个持续上升阶段,即从小绿期至白熟期和始红期至全红期,但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个短暂下降期,即白熟期至始红期;果肉中FaBG1基因表达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合果肉中ABA含量分析发现,FaNCED1基因转录水平呈现与ABA水平相似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退绿和着色是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两个突出事件;(2)果肉中ABA水平两次持续快速积累分别与草莓果实退绿和着色相偶联;(3)果肉中ABA含量主要由FaNCED1基因决定,而与FaBG1基因关系不大。以上结果为从分子水平调控草莓果实中ABA含量,进而调控果实的发育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质培对草莓糖酸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基质培对丰香和枥乙女草莓糖酸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培草莓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略有下降,但不影响固酸比。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三者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其中葡萄糖稍有增加,果糖和蔗糖略有减少。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在果实刚着色时变化不大,糖积累也较少;进入着色期后,AI和NI活性明显升高,糖积累亦较多。ABA含量在果实着色初期几乎为0,果实2/3着色后直线上升,这时果实正处于糖迅速积累阶段,基质培的ABA含量始终略高于土培;IAA含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一直呈下降趋势,A鄄BA含量的迅速增加发生在IAA含量快速下降之后,基质培的IAA含量始终低于土培。  相似文献   

12.
植物激素与柿子后熟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田建文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4,21(3):217-221
研究了柿子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外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子的后熟取决于乙烯和脱落酸(ABA)的协同作用,尤其在ABA的作用更重要;而各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又影响果实对ABA和乙烯的敏感性。越不耐藏的柿子品种,对ABA和乙烯的忍耐性越差,二者在低浓度下限诱发后熟变化,其后期乙烯峰越高,ABA累积越多。外源ABA和乙烯可提高果内乙烯浓度和呼吸强度,加速果实后熟软化;GA和苄基基腺嘌呤(BA)处理可减小  相似文献   

13.
脱落酸在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曹永庆  冷平  潘烜  严志刚  任杰 《园艺学报》2009,36(7):1037-1042
 以白凤桃为试材,分析研究了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和氟啶酮(Fluridone)处理对果实发育后期离体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影响,探讨了ABA与桃果实成熟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果实内源ABA的积累构成了果实成熟的启动信号,而ABA高峰的出现启动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外源ABA处理促进了采后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而Fluridone处理抑制了果实内源ABA的生物合成和乙烯产生,延缓了桃果实的后熟软化;乙烯则可能作为ABA的一种辅助因子影响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脱落酸对非跃变型果实成熟生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包括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脱落酸的来源、变化和生理效应,以及脱落酸作用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全面掌握非跃变果实成熟全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ABA和IAA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进程的调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以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和IAA处理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及其在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果实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升高,在2-4d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在ABA下降过程中,乙烯进入跃变期,果实后熟进程加快,外源ABA处理增加内源ABA含量,加快内源IAA的降解,促使脂氧合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加速果实软化,果实后熟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蔗糖磷酸合成酶与香蕉果实成熟、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雯  邵远志  庄军平  陈维信 《园艺学报》2006,33(5):1087-1089
 研究了正常成熟、成熟抑制和促进成熟处理的香蕉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与呼吸速率、硬度及蔗糖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使用乙烯吸收剂不仅极显著抑制了呼吸速率、果实软化和蔗糖的积累(P < 0.01) , 同时抑制了SPS的活性, 与正常成熟果实相比, 其SPS活性高峰延迟3 d出现, 酶活性明显降低。(2) 丙烯处理不仅使SPS活性高峰比对照提前9 d出现, 而且促进了呼吸速率的提高, 加速了硬度的下降和蔗糖的积累。表明SPS与香蕉果实的成熟、衰老和糖的积累及果实软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脐橙在不同生境下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了四川3 个生态型区5 个代表性果园中的脐橙果实蔗糖合成酶(SS) 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的活性变化及其与果实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SPS 是影响果实膨大期糖积累的重要酶, 而成熟期的关键酶则是SS 合成方向; 在不同生境下, 果实内SPS 和SS 分解方向活性差异不明显, 而SS 合成方向活性的差异则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虽然SS 分解方向和合成方向都通过调节果实库强而影响糖的运输和积累, 但SS 合成方向才是引起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含糖量差异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8.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pH值及ABA水平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杜克拉草莓7个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pH值、可溶性糖和AB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很低;果实进入始熟和成熟,蔗糖分别有一次快速积累的过程,全红时蔗糖含量是果糖和葡萄糖的1.25倍.以纯白期pH值最低点为界,pH值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