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秉信  李如意  武东波  张燕  曹云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14-13916,13981
概述了国内外微咸水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利用途径,并提出今后微咸水利用主要研究方向.首先要重视土壤盐分调控研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平衡土壤-水-作物系统;其次重视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以及平衡规律;最是微咸水灌溉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盐分离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两种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表示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为例,用Van-Genuchten模型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单一参数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Van-Genuchten模型拟合的精度高,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工作量大;单一参数模型拟合精度比Van-Genuchten模型拟合精度约低一个数量级,但也能较准确地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且其参数可反映空间变异性,以及工作量小。两个模型均可用于拟合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3.
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的水分运移影响很大,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依据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运移的观测数据,建立滴头流量与水分垂直运移距离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与优化。在同一滴头流量下,比较不同土壤水分垂直运移模型的动态变化,验证了土壤水分垂直运移传递函数模型在不同流量下的有效性,为实现作物根系所需水分垂直运移距离的反馈调节,有效地保证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减小水资源浪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及其特征,为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及水分运动和污染物迁移的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地类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Gardner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Gardner模型的对数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各地类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将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对单一参数模型参数统计特征的分析表明,单一参数A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以作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结论】可以用参数A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并可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估计。  相似文献   

5.
将农田水分、盐分运移与作物动态生长这一大系统分解、组合,分别建立了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土壤盐分运动及农作物生长3个子模型,分析了3个子模型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测资料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为节水灌溉和防治盐渍化提供了新的决策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常用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进行了比选,选取Van Genuchten模型的4个参数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紧砂土和粗砂等5种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参数的变化规律:粗砂的水分特征曲线变化最陡直,紧砂土、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变化较平缓;曲线的形状系数n随着粒径变大、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减小而变大;重质粘性土壤α值较小,轻质土α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解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进而预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必须首先获得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参数的准确性决定于与这些参数相关的水分运动模型的可靠性。介绍了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概括了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参数:土壤导水率(K)、土壤水分扩散率(D)、土壤比水容重(C)即水分特征曲线等。其中水分特征曲线被认为是土壤最基本的导水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晓波  高冰可 《农技服务》2016,(4):22-23,27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基质势)的关系曲线,反映了土壤水能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函数关系,是表示土壤基本水动力学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综合概述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应用、测定方法、影响因素、模型,简单介绍了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黑土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及模型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重要的土壤水力性质参数之一。为获取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方法,以4种经验模型模拟黑土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根据离心机实测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质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变化率大,土壤释水能力强;中高吸力段,曲线缓慢降低并趋于平稳,持水性强。对比分析VG、BC、MG、LND 4种经验模型拟合可知,VG、MG和LND模型拟合值与实测值接近,而BC模型偏差较大。误差分析可知,VG、MG模型模拟效果优于BC和LND模型,其中VG、MG模型对不同类型土壤模拟效果最好,LND模型次之,BC模型模拟效果最差。因此,VG和MG模型可作为黑土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估算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0.
双作物系数模型是依据FAO56双作物系数法来模拟土壤水量平衡的计算方法,可以模拟每日田间尺度上的土壤水量平衡,预测作物腾发量,制定灌水规划和进行环境研究.该文在位于西北干旱区的盈科灌区制种玉米田开展了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实际耗水量等试验观测,通过调整基本作物系数,率定和验证了SIMDualKc模型.由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盈科灌区8个典型试验田的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62% ~77%之间.由于在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为80%~90%,因此必须加强盈科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和提高灌水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磁化水在盐渍化土壤中的入渗和淋洗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磁化水灌溉改良土壤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室内土柱模拟及田间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不同磁处理水灌溉对土壤水分入渗及淋盐作用的影响,旨在提出一种高效降低土壤盐分的新技术。【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和田间小区滴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土柱模拟试验磁感应强度设4个处理:分别为0、100、300和500 mT,采用由上向下入渗,入渗至整个土柱2/3处停水、取样,研究不同磁感应强度处理的水对土壤入渗、土壤剖面含水量及盐分运移的影响,小区试验分别为普通水滴灌(CK)、磁化水滴灌(T),磁感应强度为300 mT,试验在测坑内完成,测坑面积6.67 m2,研究滴灌条件下磁化水灌溉对土壤水分渗漏及盐分分布的规律。【结果】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水可加快土壤水分入渗,与对照组相比,300 mT磁处理水可显著提高土壤湿润锋运移速度。在入渗时间为360 min时,0 mT和300 mT的湿润锋深度分别为17.0和18.5 cm;磁化水可加速土壤盐分向下运动,入渗结束后0 mT和300 mT处理在土层28 cm处的电导率值分别为10.9和12.7 mS•cm-1,Cl-含量分别是17.95和25.04 g•kg-1,Na+含量分别是4.61和5.55 g•kg-1,300 mT处理较对照(0 mT)分别增加了16.5%、39.5%和20.4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水灌溉可显著提高土壤水分渗漏量,CK、300 mT处理(T)第一次承接的土壤渗漏液重量分别为18.8和21.9 kg,磁化水处理较对照处理增加16.5%。灌水结束后,0-100 cm土层的土壤脱盐率总体表现为磁化水处理大于对照处理,但各层脱盐率有所差别。对照和处理土壤表层0-20 cm脱盐率分别为13.8 %和23.2 %,深层土壤80-100 cm脱盐率为11.6%和29.8%。【结论】磁化水灌溉可加速土壤水分的向下运动,加快土壤盐分向下运移,表明磁化水灌溉有利于将更多的盐分淋洗出土体,300 mT磁处理效果最佳。磁化水滴灌为改良盐渍化土壤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快速、低投入与高效的方法,为在新疆大面积盐渍化土壤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模型。[方法]选取陕西省横山县作为研究区,以野外原位光谱测量数据和实验室内测得的土壤含水量为基础,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分析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对实测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均方根及其一阶导数微分等光谱变化换,计算高光谱指数,并与土壤样本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对土壤含水量敏感的光谱特征波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含水量监测模型。[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光谱反射率呈减小趋势。土壤含水量与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模型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精度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含水量相关系数较高,特别是反射率倒数一阶微分模型,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88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可行有效,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反演研究区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垂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及选取的参数是可行的,并为新疆地区评价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原理,对塑料暗管排水条件下分层土壤的水分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土壤水分分布结果和田间实测的土壤部面水分数据一致,应用该模型可以确定出试验区在一定外界气象条件下不同地下水降落速度时农田的受渍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规律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GIS插值、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水盐状况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盐分含量以中度为主,含盐量由表层至底层呈上升趋势,且各层土壤含盐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含盐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东部滨海区,含盐量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县的西南部;土壤含盐量随着距离渤海渐远呈下降的趋势,含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从黄河向两岸延伸,土壤含盐量均随距离黄河渐远呈上升的趋势,含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植被类型依次为光板地>碱蓬>柽柳>马绊草>芦苇>茅草>水稻>棉花>小麦>玉米;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不同地貌类型依次为洼地>微斜平地>缓岗>河滩高地.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研究区春季时相的土壤水盐状况及空间变异规律,为黄河三角洲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pplication intensity(WAI) on soil salinity management and the growth of Festuca arundinacea(festuca) under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management strategies using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in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The soil water content(è) and salinity of homogeneous coastal saline soils we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water application intensities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I of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influenced the è, 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e) and p H of saline soils. As the WAI increased, the average values of è and ECe in the 0–40 cm profile also increased, while their average values in the 40–60 cm profile decreased. The p H value also slightly decreased as depth increased,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time periods of the water redistribution treatments had no obvious effects. Based on the results for è, ECe and p H, a smaller WAI was more desirable.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fter being considered the results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 experiment and evaporation, wind and leaching duration. The field experiment included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based on three soil matric potentials(SMP), in which the SMP at a 20-cm depth below the surface was used to trigger irr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created a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for festuca growth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The low-salinity conditions that occurred at 0–10 cm depth during the first stage(-5 k Pa) continued to expand through the next two stages. The average p H value was less than 8.5. The tiller number of festuca increased as SMP decreased from the first stage to the third stage. After the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the highly saline soil gradually changed to a low-saline soil. Overall, based on the salt desalinization, the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and three stages of water and salt regulation could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cultivate plant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coastal saline land in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滴灌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成为生产中关注的一个问题.探讨棉花生育期水肥调控对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库尔勒市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肥量相同情况下棉花各生育阶段施肥比例不同时,测定分析各生育期剖面土壤电导率、水分含量、棉田光照强度.[结果]棉花生长期进行适宜的水肥耦合管理有可能在生长期结束时降低或调控表层土壤含盐量.在各生育阶段施肥量一定、需要多次追肥情况下,蕾期采取"前重后轻"、花铃期前期采取"多次等比例"、盛铃期采取"前轻后重"施肥策略,能有效降低0~60 cm根层土壤盐分含量.[结论]调控棉花生长增大田间郁闭程度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NO)对近地表臭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土壤生态系统是近地表NO的重要来源之一。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显著影响NO通量。以南方典型蔗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土壤水分、温度等)对原位和异位土壤N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土壤NO通量显著高于异位土壤,厌氧条件下土壤NO通量显著大于好氧条件;土壤灭菌后NO通量显著降低;当土壤含水率为最大持水量的20%且在厌氧条件下,原位土壤NO通量最大,为24.1 ng N·m-2·s-1。25℃条件下NO释放速率最大。因此土壤NO主要由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过程产生,较低含水量和最适温度有利于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土壤水动力学理沦为基础,通过对乌拉泊水均衡场的实测资料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潜水蒸发与埋深关系表达式,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并且与经验公式对比得到的结果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今后试验场在蒸发条件下潜水动态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农田水量平衡模型,模型中根系吸水项采用 DeJong 吸水函数,用农田潜在蒸散量乘以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农田实际蒸散量,降水或灌水后进入土壤每层的水量选用一个雨水分配模型。利用模型模拟的结果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的水分变化规律,并计算了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土壤分层根系吸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