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喜马拉雅落叶松、华山松、小果垂枝柏、丽江云杉和滇柏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喜马拉雅落叶松球果中共检测到7种挥发性物质,并以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3种化合物为优势组分,其中月桂烯含量较高,且该成分在其他4种针叶树球果所含挥发性物质中检测到的含量极少或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丽江球果花蝇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球果时,喜马拉雅落叶松球果中所含的大量月桂烯挥发性物质对该虫起到引诱作用,而异油松烯和高含量的柠檬烯、香桧烯对该虫起到趋避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普洱市景谷县思茅松林研究基地内思茅松球果螟的危害与球果挥发性物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得出了思茅松球果中挥发性物质以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β-水芹烯、β-石竹烯和异长叶烯为主。通过分析得出了β-石竹烯是引诱思茅松球果螟危害思茅松球果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球果、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球果、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黄杉球果中检测到的柏木醇和异长叶烯在华山松球果和云南松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没有。华山松球果和云南松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的β-水芹烯在黄杉球果中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黄杉实小卷蛾(Retinia psedotsugaicola Liu et Wu)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的器官时,黄杉球果中所含的柏木醇和异长叶烯2种挥发性物质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同时对该虫起引诱作用,而另两种球果中所含的β-水芹烯挥发性物质则对该虫起有驱避作用。研究结果为黄杉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C-MS测定挪威云杉幼树主干上部与下部韧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挪威云杉幼树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茨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柠檬烯、β-水芹烯7种单萜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β-水芹烯的含量在上部韧皮与下部韧皮有明显差异,其中上部韧皮部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高于下部主干韧皮部,这为解释松树皮象的取食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GC-MS分析,思茅松新鲜针叶和衰弱针叶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具有很大差异.新鲜针叶挥发性物质中α-蒎烯和柠檬烯的含量远大于衰弱针叶,而在衰弱针叶的挥发物中未检测出在新鲜针叶中含量最大的β-水芹烯;另两种挥发性物质α-蒎烯和月桂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含量较低.室内饲养在具备思茅松新鲜针叶条件下,松实小卷蛾雌蛾可顺利产卵;而在衰弱针叶存在或没有针叶的条件下,雌蛾不产卵.新鲜思茅松针叶的存在与否,是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必要条件.据此推测,思茅松针叶中所含的α-蒎烯、柠檬烯和β-水芹烯3种挥发性物质对松实小卷蛾雌蛾的产卵可能具有刺激作用,而α-蒎烯和月桂烯则对此行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GC-MS测定挪威云杉幼树主干上部与下部韧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挪威云杉幼树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茨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柠檬烯、β-水芹烯7种单萜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β-水芹烯的含量在上部韧皮与下部韧皮有明显差异,其中上部韧皮部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高于下部主干韧皮部,这为解释松树皮象的取食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TCT-GC/MS对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挥发性物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析松果梢斑螟越冬幼虫对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球果及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红松健康球果、健康2年生枝和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乙醇对照组,而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的引诱作用显著大于健康2年生枝与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α-蒎烯、柠檬烯及α-蒎烯+β-蒎烯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明显强于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且以α-蒎烯的引诱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对湿地松单萜烯组成的变异和遗传的研究结果,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所得到的结果对湿地松的遗传学进行研究.湿地松单萜烯组成的单株变异和遗传湿地松的含油树脂,约有20%是单萜烯类,其余的主要是各种树脂酸.木质组织含油树脂的单萜烯馏分主要由α-蒎烯、β-蒎烯及β-水芹烯构成;莰烯、香叶烯、α-水芹烯及苧烯常以次要成分的形式出现,偶尔还有痕量的△-3-蒈烯及γ-萜品烯.枝尖皮层组织  相似文献   

9.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挥发性物质与球果花蝇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分析了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的危害与落叶松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变化的关系。落叶松球果与枝叶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萜烯类,其中以α蒎烯、β罗勒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水芹烯为主。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与枝叶的不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在发育初期,无绝对优势组分;在发育中期,以上述6种烯类为优势组分。被害球果挥发性物质中6种主要组分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害球果。不同无性系或同一无性系不同植株之间挥发性物质的百分组成不同,球果的被害率亦不同。在月桂烯、水芹烯相对含量都较高时,球果被害率低,反之球果被害率高;在β蒎烯、月桂烯、3蒈烯和水芹烯相对含量都较高时,球果被害率最低。在枝叶的挥发性物质中,6种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很低时,球果被害率低;随着β蒎烯、3蒈烯相对含量的增加,球果被害率增高。  相似文献   

11.
彰武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樟子松实生苗及其与彰武松的嫁接苗生长对照,研究了樟子松嫁接彰武松的可行性,表明樟子松嫁接彰武松成活率平均为77.3%,嫁接苗在嫁接后1a、2a高度生长分别高于樟子松实生苗36.0%和44.0%,在嫁接后9a,高度和地径生长分别高于樟子松82.0%和47.0%,以樟子松为砧木嫁接彰武松可以在北方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三种桂花在不同开花期头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分别吸附富集金桂、银桂和丹桂3个不同品种桂花在不同开花期的头香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对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头香成分,并分别考察了3种桂花在不同开花期头香成分的变化。其中金桂鉴定出22种化合物,银桂鉴定出18种化合物,丹桂鉴定出8种化合物,3种桂花均含有反式罗勒烯、乙酸-4-己烯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β-芳樟醇、反式香叶醇和τ-癸酸内酯这7种化合物。金桂中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τ-癸酸内酯的含量较高,故香气甜润馥郁;银桂中反式罗勒烯含量较高,故香气清幽淡雅;而丹桂中缺少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罗勒烯等化合物,故甜香不够,清香不足。结果表明:SPME-GC-MS是一种可用于分析不同品种桂花和不同开花期鲜花头香成分变化的简单可行的分析方法,3个不同品种桂花的花香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5种松树造林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樟木头林场引种的4种松树及马尾松7年生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和湿地松具有良好的冠形和干形,有一定的生长潜力;而马尾松的树高生长虽然较快,但自然整枝较差。树干不通直,且虫害较严重。抗性差;加勒比松古巴变种的抗逆性差。生长速度慢。三级木比例大,适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利用 LI -8100A 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于2013年7月和11月对西藏色季拉山两种最典型天然林分(急尖长苞冷杉和林芝云杉)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昼夜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土壤昼夜呼吸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昼高夜低。高峰值出现的时间在午后14:00-16:00之间,最低值出现在凌晨4:00-6:00之间。急尖长苞冷杉、林芝云杉7月、11月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幅分别为1.64,0.75,1.22,0.11μmol/(m2·s)。夏季(7月)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高于冬季(11月),急尖长苞冷杉群落土壤呼吸速率高于林芝云杉群落。急尖长苞冷杉夏季(7月)土壤昼夜呼吸速率差异极显著,而冬季差异不显著。昼夜间土壤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夜间呼吸速率为自变量构建的幂函数方程(7月)和三次曲线方程(11月)来描述。土壤昼夜呼吸速率与地表下5 cm 处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曲线方程来描述,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次曲线方程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5.
据1998年春、冬季两次全市野生动物调查结果,郴州市现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鹳、云豹和华南虎共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白鹇、草、游隼、大鲵等3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又以隼形目8种、雀形目7种、裂形目7种、形目6种,鸡形目6种为多。另有多种属于有益的和有经济价值的省级保护动物,主要为鹭类、蛇类、蛙类、啮齿类,并有珍稀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彰武松蒸腾速率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和樟子松生长季各月蒸腾速率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地面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平均气温高、地面温度值高、平均风速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也大。降水量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较小。彰武松每个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不同,6月份呈双峰型,8 月份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型,10月份呈现单峰型;彰武松的年蒸腾速率的走势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7 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生态条件下,彰武松比樟子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12.57 m、17.42~21.25 cm、0.156 2~0.236 7 m3、141.75~233.82 m3,相对于CK的材积现实增益为216.19%~379.15%;选择出GHA效应大、可靠性高的杂交亲本4个,可用于大量制种;湿地松无性系树高性状的GCA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的GHA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E×PCH杂种家系的生长表现与其亲本的GHA密切相关,尤其与双亲的GHA之和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91 8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浓度50mg/l、100mg/l、150mg/l的ABT生根粉1号对红木三、四年生枝条进行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枝条分别插于黄心土和珍珠岩基质中,60d后检查成活率,结果表明:以100mg/l的ABT生根粉1号处理,插于黄心土基质中的红木枝条成活率最高,达547%;以150mg/l的ABT生根粉1号处理,插于珍珠岩基质中的红木枝条成活率最低,为294%;所有处理与对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加勒比松改进的SSR-PCR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开展分子标记辅助湿加松亲本选配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PCR扩增产物,尝试利用了三种不同的PCR实验方法。首先,利用梯度PCR确定不同微卫星引物的最优退火温度,再用降落PCR最大限度地扩增特异产物,最后,当有些反应在电泳中没有检测到产物时,尝试利用巢式PCR再重新扩增,但由于巢式PCR敏感性高,会把特异和非特异的产物放大很多倍,辨别特异谱带时要非常小心。  相似文献   

20.
施肥方式对毛竹林出笋成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竹林内进行伐桩内施肥、开沟施肥、竹周围施肥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3种施肥方式均能增加竹林的出笋数,但3种施肥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退笋率、成竹直径方面,3种施肥方式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差异,但3种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伐桩施肥由于施肥量少、操作简单等因素,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