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薯是东川区主要的饲用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是由于历年来对甘薯生产的不重视,导致了甘薯产量多年来徘徊不前。为加快东川甘薯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甘薯的发展现状,甘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洛阳市重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1 2 0万亩以上 ,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市粮食产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甘薯是异源多倍体 ,种子繁殖后代分离现象严重 ,在生产中一般利用块根作种子 ,进行无性繁殖 ,生产种薯、种苗 ;但由于用种量大 ,薯种、薯苗调运困难 ,所以甘薯生产中品种更新换代十分缓慢。如胜利百号 ,华北 553在生产上已种植半个世纪之久 ,徐薯 1 8在生产上已应用 2 0多年。鉴此 ,甘薯新品种选育出来后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繁种 ,加速其推广应用 ,就显得意义重大。1 甘薯良种繁育现状目前我国甘薯良种繁育主要采用原种场…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栽插面积800hm2,占全年粮豆面积的25%,对确保我区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自给率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农民群众长期种植1~2个主栽品种和自留种薯苗的习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感染病毒病逐步加重,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成为限制甘薯生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济宁市泗水县、邹城东部和曲阜东南部的山丘地区传统的种植作物,鲜薯常年销往东北三省及上海、山西、内蒙等地,种植面积大,但是由于历年来对甘薯生产的不重视,导致了甘薯产量多年来徘徊不前。为加快济宁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甘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甘薯作为提取花青素的主要原料,近几年市场需求迫切,种植面积增加。但由于种植户对栽培技术缺乏了解,紫甘薯产量不高,效益增加缓慢。本文作者根据近几年对紫甘薯种植的具体实践,总结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对指导紫甘薯生产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我国是甘薯种植大国,而甘薯茎线虫病在我国北方比较普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甘薯防治茎线虫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就化学防治方法、种植模式、品种抗性和综合措施对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归纳;通过分析发现,选育甘薯抗病品种结合研制高效、低毒易降解的绿色农药为当前甘薯茎线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商洛的主要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万hm2.因其为无性繁殖作物,生育期间易受病毒病浸染,并逐代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商洛地区目前主要推广品种为徐薯18,由于应用时间长,种薯退化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甘薯的产量.1999年市农科所积极引进甘薯脱毒种薯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于解决品种退化,逸除甘薯病毒危害,促进增产增收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在重庆市黔江区科委的牵线搭桥下,重庆慧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美国丹纳斯农业科技公司SPX甘薯仓储环境控制技术,在太极乡李子村甘薯种植基地建成全国首个甘薯保鲜储存库,成功解决了甘薯不易保鲜、不易储存的难题。长期以来,由于甘薯保鲜储存技术落后,农户种植的甘薯主要用来喂猪,未能充分发挥甘薯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淀粉甘薯作为西充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同时是工业原料作物,倍受广大农民种植。基于对高淀粉甘薯种植特点的了解,以及甘薯在西充农作物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分析高淀粉甘薯种植特点并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高淀粉甘薯种植产量,对促进西充农业发展和提高甘薯种植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是在界首市实施的1种变一年二熟(小麦-夏甘薯)为一年三熟(小麦-夏甘薯-长杪高粱)的新型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界首市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总产值达19 763元/hm2,较当地常规种植夏甘薯净增收6 71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笔者主要介绍了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甘薯种植除东北、新疆、甘肃、青海较少外,其余各地大量种植,总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近年年产达1000亿公斤。目前,我国甘薯生产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加工未跟上和鲜甘薯贮藏霉烂损失高达10%~20%,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因此,甘薯系列产品的开发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现介绍几种甘薯制品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和甘薯是浙江两大传统薯类作物,种植广泛,也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粮菜之一。随着育种、栽培和加工贮藏技术的进步,马铃薯和甘薯的市场消费量不断扩大,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1生产现状1.1面积稳步增长由于种植效益明显,加上扶持政策刺激,近年来,浙江省马铃薯和甘薯种植面积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14年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91.43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增幅4.6%,其中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鲁南地区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主要选择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采用双膜种植或三膜种植2种保护地种植方式,通过鲜薯+薯苗生产销售模式和鲜薯单一生产销售模式2种生产方式,甘薯100~120 d可以获得经济效益8 000~10 000元/亩左右。采用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甘薯种植效益,有效的满足鲜薯周年供应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解决了5月份薯苗供应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富含维生素、食用纤维、矿物质的保健食品又重新回到餐桌,大力发展甘薯综合加工,使其形成产业链,对于充分利用我国的甘薯资源、扩大产品用途、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经济和现实意义.朝阳市一直以来是辽宁省甘薯作物的主要栽植区,特有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甘薯种植.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本地甘薯种植品种的单一退化,更由于缺少良好的加工用品种,制约了本地甘薯的产业化发展.为发展本地甘薯特色产业,笔者于2007年对国内一些优良甘薯品种进行了引进筛选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曲阜市地处鲁西南东部,甘薯是该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甘薯茎线虫病发生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60%~70%,甚至绝产.经过几年的防治试验研究,目前甘薯茎线虫病得到了很好的遏制,现将主要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俗称牛喘气病、牛喷气病。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种植甘薯地区。由于甘薯块根多汁,在收获或贮藏保存时期,如条件不好、方法不当,极易感染黑斑病,使其侵害甘薯局部成为黑色斑块,周围组织成为褐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广、产量高。2008年全省甘薯种植面积31.94万hm2,居全国第7位,且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以粤东、粤西为主要产区的分布格局。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广东省甘薯产业得了一定成绩,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逐步形成,但是,甘薯加工企业较少,甘薯产业链有待大力加强。2009年,广东省甘薯的价格主要维持在0.9~2.2元/kg波动,但由于产量恢复稳定,甘薯价格也较2008年的起伏波动更为平缓,出现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80万hm2。由于甘薯病毒病的侵染,使甘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每年造成近20IS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品质也明显改善。为了加速脱毒甘薯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其增产效果。现将脱毒甘薯的增产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脱毒甘薯     
《农技服务》2009,26(2):23-23
<正>"甘薯脱毒化"是当前国内竞相发展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甘薯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病毒种性退化问题,促进甘薯生产和发展。甘薯种植曾经在部分地区具有一定面积,由于传统甘薯连年种植,出现了品种退化,致使甘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惠安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6万hm2左右.随着人们对甘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城乡甘薯需求量日益增多.因而,发展甘薯生产,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对于全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甘薯产业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