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糯玉米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安徽省新审定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正糯8号、宿糯1号在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各地种植,采用综合配套技术,糯玉米鲜穗667m2产量由800kg提高到1000kg,上市时间从7月中旬提早到6月中旬,每667m2效益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以上.播种时间由原来每年4月初直播到目前的早春育苗、地膜移栽、覆盖为主导的早春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此项技术的推广是进行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增效致富的一条新路子.种植糯玉米是适应高效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作物模式.糯玉米采收鲜穗后,又可利用鲜秸秆青贮,发展养殖业.总之,糯玉米以其高效、独特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施肥、免除水整地的保护性耕作方法,研究了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高产群体平均产量为8467.54kg/hm2,比常规耕作增产3.0%,且在总肥料为509.7kg/hm2时,最有利于增产;保护性耕作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小于常规耕作,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高的负相关造成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是水稻保护性耕作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邵宇  张绍刚  龙明树  董恩省  李锦康  郭国雄 《种子》2005,24(7):72-73,75
大蒜是威宁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分布在海拔1 234~2 700 m之间,常年种植面积在3 300 hm2左右.2002年,威宁县建立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为配套7~9月茄果类蔬菜的前茬作物及生产技术,从当地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早熟大蒜品种,采用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月下旬开始采收蒜薹,4月底开始采收蒜头,形成了"早熟大蒜 茄果类蔬菜"的种植模式,这一品种和技术已扩大到烤烟基地,形成了"早熟大蒜 烤烟"的种植模式.2004年威宁早熟大蒜种植规模已超过600hm2.2005年4月12日省农业厅组织在基地连片种植的93 hm2试验地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实测验收,早熟蒜薹平均产量达2164.3 kg/667m2,超过国内外现有最高记录;2004年蒜头平均产量达1 375 kg/667 m2,最高可达1 524 kg/667 m2,也达到国内高产水平.平均产值达4628元/667 m2,最高可达5 228 元/667 m2,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对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播种期设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3期播种,种植密度设18万株/hm2、27万株/hm2、36万株/hm23水平,稻草覆盖数量设0、2250kg/hm2、4500kg/hm2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大,适期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播种后覆盖稻草,能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和培肥地力;种植密度18万~36万株/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浙江省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农艺措施为10月20日撒直播、种植密度27万株/hm2、稻草覆盖量2250kg/hm2。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新组合黔两优58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德强  周维佳  江学海  谌生慧 《种子》2004,23(10):83-85
黔两优58系用2136 s与明恢86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经2002~2003年示范种植,单产分别达10.53t/hm2、11.44t/hm2.本文根据黔两优58高产特性,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黔糯768生产的最大效益,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栽、施肥及覆膜方式对黔糯768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1、覆膜方式产量极显著高于露地方式,移栽产量极显著高于直播,用缓释肥进行一次性施肥和用普通复合肥做底肥,并进行1次或2次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黔糯768鲜穗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覆膜移栽931.79kg/667m2、覆膜直播863.33kg/667m2、露地移栽781.72kg/667m2、露地直播731.89kg/667m2;2、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覆膜移栽、覆膜直播、露地移栽、露地直播;3、采收期从长到短依次为露地直播、露地移栽、覆膜直播、覆膜移栽。  相似文献   

7.
农六师农科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引进新品种IVF1106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显示,该品种单产较高,早熟优势明显,适宜大田直播及育苗移栽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茹 《中国种业》2018,(1):78-79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省时、省工、高效,通过在汉中市城固县进行2年的直播稻示范种植,摸索出了直播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创造了百亩直播示范788.8kg/667m2的高产记录,为汉中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纯作水稻高产低效的问题,1999年笔者进行了地膜旱管稻间套大豆种植模式的示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稻谷产量达6858kg/hm2,大豆单产1026kg/hm2,其经济效益比纯作地膜稻、玉米、大豆增加1500元/hm2左右,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丰糯3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鲜食糯玉米丰糯33是用自交系紫12作母本,糯32作父本杂交而成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单交种.经品比、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具有广阔推广前景.本文论述了紫色鲜食糯玉米丰糯33的产量表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作者多年实践,对早熟鲜食糯玉米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兴义市稻田早熟鲜食糯玉米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彩糯玉米品种‘苏科糯6号’。以自交系‘JS09116’为母本、‘JS04388’为父本,配制了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184.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16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9%。品质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苏科糯6号’具有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粗缩病的特征。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点,于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鲜果穗品质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种植鲜食糯玉米采用方块营养土薄膜保温育苗带土定向移栽的全膜覆盖栽培比露地直播鲜穗平均单产增加47.79%;其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排名第一。它能提早播种季节,错开销售旺季和延长供应季节,增加鲜穗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创收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旱地新3熟"麦/玉/豆"模式的内涵、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旱地新3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集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为一体,具有抗旱节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改革耕作和收获方式、保护性耕作土壤等特点,以及省工节本增效和肥地环保生态等优点;四川省多年多点示范推广表明:该模式较传统模式经济益高140元/667m2以上,少施尿素4~6kg/667m2,易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大豆产业化发展;通过多年的试验推广,总结了“麦/玉/豆”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演变及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长江下游地区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从平床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春提早栽培到深冬栽培技术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采取多种栽培技术、多品种类型集成的"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可产鲜穗2.7万kg/hm2,效益达到10.5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麦收获后尚有近90d时间的土地闲置情况,进行早熟玉米复种尝试.麦收后复种采取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措施.复种玉米品种均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冀承单3号、冀植9831、内早9号.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成熟程度最好,达到85%,如追求籽实产量,复种玉米应首选育苗移栽冀承单3号或更早熟的品种.不论育苗移栽还是直播,每推迟4d和3d,产草量、籽实产量均显著下降,产草量平均分别降低509.5 kg/667m2和218 kg/667m2,籽实产量平均分别降低53.4 kg/667m2和58.4 kg/667m2.采用育苗移栽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值,如种植晚熟小麦品种采取直播措施.利润也可保持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降解地膜与控释肥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更加清洁高效的水稻覆膜栽培技术,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可降解地膜代替常规地膜、一次性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氮肥,与"中稻+再生稻"的最佳结合技术。结果表明:覆膜后降解地膜与普通非降解地膜覆对再生稻两季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控释肥一次性基施以150 kg N/hm2处理头季稻产量最高,225 kg N/hm2处理"中稻+再生稻"两季总产最高。因此,水稻覆膜技术与可降解地膜、控释肥以及再生稻技术结合后,是一项清洁、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早熟玉米新品种广玉928是以A249为母本、K10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05.0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02.6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1%.该品种2009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适合吉林省早熟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旱地绿豆双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旱地绿豆双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在继承和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地区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大力推广双沟覆膜集雨保墒技术后形成新的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在选用商品率很高的大明绿豆前提下,改露地平作栽培为双沟覆膜栽培;改肥料浅施为双沟配方深施;改株行距随意稀植为宽窄行合理密植.是集地膜栽培与密植栽培优势于一体,融双沟集水与双沟施肥措施于一垄的高产栽培技术,增产作用十分显著.2001年,在春夏连旱80 d,露地作物无法入种情况下,双沟覆膜绿豆仍获得丰收.经农技中心在佳县、米脂等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平均产量达2250~3000 kg/hm2,增产40%~60%.最高产达3180 kg/hm2,目前该技术将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草莓/鲜食糯玉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草莓生产,开展了粮经结合,多元、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着重介绍了草莓/鲜食糯玉米-水稻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