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淡新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31-17732
[目的]研究SrCl2联合CB及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SrCl2分别联合一定浓度的CB和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检测其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及激活后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率。[结果]SrCl2联合DMSO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显著高于SrCl2联合CB(P〈0.05),但激活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极低;SrCl2联合CB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激活率〉80%,2mmolSrCl2,5μg/mlCB激活1h的囊胚发育率达45.5%,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2mmolSrCl2,5μg/mlCB作用1h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激活后胚胎发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确立猪克隆胚胎的最佳运输温度与时间。[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7、38、39℃)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不同时间(2、3、4h)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培养3h后,在39℃运输时,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37℃、38℃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3h后,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培养2h、4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39℃,3h内进行孤雌胚胎的运输,能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囊胚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直径为2 mm以下和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分裂率与囊胚率差异,采用相同体外成熟培养条件,来培养从不同直径的2种卵泡中所抽出的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后44~48 h,对卵母细胞进行化学激活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体外发育能力;在培养48 h时进行分裂数据统计,培养168 h时统计囊胚个数。结果发现,2 mm以下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分裂率与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分裂率差异显著,分别为62.46%、81.76%(P0.05);2 mm以下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与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1.71%、15.30%。说明正常卵泡、小腔卵泡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后,孤雌激活胚分裂率依次降低,孤雌胚胎的分裂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正常卵泡、小腔卵泡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孤雌激活胚囊胚率随卵泡直径的增大有一定增高,但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亮甲酚蓝(BCB)染色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体外成熟培养前用浓度26μmol/L的亮甲酚蓝染色90 min,然后根据卵母细胞胞质蓝色的有无分为阳性(BCB+,蓝色)和阴性组(BCB-,不着色)。以未经染色处理的COCs为对照组,控制对照组卵母细胞在含0.4%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中孵育90 min。体外成熟培养后统计各组的成熟率、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后的发育率。[结果]BCB+组的成熟率(65.70%)显著高于对照组(59.86%)、控制对照组(58.42%)和BCB-组(48.86%)。在体外受精后的囊胚发育率方面,BCB+组(27.08%)和对照组(25.49%)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控制对照组(20.50%)和BCB-组(8.45%)。在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方面,BCB-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但BCB+组、对照组以及控制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亮甲酚蓝染色筛选出的阳性卵母细胞具有较好的核成熟发育潜能,但并不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孤雌激活后的胚胎发育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玻璃化冷冻一解冻及不同孤雌激活条件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为构建完善的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玻璃化冷冻法对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1~2d,解冻复苏后进行孤雌激活,以新鲜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对照,探讨离子霉素浓度、6-二甲氨基嘌呤(6-DMAP)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结果]与新鲜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相比,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以3.5 μmol/L离子霉素激活5 min联合2mmol/L 6-DMAP培养2h的孤雌激活效果最佳,其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60.6%、45.1%、33.7%和14.8%.[结论]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其激活阈值发生改变,因此不宜采用与新鲜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一致的激活程序进行孤雌激活.  相似文献   

6.
刘晓辉  曹阳  郎洪彦  金海国  罗晓形  刘铮  王晓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29-12230,12320
[目的]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优化猪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方法]以改良TCM199,NCSU-23培养液为基础液,分别添加10%的猪卵泡液(PFF)和10%的优质胎牛血清(FBS)进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成熟率、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率等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液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猪卵母细胞在TCM199,TCM199+FBS和TCM199+PFF组成熟42 h的成熟率分别为(54.2±3.5)%、(68.5±3.2)%和(69.3±3.7)%,在NCSU-23,NCSU-23+FBS和NCSU-23+PFF组成熟42 h的成熟率分别为(51.6±3.3)%、(63.2±3.1)%和(65.5±3.5)%,添加10%的FBS和PFF在0.05水平上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成熟率;6组不同成熟培养液得到的成熟卵母细胞在孤雌激活后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但TCM199+PFF组的囊胚细胞数(36.5±4.8)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TCM199和NCSU-23组的囊胚细胞数(18.7±3.2和15.5±2.4)。[结论]改良TCM199,NCSV-23培养液中添加10%PFF和10%FBS可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早期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尿嘧啶(Uracil)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尿嘧啶和ATP,研究其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0μg/ml尿嘧啶能够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裂率及孤雌胚胎囊胚率;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μg/mlATP,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添加500μg/ml ATP能显著提高激活后孤雌胚胎囊胚率。[结论]该研究为牛卵母细胞IVM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牦牛体外胚胎培养作为辅助生殖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其繁殖能力。为研究牦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10月份采集5~8岁健康母牦牛卵巢,抽吸法收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诱导,设置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s,COCs)和裸卵2个试验组;TCM199培养时间分别为24、36 h;以及体外培养12 h的COCs,消化之后再移入TCM199培养12 h)分别进行孤雌激活,在体外进行孤雌胚胎培养,统计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显示,牦牛COCs的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率显著低于裸卵(P<0.05),且后期出现脱卵丘细胞现象;COCs在TCM199中培养24 h的孤雌胚胎卵裂率明显高于培养36 h的处理组(P<0.05);裸卵再培养之后卵母细胞成熟率低、进行孤雌激活的卵裂率极低,且大部分发生贴壁。以上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 h的COCs经透明质酸酶消化为裸卵的孤雌激活效果最佳,其卵裂率最高,囊胚率最高。研究结果为揭示牦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前的不同处理方式与孤雌激活胚胎的发育质量提供了依据,可为优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提高孤雌激活...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卵泡液(直径大于10mm)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共收集1759枚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在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0%,30%和50%的卵泡液(bFF,bovinefollicularfluid),成熟培养24h后,孤雌激活或者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对比10?F和10%胎牛血清(FBS),以及观察微滴培养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孤雌激活组中,bFF浓度对卵裂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胚胎囊胚发育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体外受精组中随着bFF浓度增加而卵裂率下降(P<0.01),而且囊胚率也下降(P<0.05)。在10%的bFF组中,孤雌激活囊胚率和体外受精囊胚率分别为47.1%和38.0%,囊胚扩张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从试验得出,添加10?F有利于卵母细胞胞质成熟,且不会降低到受精率,而且可以替代FBS;微滴培养不利于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比较了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Leptin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胚的发育率和囊胚质量,同时比较了成熟培养液和胚胎培养液添加Leptin对孤雌激活胚发育的影响。[方法]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Leptin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数目,并且研究了成熟培养液和胚胎培养液单独或联合添加Leptin对猪早期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数目。[结果]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Leptin(0,10,50,100和200 ng/ml),体外成熟44 h,卵母细胞核成熟率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将核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化学激活,第2天胚胎卵裂率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但100ng/ml组与其他组第7天的囊胚率及囊胚的总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成熟液添加Leptin 100 ng/ml、胚胎培养液添加Leptin 10 ng/ml与其他组第7天的囊胚率及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Leptin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孤雌胚胎发育能力上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均匀设计对延边黄牛卯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核移植后的卵裂体系进行优化。[方法]用抽吸法回收卵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然后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融合、激活以及胚胎的体外培养。采用均匀设计法,选用U10(10^3)均匀设计,比较了不同的卵巢保存温度、成熟培养时间以及卵泡直径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及卵裂率的影响。[结果]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为:在卵巢保存温度为26℃或31℃的条件下,选取直径为8.0mm的卯母细胞成熟培养24h;卵母细胞核移植后卵裂的最佳条件为:在卯巢保存温度为26℃的条件下,选取直径为6.0mm或8.0mm的卵母细胞培养24h。[结论]该结果对延边黄牛或其他种黄牛的育种及种群扩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卵巢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及两种培养方式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绵羊、山羊、牦牛、蒙古牛和奶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比较两种保存温度对5种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并以牦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培养方式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结果】卵巢保存温度为20~25℃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卵巢保存温度26~30℃(P=0.021)。蒙古牛卵巢保存于20~25℃时,其卵母细胞成熟率极显著高于卵巢保存在26~30℃(P=0.001)。保存温度为20~25℃时,绵羊、牦牛和奶牛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都较高于卵巢保存温度为26~30℃时的成熟率。另外,牦牛卵母细胞在四孔板中成熟培养的成熟率与在35 mm培养皿中成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P=0.65)。【结论】绵羊、山羊、牦牛、蒙古牛和奶牛的卵巢保存于20~25℃为宜,该卵巢保存温度可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牦牛卵母细胞在四孔板中培养的成熟率高于在35 mm培养皿中成熟率。  相似文献   

13.
进行延边黄牛冻精解冻温度、离心速度及精卵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延边黄牛体外受精效果影响的研究,旨在找出适用于延边黄牛体外受精的技术体系,为延边黄牛体外胚胎的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39℃下解冻精子,其顶体反应率和受精率分别为85.47%和75.85%,高于37,38和40℃等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1500r/min离心速度对精子进行离心处理,其顶体反应率和受精率分别为82.47%和72.15%,高于900和1800r/min处理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精卵共培养24h时卵母细胞受精率为75.33%,高于6和12h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合于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最佳培养体系。[方法]通过对成熟的牛卵母细胞分别采用传统培养体系(对照组)和过渡培养体系(试验组)进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研究了不同组合的培养体系对受精率和卵裂率的影响。[结果]以受精液为TALP液,受精卵培养液为60%TALP液+40%M-199液+5%FCS的过渡培养体系能够提高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7.8%和55.6%。[结论]受精液为TALP液,受精卵培养液为60%TALP液+40%M-199液+5%FCS的过渡培养体系为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最佳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为优化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提高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奠定基础.[方法]以带有3层以上卵丘细胞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为材料,分别在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和受精液中添加重组人VEGF165,研究VEGF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在成熟液中添加10ng/mLVEGF,水牛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由57.3%提高到72.3%,差异显著(P<0.05,下同);体外受精后的受精卵分裂率由41.0%显著提高到53.3%.在受精液中添加10 ng/mL VEGF,水牛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分裂率由41.9%提高到63.0%,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囊胚形成率由17.0%显著提高到32.6%.在成熟液和受精液中同时添加10ng/mLVEGF,水牛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分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由43.4%和19.0%极显著提高到64.3%和27.2%,囊胚细胞数由89.5显著提高到106.8.[结论]VEGF能促进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因此可将VEGF用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的优化,提高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 N+100% 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 +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 N+50% 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 N+30% 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 N+50% 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 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 N+50% 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草鱼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用草鱼卵与鳡精子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和记录杂交后代胚胎与胚后发育情况。[结果]杂交一代的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5.8±6.2)%、(41.9±8.2)%和(9.3±3.7)%。在水温20.1~21.6℃下,受精卵经34 h 25 min孵化。初孵仔鱼全长(5.8±0.12)mm,出膜3~4 d开始摄食轮虫和藻类。经65 d培育发育成幼鱼,鳞片出齐,全长(74.0±2.1)mm。[结论]草鱼♀×鳡♂F1代胚胎发育介于双亲之间,其形态与母本草鱼相似,生长比草鱼快,与父本鳡相近。  相似文献   

18.
不同冷冻-解冻精子浓度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时不同精子浓度对精子穿入成熟卵母细胞及后续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冷冻-解冻精子为材料,以1×106、1×107个/ml 2种精子浓度进行体外受精,研究不同冷冻-解冻精子浓度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当精子浓度为1×106、1×107个/ml时,精子穿入率分别为83.18%、88.23%,单精入卵率分别为40.55%、9.02%,多精入卵率分别为59.45%、90.98%,平均每个卵母细胞中的精子数分别为2.03、3.26个,雄原核形成率分别为84.10%、86.40%,单精入卵率、多精入卵率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为应用冷冻-解冻精子建立猪卵母细胞的体外生产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卵母细胞发育与不同季节(月份)的相关性,为提高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率奠定基础。【方法】2012年2~6月从南宁市某屠宰场收集猪卵巢采集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IVM)40-44h,然后随机挑出成熟后的卯母细胞进行地衣红染色,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各个时期,并分析卵母细胞发育时期与不同月份温度、湿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月份的增加,GV期和GVBD期卵母细胞所占比例整体上呈下降趋势,AT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除5月外,MII期所占比例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6月MII期所占比例最高,为42.31%。2、3、4月的GVBD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6月所占比例(4.40%)(P〈0.05)。从卵母细胞发育时期与不同月份温度、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GV期、GVBD期、MI期3个时期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与湿度变化呈正相关;而AT期、MII期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与湿度变化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月份猪卵母细胞的ⅣM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高湿低温月份,GV期和GVBD期的卵母细胞所占比例较大,MII期所占比例较小;而在低湿高温月份,Gv期和GVBD所占比例较小,MII期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