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粘虫色板在食用菌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行了对5种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对菇蚊菇蝇的诱杀效果比较研究,进一步对粘虫色板的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悬挂时间以及在菇房中应用粘虫色板的防效果和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评价等方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对食用菌菇蚊菇蝇的诱杀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粘虫色板对菇蚊菇蝇诱杀效果最佳;利用黄色粘虫色板悬挂在菇房中菌墙的上方30cm左右,晚间结合灯光诱杀效果最佳;处理菇房的菌袋受害率降低了14.7%,挽回产量损失达11.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不同颜色和悬挂方位对色板诱杀蜜柚害虫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色板和绿色板对白粉虱、白背飞虱和叶蝉的诱杀效果最好,黄色板对蝇类和蛾类的诱杀效果最好,蓝色板对蓟马的诱杀效果最好。在果树西方位挂板对白粉虱的诱杀效果最好,东方位挂板对蓟马诱杀效果最好,而在不同方位挂板对白背飞虱、叶蝉、蝇类和蛾类的诱杀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6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香蕉花蓟马Thrips hamaiiensis (Morgan)在香蕉园中普遍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筛选到更多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本文采用滤纸药膜法,进行了6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咪对香蕉花蓟马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57 mg/L、0.86 mg/L、0.98 mg/L、1.57 mg/L、1.66 mg/L和13.48 mg/L,对香蕉花蓟马若虫的LC50值为分别为0.57 mg/L、0.81 mg/L、1.03 mg/L、1.79 mg/L、1.96 mg/L和33.45 mg/L。6种杀虫剂中毒死蜱、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香蕉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地区香梨茎蜂发生动态及黄板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库尔勒市及其周边果园香梨茎蜂的发生规律和为害情况及黄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于2020年香梨茎蜂成虫活动期,利用黄色粘虫板按五点取样法定期调查成虫诱捕数量,分析其当年发生动态;并于香梨茎蜂活动期之后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调查未悬挂黄板果园与悬挂黄板果园的香梨茎蜂为害率,对比分析黄色粘虫板对香梨茎蜂为害的防控效果。经调查,香梨茎蜂主要在梨树花期前后为害,在4月中旬达到发生高峰期,成虫活动时间为19天(4月6—24日),主要通过雌成虫产卵行为为害新梢,在未挂黄板果园平均为害率为29.13%,悬挂黄板的香梨园平均为害率为13.60%,相较于未挂黄板的对照香梨园为害减少率为52.41%。香梨茎蜂成虫出枝活动期是防虫控害的关键时期,悬挂黄色粘虫板对香梨茎蜂的为害有明显的防控效果。建议当地4月在香梨园中大面积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减少香梨茎蜂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库尔勒市及其周边果园梨木虱的发生规律、为害情况及黄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于2021年梨木虱成虫活动期,利用黄色粘虫板按五点取样法定期调查成虫诱捕数量,分析其当年发生动态;并于梨木虱活动期之后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调查对照区果园与悬挂黄板处理区果园的梨木虱为害率,对比分析黄色粘虫板对梨木虱为害的防控效果。经调查,在库尔勒地区,梨木虱主要在嫩梢期、花期前后、及果实成熟期前为害,全年有两次虫口发生高峰,分别在3月底和4月底。至8月初库尔勒地区梨木虱数量开始大幅减少,其为害几乎贯穿梨树的整个生长期。黄板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梨木虱成虫出枝活动期是防虫控害的关键时期,处理区梨木虱较对照区为害率减少43.76%。这说明悬挂黄色粘虫板对梨木虱为害有实质性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茄子是人们广泛喜爱的蔬菜之一,目前正值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茄子进入了采收盛期,也是病虫害容易暴发成灾的时期。针对茄子茶黄螨、红蜘蛛、蚜虫、潜叶蝇、螨虫等虫害及青枯、绵疫、菌核等病害,需进行综合统防统治,具体措施如下。虫害物理防治宜选用40目的银灰色防虫网;棚内悬挂或棚外覆盖银灰色膜条,可驱避蚜虫、飞虱等;采用黄色粘虫板悬挂于植株上方10~15公分处,每亩均匀放置30~40块,可诱杀蚜虫和潜叶蝇等害虫;诱杀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等害虫,可在每2~3公顷悬挂1盏杀虫灯,离地高度1.5~2米。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性诱剂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二化螟性诱剂田间应用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为二化螟性信息素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种市售二化螟诱芯,比较了诱捕器的类型、颜色及悬挂高度对二化螟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所二化螟诱芯B引诱效果较好,粘胶板式(三角板)和水盆式2种类型诱捕器的引诱活性无显著差异;诱捕器颜色对引诱效果有较大影响,其中白色效果优于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红色、棕色;三角板诱捕器悬挂在1.4m和1.2m处的效果优于1.0m和0.8m。田间应用时建议选用中科院动物所二化螟诱芯B,采用白色三角板诱捕器,悬挂高度以1.2~1.4m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黄色黏虫板对蜜柚白粉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不同防治方法试验。试验设置黄色黏虫板悬挂在柚树不同方位、不同高度以及不同的悬挂密度对白粉虱的诱杀试验,7d后调查单板诱虫数量。结果表明,黄色黏虫板悬挂在柚树西方位的诱杀效果最好,东面次之,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这两个方位进行黄板悬挂;在3~4年的幼树上,不同悬挂高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悬挂密度处理之间的单板诱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随着悬挂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内的诱虫总量随之增加,因此在虫量较大时可增加悬挂密度以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es)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以自制实验装置为试材,采用选择性试验方法,测定六斑月瓢虫成虫对8种基本颜色的产卵趋性与行为选择性的数据。六斑月瓢虫在透明色卡上的产卵次数与产卵总量均最大(97次与926粒),其次为紫色色板(39次与435粒),而在黑色色卡上的产卵次数与产卵量均最小(1次与4粒)。六斑月瓢虫的平均每次产卵量在透明、紫、红、黄、蓝色卡上无显著差异性,且显著高于其余颜色色板。透明、紫色色板对六斑月瓢虫诱集数量与平均引诱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色板。六斑月瓢虫对透明色具有较高的产卵趋性,而对透明色、紫色均表现出较强的行为趋性。所获研究结果对六斑月瓢虫的天敌繁育、收集利用与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给黄粉虫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基础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以60日龄黄粉虫幼虫体壁颜色为基准,对两种典型色型黄粉虫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向选育,并对选育出的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历经4年多、连续12代的定向选育,成功获得遗传稳定的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这两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体色差异明显: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金黄色和黄褐色;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黑褐色和黑色。进一步对其成虫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性比、寿命及雌成虫产卵历期无显著差异,它们的雌雄性比约为1.0:1.0、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均在100天以上、雌成虫的平均产卵历期约为3~4个月。但不同试验条件下,两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高峰及产卵量差异显著:它们的孤雌成虫产卵前期为10天、无明显产卵高峰、产卵量极低(黄色型:40粒/雌,黑色型:28粒/雌);配对后的雌成虫产卵前期缩短为4天、且有2个明显的产卵高峰、产卵量也较孤雌成虫明显提高(单配组1♀+1♂:黄色型为438粒/雌,黑色型为406粒/雌;群配组50♀+50♂:黄色型为653粒/雌,黑色型为530粒/雌)。由此可见,雌雄配对可以大大提高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量,并且群配雌成虫的产卵量远远高于单配雌成虫,因此黄粉虫的养殖宜采用群养群配方式。此外,群配条件下黄色型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黑色型雌成虫,这提示,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繁殖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研究结果既为黄粉虫新品种培育积累了宝贵的遗传材料和基础数据,也为黄粉虫成虫的科学养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枇杷梨木虱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梨木虱平均虫量为123.23头,是兰板区梨木虱虫量的16.11倍,黄板处理区梨木虱虫量的减退率高达80.49%.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花色的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别以舌状花黄色和白色的观赏向日葵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F1自交,获得F2花色分离群体,分析2个群体后代花色及柱头色分离情况,并对株高、盘径、叶片数、舌状花瓣数、分枝数、柱头色及舌状花瓣色等7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杂交后代F1舌状花均为黄色,F2均分离出4种花色,表明亲本黄色由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F1的柱头均为紫色,F2分离出绿色和紫色,分离比例约为1:3,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柱头紫色是由独立等位基因控制的,属于质量性状,柱头紫色对绿色是完全显性;2个群体中超亲分离现象一致,其中分枝数和叶片数高于亲本范围,舌状花瓣数低于亲本范围,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在中亲优势分析中,YW比WY群体中亲优势明显;F2性状相关性表现基本一致,株高与花瓣数、分枝数和叶片数,盘径与花瓣数和分枝数,花瓣数与叶片数和分枝数,分枝数与叶片数,花色与柱头色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不同花色杂交后代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探讨,为观赏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黄胸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温度对黄胸蓟马Thrips hamaiiensis (Morgan)生长发育的影响,在5种恒温条件下(20,24,28,32和36℃)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28℃温度范围内,黄胸蓟马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当温度超过32℃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0~36℃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黄胸蓟马卵、若虫、预蛹、伪蛹及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67、9.48、11.06、8.54和11.39℃,有效积温分别为91.23、82.35、41.23、34.81和251.43 ℃?d;在20~36℃之间,黄胸蓟马世代存活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2℃>28℃>24℃>20℃>36℃。据此认为温度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深入了解常色叶植物色彩属性特征与应用现状,推进量化方法,旨在进一步通过常见绿地的常色叶植物定量化研究获得色彩量化数据,更好地呈现城市绿地色彩景观。对贵阳市绿地的常色叶园林植物进行调研,通过RHS比色卡和叶片采样扫描,调查叶色典型色彩,运用Matlab软件提取并聚类数据,并在HSB模式下量化分析常色叶植物叶色色彩属性特征,并进行配植应用。结果表明,贵阳市常色叶园林植物共计54种,分属33科49属,单色叶植物22种,共有5个色系19个典型色;双色叶植物2种,共2个色系4个典型色;斑色叶植物30种,共4个色系17个典型色。暖色系的植物种类居多,黄色系和红色系有37种植物,中性色和冷色系偏少;植物色彩的明度和彩度范围较大,多数植物为中、高明度和彩度;主要的色彩配植方式有单一植物色彩、类似色、对比色和多色彩配植。调查中,植物种类和色彩过于单调,少数种类频繁使用,缺少橙色和蓝紫色系的植物,建议增加此类植物的应用,均衡植物色彩搭配  相似文献   

15.
黄友谊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22-226
为促进金花菌茶产品的开发,通过人工接种金花菌发酵,分析比较不同茶类、不同绿茶原料对金花菌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原料中以红茶发酵的金花菌茶感官品质最佳,菌香浓郁,绵滑感强,但内含物质含量以晒青发酵的最高;不同绿茶原料中以杀青揉捻叶发酵的金花菌茶品质最佳,汤色橙黄尚明,滋味浓醇绵滑,内含成分丰富。这说明在不同茶类中以红茶为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感官品质的形成,晒青原料更有利于金花菌茶理化品质的形成,而以杀青揉捻叶为原料发酵金花菌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引进的日本大花萱草品种开发及市场应用前景,[方法]以引进的23种日本大花萱草为材料,对其花色、花型及开花性状等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供试的日本大花萱草为早花型常绿品种,品种花型多变,以红色、橙色、黄色和紫色为主要色系,花色丰富,花大小、花瓣内、外两轮的长度、宽度及长宽比、花苔高度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日本大花萱草色彩丰富,花型多变,株型与花朵大小差异显著,在实际园林应用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扩大繁殖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