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茶叶》2007,29(6):4-9
10月16-18日,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办的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在福建安溪召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和来自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全国茶叶主产省(市、区)农业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安溪县芦田镇高标准茶园、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品种示范园、乌龙茶批发交易市场中国茶都,以及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和安溪县铁观音集团。 福建、浙江、贵州等省就各省茶业发展进行了经验交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陈萌山司长作了重要讲话,现刊发于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安溪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是福建省的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茶叶总产均居于福建省首位,并位居全国产茶县前列。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等单位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这在福建茶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安溪茶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振兴安溪茶业,繁荣地方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安溪茶业产业现状安溪素来以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采制技术精湛,茶叶品质优异而闻名遐迩。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已有一…  相似文献   

3.
1 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全县面积 30 57 2 8平方公里 ,人口10 5万 ,现辖 2 4个乡镇 ,4 58个村 (居 )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产茶历史已有 10 0 0多年 ,早在宋元时期 ,随着泉州港的兴起 ,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十八世纪初 ,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 ,尤其是公元 172 5年前后 ,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 ,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  相似文献   

4.
安溪与台湾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历史关系和各自优势 ,安溪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目前祖籍安溪的台湾同胞有 2 0 0多万人。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 ,安台两个产茶区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安溪县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茶叶品种资源和劳力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广阔 ,台湾茶叶技术和经营理念较先进 ,双方为合作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1 安台茶业合作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 ,安台茶业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 ,进行了近十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取得了合作企业不断升级转变 ,两岸茶业互惠互利 ,取长补…  相似文献   

5.
安溪茶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建明 《中国茶叶》2008,30(11):20-21
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茶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曾经说:安溪茶业是全国茶业界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引领着福建茶业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潮流。然而,安溪茶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安溪茶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安溪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安溪茶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台茶业合作回顾与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与台湾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历史关系和各自优势,安溪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祖籍安溪的台湾同胞有200多万人.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安台两个产茶区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安溪县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茶叶品种资源和劳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广阔,台湾茶叶技术和经营理念较先进,双方为合作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1 安台茶业合作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安台茶业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进行了近十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合作企业不断升级转变,两岸茶业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1,(6)
茶都香韵满三晋,中原古风润千秋。6月11日至13日,安溪铁观音·香韵满三晋系列茶文化活动在太原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山西省茶叶学会、山西省福建商会、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承办,太原市茶业协会、安溪铁观音集团、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日春股份公司、福建魏氏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三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安溪华福茶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县儒家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溪县在发展茶叶生产中,狠抓低产茶园的改造,茶叶单产和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注重市场信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生产规模,改变花色品种,出现产销两旺局面。茶园面积也逐年增加。但新垦茶园的规划管理却成为薄弱环节,对茶叶生产合理布局强调不够,由此产生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对此必须认真对待。 建国以来,安溪县茶叶生产和布局是由内安溪到外安溪、中低山到丘陵地的方向发展的。建国初,全县只有茶园2.09万亩,1988年茶园普查时巳达10.35万亩,当年全县平均亩产只有50斤,针对单产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 ,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公司于 1 1月 2 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系由凤山茶业有限公司等五家子公司和十多家半紧密层、松散层企业组成 ,拥有一亿多资产 ,是集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服务为一体的“联合舰队” ,对于拓展国内外市场、迎抗市场风险 ,推动安溪茶业产业的发展都将发挥较大的作用。铁观音茶乡安溪县成立铁观音集团$福建省安溪县茶果局@李启厚  相似文献   

10.
安溪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唐时期就具备完善的制茶工艺,素有"中国第一重点产茶县""乌龙茶名茶之乡"的美称。虽说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发展较为成熟,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过节送礼的佳品,可供人们选择的茶品牌也逐渐多了起来,面对如此庞大的茶叶市场竞争压力,安溪县只有不断进行茶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意识,完善从生产到包装各个环节流程的先进化、规模化、标准化,这样才能能提升安溪县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文俪 《福建茶叶》2000,(Z1):53-54
加入世贸组织 ,对我国茶业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安溪作为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又是我省最大的乌龙茶出口基地县 ,面临机遇与挑战。现就安溪出口茶叶在入世后面临国际竞争将会有哪些产销动态变化和相关的若干策略进行探讨 ,使安溪茶叶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新发展。本人就此谈一点浅见。1 入世后 ,安溪出口茶叶产销动态变化1 1 出口外销优势更佳安溪县生产乌龙茶历史悠久 ,茶叶品质独特 ,茶文化名扬中外。近年来 ,安溪茶叶出口外销有其特殊位置 ,既受机制约束 ,又有自营出口经营权 ,年出口量 60 0 0吨左右 ,约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一…  相似文献   

12.
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安溪县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安溪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 ,自然气候条件相似 ,语言文化习俗相同 ,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文缘和茶缘关系。台湾乌龙茶源自安溪。安溪台湾茶业合作 (以下简称“安台茶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 1990年至2 0 0 0年 7月 ,已在安溪登记注册的台资茶叶企业共有 2 4家 ,投资总额 976万美元。安台茶业合作 ,对双方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茶农观念的转变 ,制茶技术的革新 ,销售市场的开拓 ,茶叶生产的发展 ,台胞投资的丰厚回报等。安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安溪茶叶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台湾在茶叶技术 ,机械设备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加强安台茶业合作 ,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13.
安溪茶叶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茶叶 (简称溪茶 ,下同 )起源于唐末 ,兴于清朝 ,盛于当代 ,尤其是明末清初发明创制了乌龙茶和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后 ,给安溪茶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 ,安溪乌龙茶已引起世人的关注 ,成为我国六大茶类中之佼佼者。 1995年 3月 ,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本文试就安溪茶叶历史作个简单论述 ,与茶叶界同仁共同探讨。1 安溪茶叶的起源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 ,而且北方人口也大量南移。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 ,唐末五代期间 ,北方人口为逃避战乱 ,纷纷经荆楚、江淮入闽 ,移居安…  相似文献   

14.
安溪县茶叶学会是本县较早成立的学术组织,在安溪茶业的发展过程中,学会的广大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安溪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笔者学会主要工作规纳简述,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马龙茶(闽南铁观音、色种)产(商)品标准样审定会于1998年12月27日至29日在安溪县举行。出席这次审定会的有省技术监督局、省供销合作社、省茶叶公司、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质量检测站、泉州市技术监督局、安溪县技术监督局、安溪县茶果局、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永春茶叶支公司、安溪茶厂、漳州茶厂、安溪溪源茶厂、安溪兴业茶厂的领导、专家共28人。这次审定会是由省技术监督局、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召开的。本次审定会是继1983年茶叶市场开放、中断15年后的一次乌龙茶标准样审定的重要会议。与会专家本着"发扬民主,认真负责"的…  相似文献   

16.
何融 《福建茶叶》1997,(2):42-44
泉州市是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永春两县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茶叶基地县,所产“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和“闽南水仙”已成为全国乌龙茶的两大品系,闻名遐迩,安溪县则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我市所产乌龙茶是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本文就我市茶业所面临的产销形势,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泉州市茶业产销现状分析自1985年开始,泉州市茶业获得较大速度的发展。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相似文献   

17.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属于福建省茶业中所生产的重要茶叶类型,它在加工工艺流程方面趋同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但在工序技术特征方面却与闽南乌龙茶大相径庭。所以本文简单介绍了安溪县花香型安溪铁观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初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详细探析,并在最后总结了不同安溪工艺制作背景下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9.
金秋季节,晴空万里。10月19日,由福建省茶叶学会、安溪歧山保健茶厂、安溪茗苑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安溪首届“魏苗杯”铁观音条王赛,在铁观音的故乡一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举行。松岩村山谷中,彩旗招展,鼓乐齐鸣,人头攒动,云集了来自安溪、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台湾、日本等地的茶农、茶商和茶叶科技人员三千余人。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心炯,代表评选活动领导小组致词。他介绍评选活动以弘扬中华茶文化,提高安溪铁观音声誉,开拓乌龙茶市场为宗旨。之后,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安溪乌龙茶稳定发展,荣获农业部、中…  相似文献   

20.
蔡建明 《中国茶叶》2007,29(6):10-11
安溪县地处福建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结合部,居山而近海,迄今已有千年以上的产茶历史,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经历了全国确定的贫困县到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安溪茶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