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的毒力高低分别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其EC50值分别为1.83μg/m l、2.05μg/m l、2.24μg/m l、5.33μg/m l和21.33μg/m l,EC95值分别为7.76μg/m l、8.71μg/m l、9.76μg/m l、27.77μg/m l和85.60μg/m l。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平板菌落法测定了杀菌剂对玉米顶腐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μg/mL的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7%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3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1000μg/mL和500μg/mL供试各杀菌剂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抑制孢子萌发EC50分别为0.2719μg/mL和762.8854μg/mL。供试杀菌剂抑制芽管伸长的EC50差异显著,47%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为0.1268μg/mL,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383.9653μg/mL。杀菌剂对分生孢子产生抑制作用显著,产孢量显著小于对照,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能完全抑制孢子形成。  相似文献   

3.
黍黑孢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40 h后开始产孢,但孢子萌发在产孢20 d后。1/2马铃薯葡萄糖汁(PDB)和1%酵母浸出膏显著地促进孢子萌发,萌发率分别达到99%和87.7%,而5%葡萄糖、1%胰蛋白胨和5%蔗糖对孢子萌发促进作用不显著。药剂对菌丝抑制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等8种药剂都对黍黑孢菌菌丝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EC50为0.017μg/mL,EC95为0.098μg/mL。药剂对黍黑孢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福.腐.百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福甲胂.福锌可湿性粉剂和28%百.霉威可湿性粉剂都是有效的杀菌剂,其中,百菌清效果最好,其EC50和EC95分别为0.008μg/mL和0.107μg/mL。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安徽玉米小斑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从安徽省的主要玉米产区分离到9个代表性玉米小斑病菌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常用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菌对百菌清、烯唑醇、腐霉利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734 2~13.091 8、0.0106~4.2580μg/mL和0.1406~76.8063μg/mL,且不同菌株之间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金钱树疫病病原菌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15%四霉素水剂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0457μg/mL,EC90值为0.2174μg/mL;其次为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抑菌效果显著,前者的EC50值为0.0758μg/mL,EC90值为2.4683μg/mL,后者的EC50值为0.3407μg/mL,EC90值为2.0794 μg/mL;22.7%二氰葸醌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氟码·乙铝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1382 μg/mL、2.3796μg/mL和5.4602μg/mL;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值为498 μg/mL.在供试的7种杀菌剂中,性价比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最高,其次为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采自江苏省姜堰、靖江和常州3个地区的水稻恶苗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7株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20~1.333μg/m L之间,分离到的菌株对咪鲜胺均表现为中抗和高抗,其中中抗菌株18株,占23.38%,高抗菌株59株,占76.62%,说明咪鲜胺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恶苗病菌优势群体。氰烯菌酯(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12~2.040μg/m L之间,菌株的敏感性频率近似正态分布,EC50均值为(0.684±0.265)μg/m L,建议将此值作为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了7大类8种常用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供试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效果均较好,其中三唑类丙环唑的毒力最高,EC50值为0.023mg/L。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百菌清和嘧菌酯的毒力也较高,EC50均低于1.0mg/L;多菌灵和异菌脲对黄瓜枯萎病的毒力分别为1.105和1.181mg/L,仍有较好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玉米中、后期叶斑病(大斑病)有效的农药种类,从而为田间防治奠定基础,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室内抑菌率和毒力。结果表明,抑菌率较高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吡唑嘧菌酯乳油,均达70%以上;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和1 0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和1 200倍液,抑菌率均大于6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的EC_(50)较低,分别为0.022、0.150和0.512 mg/L。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EC_(50)值为对照,得出不同杀菌剂相对毒力指数,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对供试玉米大斑病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说明4种药剂对大斑病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栝蒌叶枯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的叶枯病是栝蒌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在安徽大别山栝蒌生产区发生严重。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12个代表性栝蒌叶枯病菌菌株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栝蒌叶枯病菌对咪鲜胺敏感性较高,其EC50为0.013 0~0.219μg/mL;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对栝蒌叶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各菌株对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EC50分别为0.997~95.64μg/mL和1.66~185.84μg/mL;多菌灵对栝蒌叶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0.
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的生物活性及其内吸输导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JS399-19) 是一种对禾谷镰孢菌具有专化活性的新型杀菌剂。研究表明,该药在离体条件下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抗多菌灵菌株及野生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平均EC50值分别为0.117±0.036和0.107±0.020 μg/mL 。氰烯菌酯不能抑制禾谷镰孢菌的分生孢子萌发,但能引起抗多菌灵菌株及敏感菌株的分生孢子萌发后的芽管畸形。活体条件下,氰烯菌酯灌根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防效,在叶片间的输导性较差,不能被小麦穗颈吸收;该药在同一张叶片上仅表现为向上输导,对处理部位的下部几乎没有防效。用400 μg/mL氰烯菌酯和400 μg/mL多菌灵穗部喷雾处理前1 、2 、3 d接种禾谷镰孢菌分生孢子,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5%、75%和62%;处理后1 、2 、3 d 接种,防效分别为88%、78%和73%,而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效较差。说明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性的地区,氰烯菌酯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替代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相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桦 《植物保护学报》1991,18(4):293-297
以省内粳稻品种(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的相关关系。在1979年、1980年及1989年,共测定了375份材料的苗瘟与叶瘟、叶瘟与穗颈瘟、苗瘟与穗颈瘟之间的相关系数,经显著性测验,均为极显著,数值达到中等正直线相关和强正直线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品种的抗性鉴定用多次苗期鉴定代替一年一次生育期鉴定是可行的。还对各瘟间关系与品种熟期、各瘟关系在杂交后代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相似性系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植物区系地理学中的植物区系分区,过渡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属性及植物区系起源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相似性系数,种相似性系数,属相似性系数和科相似性系数等术语的阐述,提出了“区系相性系数(coefficientofsimilarityofflora)”概念,简要介绍了属或种(或科)相似性系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建议:在植物区系地理化比较研究中,采取  相似文献   

13.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客观评价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制定了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四级指标值。选择各级别典型生态区域实例,通过对现状和指标值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反映了植被生态的量化指标,具有易获得性和实用性,符合当地生态质量现状,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生态质量,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域生态保护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绢病是苹果苗期和幼树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死树和死苗。为了筛选有效的杀菌剂,提供有效的病害防控技术,通过花盆土壤施药、撒施药土等方法测试了9种杀菌剂和生石灰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95%甲基立枯磷TC和99%噁霉灵TC两种药剂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抑制率在80%以上;25 g/L咯菌腈FSC和45%抑菌脲SC对白绢病菌的生长和菌核形成也有抑制效果,但其抑制率不足50%。9种杀菌剂都不能杀死菌核中的病菌。生石灰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生长扩展,其抑菌范围超过5 cm,但不能抑制病菌形成菌核。将生石灰撒于根围或土表,或混入育苗基质、锯末或土壤中,可预防苹果苗期和幼树期的白绢病。甲基立枯磷和噁霉灵可用于苗木消毒、浇施、地面喷雾或随滴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灰斑病菌孢子产生、病菌接种和寄主抗病性测定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和玉米叶粉琼脂两种培养基,温度24~25℃,培养5天,病菌可大量产生分生孢子;于植株喇叭口期,用注射器将病菌孢子悬浮液注射于植株喇叭口中,获得了理想的发病效果;对20个玉米自交系注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但未发现免疫自交系。  相似文献   

16.
草原土壤胀缩运动的发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调查草原地裂缝的空间静态分布及时间动态分布,并调查土壤及植被状况,研究草原土壤胀缩运动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土壤的开裂主要与土壤粘粒(<0.001mm)含量有关,土壤粘粒含量越高,土壤胀缩程度越大。认为土壤胀缩运动主要决定于土壤粘粒的含量,同时季节性冻融作用与干湿交替作用是导致土壤胀缩运动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7.
U形衬砌渠道冻胀机理与防渗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薄壳结构理论分析U形衬砌渠道抗冻胀机理,认为在冻胀力作用下,U形砌体发生整体上抬时,不象梯形渠道在渠底中部沿渠道轴线方向和在两渠坡距渠坡底1/3处沿渠线方向各形成一条冻胀裂缝,U形衬砌渠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受渠基土壤水分以及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与渠道走向及受力状态有关,所有这些将使衬砌体发生不均匀冻胀而破坏。依据水力最佳断面条件求解U形渠最佳断面参数,分析我国南北灌区的三种断面形式不同衬砌材料、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嵌缝材料的大中型U形衬砌渠道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认为在无冻害地区U形衬砌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在冻胀量不超过5 cm的Ⅱ级基土冻胀性工程地区,在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后,U形衬砌渠道仍然是一种完全适用的、良好的防渗方案。针对U形衬砌渠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景观格局的新疆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维倒数、破碎度两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3个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生成生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从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结合并利用GIS技术对新疆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 未利用地和农用地的景观脆弱度指数较高,草地、林地其次,建设用地和水域最小;(2) 相关分析显示,破碎度、盐渍化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与景观类型脆弱性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较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3) 区域生态脆弱度的空间格局与研究区实际吻合良好,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环两大盆地分布,离沙漠腹地距离越近脆弱度越高;垂直方向上生态脆弱度具有随海拔增高坡度变大而增大的趋势; (4) 结合研究区实际可知,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为新疆的生态环境提供背景基础,而人类活动则是重要的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品种抗病性持久度的估测(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品种的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的持久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持久抗病性指的是基因型,抗病性持久度是表现型。表现持久的,可能是但未必是持久抗病性;持久抗病性的表现也因环境条件和背景系统而异。初步研制成一个抗病性持久度估测模型DRES。模拟研究表明:背景系统、品种面积比例、流行速率和新小种初始频率对抗病性持久度影响很大,但是,在这些因素的种种组合下,抗病性持久度在不同品种之间的相对差异仍然基本不变。利用DRES可以由品种的小种抗性谱(以各小种寄生适合度fj示)推知其种种条件下的抗病性持久度表现。DRES可用于不同品种抗病性持久度的比较和其它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点观测及调查等方法对沙区土壤沙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区有沙漠化土地210 496 hm2,占沙区总面积(540 950 hm2)的38.91%,沙漠化平均每年沙线从西北向东推进0.54 km。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毛乌素沙地为沙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及外部来源,干旱多风、风蚀水侵等自然灾害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当地农业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治土壤沙化的对策:治沙先种草,草灌结合;建立草—灌—乔“山型”体系和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沙线南移;在荒芜的沙地大量种植耐牧的灌木,沙打旺等牧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沙区人民的防沙、治沙意识;通过人大立法,迅速制止无限度的垦荒;放宽政策,鼓励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促进沙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