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 1 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盆栽土壤中沸石施用量对幼苗生长及15N–尿素利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的株高、总鲜样质量及对15N–尿素的利用率在生长前期均以低用量沸石处理(沸石 0.6 和 1.2 g ·kg-1)最高,但随着生长期的推移,随沸石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到生长后期植株的株高、总鲜样质量和15N 利用率均以最高用量处理(沸石 2.4 g ·kg-1)最高,分别为 29.78 cm、29.64 g 和 17.91%,显著高于对照(23.28 cm、22.52 g 和 8.81%),但 4 个沸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 量对该部分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高于地下部。在生长前期地上部和地下部的 Ndff 同样以低用量沸石处理(沸石 0.6 和 1.2 g ·kg-1)最高,而到生长后期二者均以沸石 2.4 g ·kg-1处理最高,分别为 19.04%和 8.34%,显著高于对照(16.27%和 5.83%)。施用沸石可以减少土壤氮素的损失,并且沸石用量越高效果越显著。施用沸石后显著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及对15N 的吸收利用,降低了土壤氮素的损失,以沸石 2.4 g ·kg-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苹果生产中合理的施肥位点,实现氮肥高效利用,于2018年和2019年,以6年生‘烟富3’/SH6/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了根区有机无机肥料穴施位点[未施有机肥(对照)、条状沟施、1~4个穴施肥]对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根系生长、15N吸收利用和损失状况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增施有机肥处理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以及细根总干质量均以3穴和4穴施肥处理最高,条状沟施处理最低。果实成熟期,3穴和4穴施肥处理相较于条状沟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树体叶片、细根、粗根和果实的Ndff值。树体15N利用率表现为3穴>4穴>2穴>1穴>条状沟施>对照。15N损失率与15N利用率表现出相反趋势,以3穴和4穴施肥处理较低。与未施有机肥对照和条状沟施相比,3穴和4穴施肥处理的产量、单果质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提高。可见,在有机肥用量(5 kg)一定的条件下,无机肥配施3穴和4穴处理促进了树体细根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树体对15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陕西渭北地区915 个盛产期红富士苹果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全年施肥和产量情况, 并在合阳县1 个果园通过8 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及肥 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1 mg · kg-1、17.7 mg · kg-1 和173.0 mg · kg-1,有机质含量为12.6 g · kg-1,最高分布频率的土壤养分分布范围 分别为碱解氮40 ~ 60 mg · kg-1,速效磷10 ~ 20 mg · kg-1,速效钾150 ~ 200 mg · kg-1,有机质10 ~ 15 g · kg-1。 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苹果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产量 的相关性不显著。果园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纯N 454.5 kg · hm-2、P2O5 327.7 kg · hm-2、K2O 313.2 kg · hm-2,有机肥平均用量4.7 t · hm-2;纯N、P2O5 和K2O 用量均为200 ~ 400 kg · hm-2 的分布频率最高, 仅26.6%的果园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与苹果产量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具有极显著或显著 相关性。在高产年份、中产年份和低产年份,氮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及其农学效率和肥 料贡献率均大于磷和钾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高产年份磷肥显著大于钾肥,中、低产年则无显著差异。 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高产和中产年份磷肥和钾肥无显著差异,低产年份钾肥显著大于磷肥。氮、磷、 钾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在高、中产年份为氮 > 磷 > 钾,低产年份为氮 > 钾 > 磷。  相似文献   

4.
土壤pH对富士苹果生长及碳氮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年生富士(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采用碳氮双标记技术,研究了6个不同土壤pH处理(pH 6.83、6.40、5.87、5.29、4.58和3.82)对植株生长及碳氮利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植株根系、地上部、植株总干质量、根冠比、叶片净光合速率和15N利用率均随土壤pH的降低而降低,且土壤pH越低降低幅度越大。各器官的15N和13C分配率在不同土壤pH处理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叶最多,其次是1年生茎,然后是根,最少为2年生茎。同一器官不同土壤pH处理间15N和13C分配率存在差异,以根和叶最为显著;随土壤pH的降低,叶中的15N和13C分配率逐渐升高,而根中的15N和13C分配率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在桃果实中的残留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多效唑在桃园中使用的安全性,于2010-2011 年分别以3 个普通桃品种为试材,使用不同剂量(0.0375 ~ 0.225 g · m-2)、不同浓度(500 ~ 1 500 mg · L-1)多效唑进行土壤施入或叶面喷施,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成熟桃果实中的多效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仅在大棚桃试验中的1 个较高浓度叶面喷施处理(1 250 mg · L-1 喷施2 次)的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超过0.5 mg · kg-1,其它处理的残留量均小于0.5 mg · kg-1,其中大部分土施处理的残留量低于0.05mg · kg-1。如果以最大残留量 ≤ 0.5 mg · kg-1(欧盟现行桃残留限量标准)为标准,按树冠投影面积,土壤施入0.0375 ~ 0.225 g · m-2 等不同剂量,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不超标;在露地条件下叶面喷施浓度不超过1 500 mg · L-1,在大棚条件下浓度不超过1 000 mg · L-1,喷施次数不多于2 次,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也不超标。  相似文献   

6.
 ‘宁杞5号’枸杞新优良种是由‘宁杞1号’生产园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植株(YX-1)经单株无性扩繁育成的。它具有生长旺盛、成枝力强、树体成形快,果实成熟期显著提前,结果性状好等优良特性。鲜果平均单果质量1.1 g,最大单果质量3.2 g。果实平均纵径2.54 cm,横径1.74 cm,果肉厚0.16 cm,内含种子15 ~ 40粒。干果含总糖560 mg · g-1,枸杞多糖34.9 mg · g-1,类胡萝卜素1.20 g · kg-1,甜菜碱9.8 mg · g-1。鲜果粒大,肉厚,果形优美,口感甘甜但不失枸杞特有的药香味,可鲜干两用。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维纳斯黄金/M9苹果树为试材,利用同位素13C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多中心干形树形与自由纺锤形对苹果13C和15N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中心干形和自由纺锤形的Ndff值均表现为果实>根系>叶片>枝条>主干,15N分配率均表现为叶片>枝条>根系>果实>主干,13C分配率均表现为叶片>枝条>主干>果实>根系。但各器官在数值间存在差异,自由纺锤形树体结构大,根系发达,各器官Ndff值与15N吸收量均比多中心干形高,15N利用率提高,枝条15N分配率提高;多中心干形果实15N分配率提高,根系和果实的13C分配率也均提高,平均单果重比自由纺锤形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综上,维纳斯黄金/M9采用多中心干形具有削弱树势、提高果实15N和...  相似文献   

8.
张玉玺 《中国蔬菜》2016,1(8):80-82
2016 年6 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下降到低位,并且在低位进行调整。由图1 可以看出:6 月1 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 均价为1.95 元·kg-1;6 月30 日为1.75 元·kg-1。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10.26%。月初的价格比2015 年同期的2.18 元·kg-1(张玉玺,2015)下降 10.55%,月末价格比2015 年同期的2.16 元·kg-1(张玉玺,2015)下降18.98%。5 月价格同比上涨7.52%(张玉玺,2016),6 月则同比下降20.81%, 降幅十分明显。月内的最高价为1.95 元·kg-1(6月1 日),比5 月的2.89 元·kg-1(张玉玺,2016)下降32.53%; 月内的最低价为1.64 元·kg-1(6月22~24 日);比5 月的2.00 元·kg-1(张玉玺,2016)下降18.00%。月内的最高价出现在月初,最低价出现在下旬,说明6 月的价格在前期是连续下降的,月末略有反弹。  相似文献   

9.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姜远茂  魏绍冲  周恩达  陈汝  葛顺峰 《园艺学报》2012,39(11):2238-2244
 以4年生富士/SH1/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秋梢连续摘心对富士苹果树体生理活性及13C和15N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摘心(对照)相比,秋梢连续摘心的树体,其成熟叶片IAA含量显著降低,ABA含量显著上升;细根生长量降低为对照的51.68%,细根活力降低为对照的70.10%;植株13C固定量和15N利用率分别降低至对照的41.01%和32.22%。营养器官叶片和一年生新梢13C和15N含量、分配率显著下降;贮藏器官中枝干木质部13C和15N分配率升高至对照的3.59和3.86倍,而13C和15N含量仅为对照的1.45和1.26倍,主根木质部13C分配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13C含量降低至对照的47.40%,15N分配率升高至对照的1.80倍,而15N含量降低至对照的58.44%。  相似文献   

11.
以2年生富士/八棱海棠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用5个供镍水平(Ni SO_4·6H_2O)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砂培,1个月后叶面喷施~(15)N标记的尿素,20 d后测定叶片的镍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植株~(15)N–尿素的分配、吸收及利用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施镍量的增加,苹果叶片的镍含量相应增加。低供镍(每株0.5、1.0和2.0 mg NiSO_4·6H_2O)条件下,叶片的GS和S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0 mg NiSO_4·6H_2O),其中以单株施镍量1.0 mg NiSO_4·6H_2O处理效果最佳,但是高供镍(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苹果叶片GS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低供镍(每株0.5、1.0和2.0 mg Ni SO_4·6H_2O)处理的植株~(15)N–尿素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以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利用率最高,为48.74%,是对照的1.71倍;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苹果植株~(15)N–尿素利用率则比对照降低38.26%。此外,镍还会影响苹果植株的~(15)N分配率,单株1.0 mg NiSO_4·6H_2O处理的植株根部~(~(15))N分配率最高,其次是叶片和茎部,其他处理的植株均以叶片部位~(15)N分配率最高。综上所述,适量供镍可以使苹果叶片GS和SOD活性增强,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植株对尿素的吸收利用水平,而镍水平过高则影响苹果植株对尿素的吸收和分配。  相似文献   

12.
武阳  孙明德  刘军  田海青  王文娟  刘松忠 《园艺学报》2017,44(11):2171-2178
以7年生‘黄金梨’树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3个施氮深度[0(表面施氮)、20和40 cm]处理下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并探讨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及损失。结果表明,梨果实成熟期,果实的Ndff值最高,其他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20 cm施氮深度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施氮深度处理,~(15)N的分配率均为贮藏器官最高,生殖器官最低。20 cm施氮深度处理的梨树N利用率最高(26.23%),40 cm施氮深度处理最低(15.65%)。N损失率以表面施氮处理最高(54.21%),20 cm施氮深度最低;0~80 cm土层的N残留率以40 cm施氮深度处理最高(31.73%),表面施氮处理最低。因此,本研究中,20 cm深度施氮处理能提高梨树各器官对N肥的吸收征调能力,氮素损失少。  相似文献   

13.
以盆栽的试验方式,研究了在老龄苹果园土壤中添加不同量(0、0.1、0.3、0.5 g ? kg-1)的硫磺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及再植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的影响,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温室和露地盆栽结果显示:硫磺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及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不同添加量促进效果不尽相同,其中以0.3 g ? kg-1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0.3 g ? kg-1的硫磺处理浓度下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60.83%(26.03%,露地数据,下同)、26.78%(19.66%)、73.44%(62.15%)和93.32%(72.93%);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呼吸速率提高了1.47倍(1.82倍)、2.28倍(2.05倍)、2.05倍(2.74倍)、1.73倍(1.67倍)、2.12倍(1.98倍)。硫磺处理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土壤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3 g ? kg-1硫磺处理具有最高的细菌与真菌比值、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主成分分析发现,随硫磺添加量增加,土壤真菌群落与对照距离越来越远,但当添加量由0.3 g ? kg-1增加至0.5 g ? kg-1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硫磺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串珠镰孢菌基因拷贝数。综上,0.3 g ? kg-1硫磺处理可较好地优化土壤环境,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可作为一种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7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edFuji’)/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枝条下垂处理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下垂处理植株的根系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根系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低于对照,其中细根在多个物候期差异显著,而粗根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中短梢及中短梢叶的Ndff差异不显著;处理果实及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在果实采收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多年生器官的Ndff在果实采收后显著高于对照。从15N分配率看,处理植株的中短梢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在膨大期后显著高于对照;长梢在果实采收前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的15N利用率低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两者植株15N利用率在果实采收后分别为21.083%和26.495%。  相似文献   

15.
以苹果、葡萄、猕猴桃、桃和脐橙为试材,建立了水果中6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赤霉素、氯吡脲、多效唑、噻苯隆和2,4-D)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UPLC–MS/MS)。试样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用1%醋酸乙腈提取,选择ODS+MgSO_4进行净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定量法。结果表明,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1~100μg·kg~(-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个添加水平下(1、20、50和100μg·kg~(-1))的加标回收率在60.77%~119.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8%~32.94%之间。苹果、葡萄、猕猴桃、桃和脐橙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的检出限(S/N=3)依次为0.01~0.14、0.01~0.18、0.01~0.08、0.003~0.11和0.01~0.08μg·kg~(-1),定量限(S/N=10)依次为0.02~0.46、0.03~0.59、0.04~0.28、0.01~0.38和0.03~0.25μg·kg~(-1)。  相似文献   

16.
施用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芝麻菜吸收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木本泥炭3种土壤调理剂,采用酸性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光照培养箱内不同土壤调理剂施用量(1.3 g · kg~(-1)和13 g · kg~(-1))对土壤砷的钝化效果及芝麻菜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可显著提高土壤pH,而施用13 g · kg~(-1)木本泥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施加1.3 g · kg~(-1)木本泥炭时,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显著降低了5.17%。与不添加任何土壤调理剂的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促进芝麻菜生长,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时芝麻菜地上部鲜质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加了51.3%,且施用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降低芝麻菜地上部的砷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平邑甜茶为试材进行连作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在连作土壤中添加不同量的残根对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中添加0.3%的残根可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当残根添加量为0.6%~2.4%时,则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残根的加入也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对照相比,0.6%、1.2%和2.4%处理使细菌总量分别减少19.36%、30.78%和39.6%,但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连作土壤中施入残根,显著增加了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0.6%、1.2%和2.4%使春季酚酸类物质总含量,分别增加57.49%、116.20%和131.71%,秋季分别增加29.03%、49.65%和70.27%;另外,残根的施入也影响了土壤酶活性,0.6%、1.2%和2.4%使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所升高。由此可见,连作土壤中残根含量对平邑甜茶幼苗的影响存在低促高抑的现象,当残根施入量大于0.3%后,则抑制幼苗生长,加重了连作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对连作平邑甜茶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连作土盆栽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探讨了0、0.5、1.0和2.5 g·kg-1不同施入量的甲壳素对其光合速率、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1的甲壳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干样质量和根冠比的增加,根冠比为对照的1.51倍;明显提高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30倍;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10倍、1.85倍、1.77倍和1.43倍;减少了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分别为对照的73%、62%和34%,降低了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当甲壳素施用量为2.5 g·kg-1时则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使超氧阴离子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因此,适宜用量的甲壳素能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9.
以5年生苹果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NAA)、乙烯及6–苄基腺嘌呤(6-BA)对坐果和13C、15N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心果直径5 mm时(盛花后14 d)喷施10 mg ? L-1 NAA和600 mg ? L-1乙烯利的植株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喷施100 mg ? L-1 6-BA的植株坐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3C和15N分配率规律一致,其果实13C分配率分别为1.11%和1.22%,15N分配率分别为0.39%和0.33%,显著低于对照(9.12%和7.29%),而根系和枝13C分配率和15N分配率显著高于对照;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Ndff值表现规律一致,提高了叶片、根系和枝对15N的征调能力,降低果实对15N的征调能力;与对照相比,NAA和乙烯利处理的植株15N利用率显著增加了2.35和2.37个百分点,促进了根系、叶片和枝的生长和对氮同化物的征调能力,6-B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