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生姜的活性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生姜中的活性物质,探讨生姜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及抑菌机理。[结果]生姜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生姜提取物的稳定性较好,不同因素处理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性。通过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和电导率的测定,进一步证明生姜的活性提取物抑制了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结论]生姜的活性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的食品进入人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噬菌体作为李斯特菌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能够特异性识别菌体细胞,造成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发挥抑菌活性的关键在于其双链DNA所编码的裂解酶(肽聚糖水解酶类)能够在增殖过程的后期有效裂解宿主菌的细胞壁,将子代噬菌体释放到胞外环境中。本文综述了李斯特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种类、作用原理和结构特征,并探讨了裂解酶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噬菌体V-EcoM-C1所编码裂解酶LysC1的裂解活性,在酵母菌GS115中重组表达裂解酶LysC1,并检测裂解酶LysC1对大肠埃希菌的裂解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甲醇诱导后,含有裂解酶基因LysC1的重组表达质粒pPIC9K-LysC1能够在酵母菌GS115中表达,重组蛋白LysC1的分子量约为25ku,以外分泌方式表达,经HIS-trap HP(GE)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可获得有活性的重组蛋白LysC1,且该裂解酶对多种不同O抗原类型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高的裂解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1)。这一研究利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大肠埃希菌噬菌体裂解酶,且该裂解酶无需穿孔素等破膜因子的辅助,可直接裂解大肠埃希菌,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对东革阿里不定根的抑菌活性进行探究,旨在为东革阿里不定根应用于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以东革阿里不定根提取物为材料,检测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4种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稀释法测定正丁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33株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测定挥发油的折光率和旋光度。结果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对33株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125mg·mL-1,MIC90为250mg·mL-1,挥发油按1:2稀释抑菌率为64%。结论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3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吴茱萸挥发油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考察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影响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增效效应。【方法】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直径确定不同香辛料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棋盘法测定乌梅、石榴皮的联合抑菌效果。 【结果】 4种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2、15.62、125、31.25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7.81、3.905、250、62.5mg/ml;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对大肠杆菌的FIC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为2.5;对荧光假单胞菌的FIC为0.25;对腐败希瓦氏菌的FIC为0.7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FIC为2.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为1。【结论】乌梅与石榴皮单独使用时表现出较鼠尾草和公丁香更好的抑菌效果;腐败菌对香辛料更为敏感;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后对荧光假单胞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作用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加时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ginosa)的抑菌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浓度值为0.4 g/L;光照强度越高,初始菌液浓度越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抑菌效果越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景天三七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景天三七醇提物和水提物对20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景天三七醇提物和水提物对20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为0.125g.mL-1,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大于0.5g.mL-1。结论景天三七醇提物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作用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加时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ginosa)的抑菌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浓度值为0.4 g/L;光照强度越高,初始菌液浓度越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抑菌效果越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库拉索芦荟在医药、养殖、食品防腐等方面抗菌性能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以库拉索芦荟老叶、中叶、嫩叶的皮+凝胶和凝胶为样品,通过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分析不同部位组织库拉索芦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炎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6种典型致病性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组织的芦荟样品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库拉索芦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效果。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皮+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7 8g/mL,与阳性对照红霉素相近,优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其MIC为0.007 8g/mL,抑菌效果略低于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相近。  相似文献   

11.
以三氯化磷、季戊四醇及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抗氧剂626。首先由三氯化磷与季戊四醇反应生成二氯代季戊四醇亚磷酸酯(Ⅰ),然后再与2,4-二叔丁基苯酚反应生成抗氧剂626(Ⅱ)。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对二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合成抗氧剂626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季戊四醇∶三氯化磷∶2,4-二叔丁基苯酚=1.0∶2.25∶2.52;第1步反应温度为(60±3)℃,反应时间8 h;第2步反应温度(62±3)℃,反应时间10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投料质量的3%;溶剂为二甲苯,体系压力为0.08~0.09 MPa,结晶溶剂为异丙醇,洗涤溶剂为甲醇;以2,4-二叔丁基苯酚计目标产品,收率约为75%。  相似文献   

12.
When 6-azauracil and 6-azauridine are fed to larvae of the tu(w) rc strain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hich has the normal wing shape, adults hatch with shortened, obliquely truncated wings. This wing shape resembles that of the mutant dumpy. On the other h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se drugs to the mutant dumpy strain increases wing length, and flies with normal wing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辽禾6     
  相似文献   

14.
6亿元     
<正>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从农资综合补贴中安排6亿元资金,下拨给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江西5个粮食主产省,用于5省继续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补贴原则上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实施,主要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告6则     
  相似文献   

16.
服药6忌     
  相似文献   

17.
18.
吃水果6忌     
忌吃不卫生的水果 食用开始腐烂的水果,容易导致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忌用酒精给水果消毒 酒精虽能杀死水果表层细菌,但会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变,酒精与水果中的酸发生作用,会降低水果的营养价值。 忌吃水果不削皮 一些人认为,果皮中维生素含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利用大数据比较2条不同的簇毛麦6V(#2和#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间DNA水平上的差异,为小麦-簇毛麦靶向易位的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6V#4(6D)异代换系RW15为父本和6V#2(6A)异代换系南87-88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利用6V#4S/6V#2S/6AS/6DS/6VL特异分子标记检测F2植株,筛选新类型的代换系,并用分子标记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新类型代换系进行确认,再利用小麦55K芯片中的6A、6D探针,对新代换系及其双亲南87-88和RW15进行分析;结合660K芯片6A、6D探针对2份簇毛麦的SNP分析结果,筛选6V特异SNP。【结果】GISH分析表明,19EL124和19EL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分别携带2条完整的外源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9EL124含有6V#4S/6D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2S/6AS特异带,而19EL134含有6V#2S/6A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4S/6DS特异带;19EL124和19EL134都含有6VL的特异带,证明19EL124为6V#4(6A)异代换系,19EL134为6V#2(6D)异代换系。55K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异代换系中关键染色体探针的检测效率显著低于其他染色体,且对同类型异代换不同系的检测效率也有所不同。1 177个6A探针中,63.21%不能对6A代换系南87-88分型,68.90%不能对6A异代换系19EL124分型,22.51%检测到6V#2和6V#4间的多态性,其中88个只能检测到6V#4染色体,而155个只能检测到6V#2染色体;479个6D探针中,49.48%不能对6D异代换系RW15分型,53.44%不能对6D代换系19EL134分型,16.70%检测到6V#2和6V#4间的多态性,其中23个只能检测到6V#2染色体,42个只能检测到6V#4染色体。整合55K和660K芯片的共有探针,分别从395个6A、231个6D探针筛选获得簇毛麦6V特异的SNP标记22个和15个,其中3个可在6V#2和6V#4染色体间显示多态性。【结论】小麦染色体的缺失与外源染色体的替换,使相应染色体探针的检测效率大幅降低,NA分型比例极大增加,且多数NA分型在2条不同的外源染色体间显示多态;相同探针对2条外源染色体的检测效率不同,小麦6A探针可以更好地检测6V#2,而小麦6D探针可更好检测6V#4;在簇毛麦与异代换系6V染色体的一致性分型中,筛选获得簇毛麦6V特异的SNP标记3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