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加喂维生素C据试验,高温季节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02%维生素C,产蛋率可提高11%。2、加喂小苏打在日粮中添加0.30%~1%小苏打,产蛋率提高5%~10%,蛋壳硬度增加。3、加喂石灰粉在日粮中添加0.10%~0.40%石灰粉,可提高产蛋率20%,软壳蛋减少。4、加喂蛋壳粉可将蛋壳粉碎或捣碎,经常适量加入鸡饲料中,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5、喂茶水将茶叶放入开水中沏泡盖闷0.5~1小时后喂鸡,每天2次,每次50毫升,产蛋率可提高10%。此外,在饲料中掺入碎茶粉,也可增加母鸡产蛋量。6、喂蜜糖水每只鸡每天喂1克蜂蜜,加水稀释喂服,每日2次,可使产蛋率提高10%~14…  相似文献   

2.
养鸡高产5法     
1.对雏鸡进行截翅,可使鸡平均增重5%~8%,产蛋量提高8%~20%,出肉率提高10%左右.一般雏鸡长到15日时即可截翅. 2.饲养蛋鸡,采取1周龄内雏鸡每天光照20~23小时,2~20周龄内每天光照8小时,可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1.将黄豆爆炒打成粉,按6%的比例掺入饲料中喂给,可提高产蛋率5%~10%。2.在蛋鸡日粮中加入7%左右煮熟的菜子饼喂给,可提高产蛋率10%~15%。3.用700克黄豆粉,加3千克水制成豆浆饲喂100只蛋鸡,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可提高产蛋率15%左右。4.将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可使产蛋率提  相似文献   

4.
饥饿法:在母鸡的产蛋期前一个月内,每周先逐步减少饲料,以后将饲料控制在正常食量的20%以内,以饮水为主。一个月后,逐步增添饲料,产蛋量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5.
养鸡十招     
《当代农村》2005,(3):38-39
1、饥饿法在母鸡的产蛋期前一个月内,每一周先逐步减少饲料,以后将饲料控制在正常食量的20%以内,以饮水为主。一个月后,逐步增添饲料,产蛋量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6.
1.饥饿法 在母鸡的产蛋期前一个月内.每一周先逐步减少饲料.以后将饲料控制在正常食量的20%以内.以饮水为主。一个月后.逐步增添饲料.产蛋量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7.
吴凡 《农村百事通》2009,(19):48-49
配制适当的植物饲料,掺拌在母鸡日粮中饲喂,既可提高产蛋率,还可降低养鸡成本.现将植物饲料的具体配制及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1)用猪油将芝麻炒熟,第一天每只喂15~20克,不饮水:第二天喂后可饮水.以后每隔5~7天喂一次,每次每只喂10~15克.其他日粮按常规饲喂,可以提高产蛋率40%左右.  相似文献   

8.
1.加喂羽毛粉法。在日粮中加3%-5%的羽毛粉,可使瘦肉增加,产蛋率提高20%。2.喂石膏粉法。每天给鸡喂0.5-3克生石膏粉,对正在换羽的鸡群可以加速换羽,提早恢复产蛋;对正在产蛋的鸡群,可以提高产蛋率12%以上。3.加锌法。母鸡换羽期,每天日粮中加入2%的锌(如硫酸锌),连喂7天,1周后产蛋率回升5%,2周后产蛋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9.
1.怀孕母猪产前10天至产后5天,每天每头喂给维生素C1克,能使仔猪成活率提高25~45%,生长速度增加10~20%。2.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香味素,日采食量可提高11.6%,日增重提高19.6%。饲料报酬提高15%。3.注射“牲血素”,仔猪生长快,可使成活率提高15.8~20.7%,增重速度提高15~35%,每窝增加收入38.5%。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加入海带粉,能有效地改善饲料营养结构,增加畜禽的体重,提高产蛋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特种动物肉的品质,可使养殖品种达到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海带富含丰富的碘化物和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刺激动物生长的活性成分,用海带粉作添加剂益处多. 1黑凤鸡 在日粮中添加2%~4%的海带粉,成活率增加10%,10周龄增重280g.在蛋鸡饲料中添加5%海带粉,蛋鸡的受精率由65%提高到85%,出雏率由68%提高到82%.  相似文献   

11.
小苏打(化学名称碳酸氢钠)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据试验,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小苏打,可使采食量大大增加,幼畜增重快,成年畜增膘显著,老弱残畜复壮迅速;乳用家畜(奶牛、奶羊)和哺乳母畜不但可以提高产乳量,而且可使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增加,提高乳的质量;产蛋鸡的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可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12.
1.抗御寒冷.蛋鸡最适宜舍温为18~25%,冬季低温寡照,会导致鸡产量减少,易患呼吸道传染病.维生素c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能增加鸡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据试验,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5克,可使饲料消耗降低8%,产蛋率提高7.6%.  相似文献   

13.
正(续第5期第18页)1.根据生产实际设计饲料营养水平根据品种、产蛋量、采食量和季节的不同,科学搭配日粮,合理调整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素,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能量的平衡,是保障蛋鸡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1)采食量是决定蛋鸡饲料营养浓度和配方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应根据该品种不同季节的营养需要和产蛋率情况确定采食量,相应调整饲料中粗蛋白和能量(代谢能)这2个最重要的营养素浓度。假如产蛋率90%以上(产蛋高峰期)的海兰褐壳蛋鸡和相同产蛋率的海兰粉壳蛋鸡,夏季蛋  相似文献   

14.
经过配制适当的植物饲料,掺拌在母鸡日粮中饲喂,既可提高产蛋率,还可降低养鸡成本。植物饲料的具体配制及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1、用猪油将芝麻炒熟,第一天每只15~20克,不饮水;第二天喂后可饮水。以后每隔5~7天喂一次,每次10~15克,其他日粮按常规饲喂,可以提高产蛋率40%左右。 2、将黄豆爆炒打成粉,按6%的比例掺入饲  相似文献   

15.
河蚌蛋白质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蚌既可整体加工后饲喂畜禽,也可分为蚌肉和贝壳两部分分别加工利用。据测定,河蚌肉干物质含有粗蛋白质609%,粗脂肪69%,无氮浸出物195%,灰分1264%,其中钙32%,磷114%;还含有烟酸、核黄素等维生素。河蚌壳(贝壳)干物质中含钙3293%、磷003%,是良好的钙源饲料,只要简单粉碎即可饲用。据试验报道,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河蚌粉,可明显地提高日增重和产蛋量。在配合饲料中加5%的河蚌粉,可使育肥猪日增重增加15%左右,提高鸡的产蛋率20%以上。因此,河蚌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良好蛋白质饲料资源。值得注…  相似文献   

16.
经过配制适当的植物饲料,掺拌在母鸡日粮中饲喂,即可提高产蛋率,还可降低养鸡成本。植物饲料的具体配制及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1.用猪油将芝麻炒熟,第一天每只15-20克,不饮水;第二天喂后可饮水。以后每隔5-7天喂一次,每次10~15克,其他日粮按常规饲喂,可以提高产蛋率4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试验为2×2的两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3周龄高低脂系肉种母鸡各384羽,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当产蛋率达到5%时,进行日粮处理,高低脂系母鸡分别饲喂中国鸡饲养标准(NY/T33-2004)推荐的需要量和75%的需要量。试验持续到54周龄。结果表明,饲料采食量与品系在产蛋量、蛋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不同品系对产蛋量和破蛋率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高脂系母鸡的产蛋量显著高于低脂系,破蛋率显著低于低脂系(P0.05)。采食量限饲显著降低了蛋重,显著提高了蛋形指数和产蛋量(P0.05)。不同品系在产蛋量、蛋重、破蛋率、蛋黄颜色上表现出不同的母体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补充铬-甲硫氨酸(Cr Met)和维生素C对高密度饲养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6周龄海兰W-36蛋鸡360只,试验采用2×2×3因子设计,两个笼养密度(5或7只·笼-1),笼面积为40×45 cm2,两个水平维生素C添加量(0、500 mg·kg-1L-抗坏血酸),3个水平Cr添加量(0、500、1 000μg·kg-1Cr Met),每个处理5个重复。蛋鸡被养殖在环境受控房间的金属丝笼里。适应2周后,进行70 d试验,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35 d(28~33和33~38周龄)。结果表明,在28~33周龄阶段,高饲养密度对母鸡产蛋率没有影响,而33~38周龄时,产蛋率降低(P=0.031),且产蛋总重显著降低(P=0.038)。日粮补充Cr(500、1 000μg·kg-1)显著增加了两个阶段的产蛋量和产蛋总重(P=0.01),提高了第一周期的饲料转化率(FCR)(P=0.005)。在第1个阶段,饲养密度与维生素C对饲料转化率存在交互作用(P=0.018),补充维生素C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高饲养密度母鸡的饲料转化率。在第2个35 d期间,日粮补充Cr Met(500、1000μg·kg-1)增加了采食量(P=0.001),且高饲养密度母鸡的蛋壳厚度较大(P=0.015)。高密度饲养的母鸡血浆维生素C浓度降低(P=0.007),而补充维生素C后血浆维生素C水平显著升高(P<0.05)。只有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补充Cr Met(500、1000μg·kg-1)才会使血浆维生素C水平增加,表现出饲养密度与铬之间的交互作用(P=0.039)。高饲养密度增加了血浆和卵黄丙二醛(MDA)浓度(P<0.05),补充维生素C则降低了血浆和蛋黄MDA浓度(P<0.05)。同样,补充Cr Met(500、1 000μg·kg-1)降低了血浆MDA水平(P=0.046)。结果表明,日粮补充Cr Met可以增加应激母鸡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1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千克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占5%;  相似文献   

20.
兰招衍 《新农村》2001,(8):15-15
1.做好降温工作珍禽产蛋的最佳温度为18~26℃,而且要求温度相对恒定,因此应做到:(1)鸡舍高度最好在3米以上,设有相应的通风设施。(2)运动场栽种遮阴植物如丝瓜、南瓜。(3)中午最热时,屋面喷水2次,可使气温降低5℃。(4)剪去胸、腿、两翅羽毛,使其散热更快。2.调整饲料,早晚喂养夏季珍禽处于产蛋高峰期,蛋白质的消耗极大,饲料中应增加2%~3%的蛋白质,为保证采食量,应在每天早晚气温凉爽、鸡群活跃时喂食。3.添喂维生素C Vc有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