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究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M0),替代组分别饲喂以2%(M2)、4%(M4)和6%(M6)的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将300尾平均体质量为(6.66±0.17)g的卵形鲳鲹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每天饱食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表明,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4%鱼粉对卵形鲳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饲料成本最低。替代水平为2%和6%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 <0.05)。因此,酶解肠膜蛋白粉的最适替代量为4%。  相似文献   

2.
豆粕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12.21±0.73)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d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豆粕和不发酵豆粕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试验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组(饲料1);豆粕取代饲料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其中,发酵豆粕分别替代17.6%、31.4%、45.1%和60.8%的鱼粉蛋白(饲料2~5),普通豆粕蛋白分别替代17.6%、31.4%和45.1%的鱼粉蛋白(饲料6~8)。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豆粕替代量对卵形鲳鲹的成活率和摄食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45.1%时,会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饲料中用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60.8%时,也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增重率、饲料利用率(P0.05)。但是与豆粕替代组相比,在45.1%的鱼粉蛋白替代水平下,发酵豆粕组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豆粕替代组(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时饲料氨基酸的平衡性与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浆及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关系。试验设2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0%和31%,在每个蛋白质水平下分设鱼粉组(基础饲料)、鸡肉粉组(鸡肉粉完全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鸡肉粉+必需氨基酸(EAA)组(鸡肉粉完全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并补充晶体EAA)、鸡肉粉+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鸡肉粉完全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并补充晶体EAA+NEAA)。将平均体重为(0.37±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配到32个圆桶(150 L)中,每桶30尾,每4个桶为1组,饲喂1种饲料,每天饱食投喂3次,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鸡肉粉+EAA组、鸡肉粉+EAA+NEAA组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比鸡肉粉组有显著提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鸡肉粉+EAA+NEAA组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鸡肉粉+EAA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40%蛋白质水平饲料较饲喂31%蛋白质饲料显著提高对虾的增重率和虾体粗蛋白质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虾体粗脂肪含量(P0.05)。凡纳滨对虾血浆游离EAA/NEAA与饲料EAA/NEAA呈正线性关系,且血浆游离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均与特定生长率呈正相关。鸡肉粉组血浆游离蛋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各组对虾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的饲料中补充晶体EAA可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但进一步补充晶体NEAA并没有进一步改善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旨在评价金鲫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并比较血球蛋白粉和鱼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组成;将27尾金鲫鱼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1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0,鱼粉添加比例为50%)、试验2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15.5%,鱼粉添加比例为25.0%)、试验3组(血球蛋白粉添加比例为35.8%,鱼粉添加比例为0),测定并比较各组金鲫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的添加比例为15.5%时,对金鲫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利用一定比例的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不会显著影响金鲫鱼的生长及其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鸡肉粉或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试验设计了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0.0%、粗脂肪含量8.0%),其中以含30%红鱼粉的饲料为对照,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25%(分别标记为P25和M25)、50%(分别标记为P50和M50)、75%(分别标记为P75和M75)。以初始体重为3.40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84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25组和P50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P7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2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M50组和M7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降低(P0.05)。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鸡肉粉或猪肉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以增重率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鸡肉粉和猪肉粉对鱼粉的替代比例分别以不超过50%和25%(即饲料中鸡肉粉和猪肉粉的添加量分别不超过16.12%和8.09%)为宜,且凡纳滨对虾对鸡肉粉的利用率高于猪肉粉。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及补充鱿鱼膏和甜菜碱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然后采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0%、15%、20%、30%和4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05±0.23)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当鱼粉的替代量达到30%时,黄颡鱼的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23.9%、11.2%、21.1%和22.9%,饲料系数显著升高9.5%(P < 0.5)。试验二: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30%鱼粉为负对照组,在负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鱿鱼膏、2%鱿鱼膏、0.5%甜菜碱和1%甜菜碱,配制成6组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以6种试验料投喂平均体重(100±0.15)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鱿鱼膏对摄食低鱼粉饲料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有显著提升效果(P > 0.05),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后,黄颡鱼的增重率和摄食率较负对照组显著提升33.9%和8.3%,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甜菜碱添加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而不会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产生负面影响,当替代达到30%及以上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可以改善摄食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黄颡鱼|玉米蛋白粉|鱼粉替代|鱿鱼膏|甜菜碱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料中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生长性能、免疫应答和肠道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置鱼粉含量35%的饲料为基础饲料,采用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4.2%、28.6%、42.8%、57.1%、71.4%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来投喂平均体重(12.00±0.25) g的斑节对虾8周。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42.8%及以内的鱼粉时,未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P>0.05);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57.1%的鱼粉显著降低斑节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当替代水平达到71.4%时,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42.8%及以内的鱼粉时,未对斑节对虾血清免疫指标造成显著影响(P>0.05);发酵玉米蛋白粉替代57.1%鱼粉显著降低斑节对虾的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而当替代比例达到71.4%时,ACP、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粗脂肪含量为10%),6种试验饲料中鸡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25%、10.51%、15.77%、21.03%和31.54%,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0%、20%、30%、40%和60%。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17±0.02)g的黄颡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0增加到2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30%增加到6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则显著降低(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肠脂比无显著影响(P0.05)。黄颡鱼幼鱼全鱼和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黄颡鱼幼鱼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大于10%时,黄颡鱼幼鱼的胃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在鸡肉粉替代30%鱼粉组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颡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20%鱼粉替代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和60%鱼粉替代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对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20.84%。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ilo)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用0%、1.5%、3%、4.5%和4.5%羽毛粉替代相应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饲料,第5种饲料中添加0.2%赖氨酸和0.1%蛋氨酸。每种饲料投喂3个水族箱[试验鱼20尾,初始体重(7.57±0.11)g]。试验期47 d。结果显示:随水解羽毛粉水平升高,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1.5%水解羽毛粉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然而,水解羽毛粉显著影响了异育银鲫的蛋白质效率,用4.5%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时,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从2.15降低到1.90)。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其生长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用不同添加水平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和免疫的影响,以便确定最合适的玉米蛋白粉添加比例.试验饲料用添加不同比例(0、20%、40%、60%、80%和100%)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鱼粉,配制为6种等氮黄鳝试验配合饲料,饲喂黄鳝8周.结果显示:当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为20%时,黄鳝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集团养猪生产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饲养模式。家庭农场以饲养肉猪为主,主要采用保育-育肥一体化饲养模式为主,生产周期一般5~6个月,死淘是体现管理水平及猪群健康度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主要通过系统管理,建立周-两周-五周-月死淘不同维度动态监控体系,并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进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营养成分组成、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组利用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0%(D1组)、3%(D2组)、6%(D3组)、9%(D4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放养初始体重约为(12.43±0.16)g/尾的大口黑鲈(LargemouthBass)30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提高,SGR分别提高14.0%、15.8%、20.5%,PER分别提高9.1%、16.8%、27.3%,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9%南极磷虾粉替代组效果最佳;(2)各试验组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南极磷虾粉替代组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南极磷虾粉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13.8%(P<0.05);(3)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组试验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W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6.1%、61.1%、56.5%(P<0.05),而红细胞数目(P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2%、25.2%、20.7%(P<0.05),而红血蛋白(HGB)、白蛋白(ALB)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5.0%、36.4%(P<0.05),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5)各替代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的含量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21.5%(P<0.05),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南极磷虾粉是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优质蛋白源,适当替代鱼粉可以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本试验中以6%、9%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96头35日龄平均体重为(9.60±0.30)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均衡分布原则随机分为3组:抗生素组(基础饲粮+96 mg/kg延胡索酸泰妙菌素+75 mg/kg金霉素+200 mg/kg吉他霉素)、试验A组(基础饲粮+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B组(基础饲粮+2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仔猪。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不仅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而且还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2)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mg/kg的复合植物精油具有增强断奶后仔猪健康、促进生长、提高机体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功效。因此,复合植物精油在断奶仔猪上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5种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菜籽粕替代饲粮比例为15%。选择640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其中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中6个处理为基础饲粮和5个菜籽粕替代基础饲粮的不加酶处理,另外6个为对应的加酶处理(添加200mg/kg蛋白酶),1个处理为无氮饲粮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肉鸭15~17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5种菜籽粕的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硫代葡萄糖苷(GS)、异硫氰酸酯(ITC)和噁唑烷硫酮(OZT)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21%、36.22%、12.96%、38.65%、13.83%、29.89μmol/g、2.74mg/g和0.45mg/g。5种菜籽粕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2.97%、37.77%、28.88%、36.08%和36.29%,变异系数为10.31%;其中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5%、0.47%和1.89%,变异系数分别为30.49%、23.69%和30.65%。2)不同菜籽粕对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Met、Lys和Thr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平均值为91.04%、66.19%和73.54%。3)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鸭菜籽粕必需氨基酸中Thr(6.73%)、异亮氨酸(4.47%)、亮氨酸(3.03%)、缬氨酸(4.60%)和精氨酸(2.36%)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8.46%)、丝氨酸(7.05%)、谷氨酸(5.97%)、甘氨酸(9.38%)、丙氨酸(8.44%)和脯氨酸(3.94%)的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不同来源菜籽粕的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且Met标准回肠消化率较高;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改进程度与氨基酸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贮存时间对小麦和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贮存时间对玉米和小麦青贮过程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的原料为玉米和开花期及乳熟期小麦,将其放入1.5 L厌氧发酵罐重,分别发酵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贮存一年后,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下降(P <0.05)。干物质产量在贮存3个月后达到最大值(P <0.05)。开花期小麦pH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乳酸含量在贮存3个月后最高(P <0.05),之后显著降低(P <0.05)。乳熟期小麦pH随贮存时间的升高而降低,乳酸含量在贮存3个月后最高(P <0.05),之后显著降低(P <0.05)。乙酸含量随着贮存时间升高而升高(P <0.05)。贮存时间显著影响青贮玉米干物质、干物质产量、乙酸、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及CO_2产量(P <0.05),显著影响开花期小麦pH及CO_2产量(P <0.05),显著影响乳熟期小麦pH、干物质、灰分、乙酸含量、CO_2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消化率(P <0.05)。玉米、开花期小麦和乳熟期小麦干物质的损失在3~6个月达到最大水平。乳酸在青贮1~3个月达到最大值,而乙酸则随贮存时间的升高而升高,这也是青贮料好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血液生物活性物质丰富,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利用屠宰产生的血液制成血粉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总结利用畜禽血液制成血粉的加工工艺、营养价值与应用以及生物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为血粉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干基发酵豆粕和湿基发酵豆粕替代豆粕和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挑选初始体质量为3.6~4.2 g的凡纳滨对虾9990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550尾,分别饲喂添加6%去皮豆粕(DSM)、4%干发酵豆粕(DFSM)、7%湿发酵豆粕(WFSM)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73 d的养殖试验,然后对生长情况、存活率、转氨酶和免疫相关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发酵豆粕和湿发酵豆粕两组之间终末均重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分别显著高于去皮豆粕组2.74、4.14 g(P <0.05);湿发酵豆粕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0.05),其中湿发酵豆粕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去皮豆粕组96.03%、0.38%/d;干发酵豆粕和湿发酵豆粕组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高于去皮豆粕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干发酵豆粕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去皮豆粕组,低于湿发酵豆粕组,但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发酵豆粕能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及抗氧化活性,而且湿基发酵豆粕应用效果优于干发酵豆粕。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PBM)、肠衣蛋白粉(CM)和黑水虻幼虫粉(BSFLM)替代鱼粉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06.95±0.19) g的草鱼900尾,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以PBM、CM和BSFLM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和60%的鱼粉(基础饲料中鱼粉添加量为7.5%),配制10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投喂草鱼,分别记为D0(对照)、J20、J40、J60、C20、C40、C60、K20、K40和K60组,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D0组比较,J20、J40、J60、C60和K6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 C20、C40、K20和K4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K2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2.65%和1.75%(P>0.05),饲料系数降低2.29%(P>0.05)。各组间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2)与D0组比较,K2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水分、钙和总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间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4)与D0组比较,K20和K6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试验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K20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P>0.05),但各组间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PBM替代20%~60%鱼粉显著降低草鱼生长性能,CM和BSFLM替代40%以下鱼粉对草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BSFLM替代20%鱼粉能够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综合各项指标,BSFLM应用效果最佳,其次为CM。  相似文献   

20.
利用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rGD76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制,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为家禽H7N9亚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及手段。将AIV-rGD76株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4倍稀释后,接种11日龄非免疫鸡胚,37℃孵育72h后收获感染鸡胚尿囊液,经甲醛灭活后,加矿物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制备疫苗的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3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N9亚型,rGD76株)均为油包水型,黏度均在50cP以内,对3批疫苗取样,样品经3000r/min离心15min,管底无水相析出。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将疫苗按1mL/只超剂量接种3周龄SPF鸡,试验鸡在观察期内全部健活,未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表明疫苗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疫苗按0.3mL/只的剂量免疫接种3周龄SPF鸡1次,免疫接种后21d试验鸡血清中rGD76株的HI抗体平均效价可达8log2以上,使用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GD16株滴鼻接种0.2mL/只(含100LD50)对免疫鸡进行攻毒,疫苗对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为100%。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N9亚型,rGD76株),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