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根癌病又称葡萄根头癌肿病,是一种根部细菌性病害。新疆哈密是我国主要葡萄产区之一,而且冬季又易发生冻害,所以此病在哈密发生率较普遍。该病多在葡萄生长中期发生,对葡萄树势和来年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1危害葡萄根癌病主要为害根茎、主根和侧根;2年生以上的主蔓近地面处  相似文献   

2.
<正>这几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有增无减,在葡萄生产中,葡萄黑豆病几乎年年发生,该病名副其实地成为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进入6、7月份,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到来,该病更容易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控制,将对葡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葡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危害部位有一个特点,一般只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  相似文献   

3.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引发葡萄其它病害的根源.近年来,随着农八师石河子葡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葡萄霜霉病在葡萄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尤其在无核葡萄上更为严重.为了寻求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本试验针对无核葡萄霜霉病采用多种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5月17日聊城东昌府区马海村几个葡萄种植户反映,他们在拱棚种植的葡萄,刚进入膨果期,不知为什么,这几天葡萄果面上长出褐色斑点,很象鸟眼。这两天除了果实有病斑外,发现新梢、卷须、叶柄上都有了病斑。果农反映的这种情况是葡萄黑痘病的典型症状。葡萄黑痘病又名黑斑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发生范围广,几乎所有葡萄产区每年都有发生。葡萄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幼果、幼叶、嫩梢和卷须。幼叶感病时,呈多角形病斑、叶脉感病时因病部停止生长,造成叶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扶沟县鲜食葡萄生长后期白腐病发生较为严重。该病主要为害果粒和穗轴,感病后穗轴腐烂,果粒脱落。一般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鸟眼病"等,是我国分布广、为害大的葡萄病害之一。尤其是春秋两季,温暖潮湿、多雨的产区发病重,可使葡萄减产80%左右。现将该病的为害情况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介绍。1.发病症状从葡萄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以春季和夏初为害较为集中。主要为害叶、叶柄、果梗、果实、新梢、卷须等幼嫩的绿色部位,以幼果受害最重。幼果早期极易感病,在果面和穗梗上产生许多褐色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笔者在鄂、湘、赣、皖等省下乡服务时,看到部分农户种植的葡萄叶片边缘翻卷焦枯,叶背面一层白霉,嫩稍扭曲,生长停滞,幼果穗上有的幼粒病部凹陷,呈白霉状,继而脱落的现象。有的幼果呈红褐色斑点,之后僵化开裂,待果实着色后才不再受害。以上是葡萄霜霉病的症状,该病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霜霉病是种植葡萄区域常见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地葡萄产区都有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袭卷了整个南方地区,导致葡萄霜霉病席卷葡萄园,湖南告急、湖北告急、广东告急、广西告急、重庆告急……今年的雨季来得比以往都要早,雨水也比以往都要多,很多葡萄园变成了一片汪洋,你的葡萄还好吗?雨季来临,葡萄霜霉病开始不断肆虐整个葡萄种植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雨水息息相关,持续不间断降雨给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芍药进入设施栽培后,常发生一种枝叶枯萎现象,危害严重。为明确病害发生原因,了解发病规律,笔者对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芍药枝叶枯萎现象进行定期观察。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寄主范围测定,鉴定该病为芍药灰霉病,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研究表明,该菌生长产孢的温度范围是4~28℃,最适合的温度范围是16~24℃;pH 2~11范围都可以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3~5,pH为2时不能产孢;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影响显著,给予一定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有利于产孢,连续光照下不能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莲藕重茬面积的增加,腐败病的危害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应注意重点防治。发病症状腐败病是莲藕上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后植株维管束会变褐色腐烂,多年连作的田块因田间病菌积累多发病重。该病主要危害莲藕的地下茎和根部,地上部也  相似文献   

11.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胫病是烟草大田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产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老烟区发生普遍比较严重。1.发病症状该病在烟草苗期和大田期都可发生,但主要为害大田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英国Eden Research公司生产的生物杀菌剂Novellus(基于萜烯类化合物)获准在澳大利亚销售,可有效防治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上的灰霉病(葡萄孢菌),该病害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该产品安全环保,不会在作物上造成有害残留。此前该产品以商品名"Mevalone"在欧洲和非洲销售,已在11个国家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性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1834年在美国野生葡萄中首次被发现,我国1899年开始记载本病的发生。发病严重时削弱树势,果穗不能正常发育而品质变劣,甚至不能成熟,致使减产20%左右,同时影响下一年产量。发病原因:葡萄霜霉病的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的葡萄霜霉菌(图1),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在12℃左右的  相似文献   

14.
<正>葡萄大小粒属葡萄老大难问题,国内大多数葡萄园均有发生。坐果后果实大小不均,大的大小的小,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品质、销售价格及果农的收入。葡萄大小粒现象原因很多,表现也不一样,要根据果园的情况,对症处理才能解决。1.品种原因。个别品种如巨峰、维多利亚、京亚等品种,天生授粉不良,大小粒多。这种大小粒,一般小粒的种子数量少或没有种子。措施:可以更换品种或作无核化处理,处理后所有的果粒都没有种子,在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该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昌黎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前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分析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方程,以期为结合短中期天气预报产品对酒葡萄霜霉病的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使用了近5年(2009—2013)霜霉病发生观测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对病发前7天的气象条件进行逐要素分析,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低温高湿是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对昌黎地区酿酒葡萄而言,当未来一周气温在22~26℃之间、相对湿度可达到80%以上且将有降水出现时,若根据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Y值在0.95~1.5之间则极易发生霜霉病。该研究得到了昌黎地区酒葡萄霜霉病发生的预测模型,对预测病害发生、加强病害防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为酒葡萄种植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在葡萄种植时,很多地方注重病害的防治,一般对虫害的防治往往掉以轻心,其实,葡萄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也相当严重,只是容易忽视罢了。现将近年来发生并造成危害的葡萄害虫——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危害症状。在南方葡萄种植区,透翅蛾的危害与发生相当普遍,以幼虫蛀入葡萄蔓中危害。幼虫白色像蛆一般,长约1厘米,很细,蛀入葡萄蔓中后,  相似文献   

18.
正番茄病毒病全国各产区都有发生,是一种易发、普发、重发的严重病害,具毁灭性。番茄发生该病后将减产15%~20%,较重的减产达50%以上,特重的毁园无收。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异常,该病发生趋重。防治番茄病毒病重点是防,将防与治的多种措施结合使用才可收到较理想的效果;方法单一或不综合起来使用,防治效果均不佳。以下介绍该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高效防控措施。一、发病症状由于品种、生长期、栽培方式、部位等的不同,该  相似文献   

19.
玉米褐斑病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褐斑病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玉米新病害,由于该病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初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而这个阶段正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病害对玉米籽粒饱满和果穗饱满都有不良影响,加上广大农民对该病症状认识不清,防治不力,致使其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阳志涛从广东打工回家,看到当地市场上俏卖的葡萄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进口的。方圆30多个村都没有规摸种植葡萄的,而当地市场上对葡萄的需求较大。一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位技术员告诉他:“你有好责任田么?种葡萄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于是,他萌发了利用自家3亩责任田种植良种葡萄的念头。阳志涛说干就干,到邵阳市南门口一家葡萄苗圃场买了200株“邵宝”葡萄苗子,回家后栽在5分责任田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