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鲜食早熟春玉米是我县春季农业大田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为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增加农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县实行鲜食蚕豆套种春玉米技术,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7年该县示范推广蚕豆套种玉米技术3106亩,蚕豆平均亩产值达1502元,亩收益达950元,玉米平均亩产值达1150元,亩收益达450元。  相似文献   

2.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一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据我们多点调查和验收资料汇总.这种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获春马铃薯700~800kg,春玉米鲜穗1200~1300kg,除去生产成本.春马铃薯的收入可达800-900元.春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50~1150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鲜食糯玉米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辽宁普兰店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推广“马铃薯-鲜食糯玉米”两茬种植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全市连续三年播种超过5万亩,每亩“上茬超万斤,下茬过千元”效益达3000元.大大超过单纯种植大田玉米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车市蔬菜科技示范同探索出越冬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教种植模式.每亩可收获越冬菜500kg、洋葱2000kg、玉米3000kg,年平均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5.
海盐县海塘乡八团村8组农户冯明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种植春马铃薯/鲜食玉米、晚稻,1996年全年复种面积3.3亩,夏种总产2480.5kg,总产值4084.7元,净产值3219.9元;1997年全年复种面积3.9亩,总产3785.6kg,总产值5023.9元,净产值3995.7元;1998年全年复种面积4.5亩,总产4122.0kg,总产值6488.6元,净产值5306.7元;1999年的1.5亩春马铃薯又取得丰收,总产2001kg,总产值4062.0元,净产值3470.4元.由于效益显著,春马铃薯/鲜食玉米、晚稻这一种植模式已在本县推广.  相似文献   

6.
“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地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市海门镇利北村、德胜镇朝阳村等地都进行过同一块地栽培三季鲜食玉米的实践。青穗采收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8月中旬和11月上旬,亩产量春玉米850kg、夏玉米650kg、秋玉米700kg,每kg价格分别为1.30元、1.10元、1.20元,三季亩产值可达2660元。加上春玉米之前的一茬青蚕豆,亩产400kg,亩产值280元,全年亩总产值近3000元。一年收四熟,是一种高效茬口。  相似文献   

9.
鹤庆县草海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于2004年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特色玉米新品种——甜糯888,首次在海拔2190m的草海镇彭屯村进行百亩连片示范,获得了成功。2005至2008年继续在鹤庆县海拔2190m的坝区、海拔1850m的低热河谷区推广种植,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去苞叶鲜穗单苞重0.2kg,亩产量1500kg,每kg按鹤庆县鲜食玉米市场价格2.0元计算,亩产值达3000元,比本地鲜食玉米亩增值35.7%,比种植常规杂交玉米亩增值500~1000元,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以来,唐山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主抓的优质饲料玉米栽培及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年累计推广面积达3.26万hm^2,累计新增纯效益8145.78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三门县山区耕地面积比较大,但因农业生产效益低,冬季抛荒比较严重。马铃薯、玉米是当地居民喜欢食用的农产品,尤其是本地品种"小黄种"马铃薯、甜糯口味的鲜食玉米等农作物,长期以来市场销量比较大。马铃薯和玉米在当地有较好的种植传统,但种植时间比较集中,大部分在2月后开始播种,到5月下旬开始陆续采挖食用,全年空档时间长。2016年三门县农技推广部门在本县山区推广"春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效益较好。春马铃薯产量1300kg/667m~2,产值4160元/667m~2;玉米产量750kg/667m~2,产值1800元/667m~2;秋马铃薯产量1050kg/667m~2,产值3990元/667m~2。合计2016年产值9950元/667m~2,生产成本5189元/667m~2,纯利润4761元/667m~2。目前三门县推广面积133. 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菜场上卖玉米棒子的人多了起来,生意很不错,从初夏一直卖到秋末,价格高的时候一个棒子卖两三元,低的时候1千克也能卖出三四元。能卖这价的当然不是普通玉米,而是鲜食特用玉米中的一种——甜玉米。鲜食特用玉米一年可以种三五茬.效益相当可观.被一些大中城市的城郊政府列为高效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既然是特用,它的各方面和普通玉米有较大地不同.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对鲜食特用玉米有个较为全面地了解.本刊在此特请特用玉米专家、鄂甜玉4号育种人秦慧豹谈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种植鲜食春玉米也可获得较高的效益。1品种特性鲜食春玉米可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两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效益农业的不断发展,单季稻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七里村推广种植春甜玉米(浙甜2018)-单季超级稻(粤优938)的种植模式,建立种植示范片150亩。春玉米总产达102.7吨,亩产为685kg,按市场价每kg4元计算,亩经济收入2740元。超级稻粤优938平均单产达到612kg,按市场价每百公斤160元计算,亩经济收入为979.2元,用“旱育保姆”等技术省工省本,亩节本144元,取得亩产值超三千元的好效益。现将其实施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靳世峰 《甘肃农业》2008,(2):75-75,78
庄浪县鲜食型玉米品种贫乏,为给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供品种支撑,庄浪县种子管理站于2007年对新引进的5个鲜食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种植推广的抗病、稳产、商品性好的鲜食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据我们多点调查和验收资料汇总,这种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获春马铃薯700~800kg,春玉米鲜穗1200~1300kg,除去生产成本,春马铃薯的收入可达800~900元.春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50~1150元。同时还可收获秋马铃薯600~700kg,秋玉米鲜穗1100~1200kg,除去化肥、农药等开支,秋马铃薯的纯收入可达700~800元,秋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00~1100元。每667m~2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种植鲜食春玉米也可获得较高的效益。1品种特性鲜食春玉米可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两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己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鲜食玉米的消费是也在急剧增加,因此,“地膜覆盖鲜食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主要简介了鲜食玉米从整地、选种到采收的关键对技术,以对农业生产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一、鲜食玉米优点普通玉米因淀粉含量低、种皮厚、角质率较低、难以实现深加工等问题,导致其在市场上竞争力弱,生产效益低,已成为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3个系列)具备普通玉米无法比拟的优点:一是口感好,入口鲜嫩香甜;二是营养价值高;三是经济效益显著,鲜食玉米每667 m2收获鲜穗3500~4000,每667 m2产出效益2000~2500元;四是秸秆青贮,由于鲜食玉米收获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莲都区丽新乡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种植经济作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自2001年起,在老竹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引进鲜食春大豆并进行示范推广;到2004年,全乡已推广面积5000多亩,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丽新乡成宜村的涂立智户,2004年种植春大豆1.8亩,收鲜荚1315kg,售价2.00—3.50元/kg,总收入达2900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