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电厂余热水培育淡水鲳亲鱼,首次进行冬季人工繁殖,获得15万尾冬繁鱼苗.  相似文献   

2.
短盖巨脂鲤(Colosscma bzackyomum)俗称淡水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淡水鲳体型侧扁,背高肉厚,鳞细、鳍红、尾黑、体表有黑色花斑。1982年我国台湾省最先从国外引进,经三年多的培育,认为是良好的可养殖的食用鱼。  相似文献   

3.
淡水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食用和观赏的大型鱼类之一。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88年获得了人工繁殖成功。由于淡水鲳生长迅速,受到各地的欢迎。随着淡水鲳养殖的推广,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危害较大。本文就淡水鲳的...  相似文献   

4.
一、淡水鲳养殖的一般现状目前,淡水鲳的养殖基本上属于一龄种、二龄成鱼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在放养时,因鱼种越冬方式不同、养殖的产量或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越冬水环境属于低温保种型,在长达6~7个月的时间里鱼种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放养后生长势减弱,自然会影响增重倍数;如果越冬水环境属于适温培育型,  相似文献   

5.
淡水鲳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鲳的苗种培育技术,本文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部分,作如下介绍: 一、鱼苗培育孵化器中的仔鱼肠管形成、口开启后就要下池培育,此时仔鱼全长一般为5.6毫米。首先是鱼苗池的彻底清理和消毒,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在清水状态下,将淡水鲳鱼苗适时下池。鱼苗下池头7天内,先采用传统的豆浆喂养法喂养(100克/万尾),辅助投喂全蛋煮成  相似文献   

6.
淡水鲳商品鱼的养殖,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鱼种池套养、四大家鱼的成鱼池混养、池塘主养和集约化单养。本文介绍这四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最后叙述养殖淡水鲳的实用饲料配方。一、鱼种池套养,育成商品鱼淡水鲳的苗种较少又缺乏养殖经验的生产单位,主要采用鱼种池套养的  相似文献   

7.
我县于1988年引进淡水鲳,在1990年利用塑料薄膜暖房进行淡水鲳越冬过程中,同时套养同规格尼罗罗非鱼鱼种,整个越冬期间基本上没发生鱼病,到1991年春出池,淡水鲳成活率达85.7%。而1989年  相似文献   

8.
淡水鲳亲鱼经温水越冬,强化培育,其性腺可提早成熟。采用常规催产技术可提早产卵。孵化所得的鱼苗育成夏花鱼种,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9.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淡水鲳早繁培育的夏花经123天饲养,亩净产为408.13千克,平均个体重240.56克,达到了食用鱼规格;经成本核算,亩净利润可达1037.19元。  相似文献   

12.
陈启春 《淡水渔业》1996,26(6):22-24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陈启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在一口面积8.5亩的小山塘里,进行主养淡水鲳高产试验。收获时平均亩产达1077公斤,其中淡水鲳产量占总产量的68.7%,亩产值8812元,亩效益2853元,取得令人...  相似文献   

13.
王玉玺 《齐鲁渔业》1995,12(1):26-27
在1.8亩池塘中进行早繁淡水鲳当年养成技术试验,在无增氧机条件下,进行淡水鲳和罗非鱼混养。经128天饲养,平均亩净产560.9kg,其中淡水鲳为281.7kg,养在规格达540g/尾,鉴定认为,当年养成这样的规格属省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3月3日国内首家引进细鳞鲳后,经三年多精心培育,已于1999年7月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在1999年7月28日通过了浙江省科委和省水产局主持的验收,共获下塘鱼苗10万尾。细鳞鲳,中文学名为细鳞肥脂鲤,拉丁名为Pia...  相似文献   

15.
我县于1988年引进淡水鲳,经多年的养殖,我站初步摸索出淡水鲳越冬的方法,鱼种越冬成活率达到85%以上,亩均越冬产量9400多公斤。具体做法是:一、暖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水温对淡水鲳鱼苗生长与成活率有直接影响。水温27.0℃的试验池鱼苗生长速度比对照池(23℃左右)快一倍左右,且成活率提高30%—100%。培育淡水鲳幼苗最适水温为27℃,一般不能低于24℃。  相似文献   

17.
<正> 淡水鲳是我国近年引进的名贵养殖鱼类。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下,通过与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协作,于1987年7月在我国首次人工繁殖淡水鲳成  相似文献   

18.
<正> 淡水鲳(Colossoma sp.)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当地的重要渔捞对象。体型侧扁,背高肉厚,鳞细,鳍红,尾黑,体表有黑色花斑,是一种极美的观赏鱼类(见照片)。近年来,己被发现是一种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害,耐低氧,肉质鲜的优良养殖对象。但目前国内刚开始养殖,对其研究也刚刚起步。我所于1985年引进淡水鲳鱼种,为了弄清淡水鲳的生长和养殖特性,作者就淡水鲳的生长速度,水质条件,饵料要求在室内可控水体中进行了初步试验,并与尼罗罗非鱼进行了对照。旨在获得科学的依据,为推广养殖淡水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冯杰 《水产养殖》1993,(1):12-12
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属热带暖水性鱼类,水温不宜低于20℃,每年10月至竖年5月需在越冬房中度过。根据我们三年试养的体会,淡水鲳在越冬期间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和水霉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淡水鲳的催产与孵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北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池塘培育和温流水越冬,淡水鲳是可以达到性成熟的,性成熟的年龄为3~ 龄,采用现行的四大家鱼催产剂,无论一次或分次注射,都能获得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