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为了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GP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其在陆川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PR1基因mRNA在两个品种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在线预测的方法预测GPR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法分析猪GPR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GPR1基因在两品种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在陆川猪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杜洛克猪;GPR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一个CpG岛,长度为103 bp,位于-1 031~-929 bp处;GPR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两品种猪背最长肌中的整体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在-126,-116,-64,-10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说明GP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肌内脂肪沉积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
在泌乳开始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参与乳脂合成的一些酶的表达呈显著增加,本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是否刺激这些基因的表达。试验分为:无激素(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胰岛素(Ins)组、胰岛素+氢化可的松+羊催乳素(InsHPrl)组、胰岛素+氢化可的松+催乳素+17β-雌二醇(InsHPrlE)组,牛乳腺组织培养采用激素处理48、72和96h。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酪蛋白、α-乳清蛋白和甾醇调节元件结合因子1(SREBF1)、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基辅酶A羧化酶(ACACA)、stearyol-CoA去饱和酶(SCD)、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8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催乳素混合组InsHPrl和InsHPrlE处理96h后,乳腺组织块中β-酪蛋白和α-乳清蛋白mRNA的表达增加了数百倍,同时也极显著提高了SREBF1、FASN、ACACA和SCD基因的表达(P<0.01)。然而,InsHPrl和InsHPrlE处理72h后,GLUT1或GLUT8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GLUT12表达量显著降低了50%(P<0.05)。单一催乳素刺激组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或牛原代培养乳腺上皮细胞中,GLUTs表达不增加。此外,在催乳素刺激的奶牛乳腺中,GLUTs表达也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泌乳开始时,催乳素明显的增加了乳蛋白和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但并没有显著上调GLUT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TNFRSF1A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水平,阐明该基因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抗病力强的华北型黑猪大蒲莲猪和抗病力相对较弱的引进猪种长白猪的仔猪为试验群体,通过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法(BSP)探求TNFRSF1A基因上游CpG岛甲基化情况,并将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频率与基因表达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TNFRSF1A基因起始位点附近预测到2个CpG岛(Island),跨这2个CpG岛进行BSP测序后共发现25个CpG位点,其中Island 1和Island 2中各有9个CpG位点,其余位于2个CpG岛之间。Island 1的甲基化频率在大蒲莲和长白猪两群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Island 2的甲基化频率大蒲莲猪群体显著高于长白猪群体(P0.05)。2)Island 2中甲基化频率与ΔCt值成正相关,即甲基化频率与基因表达量成负相关,其中+126、+128、+159、+162和+164是重要的甲基化位点。3)两个猪群体中位于Island 2的+159和+164位点与CD4+CD8+CD3+指标显著正相关(P0.05)。Island 2中+159和+164位点甲基化频率与基因表达量成负相关,而且这2个位点又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显著正相关,笔者推测,大蒲莲仔猪TNFRSF1A基因+159和+164位点的甲基化频率增加,可能导致TNFRSF1A基因表达量下降,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性状,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分析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水平。以苏博美利奴羊周岁母羊为试验动物,以不同细度的皮肤组织样为试验样本,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C_040252.1)启动子区CpG岛进行预测并设计BSP引物,并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009485.1)、GAPDH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190390.1)mR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法)进行扩增纯化后将其连接pMD19-T载体,转化JM109细胞过夜培养,形成单菌落,筛选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分析,分析ITG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周岁母羊皮肤组织的甲基化模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岛甲基化率(94.29%)高于极粗组苏博美利奴羊的CpG岛甲基化率(87.62%),其中,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2、CpG3、CpG4、CpG7甲基化率(100%、100%、100%和80.00%)均高于极粗组(86.67%、93.33%、80.00%和73.33%);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极粗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极细皮肤组织的表达量(P0.01),且ITGB2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呈明显负相关。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皮肤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一个候选的表观遗传标记用于苏博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解偶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 3,UCP3)基因在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CP3基因在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针对猪UCP3基因启动子区域(-3 580~+920 bp),利用在线软件MethPrimer对该区域进行CpG岛预测,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其甲基化水平,探究UCP3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巴马猪和藏猪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UCP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藏猪(P0.05);在UCP3基因启动子区预测到3个CpG甲基化岛,分别是CpG island1(-3 171~-2 928 bp)、CpG island2(-154~-2 bp)和CpG island3(+648~+806 bp),其中CpG island1和CpG island3的甲基化水平在巴马猪和藏猪中差异较小,而藏猪CpG island2的甲基化水平(42.61%)高于巴马猪(24.49%)。本研究绘制了2个猪种CpG island2甲基化水平的黑白点图,其中CpG位点为4、8、9、10、11、12、15,藏猪甲基化频率分别比巴马猪高28.26%、17.39%、26.09%、26.09%、26.09%、23.91%和34.78%。在CpG island2处预测到3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2、PPARγ和EGR1)。结果表明,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UCP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可能是由于CpG island2的甲基化水平不同所导致,藏猪DNA甲基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调控区域的结合,从而抑制了UCP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同质原则试验选取杜寒杂交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K),试验组分为3组,分别为沙葱粉组(AMR),沙葱水提物组(AWE)和沙葱醇提物组(AFE)。试验持续7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正饲期内测定杜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正饲期结束后,从每个重复随机选2只羊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样品测定羊肉品质。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内,沙葱醇提物组(AFE)杜寒杂交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P =0.001)及料重比(P =0.039)显著低于对照组(CK)(6.63%、10.45%)、沙葱水提物组(AWE)(8.04%、5.33%)和沙葱粉组(AMR)(8.04%、3.42%)。(2) AWE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b*值显著低于CK组(17.63%)和AFE组(3.90%)(P =0.010),H*值显著低于CK组(7.04%)和AMR组(7.69%)(P =0.009)|AWE组和AMR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CK组(33.75%和31.40%)(P =0.029)|AWE组、AFE组和AMR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1.21%、0.61%和2.25%)(P =0.031)。综上所述,沙葱醇提物能够降低杜寒杂交羊的料重比,提高饲料转化率,沙葱及其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杜寒杂交羊背最长肌肉品质。 [关键词] 沙葱|提取物|生产性能|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朗德鹅填肥期SCD1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miRNA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D1是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类催化酶,在肝脏的脂质代谢及鹅肥肝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填饲不同阶段(填饲7、14和19 d)朗德鹅肝脏中SCD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SCD1基因在填饲各阶段肝脏中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填饲19 d时,填饲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过测定填饲组各时期肝脏中棕榈油酸、油酸含量以及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发现,SCD1基因表达量与油酸、胆固醇、VLDL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生物学软件预测SCD1的靶向miRNA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CHO细胞系中验证所筛选的3个miRNA,结果显示miR30b与miR-30a-5p为鹅SCD1基因可能的靶向miRNA,进一步研究发现miR-30b和miR-30a-5p在填饲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miR-30b和miR-30a-5p可能通过对SCD1基因的调节作用影响鹅肝脏脂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黄酮对肉羊生产性能和肠道组织免疫因子β-防御素-1(sBD-1)和β-防御素-2(sBD-2)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60只健康、体重[(39.9±3.2)kg]相近的6月龄小尾寒羊羯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低浓度黄酮组)、22(中浓度黄酮组)和33 mg/kg沙葱黄酮(高浓度黄酮组)的试验饲粮,共饲喂7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每天记录各组羊的采食量,每隔15 d晨饲前空腹称重1次。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样,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sBD-1和s B-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试验第30~45天以及第45~60天,各试验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浓度黄酮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试验第45~60天,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中浓度黄酮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高浓度黄酮组料重比最低。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3 mg/kg的沙葱黄酮显著提高了sBD-1基因在空肠和回肠中及sBD-2基因在空肠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22 mg/kg的沙葱黄酮显著提高了sBD-2基因在十二指肠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2~33 mg/kg的沙葱黄酮能够显著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β-防御素(sBD-1、sBD-2)基因在肠道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9,(19):42-48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微生物菌群及瘤胃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杂交(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d·只)沙葱粉,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4 g/(d·只)沙葱水溶性提取物,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8 g/(d·只)沙葱脂溶性提取物。试验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饲期内每隔30 d于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微生物菌群和相关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在30 d和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P<0.05)瘤胃液总细菌含量;在60 d时,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P<0.05)瘤胃液总厌氧真菌含量;在60 d时,添加沙葱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原虫含量;对各处理组牛链球菌和普雷沃氏菌没有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在30 d和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木聚糖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P<0.05);在60 d时,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滤纸纤维素酶活性(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在30 d和60 d时,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内淀粉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沙葱及其提取物能够提高细菌和厌氧真菌的数量,降低原虫的数量而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且能够有效提高相关消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及其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用月龄相近、体重35 kg左右的健康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沙葱多糖(多糖组)、10 g/(d·只)沙葱粉(沙葱组)、10 g/(d·只)沙葱提取多糖后的滤渣(滤渣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滤渣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多糖组和沙葱组的ADFI均有增加趋势(0.05≤P0.10);沙葱组和滤渣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增加趋势(0.05≤P0.10); 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IM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的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多糖组和滤渣组背最长肌中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沙葱组和滤渣组背最长肌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多糖组背最长肌中激素敏感脂肪酶(HSL)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沙葱、沙葱多糖、沙葱提取多糖后的滤渣均不能显著改善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沉积,但均可显著提高血清LEP含量,并且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背最长肌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获得鸡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检测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索HSP90AA1基因在肌肉组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扩增鸡HSP90AA1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寻找该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使用在线软件MethPrimer预测鸡HSP90AA1基因中CpG岛的位置;应用MassArray质谱法检测鸡胸肌中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文昌鸡和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在鸡HSP90AA1基因组中共发现7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启动子区(A-189G,C-109T)、第1外显子(A+6G)、第2外显子(C+343T)、第2内含子(A+634G、A+836G)和第7内含子(A+3449G);鸡HSP90AA1基因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存在1个CpG岛,位于-1 802~-469bp处;在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共检测了42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中分别有9个(CpG_16.17.18、CpG_21.22.23、CpG_32.33和CpG_57)和4个CpG位点(CpG_1、CpG_5.6和CpG_57)在胸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甲基化改变。结果表明,文昌鸡与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序列信息和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不同,这可能导致两种鸡对于应激反应具有不同的耐受程度。以上试验结果将为文昌鸡和北京油鸡生长发育规律、系统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沙葱水溶性提取物和脂溶性提取物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7.1±0.5) kg的杜寒F1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沙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粉[10.0 g/(d·只)],脂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脂溶性提取物[2.8 g/(d·只)],水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3.4 g/(d·只)]。饲养试验共持续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的第0、30和60天晨饲后2 h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pH(P<0.05),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和其脂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丙酸浓度(P<0.05),添加沙葱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丁酸浓度(P<0.05)并显著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P<0.05),乙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30、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及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含量(P<0.05),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60 d时,饲粮中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显著提高瘤胃液真菌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沙葱显著降低瘤胃液原虫含量(P<0.05)。综上,沙葱及其提取物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猪Lbx1和Lbx2基因的甲基化模式,本研究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在猪背最长肌中分析Lbx1和Lbx2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Lbx1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区在外显子1处的CpG岛内;Lbx2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区在CpG岛外的启动子区。Lbx1基因CpG岛内的高密度甲基化可能参与下调该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获得鸡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检测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索HSP90AA1基因在肌肉组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扩增鸡HSP90AA1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寻找该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使用在线软件MethPrimer预测鸡HSP90AA1基因中CpG岛的位置;应用MassArray质谱法检测鸡胸肌中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文昌鸡和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在鸡HSP90AA1基因组中共发现7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启动子区(A-189G,C-109T)、第1外显子(A+6G)、第2外显子(C+343T)、第2内含子(A+634G、A+836G)和第7内含子(A+3449G);鸡HSP90AA1基因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存在1个CpG岛,位于-1 802~-469bp处;在HSP90AA1基因启动子区共检测了42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文昌鸡和北京油鸡中分别有9个(CpG_16.17.18、CpG_21.22.23、CpG_32.33和CpG_57)和4个CpG位点(CpG_1、CpG_5.6和CpG_57)在胸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甲基化改变。结果表明,文昌鸡与北京油鸡HSP90AA1基因序列信息和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不同,这可能导致两种鸡对于应激反应具有不同的耐受程度。以上试验结果将为文昌鸡和北京油鸡生长发育规律、系统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和探索香猪卵巢转录组RNA测序检测到的视黄酸受体应答1(retinoic acid receptor responder 1,RARRES1)基因在香猪高、低产仔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原因,本试验针对RARRES1基因第1外显子ATG下游富含CpG位点区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研究卵巢RARRES1基因中的甲基化修饰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高、低产仔组香猪卵巢RARRES1基因的表达量,并探究其与基因甲基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低产仔组相比,香猪高产仔组的甲基化水平较高;4个CpG位点均未被甲基化(CpG_7、CpG_11、CpG_12和CpG_15),另外3个CpG位点(CpG_8、CpG_17和CpG_18)基本上全部发生了甲基化。此外,与低产仔组相比,香猪高产仔组中CpG_4(P0.05)、CpG_9(P0.05)和CpG_16(P0.05)位点的甲基化占比较高,而CpG_6位点在香猪低产仔组中的甲基化比例较高,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高产仔组香猪RARRES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pG_9和CpG_16两个位点的甲基化比例与RARRES1基因的表达水平高度正相关(R2=0.896,P0.01),提示这两个位点的甲基化可能是香猪高产仔组RARRES1基因表达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乳脂合成关键酶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乳腺上皮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0.05、0.25、0.50、1.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mL]的茶皂素溶液培养,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2)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含量;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FASN、ACACA、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茶皂素浓度为0.05~20.00μg/mL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浓度为20.00~100.00μg/mL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2)细胞FASN、ACACA、SCD的含量在对照组和0.50、5.00、20.00μg/mL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细胞与茶皂素共育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0.50、5.00、20.00μg/mL浓度组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合以上,茶皂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乳脂合成关键酶SCD基因mRNA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水平。以苏博美利奴羊周岁母羊为试验动物,以不同细度的皮肤组织样为试验样本,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C_040252.1)启动子区CpG岛进行预测并设计BSP引物,并对ITGB2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009485.1)、GAPDH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190390.1)mR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法)进行扩增纯化后将其连接pMD19-T载体,转化JM109细胞过夜培养,形成单菌落,筛选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分析,分析ITG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周岁母羊皮肤组织的甲基化模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岛甲基化率(94.29%)高于极粗组苏博美利奴羊的CpG岛甲基化率(87.62%),其中,极细组苏博美利奴羊CpG2、CpG3、CpG4、CpG7甲基化率(100%、100%、100%和80.00%)均高于极粗组(86.67%、93.33%、80.00%和73.33%);ITGB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极粗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极细皮肤组织的表达量(P < 0.01),且ITGB2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呈明显负相关。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对皮肤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一个候选的表观遗传标记用于苏博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18.
范一萍  王彦芳  陶聪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2):3627-3634
为探究解偶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 3,UCP3)基因在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CP3基因在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针对猪UCP3基因启动子区域(-3 580~+920 bp),利用在线软件MethPrimer对该区域进行CpG岛预测,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其甲基化水平,探究UCP3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巴马猪和藏猪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UCP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藏猪(P<0.05);在UCP3基因启动子区预测到3个CpG甲基化岛,分别是CpG island1(-3 171~-2 928 bp)、CpG island2(-154~-2 bp)和CpG island3(+648~+806 bp),其中CpG island1和CpG island3的甲基化水平在巴马猪和藏猪中差异较小,而藏猪CpG island2的甲基化水平(42.61%)高于巴马猪(24.49%)。本研究绘制了2个猪种CpG island2甲基化水平的黑白点图,其中CpG位点为4、8、9、10、11、12、15,藏猪甲基化频率分别比巴马猪高28.26%、17.39%、26.09%、26.09%、26.09%、23.91%和34.78%。在CpG island2处预测到3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2、PPARγ和EGR1)。结果表明,巴马猪和藏猪皮下脂肪组织中UCP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可能是由于CpG island2的甲基化水平不同所导致,藏猪DNA甲基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调控区域的结合,从而抑制了UCP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H19基因CpG岛甲基化变化对克隆羊及后代羊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成活克隆羊原代、后代与普通羊血细胞中H19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克隆羊原代(71.00%、70.00%)、后代(67.50%、68.50%)H19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77.00%、66.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H19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显著差异(P0.05),说明克隆羊与后代羊血液H19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接近,不会影响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生长,但血细胞H19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与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DNA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量对种群密度的响应,试验分析了四纹豆象转录组数据,对甲基化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种群密度与相关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四纹豆象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甲基转移酶4(METTL4)、去甲基化酶(TET)、甲基化的CpG岛结合域蛋白2(MBD2)各1个,其中MBD2的保守性最高,其次是DNMT1,而METTL4与TET保守性最低;MBD2表达量最高,其次是DNMT1和METTL4, TET表达量最低;种群密度对DNMT1、METTL4和TET的表达量无显著调控作用(P0.05),而MBD2在高种群密度个体中极显著上调(P0.01)。说明MBD2可能参与调控四纹豆象行为和繁殖策略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