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疫情逐渐稳定,新发疫情逐渐减少,全国大部分省份解除封锁,生猪养殖进入补栏复养期。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极大损失,面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提振行业信心,以必胜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应打赢非洲猪瘟攻坚战。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有效解决方法,生猪养殖企业只有真正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并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2.
<正>1921年,非洲猪瘟首次发现于非洲的肯尼亚。2018年8月3日我国公布第1例非洲猪瘟,到现在达到了全国各省份都有被感染的状态。2019年7月1日,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经发生的143起非洲猪瘟疫情中,有131起解除了疫区封锁,25个省份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2019年共发生疫情44起,除4月份外,月均发  相似文献   

3.
屈指一算,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已经肆虐横行了将近2年半的时间.由于非洲猪瘟不能治疗,也没有成熟、安全的疫苗可用,所以目前生物安全还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法宝.对于非洲猪瘟,养猪人从之前的恐慌到目前的淡定从容,甚至一部分养殖从业者对其产生了麻木的心理.后者肯定是不可取的,作为养猪从业者,时时刻刻都要警惕非洲猪瘟的侵袭,生物安全仍...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报道至2019年5月将近9个月,目前临床上尚无疫苗可用,也没有明确的防治药物,传染源又藏在暗处,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乎生物安全成了防控非洲猪瘟唯一的救命稻草。从传染病发生的3个基本环节方面考虑,只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就能控制非洲猪瘟,但黑龙江明水县与江苏泗阳县2个大型猪场疫情的发生则刷新行业对生物安全防控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2019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0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实验室的监测数据,概述了2019年我国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等重要猪病的流行状况,着重总结了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分析了2020年非洲猪瘟等疫病的流行趋势,同时提出了坚持生物安全、严格处置非洲猪瘟疫情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病例在辽宁省被发现。随后,全国各地区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如何控制、净化非洲猪瘟,已成为国内整个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掌握辽宁省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状况,分析生物安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辽宁省部分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规模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没有出猪台、饲料进场不消毒、人员与车辆进出管理不严、防疫管理混乱等,是疫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对辽宁省56个未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规模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缺乏最基本有效的防护隔离硬件设施,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缺少验证消毒灭源等生物安全手段实施效果的经验和方法,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饲养场风险点进行评估和分析;饲养场从业人员的"知信行"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分析认为,辽宁省生猪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与疫病防控需要有很大差距,而规模场生物安全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和知识,是当前疫病防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今后需要通过政府扶持、业务部门指导和培训,对饲养场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通过改进硬件、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全面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养殖量约占到世界总量的50%。自2018年8月,我国暴发首例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截至2019年11月6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约158起,对整个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暴露出我国猪场疫病防控能力的薄弱以及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缺陷。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猪场生物安全系统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防控疾病的前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刻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病都将是我国猪场的常态化疾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国养猪业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生物安全防控技术,建立了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常态威胁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了这些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有效性。文章总结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3日在我国沈阳被确诊以来,在我国很多省市有蔓延趋势。由于非洲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生物安全措施成了防控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在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场中,不乏有规模化的养殖场出现,这一现状促使我们对生物安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生物安全是一门科学管理和实践学科,文章着重就非洲猪瘟疫情肆虐下猪场人员生物安全管理进行阐述,希望为行业同仁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部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9年,防控非洲猪瘟已经进入了持久战,疫情的散发将常态化,养猪业更需要简便有效、可持续和可操作的防控措施。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2019年猪病防控的聚焦点是非洲猪瘟;尤其是8月31日《农民日报》刊登了全国生猪产业体系专家提出的《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产的九项关键技术》后,极大地鼓舞了猪病专家和养猪企业探索防控非洲猪瘟技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2018年非洲猪瘟(ASF)进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直接或间接促进了行业生物安全模式的变革.非洲猪瘟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传染病,国外及国内已经证实了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此构建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2018-2019年非洲猪瘟(ASF)横扫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之后,我国许多生猪养殖企业的存栏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近两年,通过采取科学可靠的防控手段以及体系,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及高强度、高效的检测与监测手段,非洲猪瘟等各种猪传染病的流行率有所下降,同时2021年生猪总体出栏量已经恢复到往年平均水平.经过非洲猪瘟疫情之后,我国各地区生猪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对近两年的重要猪病流行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同时对未来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今后如何高效、科学开展猪病防控总结综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多雨季节,由于对非洲猪瘟防控的经验不足或是对雨季生物安全防范的疏忽,部分地区大规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2020年多雨季节,部分地区的中招率依然较高。为什么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非洲猪瘟?如何有效防范?猪场应该掌握多雨季节非洲猪瘟入侵的机理,掌握应对的技能,注重每个防控细节,将非洲猪瘟堵截在围墙之外,确保猪场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1非洲猪瘟在我国的流行情况2018年8月3日,中国报告第一例疫情,截至2019年11月21日,全国共报告发生160起(其中广西共8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119. 3万头。全国还有2个省的3起疫情目前没有解除封锁,其余29个省份疫区已解除封锁~([1])。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2019年生猪损失超过1亿头,占据存栏量的1/3,导致猪肉价格高涨。因此,不论是国家政府部门还是养殖户都在非洲猪瘟后积极  相似文献   

15.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9,36(10):142-143
自2018年8月以来,我国所有已经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都已经得到有效的处置。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趋势已经明显减缓、趋于稳定,但世界各国仍不时有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由于国际交流频繁,特别是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人员会携带病毒,导致疫情有跨国传播的危险,所以,我们决不能麻痹松懈、掉以轻心。在非洲猪瘟疫情很难根治的背景下,养猪企业要实时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再次暴发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病毒性疫病的防控,疫苗仍然是最佳的有效武器,如果能成功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那么很多猪场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再上演,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为止全球仍然没有任何一种非洲猪瘟疫苗被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国家疫情通报2018年8月初,我国第一例非洲猪瘟在辽宁沈阳被发现,随后呈跳跃式传播到河南郑州市,江苏连云港、浙江乐清和云南昭通等地,给中国养猪业造成极大影响。非洲猪瘟目前没有疫苗可以使用,根据病毒生物学特点,有很多消毒剂、溶脂剂都能将其杀灭,而且病毒在高温情况下更容易灭活。所以做好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关键。1猪场生物安全防控。1.1规模场要坚持自繁自养无论大、小规模场都要坚持自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8年8月3日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很快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养猪行业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前提下,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成为了防控非瘟的重要手段,国内各大养殖集团在不断试错总结的过程中基本摸索出了比较成熟的生物安全体系,而中小型猪场及部分复养需求较大的猪场对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对猪场消毒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消毒药在猪场生物安全构建和紧急情况处置中的应用变得空前迫切。  相似文献   

18.
自从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侵入我国以来,已经对国内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目前疫情逐步稳控,新发疫情减少,但是我国当前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防,因此构建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要重点管控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在非洲猪瘟的疫情背景下,成本最低、隐患最小的防控方式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大企业靠生物安全防控成功抵御非洲猪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即使今后有非洲猪瘟疫苗,强调生物安全和走净化路线也会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猪价处于历史高位的当下,复养也成为热点,其中如何做好清洗和消毒,完善生物安全仍然是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在非洲猪瘟的疫情背景下,成本最低、隐患最小的防控方式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大企业靠生物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无疑是"一号杀手"。从各国防控的历程来看,非洲猪瘟一旦传入,很难在短期内根除。从2018年8月截至2019年4月,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疫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国共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疫情累计捕杀生猪达102万头。从《今日养猪业》2019年第3期深度栏目《非洲猪瘟,防控之路就在脚下!》一文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和食品安全专家曾多次公开表示,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