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从文献资料入手,概述中国各类古典园林的灵芝景观,分析灵芝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作用,提出在现代园林造景中运用灵芝景观的方法。文章分两期刊登。本期先刊出4点1传说与仙话园林中的灵芝景观;2皇家园林的灵芝景观;3私家园林的灵芝景观;4寺观园林的灵芝景观。文章的其余内容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2.
论竹与园林造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了竹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竹广泛运用于古典园林的研究,论述了竹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进而对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加以阐述。提出竹子造景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城市园林动态造景是园林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法,通过剖析动态景观塑造的现状及园林动态景观在城市美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园林动态景观的运用类型,并以美学基础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动态景观塑造原理,论述了现代园林动态造景的塑造方式与手法,从而提出了园林动态景观营造的途径和路线。  相似文献   

4.
梅花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梅文化深厚的底蕴,使梅花造景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现代园林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梅花造景的艺术手法,巧妙运用它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环境等处理上的显著效果,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幽雅景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植物,作为造景要素中具有生命力并孕育生命的元素,为园林增添了时间的美感,同时也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其诗情画意之美在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应用史,并从中总结古人植栽配置原则,为现代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艺思 《绿色科技》2020,(3):51-53,58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及传统的审美情趣,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属于单一性的元素堆砌,而是基于深入解读传统文化,进而把现代元素也实施了合理的融入,把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作为核心去创设出极具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基于此,以武夷绿洲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部分经典造景手法运用到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实现了古典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和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以期为今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竹子以其独有的材质魅力和高贵品格吸引着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重要组成。我国西周时期就有记载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到了元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取得了较高的世界地位。梳理、学习中国古代造园中竹景观的应用对于打造现代竹景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直接或间接以声音为元素的景观营造比比皆是。作者通过传统诗词、美学理论以及古典园林中的实例,阐述了声景的概念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构成,并从植物、地形和建筑等园林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古典园林声景的营造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声景设计提供值得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梅花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梅花种质资源丰富,在整个梅自然分布范围内,形成总体连续和局部间断格局。川、黔、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一带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梅花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类型在韵、姿、色、香等方面具有独特自然美和丰富的多样性特征,使之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现代园林造景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梅花造景的优良传统及其艺术手法与园林要素结合,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幽雅景观。  相似文献   

10.
书院植物景观是彰显古书院环境艺术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综述法,总结归纳出华南、华中和北方古书院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应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植物景观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并对古书院植物景观设计手法进行研究,得出书院园林中植物造景吸收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如天人合一,托物言志,因地制宜,通过书院中的楹联、牌匾进行植物造景等。这些优秀的书院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手法可为当今古书院及其景区、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红楼梦》大观因为例,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植物造景技法.探讨了大观园中植物配置对于整体空间环境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植物所具有色相和季相的变化,植物配置与水体、建筑、道路和筑山巧妙结合,使大观园园林景观四季皆有花木景观可赏,这也是完美的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技法.对《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植物景观研究与分析,对于我国当今园林的植物造景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借鉴了传统文化和园林植物寓意,在青岛“凤栖苑”的景观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粹与现代环境、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景观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文化瑰宝,更是全人类珍惜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对世界建筑美学、历史文脉等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古典园林对我国现代艺术和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论述,阐明随着造园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视影的逐步开阔,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艺术传承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园冶》中提出的园林基本原则,"天人合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丰富的美学内容显示出中国园林独特的精神境界,分析了园冶美学思想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为现代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在研读《园冶》、《长物志》的基础上,运用近现代的建筑空间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将其总结为“竹里通幽”、“移竹当宙”、“粉墙竹影”和“竹石小品”,以资拓展现代园林竹子景观配置方式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的园林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造园设计手法已经极尽趋于成熟,不仅在古代造园活动中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还继续影响着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方式.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小尺度现代景观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代景观在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造园设计手法时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18.
张铭远  陶昕  曾畅 《广东园林》2019,41(4):82-88
基于沿袭仙湖植物园的中国古典写意山水园的风格定位,在深圳市园林景观品质提升行动中对该园湖区景观进行改造。从完善初期规划园林格局、恢复古典园林庭院结构、优化溪湖驳岸亲水空间、提升环湖交通系统等4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此次景观改造中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传湖承和发扬的实践经验和启示,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现代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剖析了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做了进一步探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与手法。  相似文献   

20.
园林造景与中国传统风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园林选址、园林组景、园林植物各园林造景要素与传统风水的内在联系,旨在用传统风水理论的科学内涵来指导未来的园林设计,从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并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理念创造出更多宜人的风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