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六凤  陆伟 《中国饲料》2003,(24):10-11
青虾 ,又名日本沼虾 ,俗称河虾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沟渠中 ,是我国淡水虾类中的一个重要种群。1 青虾养殖的优越性1 1 繁殖力强 ,能很快形成种群 青虾产卵期很长 ,每年 4~ 1 0月皆可产卵 ,并可多次产卵 ,一生可产卵 3次左右。青虾性成熟期短 ,我国长江下游 5~ 6月孵出的青虾 ,到 8~ 9月份体长达 3cm左右即可达第一次性成熟。1 2 生长快 ,养殖周期短 青虾幼体平均体长约0 2 3cm ,经 5 0~ 60d的生长 ,体长可达 2 5~ 3 0cm。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1 3 肉味鲜美 ,营养价值高 青虾的肌肉氨基酸含量为 3…  相似文献   

2.
青虾的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且雌虾多次产卵,形成几代同塘,密度难控制。再加上青虾具有相互争饵抢食的习性,容易导致大小虾之间争食残杀。因此,养殖青虾必须采取选捕大虾的措施。 1.选捕虾的时间 青虾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14~15个月,即5、6月孵出的幼虾到第2年的7月份就要陆续死亡。因此,放养幼虾养殖的水域,第1次选捕从4月下旬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第2次选捕一般在水温低于18℃时进行,从9月下旬开始陆续选捕,至12月底结束,这时青虾已不再蜕壳,再继续饲养意义不大,直至全部起捕。选捕青虾可  相似文献   

3.
(一)青虾的繁殖习性 青虾雌雄异体,主要的区别是性成熟的雄虾第二次足比雌虾的强大,一般为体长的1.5倍.青虾的产卵季节为4-9月,高峰期为6-7月,产卵水温在18℃以上.青虾交配后,24小时内即可产卵,一般抱卵量在1000~2 500粒.青虾的卵为椭圆形,产出的卵成团附着在雌虾具有刚毛的腹足上,通过游泳足的不断摆动,提供良好的氧气条件,促进虾卵的孵化.整个孵化期需要22~25天.  相似文献   

4.
生产上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把青虾规格分为三种 ,即 4 5厘米以上的成虾、3~ 4 5厘米的中虾和 3厘米以下的幼虾。这三种虾市场价格相差悬殊 ,成虾价格远远高于幼虾。为提高青虾的经济效益 ,必须在提高单产的同时 ,提高青虾商品率。生产实践证明 ,通过调整放苗时间和数量 ,控制秋繁 ,放置虾笼等技术措施可使青虾产量和商品率得到显著提高 ,每 6 6 7平方米 (1市亩 ,下同 )虾池年可产虾 75千克左右 ,其中成虾可达 5 5千克以上 ,出池商品率近80 %。一、适时适量放养。采取自育虾苗放养或购进虾苗放养。自繁虾苗选择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进行 ,按每 …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的饲料与投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长太 《饲料研究》2003,(11):42-42
1 对饲料和养殖环境的要求1 .1 食性特点 南美白对虾为杂食性 ,幼体以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为食 ,幼虾除摄食浮游动物外 ,也摄食底栖动物幼体 ;成虾则以活的或死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如蠕虫、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体、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藻类等。该虾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 ,而且随着生长这种习性表现更为明显。1 .2 饲料营养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要求相对较低 ,对饲料蛋白 (特别是养殖后期 )的要求不高 ,幼虾期(5cm以下 )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35 %以上 :成虾期(5~ 1 2cm)可相应减少蛋白含量至 30 %~ 2 0 %。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蜕…  相似文献   

6.
一般在自然界对虾性成熟时要迁移到深海产卵,孵出来的无节幼体再漂浮到近海生长发育到幼虾,再被人们采集来放在海边池塘内饲养到出售。但现在国外用控制激素的办法,人工繁殖对虾。对虾产卵受存在于眼柄内的卵巢抑制素控制。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生殖时,分泌卵巢抑制素减少,虾体内卵黄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对虾就开始产卵。故国外采用人工切除对虾眼柄的方法来减少卵巢抑制素的分泌,强制对虾提早产卵。切除眼柄的方法有:挟住眼柄;挤出眼柄内物质;压碎眼柄;用剃  相似文献   

7.
在龙虾苗种繁育中,由于龙虾的产卵、孵化、抱仔不是同步,因而个体之间的规格存在一定的差别,给幼虾培育带来了困难。为了提高幼虾培育的成活率,对幼虾进行单独的培育,提高培育效果和幼虾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青虾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属广温性动物,能忍受不低于0℃的水温.主要生活在湖泊、水库、池塘、江河、沟渠水体中,在河口低盐度的咸淡水中也能生存.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摄取的食物类别不相同,刚孵出的蚤状幼体,以自身卵黄为营养;第一次脱皮以后,摄食浮游藻类、小型枝角类的元节幼体和轮虫等;幼体变态结束后,转变成杂食性,主要摄食一些水生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等.青虾饥饿时,还会出现同类残食现象.青虾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珍贵虾类,由于青虾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倍受人们青睐.其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坷  李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43-43
秋、初冬,利用夏季鱼池单养鲟鱼、罗非鱼等不耐低温的鱼塘速养青虾,可确保青虾在越冬前两个月左右的生长期,且只需蜕皮3次就能长成大虾,每667m2(1市亩,下同)产成虾50~60kg,由于成虾规格大,市场价格高,且畅销,可在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增产又增效。具体技术要点:青虾种放养前茬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后,须在水体表面浮植小方块状或条带状的水花生、水蕹菜或莲子草等水生植物。浮植面积以总水面的25%~30%为宜。幼虾放养前7~10d,池塘加水深至80cm。进水时须依次用40目、60~80目和80~100目尼龙筛…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青虾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虾的生物学特性 1.青虾的食性.青虾属杂食性动物,幼体食浮游生物、豆浆、蛋黄粉沫.幼体变态结束转为杂食性.青虾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软体动物以及各种动物尸体及水生植物等.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了青虾养殖,但由于培育虾苗的成活率一般只有10~30%,影响了生产发展。青虾在幼体变态阶段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孵化后第3次蜕皮时的幼体极易死亡,死亡率常可达90%以上。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捕获野生短蛸亲体,进行室内水泥池的苗种繁育和养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月份在海州湾附近海域捕获的亲体经过驯化、促熟的过程方可产卵,产卵后雌性亲体具有护卵现象,直至幼体孵化,期间摄食量明显减少。孵化幼体开口饵料可为鲜活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幼体培育饵料有东方新糠虾、东方对虾、菲律宾蛤仔稚贝、光滑河蓝蛤稚贝,养成期间投喂饵料种类主要为鲜活的小型蟹、虾、双壳类和螺类等,饵料偏好性顺序为:蟹类虾双壳类螺类。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虾年养殖生产量约2000吨,正在迫近天然渔获量3000吨。日本对虾具有潜沙的习性,能耐较长时间离水,可适应市场需要,以活虾出售,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以前饲养日本对虾大都以鲜活饵料为主,而现在鲜活饵料,包括冷冻鲜度稍好的鲜饵,都很难供给,因此各养殖场开始使用配合饵料来代替鲜活饵料。一、日本对虾的食性:日本对虾在产卵孵化后经过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几个变态阶段。有关浮游期的食性,还没有通过幼体胃含物实际观察所得到的知识。在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生产时,在幼体能摄食时开始投喂壳比较柔软的硅藻类,随着幼体的生长变态可陆续  相似文献   

14.
春季至初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青虾从冬眠转入正常的生长阶段,此时幼蟹也已放养入池。从春季开始就将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高产,  相似文献   

15.
青虾,又称河虾、日本沼虾,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重要的淡水虾类。青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既可食用又可加工成各种虾制品,是深受广大养殖户喜爱的养殖对象。但是,一般池塘养殖青虾多分布于池边四周的浅水区,青虾产量上不去,平均只为70~80千克,而采用立体养殖,可有效利用池塘空间,在提高放养前提下,青虾产量可增加50%~100%。  相似文献   

16.
四、青虾的成虾养殖 目前青虾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池塘养虾、网箱养虾、稻田养虾和大水面养虾等,可以单养、轮养以及青虾与其它水产品混养。 (一)养殖条件 青虾为底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池底和池壁,以及攀附在网壁、水生植物上活动。青虾耗氧量高,无论何种养殖方式,都要求紧靠水源,水  相似文献   

17.
脂肪是鱼虾最易消化的能量来源,鱼类需要n—3或n—6脂肪酸。比利时水产养殖研究所给日本对虾幼体和鲤鱼苗投喂添加1%~4%磷脂胆碱的微粒饲料,发现投喂添加磷脂胆碱3%饲料的对虾幼体至后期幼体的变态率(76%)显著高于投喂商品饲料的幼虾(41%)和投喂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稻田青虾收获后的冬闲沟,进行冬季养虾,可提高稻田养虾的技术经济效果。现将稻田冬季养虾技术介绍如下: 1.适时放养。青虾收获后,立即选择一些虾沟水位较深,条件较好的稻田,挖除虾沟中过多的淤泥,整修加固好田埂,注入新鲜河水。如稻田中还要种一季油菜或小麦,虾沟中的水位保持1.2厘米即可;如不种油菜或小麦,则可利用整个稻田再养一茬青虾。每亩虾沟水面可放养虾种2~2.5万  相似文献   

19.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放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大量幼体供龟采食;它们均为杂食性动物,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新法,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在稻田投放100~150克重的龟,当年可长至300~350克重,1/15公顷水田可增值达万元。该法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稻田养殖的好形式。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对虾的食性很广,在自然海区里,对虾所食饵料随着对虾的不同发育阶段而不同。中国对虾蚤状体至糠虾幼体以10微米左右的多甲藻为主要食物,其次是硅藻;长至6~9毫米的仔虾以舟形硅藻为主要食物,其次是曲舟硅藻、星形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也摄食少量动物性饵料;幼虾则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也摄食软体动物、多毛类幼虫和小鱼等;成虾主要以底栖的甲壳类、瓣鳃类、多毛类、蛇尾类、鱼类等为食。从以上情况来看,对虾摄食习性的基本演变规律是从摄食植物为主逐步转变成摄食动物为主;由滤食性逐步转到捕食习性;由吃浮游食物过度到吃底栖食物;由只能摄食一些小型动物种类逐渐到能摄食一些较大的动物种类。对虾无节幼体靠自身卵黄作营养,蚤状的体主要摄食的是便于滤食和容易消化的藻类;后期蚤状幼体捕食到的动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