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土保持植物—芨芨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库  徐礼煜  于天富 《土壤》2002,34(3):170-172
本文以自然植被下土壤为对照,通过对芨芨草草地土壤全N、全P、全K、速效P、速效K、土壤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来了解芨芨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芨芨草对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影响不太,但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并能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及降低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2.
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P、速效K和阳离子代换量等主要养分。结果表明:大棚土壤pH值小于露天菜地、小于农田土壤,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逐渐酸化。3年以后大棚菜地土壤已明显出现N、P严重富集,K含量降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下降。7年以后的大棚已大部分出现肥力障碍。  相似文献   

3.
土壤镉吸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土壤镉吸附的机理和土壤pH、有机质含量、粘粒矿物类型及含量、土壤溶液中竞争性阳离子、共存阴离子、土壤温度等土壤性质对土壤镉吸附的影响;总结了土壤镉的吸附量随土壤pH增加、温度升高及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含量增加而增加的机理;竞争性阳离子的存在抑制镉的吸附,土壤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对镉吸附的影响取决于阴离子种类和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螨种类与数量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容重和pH值的增大而减少;长期施用EM堆肥,土壤孔隙多,通气性好,土壤耕层增厚,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螨种类与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土壤养分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土壤室内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等高种植的土壤养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植树年限的增加,植树坑外与坑内土壤全钾、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pH先升高后降低,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特征;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除土壤pH外,土壤养分呈减少趋势;坑内平均土壤全钾、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坑外增加了1.99%,4.94%和3.93%,说明人工刺槐林等高种植有利于改善黄土丘陵区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6.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土壤N,P,K及土壤有机质等方面研究了人为干扰(包括放牧、开垦和禁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垦和放牧会导致土壤,主要是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下降,而开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更为明显;禁牧会提高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而且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全氮、速效氮及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明显的负直线相关关系;速效K、速效P含量则与土壤深度的关系符合二次幂函数关系;全磷含量随深度的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土壤全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微弱的降低趋势,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表明,禁牧可以提高典型草原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有利于遏制草原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7.
王政  刘久羽  彭博  李博  阙宏伟  敖金成  刘加红 《土壤》2023,55(4):918-924
为实现坡耕地土壤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探究了云南红壤坡耕地烤烟生长季土壤主要养分迁移特征。结果表明:红壤坡耕地剖面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及主要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线性降低,土壤容重则线性增加,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30 cm土层以下变幅较小;随着烤烟生育期进程,剖面土壤化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红壤坡耕地烟田垄土和冲积土主要养分含量随坡位自上而下呈降低趋势,垄土降幅小于冲积土,且相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结构的有机质含量以垄土较高。红壤坡耕地不同坡位烟株生长特性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总体上,云南红壤坡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在耕作层(30 cm)以下下移潜力较弱,坡位因素会加速上坡位土壤贫瘠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粮草复种方式下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不同的粮草复种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种植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比较降低了土壤pH值、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特别是冬季种植多花黑麦草和黑麦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K和速效P含量,促进后作生长,为后季作物增产提供可能性.土壤pH值随土层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随土层增加而减少.经过一个复种周期,各复种方式土壤pH值稍有提高;有机质、全N、碱解N含量稍有降低,变化不大;土壤速效P和速效K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逐步连续分级法研究了砂姜黑土中铜锌镍锰的化学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耕作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锌镍锰的相对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氧化锰态和残留态则随剖面加深而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因元素种类和耕种方式而异,抑或增加抑或降低;晶形氧化铁态可以分成两类,铜镍变化不很明显,锌锰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早耕熟化尤其是水旱轮作后,土壤中铜锌镍锰由植物无效的残留态或者有效性较低的晶形铁态(锌和锰)向有效性较高的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中铜锌镍锰的可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对各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顺垄试验小区蓄水保土效果最差;地埂植物带、灌木埂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居中;生态修复、横垄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较高;水平坑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相当高.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生态修复对土壤pH、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修复最为明显;各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即土壤质地的修复效果均不明显,可见水土保持措施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土壤质地.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较短时间内,土壤SOC的消耗要大于其累积,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较好的SOC恢复效果.速效养分含量受水土保持措施影响非常大,土壤速效养分一部分随土壤侵蚀流失,一部分为植物所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各水土保持措施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恢复效果最佳.在目前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下,选择生态修复措施,即自然撂荒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恢复土壤肥力质量较好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资料整编是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性工作.按资料的来源和属性,可将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分为基础资料、观测资料、调查资料和衍生资料.水蚀区水土保持地面观测主要涉及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控制站,按监测内容和对象,一般可分为影响因子、径流和泥沙观测资料整编3大类,不同资料整编内容与方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近期,应抓紧制订监测资料整编的技术标准和整编制度,规范整编行为,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档案管理,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资料整编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布局等。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目标是建立健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监测体系,建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传输与发布的技术平台,形成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决策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业务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应用信息系统和环境建设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了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方法。针对项目施工期动土量大,地形、地貌变化迅速、剧烈,扰动地表类型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标桩法、径流小区法、侵蚀沟量测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四种监测方法进行了各种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监测。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基本可以囊括工程所有地表扰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监测效果较为理想。可为类似项目的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人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防治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江西省各级政府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该研究在江西省范围内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省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其分布,估算了该省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情况。并从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当前水土流失现状、来源和危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对比2011年和1991年新老水土保持法特点和内容,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修订水土保持法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新的水土保持法根据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工矿开发等活动的开展易于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特点,针对性地突出政府目标责任、规划、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法律约束及管理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同时,提出进一步研究有效实施新的水土保持法中如陡坡容许耕作坡度、开发建设中的跟踪监督、公众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服务领域的新生业务,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并通过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加以调控,使水土流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兹以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大型水利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水土流失监测项目为对象,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及监测成果作以全面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其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与试验观测和侵蚀模型研究的关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以满足新时期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方法]采用模糊聚类法,将全国31类生产建设项目划分为极严重、严重、一般、较轻微和轻微5个水土流失程度等级。[结果]根据项目区域敏感性和所在地区敏感性分析结果,将生产建设项目划分为极敏感、敏感和轻度敏感3个水土保持敏感等级。综合分析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程度、水土保持敏感性和项目规模,将生产建设项目划归A,B,C 3个水土保持管理级别。[结论]对于A类项目,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后续设计到方案审批各环节均应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B类项目中极敏感和敏感程度的项目也应该采取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于C类项目可以简化有关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9.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剥离表土多,施工占地面积大,对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实施,是防治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该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应与工程建设阶段相吻合,在工程实施、验收、运行等阶段均应开展相应的水保工作。水保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的目的与意义、编制依据、工程施工简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水保措施布设的重点区域,须通过多因素比较才能确定。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是库区的滑坡、塌岸。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上海市水土流失及措施现状,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基本情况,分析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和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200km^2,水土流失以河道两岸和湖泊沿岸的坍塌淤浅为主要特征,建设项目施工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是上海市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土保持措施较完善,但郊区部分河道还没有采取有效护坡措施,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河道边坡和湖泊岸线的护岸整治、海岸滩涂的保滩促淤治理是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和水土保持监测,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