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非结构集成材的分类,阐述了非结构集成材工艺流程、刨削加工、加工余量、操作技术及安装刀具的规则。确定了非结构集成材加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集成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结构用集成材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要求高低不一,造成珍贵木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不佳。以日本集成材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生产实践经验提出的集成材技术要求,有助于克服这一困难。据测算,采用该技术要求可使集成材出材率达到25%左右。  相似文献   

3.
集成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琴  杨丽  王巍奇 《林业科技》2002,27(4):45-46,15
我国非结构用集成材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厂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低不一,造成珍贵木材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以日本集成材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生产实践经验提出的集成材技术要求,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据测算,采用该技术要求,可使集成材出材率达到25%左右。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成材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工艺不合理、产品质量低下、出材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集成材生产加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同时建议尽快制定集成材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集成材后期加工方法,阐述了集成材工艺要点和操作技术,确定了非集成材后期加工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1 外观检验 ①尺寸.结构集成材加工的尺寸公差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集成材的特性及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材的特性及用途山东省潍坊木器总厂黄国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和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木材利用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新的重要进展是:购进的木材不直接加工成建筑制品、装饰制品及家具制品等,而是先加工生产成一种新的基材—集成材,然后再将集成材加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尚无结构集成材足尺检测基础数据的现状,重点开展足尺材料测试和评价研究。研究以普遍应用的落叶松集成材为对象,按GB/T26899-2011《结构用集成材》国家标准对3种国际通用规格的结构集成材进行足尺承载特性测试。依据检测结果,按美国ASTM D2915-10《结构用木材和木质产品抽样和数据分析标准》规定的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统计分析方式,确立了落叶松集成材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的特征值数据及正态分布、对数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下的拟合优度;确定了各规格结构集成材MOE、MOR的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组别之间MOE及MOR的尺寸效应,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立了MOE和MOR的关系;初步确定了结构用集成材的特征值和承载特性的评价方式,为国产树种结构集成材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孙立人  金艳春  陈莲梅 《森林工程》2003,19(3):27-27,36
集成材产品应用广泛,相应对集成材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本文从木材含水率、基材加工质量及胶拼加工等方面对集成材产品的质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柳杉非结构用集成材,以剪切强度、木破率、浸渍剥离率为考核指标,进行柳杉实木胶合工艺及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木材可用于非结构集成材的制备,较优的胶合工艺为:压力1.0 MPa、加压时间30min、涂胶量180g/m2,胶合时按"弦切面-弦切面"纹理组合,其性能指标可达到日本标准JAS SE-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非结构集成材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琳  张妍  徐煜 《林业科技》2003,28(6):39-41
以短周期工业材落叶松为原料生产非结构集成材,解决了劣材优用问题,提高了木材利用率,为家具制造和室内装修提供了理想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表面主要缺陷的锯材外观质量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华  闫磊  于航  肖江  吴健 《林业科学》2019,(8):128-135
【目的】提出一种锯材外观质量量化评价方法,探索锯材外观质量数字化检测与评价分级的可行性,为实现锯材外观质量的实时在线检测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建立由密闭暗室、光源、工业相机等组成的锯材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在稳定光环境下采集样本锯材彩色图像。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软件试验系统,实现对锯材缺陷的检测和识别。分别建立节疤、孔洞和裂缝缺陷外观质量评价模型,并据此提出外观质量综合量化评价方法;通过与国家标准对照,验证本研究提出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量化评价方法与锯材材质指标等级进行对照,二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85;锯材材质指标等级除了2级和3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分散、等级之间数据有部分交叉外,其他等级之间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几乎没有交叉。量化评价方法与集成材层板外观质量要求进行对照,二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88;锯材材质指标等级4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集中,与其他等级之间没有数据交叉;锯材材质指标等级1级、2级和3级相邻等级对应的综合量化评价值分布比较分散,等级之间数据有部分交叉,不相邻等级间数据分布没有交叉。【结论】综合量化评价值与依据有关国家标准确定的锯材材质指标等级、集成材层板外观质量要求的线性相关性相对较好,可为实现锯材外观质量数字化检测与评价奠定基础;通过调整模型有关影响系数,可满足不同树种和不同应用需求,以达到较好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木材标准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步提出我国木材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底层为原条原木和锯材、木材处理技术、木质半成品和木结构等4类标准,顶层为木材专业的基础标准。通过分析我国木材标准体系的现状,指出现有体系的不足,为我国木材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樟子松锯材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锯材检测方法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笔者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樟子松锯材等级进行检测,实现樟子松锯材等级检测的标准化和程序化。根据樟子松锯材缺陷与天然木纹颜色存在显著差距的特点,利用Otsu's方法的最佳全局阈值处理锯材图像得到最佳分割阈值,获得锯材的二值图像,得到缺陷位置像素坐标,将缺陷坐标与锯材实际尺寸对应,计算出相应锯材的净划材尺寸和出材率,完成对锯材等级的划分。利用该方法对75片试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和等级划分的准确率为94.67%,分级程序的运行时间约为1.793 s。该方法在保证检测准确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检测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检测准确率,而且解决了人工检测主观性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投入产出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将浙江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对区域经济的完全贡献分为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波及贡献,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浙江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对区域GDP的完全贡献度为7.19%,在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中位居第26位;当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自身增加1个单位的GDP增加值时,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会增加7.78个单位的GDP增加值,该带动能力在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中排第9位.  相似文献   

16.
介绍ISO/TC 218木材委员会、ISO/TC 165木结构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及其标准化工作现状,回顾总结我国参与木材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提出了我国参与木材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颁布的《欧盟木材法》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木材产品都必须具有合法性,而我国则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森林认证的2个国家标准——《GB/T 2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和《GB/T 28952-2012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文中通过对《欧盟木材法》和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标准关于木材合法性的比较分析提出,开展产销监管链认证或尽职调查是应对《欧盟木材法》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林产品外贸企业应以《欧盟木材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林产品供应链的监管以确保木材来源的合法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A practical method in use in South Africa for quantifying the extent of splitting in the timber of the genus Eucalyptus in order to determine minimum standards for selection purposes, is explained. The standards are used to assist in the choice of phenotypes, the progeny of which it is hoped will produce timber which splits less.  相似文献   

19.
文中采用2003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海关数据,研究中国针叶材和阔叶材进口量长期走势及短期波动;基于ARIMA模型,提出了拟合木材进口数据的一般分析流程,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呈现及方差平抑、数据平稳化处理、自相关检验、滞后项网格化搜索、残差项检验、预测分析等。研究发现:拟合针叶材进口最好的模型为ARIMA(1,0,1)(2,1,1)12,预计针叶材进口返回长期趋势的时点不早于2021年3月;对阔叶材进口解释力最强的模型为ARIMA(0,1,2)(0,1,3)12,2020年下半年阔叶材进口仍会延续总体下行的趋势,但于2021年达到新稳态;2020年木材总进口量估计下降1 000万m3,向1亿m3的关口回落。中国进口木材市场格局正由以趋势性增长为主转变为以波动性平衡为主,加强预测、做好预案有利于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国外结构人造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型结构人造板的研发现状,重点介绍了胶合层积木、单板层积材等主要结构人造板的工艺过程、基本性能和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