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水分胁迫下四翅滨藜和绵毛优若藜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颖  周晓雷 《草业科学》2008,25(6):39-44
在水分胁迫下.对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和绵毛优若藜Ceratoides lanata 2个耐旱牧草叶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强,四翅滨藜体内的SOD和CAT活性表现为上升趋势,而绵毛优若藜体内的SOD和CAT活性呈现降低趋势;MDA含量在四翅滨藜和绵毛优若藜体内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都增加了,但相对而言,四翅滨藜体内的MDA含量相对低于绵毛优若藜.由于四翅滨藜体内的SOD和CAT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使MDA含量远少于绵毛优若藜,从而能更好免遭O2-的伤害,提高了植物体的抗旱机制.在研究期间,四翅滨藜的成活率为98.35%,而绵毛优若藜的成活率仅为61.20%,表明前者的抗旱能力远高于后者.因此,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合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牧草的引种和繁育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四翅滨藜的耐盐性和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选择甘肃永登灌溉农业区次生盐渍化土壤4个试验点,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的盐离子浓度、pH值和电导率(EC值)变化。结果表明:1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略有下降,2年期和3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明显下降;根际土壤p H值逐年下降;四翅滨藜叶片电导率逐年增加;0~80 cm土层电导率逐年下降。说明四翅滨藜对于根际土壤的盐离子具有吸收分化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pH值、EC值),是一种绿色安全的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植物。  相似文献   

3.
四翅滨藜饲料营养价值的综合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翅滨藜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及对其适应性、生长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四翅滨藜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优良生态饲料灌木树种.针对干旱荒漠区的自然条件及四翅滨藜的引种现状,对四翅滨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怀跃  谢智 《中国草地》2005,27(4):79-79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农场(农四师六十四团)引种的美国优质牧草四翅滨藜喜获成功。  相似文献   

5.
四翅滨藜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生物量大,在我国北方不同生境类型引种栽培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四翅滨藜集盐碱地改良、优质饲料利用及接种肉苁蓉等多种价值于一体,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四翅滨藜饲料利用价值,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四翅滨藜高产栽培、配合饲料加工以及盐碱地种植等方面,以期为四翅滨藜在饲用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修复盐渍化土壤具有持效、稳定数量及酶活性且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等优势。通过盆栽方法研究在甘肃盐渍土红豆草和四翅滨藜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1行红豆草间作1行四翅滨藜其土壤细菌、放线菌、速效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4.75×10~3 cfu/g,11.47×10~2 cfu/g,27.28 mg/kg;(2)2行红豆草间作2行四翅滨藜其土壤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均值最小,分别为0.36μg/(g·24 h),0.80 mg/(g·24 h);(3)单作四翅滨藜其细菌、速效磷、速效钾均值最小,分别为9.76×10~3 cfu/g,19.77 mg/kg,54.42 mg/kg。经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得出1行红豆草间作1行四翅滨藜改土效果最佳,单作四翅滨藜次之,2行红豆草间作2行四翅滨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农场(农四师六十四团)引种的美国优质牧草四翅滨藜喜获成功。四翅滨藜原产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它是盐渍化荒漠中灌木林的优势树种,其枝叶作为牧草年收割2至3茬,产量可达2.25万kg/hm2以上,已作为节水品种被应用于干旱地区的蓿营地绿化。其生态功能不仅在于改盐渍荒地,更重要的是用于牧草改良,增加牧草产量,而且还能提高家畜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多样化。近年来,该农场畜牧业发展迅猛,牲畜存栏数快速增长,饲草短缺成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该农场在大力推广“三贮一化”的同时,引进种植了适合…  相似文献   

8.
对12只2月龄大的肉兔进行不同饲料饲喂效果观察,并从适口性、生长情况、饲料消耗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适口性依次为基础饲料、苜蓿、四翅滨藜和玉米秸秆;饲料的消耗量依次为玉米秸秆、苜蓿、基础饲料和四翅滨藜;饲料转化率的高低依次为四翅滨藜、基础饲料、苜蓿和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9.
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在植物响应盐和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DREB在耐盐碱耐干旱的先锋植物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中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和RACE法克隆得到四翅滨藜DREB转录因子编码基因AcDREB2.该基因cDNA全长为867 bp,共编码242个氨基酸.序列BLAST比对与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植物的DRE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RT-PCR方法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cDREB2在四翅滨藜叶中高丰度表达,且其表达受NaCl和渗透胁迫处理的快速诱导,表明AcDREB2参与了四翅滨藜的抗逆响应.  相似文献   

10.
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在植物响应盐和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DREB在耐盐碱耐干旱的先锋植物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中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和RACE法克隆得到四翅滨藜DREB转录因子编码基因AcDREB2。该基因cDNA全长为867 bp,共编码242个氨基酸。序列BLAST比对与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植物的DRE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RT-PCR方法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cDREB2在四翅滨藜叶中高丰度表达,且其表达受NaCl和渗透胁迫处理的快速诱导,表明AcDREB2参与了四翅滨藜的抗逆响应。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四翅滨藜全年刈割1次、2次、3次和4次饲草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年刈割2次、3次可以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单株鲜草产量分别为2713.2和2458.7g,年刈割2次鲜草产量是年刈割1次、4次的2.3倍和1.5倍。年刈割2次、3次的干草产量也较高,尤其以年刈割2次最高,单株干草产量可达1148.5g。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鲜干比不断上升,为年刈割4次>年刈割3次>年刈割2次>年刈割1次。  相似文献   

12.
藜麦饲用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粮饲兼用型作物,其籽粒被视为营养全面的粮食,茎叶可作为饲草饲喂牲畜。当前藜麦食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认可,但是其饲用发展潜力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藜麦饲用研究的相关数据,对藜麦的饲用价值和饲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限制藜麦饲用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应用前景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藜麦全株的营养价值较高,生物产量较大,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是良好的饲草替代品。在灌浆期收获,藜麦全株饲用价值高且适口性好,适宜作为青绿饲料和青贮原料。由于当前市场缺乏高产、稳产、低皂苷和低纤维素的饲用藜麦品种,限制了其广泛的饲料应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藜麦这一优质饲草,对解决优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姚喜喜  周睿  李长慧  多杰索南 《草地学报》2021,29(12):2792-2799
为探究不同坡向草地植被构成和牧草品质特征,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坡向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牧草营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阴坡(Shady aspect,SHA)植物物种数和盖度显著高于阳坡(Sunny aspect,SUA)和山脊(Ridge,RI);SHA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SUA和RI;禾本科、莎草科和可食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在SHA显著高于SUA和RI,不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在RI显著高于SHA和SUA;植物中粗灰分(Crude ash,ASH)、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钙含量(Calcium,Ca)、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和可食牧草营养品质指数(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NQI)在SHA显著高于SUA,粗纤维(Crude fiber,C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在SUA显著高于RI和SHA。建议在高寒草地的利用中,采用NQI评价草地营养价值,并考虑植物分布和营养品质在不同坡向的变化,实现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种质资源是遗传研究与作物改良的基础。饲草产量与品质是决定饲草型小黑麦品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13份国内外小黑麦种质为材料,通过2年田间种植,对其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的饲草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单株鲜草产量分别为36.000~111.560 g与36.310~159.780 g,单株干草产量分别为12.000~27.000 g与9.150~30.150 g,鲜干比分别为2.380~4.370与2.610~6.210,饲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894%~13.259%与6.680%~14.304%,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8.480%~74.850%与53.850%~67.9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6.600%~42.780%与29.000%~39.280%,饲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69.650~128.150与79.840~113.170。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974~2.075。主成分分析表明,饲草纤维品质因子、饲草产量因子与综合品质因子为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198%。依据单株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5.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45 plant extracts selected from Central Kalimantan, Indonesia on Babesia gibsoni in vitro and their acute toxicity to mice were evaluated. Of these plant extracts studied, Arcangelisia flava, Curcuma zedoaria, Garcinia benthamiana, Lansium domesticum and Peronema canescens were found to have appreciable antibabesial activity with IC50 values from 5.3 to 49.3 microg/ml without acute toxicity in mice at the intraperitoneal dose of 0.7 g/kg of body weight.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豆科牧草的属间、属内、种间与种内均存在着巨大的遗传变异,利用这种变异,通过育种与选择,已培育出可良好地适应广泛的环境与管理条件的品种,遗传操作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豆科牧草固氮方面,对固氮过程、氮向伴生禾草的传送途径及残余氮对后继农作物的价值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包括施氮、采摘策略和影响混播草地中禾本科-豆科牧草平衡的胁迫等相互作用因素均已给予了阐明。在禾草/白三叶草草地为基础的家畜生产系统中,氮素的损失及其对环境产生的不良作用低于大量施氮的禾草草地系统。与禾草相比,豆科牧草无是用作放牧、青贮或用作干草,其物理、化学和解剖学等方面的特性均可增加家畜的嗜食性和自由采食量。由于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可利用营养成分和采食特征,在单一豆科牧草或豆科牧草比重较大的禾草-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上采食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家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均优于在禾草草地上采食者。值得注意的是浓缩单宁在动物营养中的有益作用,这类单宁存在于诸如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和冠状岩黄芪(Hedys-crum coroharium)等植物中,其防止家畜患膨胀病,通过使较多的氨态氮到达小肠而提高氮的利用,并减轻绵羊肠道中线虫的作用。显然,培育含浓缩单宁的转基因豆科牧草是植物育种者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此外,豆科牧草亦有许多其他用途,例如,在葡萄园中用作保护性植被,禾谷类作物的下层植被和为制药业提供次生化合物等。豆科牧草以其植物多态性和花朵的颜色等亦在美化景观和自然保护区中发挥着作用。可以预见,豆科牧草的作用在温带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将会增加,充分发掘现有的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及有效的技术将是未来豆科牧草利用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粗饲料日粮对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瘤胃液pH值、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18头,按同质原则分为3组,每组6头。日粮1组粗饲料为干玉米秸秆,日粮2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日粮3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采集试验牛的瘤胃液和血液样本,进行瘤胃液pH值、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含量及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3组繁殖母牛的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 0.05)。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和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的瘤胃内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正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干玉米秸秆组的血清SOD活力和T-AOC活力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GSH-Px活力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的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组,干玉米秸秆组和全株玉米青贮组血清中的硒(Se)含量显著(P<0.05)高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VD和VE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结论] 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或者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日粮,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的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优于饲喂以干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结合饲养成本和农区粗饲料供给情况,生产中推荐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的粗饲料饲喂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草本化栽培对饲料桑全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密度对饲料桑‘特优2号’(Morus alba‘teyou No.2’)全株产量及饲用价值的影响,探讨最适栽培密度。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对不同密度下的饲料桑产量进行测定,并就进入丰产期的饲料桑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密度对饲料桑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饲料桑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一年份内均以105000 plant·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饲料桑的总产量变化趋势与其产叶量的变化一致;密度对饲料桑的茎叶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总分枝数呈现先升高后略降低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5.33~78.33 cm,分枝数变幅为11.67~12.33;主茎粗、单枝叶片数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茎粗变幅为0.64~0.75 cm,叶片数变幅为11.67~12.67。密度对饲料桑饲用品质影响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饲料桑全株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5000 plant·hm^-2密度下全株CP和EE含量最高,分别为16.60%和3.67%;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75000 plant·hm^-2密度下最低,均值为42.84%和30.18%;灰分(crude ash,CA)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高为8.69%;所有密度下的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范围为128.19~141.93。综合考虑,适宜川东北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饲料桑栽培密度为105000 plant·hm^-2。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荞麦种质资源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Fagopyrum)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两用植物,兼具优良的饲用价值。目前,荞麦栽培品种经过培育和演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类型,在我国西南部地区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荞麦种质资源。本文介绍了荞麦种质资源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栽培荞麦的种类和栽培范围,荞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应用价值等,着重分析了荞麦,尤其是野生金荞麦作为饲草在营养、产量、适口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势,揭示出饲用荞麦的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对当前荞麦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探讨,指出今后荞麦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新的野生资源的挖掘及饲用荞麦的开发利用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