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蓉椒5号是以07-16为母本、07-2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为中熟,从定植到采收需60 d左右,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17%;株高77.5 cm,开展度75~81 cm;果实长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纵径18~20 cm,果横径1.4~1.6 cm,果肉厚0.20 cm,平均单果质量14.2 g;耐高温,抗病性强,味较辣,宜干制、泡渍、酱制,综合性状优良;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2 200 kg;适合在四川各主要辣椒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天椒21 号是以自交系208-1-2-2-1-1-1 为母本,以自交系113-2-3-2-1-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干兼用型辣椒一 代杂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8.8 cm,开展度73.2 cm;果实线形,纵径27.1 cm,横径1.98 cm,果肉厚0.23 cm,单果质量29.15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VC 含量1 130 mg · kg-1,总辣椒素含量42.9 mg · kg-1;中抗黄瓜花叶病 毒(CMV)、疫病、炭疽病,每667 m2 鲜椒产量2 40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宝椒27号是以宝椒2号为母本,陕椒20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干鲜两用型线辣椒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果纵径16~19 cm,果横径1.74 cm,单果质量12.9 g,果色深红,辣味香浓,平均鲜椒产量为23 t/hm~2。适于陕西省麦辣套种和辣椒单作栽培及省外辣椒单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宝椒2号是线辣椒宝椒1号的自然变异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75cm,开展度32cm;果长17.7cm,果横径1.72cm,平均单果质量13.4g,平均单株结果35.2个,果实簇生性好,结果集中,果色深红,果面光亮,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果实Vc含量155.9mg/100g(鲜质量)、粗蛋白2.23%、粗纤维6.05%、总灰分0.82%、干物质16.77%;中抗辣椒疫病、病毒病,中感炭疽病;在陕西线辣椒产区全生育期169d;每1hm2平均鲜椒产量20.59t,比对照岐椒98–1增产16.8%。该品种适用于鲜食及制酱。  相似文献   

5.
陈学军  方荣  周坤华  缪南生 《园艺学报》2014,41(9):1947-1948
 ‘赣丰15 号’辣椒为一代杂种。生长势中等,株形紧凑,早熟。果实羊角形,味中辣,青 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8.4 cm,横径1.9 cm,肉厚0.2 cm,平均单果质量21.6 g, 维生素C 含量1.46 mg · g-1,干物质含量12.2%。鲜椒产量30.0 ~ 52.0 t · hm-2。抗病,耐湿热,适于长江 流域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6.
YC-1辣椒是以Y150-1-1为母本,PBC065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组合。母本Y150-1-1为2006年从海南三亚引进的尖椒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父本PBC065为2006年从亚蔬中心引进的线椒品种,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系,抗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2010年配制组合,2011-2012年进行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该组合全生育期105 d;株高65 cm,株幅60 cm;果长20 cm,果肩宽1.6 cm,果肉厚0.2 cm;单株平均结果数58个,单果质量17.5 g;果实微弯,商品果深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每667 m2鲜椒产量2 560 kg;抗辣椒疫病,病情指数为13.5。  相似文献   

7.
秦辣干椒王为陕西宝鸡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推出的早熟线椒杂交优良品种,麦茬栽培可实现小麦、辣椒一年两收,产量高、效益好。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可干、鲜及加工三用。植株株型紧凑,分枝强,株高56cm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本地‘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5 g·盆-1),设置100%基肥(N1)、50%基肥+50%花期肥(N2)、不施氮肥处理(CK)3种氮肥运筹模式,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辣椒产量及辣椒碱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辣椒增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N2处理下‘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产量均显著高于N1处理,分别提高了11.47%和19.90%(P<0.05),其中对‘黄平线椒’产量的提升幅度更大。在N2处理下,‘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果实横径、纵径和单果鲜质量比N1处理显著提高(P<0.05)10.67%、25.89%、8.29%和30.15%、23.58%、37.10%,且‘黄平线椒’单果鲜质量的增加幅度高于‘满天星朝天椒’。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提高了‘满天星朝天椒’和‘黄平线椒’果实辣椒碱含量,且‘满天星朝天椒’的增加幅度更大;同时显著提高其维生素C含量(P<0.05)。综上所述,氮肥后移较传统一次性底施的施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果实辣椒碱含量;且产量提升幅度上,‘黄平线...  相似文献   

9.
麦茬辣椒良种秦辣干椒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辣干椒王为陕西宝鸡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推出的早熟线椒杂交优良品种,麦茬栽培可实现小麦、辣椒一年两收,产量高、效益好。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可干、鲜及加工三用。植株株型紧凑,分枝强,株高56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鲜干兼用辣椒赣丰辣线1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丰辣线101是鲜干兼用型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中等,株形紧凑,早熟,从定植至采收青椒约45d;果实羊角形,味辛辣,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长19.5cm,果宽1.4cm,肉厚0.1cm,平均单果质量15.1g,维生素C含量1.25mg/g,干物质含量12.0%;鲜椒产量30.0~37.5t/hm2,干椒产量4.6t/hm2以上;抗病耐热;适于长江流域地区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1.
国塔109是以辣椒核雄性不育系ab06-102为母本,以羊角椒自交系9819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国塔109可干鲜两用,生长势强,辣味强,果实为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长15cm左右,横径2.4cm左右。鲜椒单果质量为28~35g,干椒单果质量为3.5~4.5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自然脱水的干椒果面暗红光亮。抗TMV,中抗CMV和疫病。红鲜椒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干椒每667m2产量400kg左右,适于我国西北、东北及华北露地干椒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梁芳芳  袁俊水  申爱民 《北方园艺》2018,(1):208-210,前插2
"望天红1号"是利用辣椒雄性不育基因育成的簇生朝天椒杂交品种,中早熟。株高65cm,株幅45cm,始花节位19~20节,果长5~6cm,粗0.8~1.2cm,单果质量2.5~3.5g,辣味浓,辣椒素含量1 720mg·kg~(-1)。易干制,干椒紫红色,光泽度好,坐果习性为6~8个果簇生,单株坐果186个左右,667m~2产鲜椒1 500~2 000kg,干椒364kg以上,该品种抗病力强,丰产、稳产性好,比一般常规农家品种增产30%~50%。适合华北地区春露地或麦田套种栽培,其它地区种植需引种试种后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艳椒508’是以自交系0416Y01为母本,自交系1019-2-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平均株高69.0 cm,开展度62.7 cm,开花结果期为111 d,生育期209 d。果实单生,羊角形,果纵径7.84 cm,果横径1.50 cm,果肉厚0.17 cm,单果质量6.8 g,单株结果数131.3个,青椒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鲜椒Vc含量16.7 mg/100 g(FW),辣椒素含量3.489 g/kg。抗病毒病TMV、CMV,中抗疫病和炭疽病,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 kg以上。‘艳椒508’辣椒适宜在重庆、云南、贵州、河南和新疆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4.
黔椒6号辣椒 黔椒6号为制干辣椒一代杂种,中熟,从定植至始收红熟椒70d(天)左右。株高61.47cm,开展度58.31cm,株型紧凑,叶片细小,便于密植。果实细长,红果亮红色,单果鲜质量11.69g,单果干质量1.89g,果长16.84cm,果宽1.41cm,果柄长4.67cm,果面皱缩,商品性极佳。红椒干物质含量19%,VC含量1910mg·kg-1,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分别为0.020%、0.0005%,味香辣,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淮椒1108"是以羊角椒自交系133-2-1-1作为母本、甜椒自交系603-1-1-2作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80cm,株幅60~70cm;果实牛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长15~18cm,果宽4~5cm,果肉厚度0.34~0.35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产量可达62 643.2kg/hm2,单果重70~81g;挂果多而集中,耐贮运;适合江苏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博辣皱线1号是以SJ09-94为母本、DB14-4-2-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中早熟,首花节位9~10节。青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长牛角形,果表有皱,果纵径26 cm左右,果横径2.6 cm,果肉厚0.29 cm,单果质量32 g左右,味辣,皮薄肉嫩,鲜食口感好。2013—2014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博辣皱线1号平均前期鲜椒产量为1 231.7 kg/667 m~2,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554.9 kg/667 m~2。2015—2016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博辣皱线1号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710.0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563.2 kg/667 m~2。该品种分枝多,坐果多,连续坐果能力强,适合作春提早和秋延后鲜食辣椒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7.
滕有德 《辣椒杂志》2005,3(1):12-14
川辣2号是以自交系28-6-2-1为母本,以自交系10-10-3-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该杂种早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5.3cm,粗1.7cm,单果重11g,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商品性好;辣味中等;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667m^2产鲜椒2000kg左右。适合四川和全国线辣椒各主产区以及其他辣椒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昌辣1号是以NC21-09自交系为母本,以HN08-12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其为中熟线椒,第1始花节位着生于10~12节,果纵径22~26 cm、横径1.5~1.8 cm。平均单果质量23 g左右;青果绿色,熟果鲜红,有油亮光泽;辣味中上,风味鲜辣;连续坐果能力强;抗逆、抗病性好,适宜鲜椒食用,也可腌制加工,平均667 m^2产量为2 500~3 300 kg。适合春秋及夏秋大棚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毕节辣椒产量,运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定植密度(X1)、复合肥用量(X2)2个因素对毕节名优辣椒大方皱椒和金椒1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椒在定植密度为9 311株/667 m2,复合肥施用量为105.18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8.65 kg;朝天椒在定植密度为11 253株/667 m2,复合肥用量为114.22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6.30 kg。  相似文献   

20.
四川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椒大省——四川,常年种椒约7万hm^2,产椒100万t,产值10亿元左右。菜椒、线椒、朝天椒是主栽种类。四川是我国辣椒消费大省,常年消费鲜椒70—80万t,干椒20-30万t,人均年消费干椒3kg以上。四川是我国加工辣椒豆瓣酱和泡辣椒的大省,常年加工鲜椒40-50万t,产辣椒豆瓣酱60-70万t,产泡辣椒数千吨,产值20亿元以上。四川有辣椒深加工企业一家,年提取辣椒红色素250t,辣椒素120t,产值8100万元。四川辣椒产业将在加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所扩大。但四川还存在整体布署上未将辣椒种植业作为产业来抓,传统加工分散落后、精深加工不发达、综合利用未起步,加工、种植与育种科研沟通不够等诸多问题。现根据上述问题和产业发展态势特提出系列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