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蚕氨基酸代谢一些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明显的增丝作用,它已为大量实验室工作和大面积生产实践所证实。对于其增丝机制,仓田启而曾观察了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后部丝腺DNA量的影响和绢丝蛋白合成的关系;夏邦颖、郭郛等观察到激素处理后丝腺中rRNA和多聚核糖体含量有所增加。另外,广东农林学院也报导了激素处理后对谷丙转氦酶的影响。增丝机制以及有关激素对代谢的调节控制问题,已逐渐引起国内外的视重。  相似文献   

2.
将5令起蚕经3.5天后进行绝食处理(绝食区),5令起蚕摄食时间仅限于每天6小时的饲育(减食区),定量调查蚕儿及绢丝腺的成长,后部丝腺中核酸含量的变化和蚕茧产量。蚕儿的成长体重和后部丝腺,减食区的成长速度大致是对照区的一半,绝食区从开始绝食后便停止生长,重量减少。前、中部丝腺的干物重和按照比例丝液的积蓄比蚕儿生长显著的低。但绝食区的蚕儿绝食后,能暂时地继续增加重量。后部丝腺DNA的增加,每日减量饲育没受到明显地影响;但绝食区却造成了DNA量的减少。关于RNA的积蓄,减食区的最大量约是对照区的70%。绝食区绝食后RNA立刻急速地降低。绝食区减食区的茧质明显地低劣,平均后部丝腺RNA茧丝生成放率大约不到对照区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氨基酸饲料饲育家蚕5令幼虫,饲料中的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量对5令期各组织的成长、体液成分和尿酸排泄的影响。现将所得结果归纳如下。 (1)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量在143mg/g(E/TA值0.44)时,5令期体重最大;在上述两类氨基酸量更多的场合,绢丝腺、脂肪组织的成长良好。 (2)在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量少(E/TA值高)的场合,绢丝腺以外的体组织、中肠和睾丸比绢丝腺、脂肪组织成长良好。 (3)体液蛋白质量随饲料中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游离氨基酸量则表示比较稳定。 (4)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添加量在200mg/g以上,则尿酸排泄量激增。 (5)酸性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对上述各组织的成长、体液成分和尿酸排泄的影响,因饲料中蔗糖的存在与否而异,在不添加蔗糖区,可以看到妨碍上述氨基酸在蚕体内利用的征候。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三眼蚕诱导剂SM一1对家蚕丝蛋白合成的调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sM-1处理后,家蚕后部丝腺DNA中~3H-胸腺嘧啶核苷的参入速率明显增快.SM一1诱导三眠蚕在四龄第2天~3H-胸腺嘧啶核苷的参入量最高,比同时的对照高近1倍;五龄第2天SM—1处理区,在五龄第3天~H-胸腺嘧啶核苷的参入速率有所增快.(2)SM-1诱导的三眠蚕,后丝腺DNA和RNA含量的高峰比对照提前4-6天出现,且其末龄(四龄)DNA和RNA含量的增减趋势与对照末龄(五龄)DNV和RNA含量的增减趋势非常相似.(3)五龄前期用SM一1处理家蚕幼虫,对后丝腺DNA和RNA含量增加具有暂时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STS改良法抽提家蚕后部丝腺的两类核酸(DNA和RNA),研究家蚕杂交原种后部丝腺的核酸含量与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从定量分析上证明了DNA控制RNA的转录合成,并决定家蚕的生物学产量;RNA决定丝蛋白代谢的速度和强度,并从微观上证明了多丝量品种的体弱难养,为育种实践上应用核酸分析预测产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1、绢丝腺 (1) 绢丝腺的形态绢丝腺是生产茧丝的原料——液状绢的重要器官。其大部分在消食管的下方,呈特殊的形态。大致可分为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其中,最粗的中部丝腺呈“S”状屈曲,由前往后,分为前区、中区和后区。吐丝口开口于最前端的蚕儿头部,接着分为两条,前部丝腺左右合并成一条的部  相似文献   

7.
半胱胺对奶山羊乳腺发育及血浆有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3只空怀奶山羊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和4只妊娠奶山羊进行同胎次配对试验 ,且各自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以消除妊娠过程中乳腺自身发育的影响。空怀奶山羊在试验期添加半胱胺(CS) ,妊娠奶山羊在试验组的试验期添加CS(每5天一次 ,剂量为100mg/kgBW ,共3次)。结果表明 ,与对照期相比 ,试验期空怀奶山羊乳腺组织的DNA含量明显升高(P<0.05) ,RNA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 ,RNA/DNA值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 ,对照期乳腺的腺泡很少发育 ,几乎看不到乳导管 ;试验期乳腺有明显导管生长和少量腺泡发育。与对照期相比 ,试验期血浆生长激素(GH)水平升高39.5 %(P<0.05) ,血浆催乳素(PRL)水平提高28.7 %(P<0.05)。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妊娠奶山羊乳腺DNA含量明显提高(P<0.05) ,RNA含量显著下降(P<0.05) ,RNA/DNA值明显下降。组织学观察发现 ,对照组山羊乳腺随着妊娠的进行有少量腺泡发育 ,腺导管有明显的生长 ;而试验组山羊乳腺有大量的腺泡发育 ,腺导管生长更明显 ,且有分泌物出现。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山羊血浆GH水平提高52.1 %(P<0.05) ,血浆PRL水平提高19.8%(P<0.05)。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是我国大蚕蛾科(Saturniidae)绢丝昆虫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云南省楚雄地区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进行分子鉴定,并调查其茧质性状。提取该野生绢丝昆虫的蛹基因组DNA,以昆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 DNA COⅠ)片段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一段长度为574 bp的mt DNA COⅠ基因片段(Gen Bank登录号:KR812471)。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比对,该野生绢丝昆虫与柞蚕属(Antheraea)的明目大蚕蛾(A.frithi)同源序列的相似度为99.47%。应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该野生绢丝昆虫与2种明目大蚕蛾及其他19种柞蚕属绢丝昆虫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其与明目大蚕蛾的遗传距离仅为0.005;构建的进化树中,该野生绢丝昆虫也是最先与明目大蚕蛾聚在一起。此外,该野生绢丝昆虫的成虫形态特征与已有文献描述明目大蚕蛾的特征相符。综合分子鉴定结果与成虫的形态特征,确认该野生绢丝昆虫为明目大蚕蛾(Antheraea frithi)。供试明目大蚕蛾所生产的茧为黄褐色,有茧柄,无茧孔,平均茧大小为20 mm×38 mm,平均单粒茧质量6.55 g,平均茧层率10.8%,初步认为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3)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量和蚕体贮藏碳水化物量以及酶活性用合成饲料,从五龄起蚕饲育五天,随着饲料中的橄榄油添加的有无以及蔗糖加量不同,讨论体重以及绢丝腺重等的表现(表1-21:饲料中的蔗糖以及橄榄油量的增长,对体液成分以及脂肪组织糖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4.有关丝蛋白合成的核酸 (1)核酸与茧丝量桑蚕丝物质的生成量与丝腺细胞内核酸含量有密切关系。“产丝能力高的品种,后部丝腺DNA含量远远高于产丝能力低的品种”,“大凡泌丝能力强者,则两类核酸(DNA和RNA)含量均较泌丝弱者为高”。“两类核酸在丝蛋白合成过程中,负有主要使命”(吕鸿声等,1964)。近十多年来,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论断。重松孟等(1973)调查了13个蚕品种后  相似文献   

11.
问:春期蚕生不结茧蚕,在饲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呢? 答:熟蚕上簇后不寻找结茧场所,而沿簇的四周徘徊。其特证是蚕体肥大、环节肿胀膨大呈深黄色。这种状态的蚕称为不结茧蚕。在春蚕期发生的不结茧蚕,大部分是由于绢丝腺异常而引起的。 通常,如果熟蚕体内的丝腺分泌物不排出,蚕就不能化蛹,绢丝腺缢束而不能吐丝的蚕,不断地徘徊,不久便死亡。可以说绢丝腺异常是由于蚕体内激索分泌不平衡引起的,但对于蚕绢丝腺组织出现异常机理的详细情况,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相似文献   

12.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4令起蚕摘除咽侧体的幼虫后绢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弄清了由于摘除咽侧体而造成的绢丝腺肥大成长过程的超微结构的特性。又从内分泌学观点对这些变化加以分析。 1、从咽侧体摘除后24小时到72小时,后部绢丝腺细胞的核小体显著发达,核小体形态发达最显著时期,产生许多覆盖着RNP颗粒的核仁丝,RNA的合成极为活泼。2、摘除咽侧体48小时以后,粗面小胞体及高尔基体显著发达,粗面小胞体呈层状,其管腔特别膨大,另外在摘除咽侧体24小时至96小时间,高尔基液胞中丝纤朊基本纤维迅速增加。3、摘除咽侧体后经过96小时,在一部分腺细胞中可观察到含有纤维状物的巨大的槽,含有纤维状物及颗粒状物的小球。4、腺细胞的内缘和腺腔之间,可看到绢质层的厚度,从摘除咽侧体后24小时到96小时间显著增加,同时贮存在这个层内的丝纤朊纤维的分布密度也迅速增高。5、以上的超微形态的变化,是摘除咽侧体的4令幼虫发生了像未令幼虫那样的体内环境变化,结果产生了从幼虫到蛹的变态过程,随着绢丝腺的肥大成长,产生了多量的丝纤朊。  相似文献   

14.
家蚕是一种具有高效率利用饲料(主要是桑叶)蛋白质生成丝蛋白的昆虫,它消化吸收桑叶蛋白质后,将其近于1/2用来生成丝物质.从5龄第2日到上簇第二日,是丝腺内大量生成丝物质的期间.为了丝蛋白的生产,要动用全身的代谢系,准备各种必需的工具,遵从一定的程序来进行.所以,一进入5龄期(特别是5龄2日到5日),绢丝腺就急速肥大,核内DNA大量复制,但不伴随细胞分裂,核的分枝状态达到顶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山东格”、“高加素绿”、“日115”、“巴格达特”、中亚细亚蚕研所埃字2号、中亚细亚蚕研所11号、中亚细亚蚕研所18号以及“中108”的绢丝腺的分泌活动和组织结构。研究了五龄蚕儿绢丝腺不同部位的细胞数量和范围。上述品种含丝量增长次序的排列是由“山东格”的10%到“中  相似文献   

16.
<正> 养蚕必须良桑饱食,才能高产、优质,为什么呢?请看下面图表所示: 现行多丝量蚕品种,从蚁蚕到老熟,饲养经过一般不过25~26天,体重增加10,000倍,绢丝腺增加160,000倍。这不难想像蚕对饲料营养是高要求的。再从蚕不同龄期的生产发育来看:体重日平均增加倍数是小蚕期多,大蚕期少;绢丝腺则是3龄后随蚕龄增加而增大,5龄期最  相似文献   

17.
家蚕丝心蛋白基因的表达家蚕绢丝腺由单细胞类型组成,它在分化时进行广泛的 DNA 合成,但没有伴随细胞分裂,这种现象称为多倍化现象。五岭头三、四日,DNA 含量增加,每个细胞达0.17微克 DNA,这大约十万倍于二倍体细胞的含量。在 DNA 合成停止之后,细胞马上从合成多种蛋白质转变为合成单种蛋白质即丝心蛋白质。DNA 合成停止,接着是特异蛋白质的合成是许多分化细胞的特征,在这种  相似文献   

18.
1973年以来应用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IHA)养蚕获得稳定的增丝效果,IHA能提高家蚕消化液中胰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又能提高后部丝腺中DNA-P及RNAP的代谢,从而促进后部丝腺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活性,为增加绢丝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Arg)和α-酮戊二酸(AKG)对热应激肉鸡肠道功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Cobb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热应激组(基础日粮)、Arg组(基础日粮+0.5%Arg)、AKG组(基础日粮+0.5%AKG),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为期5周,第1周各组室温控制在32~34℃,第2~5周热应激组、Arg组和AKG组控制在(36±2)℃,而对照组第2周开始慢慢降至(22±2)℃,并从第3周开始维持在(22±2)℃,湿度为50%~60%。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处理降低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液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脂肪酶、回肠胰蛋白酶、空肠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回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的活力、十二指肠和回肠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空肠小肽转运载体(Pep T1)、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m RNA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死亡率、血液皮质酮、十二指肠和回肠丙二醛(MDA)含量、空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m RNA表达量(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Arg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饲料转化率、十二指肠脂肪酶和回肠胰蛋白酶活力、十二指肠和空肠DNA含量、空肠CAT活力和HMOX-1 m RNA表达量(P0.05),降低死亡率、十二指肠和空肠RNA/DNA比值、空肠TP/DNA比值、HIF-1α和AMPK-α1 m RNA表达量(P0.05),而日粮中添加0.5%AKG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液T3、十二指肠和空肠DNA含量、十二指肠CAT和GSH-Px的活力、十二指肠和空肠及回肠ATP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死亡率、血液皮质酮含量、空肠RNA/DNA及TP/DNA比值、十二指肠MDA和回肠过氧化氢(H2O2)含量(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0.5%Arg可提高热应激肉鸡肠道消化能力和抗氧化功能,而添加0.5%AKG可促进热应激肉鸡肠道黏膜细胞生长,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肠道能量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20.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cynthia)与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均是鳞翅目大蚕蛾科吐丝营茧的昆虫,二者的血缘关系很近,成虫的外形也极其相似。为了获得用于樗蚕与蓖麻蚕分子鉴定的DNA条形编码,测定了二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基因(COI)574 bp的DNA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FJ788507,FJ772004),对序列特征及与同科其它绢丝昆虫同源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大蚕蛾科绢丝昆虫中,樗蚕与蓖麻蚕COI序列表现出最强的碱基T偏好性(ATskew=-0.194),二者的COI序列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共鉴定出25个变异位点,表明所测定COI序列可以作为各自的DNA条形编码。樗蚕与蓖麻蚕之间基于Kimura-2-Parameter的遗传距离为0.041,而与同科其它绢丝昆虫之间的遗传距离则在0.076~0.159之间,二者与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