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蝗虫鼠害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草场退化,恶化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其次,深入探讨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90年代以来阿巴嘎旗草原蝗虫连年发生,并暴发成灾,成为阿巴嘎旗草原毁灭性的灾害之一。1999年~2004年阿巴嘎旗草原蝗虫累计发生面积达3.9万km^2,这更加剧了草场的退化和沙化,给阿巴嘎旗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严重地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为保护草原,恢复草原生产力,阿巴嘎旗连续6年使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对7040km^2面积的草原蝗虫进行了防治。灭效达90%以上,并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3.
伊犁河谷有500多万亩的优良草场,但是每年都有上百万亩发生蝗灾。为能将草原蝗虫灾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近年来,伊犁农牧区的农牧民在草原上大量牧鸡牧鸭,不仅控制了草原虫害,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收入。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天然大草原。近几年来由于干旱少雨等不良气候因素带来的蝗灾,导致草场退化、沙化面积达1624万公顷。为控制草原蝗虫危害,我盟于2001年开始探索牧鸡治蝗方法,2002年初见成效,开创了一条防治草原蝗虫的新途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治蝗鸡品种选择鸡的品种很多,用于治蝗的鸡原则上应选择活泼好动、抗病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长的海兰褐、寿光鸡、庄河鸡、肉杂二代、三黄鸡等商品型杂交鸡和地方良种。2牧养期饲养管理技术2.1准备流动式鸡棚建棚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坚固耐用、便于游牧、防风、防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凉山州因受气候变化、草原退化等因素影响,草原蝗虫发生为害趋势逐年加重,其大量啃食牧草、破坏草原,致使草原退化,对凉山州草业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草原蝗虫的防治,研究不同药剂对凉山州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旨在多方面贮备防治草原虫害技术、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善草原虫害耐药性,并为草原虫害防治增加药剂选择性、针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黑龙江省中西部。全市奶牛存栏 95 540头,拥有草原 251万亩。由于今年气候变化,长期干旱致使草原蝗灾比较严重,发生面积在 70万亩左右,严重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草原蝗虫发生严重地段进行了牧鸡灭蝗工作,实践证明,牧鸡灭蝗投入低、效益高,灭蝗效果显著。 1蝗灾情况   根据往年蝗虫危害牧草的程度, 5月初对全市的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进行了挖虫卵的调查,从挖虫卵的情况看,该市任民、升平、中本镇的 3.5万亩草原虫卵较多,每平方米平均有 400~ 500粒虫卵, 6月初对三个…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辅助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越 《畜牧兽医学报》1999,30(6):574-576
不合理的草原放牧活动会使草原退化,沙化,导致蝗虫灾害,使畜牧业遭受损失。本文在草原放牧活动和蝗虫群落之间的关系理论和与环境科学,生物学,畜牧科学等研究成果上,探讨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分析草原放牧活动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不仅作到快速,准确地预测蝗虫灾害的发生,还可以为调整放牧强度,方式和放牧草场提供依据,使畜牧活动达到最佳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蝗虫发生成灾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蝗虫发生成灾是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生态学问题。近年由于干旱少雨,草原植被的退化,沙化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拦路虎,而草原蝗虫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互为前提恶性循环的两个方面。同时退耕还牧、还草及沙源治理,天然草场改良等生态建设中新的蝗虫灾害还会产生,原来次要的蝗虫灾害还会上升为主要的蝗虫灾害。所以,草原蝗虫的治理将是西乌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草原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9.
实现草畜平衡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严重.导致草畜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新疆草原面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近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使天然草场尤其是冬春草场大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因超载过牧草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面积的减少造成冬春草料不足.夏季草场严重超载.使牧区草场处于超饱和状态。草原畜牧业正处于一个草原退化(减少)-人口增加-牲畜扩增-牲畜品种弱化-畜牧业产出低-牧民增收困难的恶性循环。加之农区牲畜到放牧场更加重了天然草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中南部,天然草原集中连片,草原植被以多年生的根茎型禾草为主,羊草为主要建群种,兼有羊草和杂草类型。人工草场多为禾本科、豆科混播类型。牧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具备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但由于过度放牧、干旱和风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草原植被退化严重,蝗虫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夏天,该县有面积约1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天然草原蝗虫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1.
渭源县黄香沟牧区气候湿润,草地资源丰富,是县内主要牧区。近年来受蝗虫危害,牧区草原退化,2010年开始,渭源县采用牧鸡灭蝗技术,经试用推广,牧鸡灭蝗具有“灭效高、见效快、无公害、收益好”等特点,逐步发展为草原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一项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天然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最经济的物质基础。陇南地区拥有天然草场956.7万亩,占总面积的22.85%,其中分布在高山地带的草甸类草场411.8万亩,占总草场面积的43%,发展草原畜牧业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牧业生产中片面追求放牧家畜的净增存栏,不注重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加之垦草开荒,挖野药,铲草皮等人为破坏因素,致使天然草场日趋退化,牧业生产资源优势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今年退牧还草0.067亿公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牧业通讯》2006,(9):28-28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消息,退牧还草工程自2003年开始试点,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  相似文献   

14.
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毅才 《草业科学》2009,26(11):157-160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历年防蝗总结报告分析得出,甘肃草原蝗虫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四大蝗区(祁连山蝗区、甘加蝗区、马鬃山蝗区、龙首山蝗区)。蝗虫危害占甘肃省草原虫灾的50%以上,蝗虫种类有152种以上,是全国草原蝗虫的重点区域。一年中蝗虫多种类发生、不同时期发生,彻底防除难度大,干旱和草原退化加剧草原蝗虫大发生,因蝗制宜,创建草原蝗虫防治新机制,将一般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防控草原蝗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区草场面积逐年减少,沙化、退化日益严重,草场载畜能力超负荷运转,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加强草原保护工作,运用草原法律、法规,充分调动各方面极因素,加强管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天祝县目前天然草原巴普通发生退化,其中退化比较严重的达到13.47万hm^2,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34.41%,重点分布于草原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沙化、碱化面积8.6万hm^2。草原退化是内围和外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滥垦乱挖、不合理利用等。提出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改良退化草场,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强化草地监管力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牧业通讯》2006,(15):29-29
尽管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效果.但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农业部有关人士目前在天津提出.国家应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投入力度,争取在2015年以前实现退牧还草20亿亩.基本扭转草原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玲 《草业科学》2006,23(6):72-72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生大面积草原鼠虫害,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为466.67万hm^2,目前,阿拉善盟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由于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阿拉善盟草原鼠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沙鼠、白刺虫害等严重发生,危害加剧,许多草场逐渐沙化。目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预计为200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86.67万hm^2。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白刺草场、天然梭梭林、湖盆腹地。由于分布广、越冬基数高,预计2006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近266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00万hm^2。主要是白刺僧叶蛾、白刺叶甲、蝗虫、柽柳条叶甲、沙蒿金叶甲等。  相似文献   

19.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草地资源是布尔津县生态安全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受自然条件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造成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布尔津县56%的天然草原已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22%的严重退化。大面积的草场退化直接影响着布尔津县的生态环境及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牧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布尔津县草原退化情况,找出退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