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对晋西地区乔灌混交、针阔混交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模式适宜条件、技术思路、造林技术措施、配置规格、造林效果5个方面,对刺槐+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侧柏+刺槐混交造林模式、油松+刺槐混交造林模式、侧柏+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油松+柠条混交造林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油松、柠条为主的乔灌混交造林模式,在成活率、保存率及其它各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的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
2001年,在实施科技战略的号召下,山西省阳泉市林业系统积极推行节水造林技术,使得在干旱年景的条件下,8367公顷的各类造林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为全市发展林业走出了新路。主要体现以下特点:抓生物措施节水———固本。大力发展乡土抗旱树种,合理配置先锋树种,积极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造林方式,大力进行封山育林等,共计造林2133公顷。通过发挥树种和林种自身的生物学抗旱特性,从本质上提高造林成活率。抓化学措施节水———助本。积极推广生根粉、根宝、吸水剂浸根造林3000公顷。通过化学药剂作用,促进苗…  相似文献   

3.
杨柴苗低温冷藏后造林可将造林时间延长3~4个月。避开沙区春季风大干旱时期,提高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避开鼠兔危害盛期,提高到年保苗率(达80%以上)。解决了春季造林因劳力缺、时间紧的矛盾,打破了杨柴夏季不能植苗造林的常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银荆树与车桑子混交造林,长势良好,是弥勒市中度石漠化地区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阐述了银荆树植苗造林、车桑子直播造林、两者混交形成乔灌混交林的生产管理技术,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2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以及乔灌混交等。各种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各种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造方法等,可供有关方面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只见中心城区公路沿线两侧林带宽阔、片林整齐,近郊公园林带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点线结合。这是淄博市森林围城工程带来的新变化,也是春季造林成效的一个缩影。在短短的一个春季里,淄博市造林绿化面积达到了9.2万亩,完成了全年造林任务的76.7%。  相似文献   

7.
在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上,按照不同沙丘部位,选择不同造林树种进行了杨树用材林模式、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造林模式、阔叶树混交造林模式、乔灌混交造林模式、针针混交造林模式等5种更新模式造林,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樟子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生态效益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在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杨树的生长量明显高于樟子松.降低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8.
平庄地区的混交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庄地区混交造林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土类,选择以侧柏、油松、落叶松为主作混交树种。以落叶松和油松、紫穗槐,刺槐;侧柏和山杏、小叶锦鸡儿、灰榆;油松和小叶朴、暴马子丁香、怀槐、皂荚、千金榆等营造针叶、针阔、乔灌各种混交类型的混交林。为了确保混交造林成功,要加强栽植技术和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993年于红河州偏北部海拔1000~1500m造林困难的贫瘠干热地带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试验分马尾松与白头银合欢、圣诞树及山毛豆的株间、行间和带状混交9种处理。经5年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混交造林各处理的林木保存率达85%以上;林分长势好;土壤肥力显著提高,每hm2林地的有效氮含量提高到675~2295kg;林分生物多样性能逐渐增强;森林植被相对稳定;生态效益显著。其中以马尾松与白头银合欢混交造林效果较好,可实行株间、行间、带状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0.
建水石质山地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水县石质山地进行了墨西哥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和干香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的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乔灌混交模式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高,林木的生长状况也较好。前者中墨西哥柏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车桑子均为94.44%;后者中干香柏的造林成活率为77.78%、保存率为72.22%,车桑子均为100%。经用层次分析法对两种混交模式的乔灌木层次的明显性、群落的盖度、林木的高生长和径生长等4个方面作比较,得出墨西哥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的稳定性优于干香柏 车桑子混交模式。由于石质山地的土壤较为瘠薄,影响了乔木树种的生长,使两种乔灌混交林中乔木树种墨西哥柏和干香柏的生长高峰期提前在第3~4年到来。相比较墨西哥柏比干香柏更能适应试验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其造林后第6年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仍达0.99 m和1.08 cm,而干香柏只有0.44 m和0.46 cm。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原农区防护林生态建设实际,就如何营造速生、高效、多功能的防护林,提出了稀植造林和乔灌混交造林两点建议及其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效果进行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下香樟树保存率存在差异,纯林造林保存率较高,达90.10%;混交造林保存率较低,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保存率仅为74.48%、73.96%。带状混交造林生长最好,平均树高达7.74 m、平均胸径达9.43 cm,生长效果从高到低为带状混交造林>块状混交造林>带状纯林,带状混交造林与块状混交造林、带状纯林造林在树高、胸径生长水平上均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带状纯林造林和块状混交造林间不存在显著差异。8年生香樟树生长径阶呈正态分布,胸径处于5.0~6.9 cm株数分布最多,占调查样地总数的33.86%,径阶分布区为5.0~10.9 cm,占样地调查总株数的78.48%,胸径分布小于5.0 cm和胸径处于11 cm以上均占总数的10.76%。  相似文献   

13.
对邯郸市退耕还林工程区乔灌混交、乔草混交、林药间作和荒山水土保持林营造等主要造林模式进行总结,分别对其一技术思路、技术措施和效益评估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太行山区其他退耕还林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松阔人工异龄混交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营建松树纯林,造成生态环境不良的状况,选择多种阔叶树,如红椎、大叶栎、稠木、荷木、火力楠、台湾相思、绢毛相思、马尖相思、黑荆树、紫荆木等,与松树实行异龄混交,采用截干苗、早栽、适当的混交比例等造林技术,混交林面积达0.7万hm^2。混交的阔叶树种,成活率90%以上,要分生物产量比松纯林提高10%。大面积的异龄松阔混交林,改善了林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阳泉市积极实施节水林业技术 ,全市造林 836 6 .7hm2 ,成活率达到 80 %以上。该市主要采取了 3项措施 :一是抓生物措施节水。大力发展常规乡土抗旱树种 ,合理配置先锋树种 ,积极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大力进行封山育林等 ,通过发挥树种和林种自身的生物学抗旱特性 ,从根本质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抓化学措施节水。积极推广生根粉、根宝、吸水剂浸根造林 ,通过化学药剂作用改善林木自身生长规律 ,促进苗木快速生根和强化保水性能 ,从外部作用提高苗木成活率。三是抓工程措施节水。通过改善造林地的局部小环境 ,降低起运苗木的时…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生态建设中,发展乔灌混交林可以维护和提高森林环境和林地生产力。五台山林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营造了大面积的纯林,致使林地生产力逐步下降,病虫害时有发生,生态效益低下。为了研究分析乔灌人工天然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效应,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990年我们在五台山林区门限石林场的南梁沟设置了华北落叶松与灌木带状、块状混交造林试验地7hm2。现将2001年时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l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门限石林场的南梁沟,海拔1600m,年均气温5℃、无霜期105天、降水量750mm;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  相似文献   

17.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中段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自60年代以来进行沿海防护林建设,针对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整地造林方法,初步建成海防林体系,产生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介绍了他们营造海防林的实践技术,如选择树种、乔灌行间混交、科学营林等。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台湾相思种子,应用高锰酸钾和ABT生根粉处理直播造林,对不同方式浸种的种子采用纯林、混交林直播造林,应用ABT生根粉处理比高锰酸钾处理直播造林的种子出芽率高,混交直播造林比纯林直播造林的林木生长良好。试验证明:应用ABT生根粉处理直播造林的种子比高锰酸钾处理直播造林的种子发芽率高18%,混交直播造林3a生树木的平均树高、地径,分别比纯林直播造林平均树高大10.1%、地径粗18%、树冠大8%。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林业》2008,(8):47-47
神华集团准格尔煤田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从1996年开始启动矿区植被恢复工程,截至2007年底.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植被恢复造林面积达11245亩,保存率均在85%以上。植被恢复采用沙棘、欧李、柠条、香花槐、臭柏、侧柏、油松、新疆杨、小叶杨等混交形式,林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句容低山丘陵秃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场引种珍稀树种秃杉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能适应本地生长,并以杉木适生的优良立地载植较为适宜。采用2年生无务健壮大苗深栽、壅土保墒、合理混交、适度遮萌等措施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5年生幼树生长量达到或超过杉木,具有扩大引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