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苏北洪泽县等地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病毒病,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解和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对其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1为害症状开始时病株矮化不显著,分蘖减少,心叶或是剑叶基部出现黄白色斑纹,然后沿中脉或叶缘向叶尖发展成宽、窄不一的黄白色条纹。到孕穗末、抽穗初期症状最为典型,剑叶和部分倒二叶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或叶片大部分呈黄白色,抽出的穗全呈黄白色,穗部扭曲皱缩较为明显,穗短,粒少或不结实,大部分田块出现“金镶边”现象。2发生主要特点2.1发生时期小麦返青、拔节前未发现有症…  相似文献   

2.
小麦梭条花叶病1991年在天长市零星发生,以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本市春季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高达60%,少数达毁耕程度。为探明该病害在本市的发生为害情况,我们对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1症状观察外部症状:感病小麦在三至五叶期后,从新生心叶上出现褪绿条纹,继而发展成为与叶脉平行的条斑,或呈梭条状,梭条斑中心可引起坏死,叶片逐步黄化以至枯死。少数品种心叶严重褪绿时细弱扭曲,有时亦出现葱管状症状。病株根系发育差,新根少,褐色根多。拔节后…  相似文献   

3.
 菊花上的番茄不孕病毒危害很普遍,1986年我们将菊花上的分离物CB人工接种局部侵染昆诺藜、苋色藜,系统侵染番茄、千日红、心叶烟、珊西烟,在心叶烟上形成耳突及鼠尾叶;在珊西烟上小叶脉坏死,新生叶片沿叶脉坏死或严重皱缩、花叶,在番茄上果实不孕或极少籽粒。  相似文献   

4.
袁淑芳 《植物保护》1983,9(2):19-19
三麦丛矮病是近年来盐城地区新发生的一种病毒病害。麦苗早期得病后,植株矮化,分蘖丛生,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条纹,重病的植株都在冬前死亡。返青后得病的麦苗都孕而不秀或秀而不实。病害严重时,绝产无收。  相似文献   

5.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叶斑病在香蕉产区普遍发生,常见的叶斑病有褐缘灰斑病、煤纹病、灰纹病,其中褐缘灰斑病尤甚。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株产量减少,果实质量下降。一、症状1.褐缘灰斑病:叶片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淡褐色条纹,沿叶脉纵向扩展为圆形或长条斑,暗褐色至黑色。后期病斑周缘黑褐色,中央灰白色,长有稀疏灰色霉状物。病斑发生多时,全叶枯死。2.煤纹病:病斑多发生于叶片边缘,多呈短椭圆形、褐色,斑上轮纹较明显,病部在叶背面长出的霉状物,色泽较深。3.灰纹病:叶片感病初期为随圆形小斑,后扩展为两端略尖的长椭圆形大斑,中央…  相似文献   

6.
 小麦黄矮病(BaYDV)主要症状特征是叶片褪绿黄化或红化和植株矮化。发生红穗症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部烟区一种新的烟草病害——烟草丛枝症病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凡  陈海如 《植物保护》2001,27(4):50-51
近年来在云南大理、保山等西部烟区暴发流行一种新的烟草病害 ,暂称为烟草丛枝症病害。该病在大田烤烟上的主要症状为 :叶片先出现淡褐色蚀点斑并发展成坏死斑 ,随后新生叶坏死症状减轻 ,叶片逐渐变小变圆并褪绿或黄化。在发生褪绿的叶片脉间组织颜色较淡 (灰色或浅白色 ) ,隐约可见斑驳 ;有时可见叶面皱缩 ,产生疱斑 ,叶缘向背后翻卷 ,顶端优势丧失 ,腋芽比健株提早萌发 ,节间缩短 ,植株矮缩 ,生长缓慢。病株为密生小叶、小枝的丛枝状塔型 (封面彩图 )。苗期感病的烟株严重矮缩且不开花 ,由于为整株性感病 ,病株无任何经济价值。团棵期和旺…  相似文献   

8.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3,16(3):14-15
近年来 ,不少地方到外地病疫区调运香蕉种苗 ,带进香蕉花叶心腐病的病苗 ,致使在部分蕉区发病扩展蔓延 ,发病蕉园病株率高达 30 % ,严重威胁香蕉生产。1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香蕉叶片上出现褪绿的黄色不连续条纹或纺锤体状圈斑 ,随着叶片的老熟 ,条纹或圈斑逐渐变成黄褐色至紫黑色 ,最后成枯纹或枯斑。发病严重的则心叶黄化、腐烂 ,病株出现叶缘卷曲或皱缩。病株假茎 (叶鞘 )上呈现小水渍状斑点 ,以后变黄褐色 ,再变深熏烟色至血红色 ,病部随后坏死腐烂 ,心叶腐烂即心腐。抽蕾期发病的植株 ,果轴或花苞出现黄色条纹圈斑 ,果实出现黑斑点 ,发育…  相似文献   

9.
锌是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微量元素,缺锌则植株发育慢,节间变短。随着杂交玉米的迅速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缺锌的问题越加突出,成为玉米优质高产的制约因素。玉米缺锌在出苗后新芽为白色,俗称“白芽病”。苗期和生长中期缺锌,新生叶的下半部呈淡黄色至白色,叶长成后在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斑点或缺绿条纹斑,中脉和边缘之间形成白色或黄色组织宽带或坏死斑,俗称“花白叶”。严重时,叶尖始现淡白色病斑,之后叶片变黑,有特殊的金色光泽,3~5天后植株死亡。生长中后期缺锌,雌穗不能伸出,抽丝期和抽雄期延迟,缺粒秃顶。防止…  相似文献   

10.
《杂草科学》2010,(3):64-64
烟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的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近年来该药在部分地区应用后产生了较重的药害。症状表现为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矮化,有时会产生丛生、次生茎。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黄矮病(BYDV)的症状特征是,早期及传病中心的病株叶片褪绿黄化,植株亦多矮化;后期及流行阶段的病株,则一般仅褪绿黄化。1980年该病大流行时明显发生“红穗”现象。杨陵历年小麦品种抗黄矮病性鉴定试验地,1983至1986的4年均于5月下旬小麦黄熟前,大量急剧发生“红穗”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四省小麦丛矮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具有流行性和暴发性,可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小麦丛矮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化,形成明显的丛矮状.冬前感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冬前未显症和早春及拔节后感病植株上部叶片显条纹,一般不能抽穗而提早枯死,有的能抽穗,但穗小籽粒秕瘦,对产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丛矮病的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1-3].小麦丛矮病在我国分布较广[4,5].为了进一步明确小麦丛矮病病原发生、分布及其变异,2010年4月在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省多地采集标样,采用RTPCR方法对各地标样进行了鉴定与分析,以期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6,9(1):10-10
麦类丛矮病的症状及其防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扬陵712100)韩学俭1、病害症状小麦、大麦都有发生。典型症状是分蘖增多纤细而病株严重矮化。叶部有绿黄相间的条纹,以小麦居多;大麦则在顶部叶片上产生黄绿色条纹或斑点,病株一般不能拔节抽穗。这种病毒病害,由...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是我国主要梨产区之一,近年发展尤为迅速,总株数近4000万株,年产量32万余吨。近几年,梨黑星病发生十分普遍,为害相当严重。防治该病已成为梨树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工作。1 症状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及果实,其症状特点是在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叶片受害多先发生于叶背面,在叶脉上形成长条形黑色霉斑。在叶表面的叶脉间产生近圆形褪绿斑,不久病斑上长出初为绿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  相似文献   

15.
李斌 《湖北植保》2001,(4):28-28
病毒病主要在春秋两季 ,尤以秋季为重 ,引起白菜类病毒病的病毒有多种 ,其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因白菜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症状略有变化。但一般症状为 :苗期发病心叶呈明脉或叶脉失绿 ,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和花叶 ,严重时叶片皱缩不平。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 ,质硬而脆 ,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 ,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 ,植株明显矮化畸形。大白菜发病后不结球或结球松散。防治方法如下 :( 1 )选种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适时晚播 ,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 2 )调整蔬菜布局 ,合理…  相似文献   

16.
洪泽县大面积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0年 6月中下旬洪泽县发生一种危害水稻的新病害 ,经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植保站、南京农大等专家鉴定 ,该病为水稻条纹叶枯病 (ricestripevirus)。1 田间症状该病主要表现在秧苗移栽到水稻拔节孕穗期。首先在心叶及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 ,然后向上扩展形成不规则的黄绿相间条纹 ,粳稻品种心叶变黄白色 ,卷曲下垂 ,似假枯心 ;老叶开始时仍保持正常绿色 ,随着时间推移 ,其叶片渐渐出现黄绿相间条纹 ;根系变黄发黑 ,到分蘖后期绝大部分病株逐渐死亡。病株、健株在田间交叉分布明显 ,无发病中心 ,有的一个穴中个别植株及…  相似文献   

17.
1988年5月,在深圳平湖花场采集到叶片皱缩、褪绿条纹的病叶。1989年3月,从厦门采集到自荷兰引进的唐菖蒲球茎的褪绿条纹病株。以上两毒株接种昆诺阿藜待显症后,经单斑分离纯化作为毒源。鉴定结果如下。(1)鉴别寄主反应:汁液摩擦接种在菜豆品种“家雀蛋”,接种单叶下垂,系统淡黄色斑,叶脉坏死。  相似文献   

18.
稻普通矮缩病(RD)是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已知此病仅发生在温带地区如日本、朝鲜、中国和尼泊尔。 近来在菲律宾的哥打巴托北部Midsayap的稻田中发现了稻普通矮缩病症状。感病植株表现矮化和在叶片上出现小的褪缘斑或条纹。被东格鲁病侵染的大多数植株也表现出褪缘斑,因此,与稻普通矮缩病的症状不易区分。但是,在只被稻东格鲁杆状病毒(RTBV)侵染的稻株体上稻普通矮缩病的叶片症状才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近年大白菜病毒病有所回升 ,为害加重 ,究其原因 :一是大白菜苗期高温干旱 ,有利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流行 ;二是套种大白菜面积增加 ,带毒杂草和前茬蔬菜 ,传毒蚜虫数量多 ,增加了大白菜感染发病的机会。一、病毒与症状大白菜病毒病是由3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一是芜菁花叶病毒 ,通过蚜虫或接触传播 ,危害最重 ;二是黄瓜花叶病毒 ,传播方式同上 ;三是烟草花叶病毒 ,通过接触或土壤传播。大白菜苗期至包心期均能发病 ,菜苗六叶期前为病毒的敏感时期 ,也是蚜虫传播的重要时期。苗期发病 ,心叶叶片透明或沿叶脉失绿 ,呈淡绿相间的花叶 ,或叶片…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所发生的小麦丛矮病证明是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所致,并由灰飞虱所传染,文中记述了在我国发生的历史及分布的情况。发病小麦在田间的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植株正常,叶上有退绿或黄色线条,2、植棒正常或稍矮,叶脉间有严重退绿或变黄,根部发育稍差,3、植株中等矮化,有宽的退绿条纹,叶脉亦变色,分蘖增多,4、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异常增多,根系发育恶劣。轻症植株常发展成为重症株。重症植株不能越冬。有些轻症植株后期有隐症现象。根据病情轻重,在田间调查中划分0、Ⅰ、Ⅱ、Ⅲ四级,逐级称取千粒重,结果Ⅰ级病株的千粒重损失为52.6%,Ⅱ级为66.7%,Ⅲ级为9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