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微生物对长白鱼鳞云杉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鲍甫成  吕建雄 《林业科学》1991,27(6):615-621
本文利用水池贮存处理木材研究了细菌对改善长白鱼鳞云杉木材渗透性的有效性。渗透性的测定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试验结果表明,水池贮存处理长白鱼鳞云杉气干材10周,不仅可以非常显著地增加其边材的渗透性(渗透性平均增加29倍),而且其心材渗透性亦有明显改善(平均渗透性增加1.52倍)。但心材试样渗透性增加不均匀,仅有50%的心材试样在水池贮存处理后渗透性得到了增加。渗透性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边材和部分心材试样受到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等细菌的侵蚀,据电镜观察,边材大多数具缘纹孔的纹孔塞被细菌降解后形成空洞,心材的管胞内壁及具缘纹孔的纹孔缘上有细菌存在。  相似文献   

2.
黄花落叶松木材超微结构及其对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黄花落叶松木材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心材和边材管胞具缘纹孔的超微结构及其在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方法中的变化;晚材管胞具缘纹孔超微结构的变化;细胞壁各层次中的微纤丝及其周围的基质和结壳物质等的渗入或沉积性状。同时还针对黄花落叶松木材渗透性差,及一些晚材具缘纹孔少闭塞或不闭塞的原因,从木材的超微结构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形或多角形;晚材管胞数量少,壁厚腔小,断面长方形;南方红豆杉心材、边材的早材与晚材管胞其长度分布频率均呈正态分布;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心材平均3 565.5μm,边材平均为3 249.4μm,属极长级;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308μm,晚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506μm;从长度、长宽比、分布频率来看,南方红豆杉木材是理想的纤维材料。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木材流体渗透性及其控制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就落叶松木材流体渗透性及其定向控制的问题作了研究。试验包括木材气体渗透性、液体渗透性以及吸水动力学等方面,此外还进行了木材显微化学试验和显微气体渗透性试验。研究表明,落叶松木材(心材)经溶剂抽提处理后,其渗透性显著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树材气体渗透性与气体在管胞中的流动特性和规律紧密相关,研究管胞的气体渗透流阻,可以获得关于针叶树材气体渗透性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从针叶树材管胞解剖结构出发,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导出了管胞3个纹理方向渗透气体流阻的数学表达式,并由此计算了针叶树材管胞的气体渗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管胞流阻可以描述气体渗透阻力的分布情况,反映气体渗透性在3个纹理方向的差异,在木材细胞层次揭示针叶树材气体渗透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横向液体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大于弦向液体渗透性,并且,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都是从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其原因是径向液体流动的主要通道是木射线和水平树脂道,弦向主要是管胞壁和交叉场上的纹孔.  相似文献   

7.
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吕建雄  鲍甫成 《林业科学》1994,30(4):352-357,T003
试样(2×2×5cm)在温度120℃和100℃两种饱和水蒸汽条件下分别汽蒸处理8小时,然后置于大气中干燥至含水率为10%左右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进行渗透性测定。汽蒸试样的渗透性分别与其纵向相邻接的未汽蒸、含水率约10%的对照比较,并进行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木材性质不同,汽蒸作用引起木材解剖上、化学上的变化也不同,因而汽蒸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各异。红松气干边材、心材经120℃和100℃汽蒸处理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提高约60、90%和40、130%;长白鱼鳞云杉生材边材经120℃汽蒸后和气干心材经100℃汽蒸后渗透性分别较未汽蒸者约提高326和80%;成对比较分析t检验,汽蒸试样与未汽蒸试样渗透性之间差异可靠性为90-99.9%;汽蒸试样渗透性获得提高的原因均系汽蒸后纹孔膜和纹孔塞发生开裂的结果。但汽蒸长白鱼鳞云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及臭冷杉生材心材、气干边材和心材的渗透性则未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8.
长自鱼鳞云杉木材渗透性及苯-乙醇浸提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水上升置换气流法测定了长白鱼鳞云杉木材渗透性,并利用苯-乙醇对其进行浸提处理,探明浸提物对渗透性的影响及改善其渗透性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鱼鳞云杉气干心材的气体渗透性为0.02872达西(darcy),属渗透性低、浸注难树种;苯-乙醇浸提对其心材气体渗透性的影响高度显著,浸提后渗透性得到明显改善,渗透性平均增加75%,而且可以增加渗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著;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著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难浸注的长白鱼鳞云杉气干5年心材进行水浸泡处理,探讨了纹孔塞位置可否回弹以提高木材渗透性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干5年长白鱼鳞云杉心材经水浸泡11周并用有机溶剂置换干燥后,平均气体渗透性增加了110%,但经成对比较试验t检验,以可靠性95%计差异不显著。表明气干5年后心材通过水浸泡处理,平均气体渗透性虽有增加,但偏移的纹孔塞可能并未重新回弹到中央位置使其渗透性获得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EDLIN  H. L. 《Forestry》1954,27(2):147-148
Details are given of place-names derived from the names of woods,and of various kinds of trees, in the Cornish language, a Celtictongue formerly spoken in the extreme south-west of England.  相似文献   

12.
塔河林业局资源林政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塔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和有效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而设计和开发的。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的实现以及应用体系结构。实际应用表明,塔河林业局资源林政管理系统提高了资源林政管理效率,很好控制了森林采伐量。  相似文献   

13.
15种阔叶树材切削厚度、刀具前角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叶树材不同树种中此三因素对切削阻力影响的规律,在阔叶树材中有相似表现。在气干到充分吸湿阶段中,含水率对切削阻力影响的趋势在针叶材和阔叶材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并通过区域性试验表明 ,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等产业结构 ,是提高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通过测定 ,林木对地表径流、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有很大影响 ,均比无林地及耕地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松树和杨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3号降解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国涵 《林业科学》1991,27(4):452-456
三北防护林地带,食叶性害虫经常暴发,使用灭幼脲3号(简称灭幼脲)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应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油松林和杨树(小美旱、黑杨)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的降解转化的研究。一、实验方法 (一)灭幼脲在不同树种林下土壤中消失动态 1987年6月2日于北京西郊人工杨树(小美旱、黑杨)林内,每亩喷25%灭幼脲胶悬剂40g杀灭杨毒蛾等,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多点采集土样,到8月1日止。1988年5月4日于陕西韩城雷寺庄林场,在喷杀松毛虫的10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并通过区域性试验表明,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等产业结构,是提高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测定,林木对地表径流、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有很大影响,均比无林地及耕地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sterified woods bearing carboxyl grou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sterified woods bearing carboxyl groups are reviewed. The esterified woods are prepared by the addition reactions of wood with di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solvent such as dimethylformamide. The reactions without solvent are industrially advantageous and can give esterified woods with a wide range of monoester contents. The esterified woods can be molded into sheets by hot pressing. By addition reactions of the esterified woods with epoxide, or epoxide and anhydride at high temperatures, epoxide-adducted esterified woods and oligoesterified woods are obtained. These can also be molded by hot pressing. The addition of epoxide to esterified woods results in an improvement in moisture resistance of the molded sheets. When esterified woods are subjected to crosslinking reactions with bisepoxide both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under high pressures, the wood components plasticize to give reddish brown, yellowish brown, or blackish brown crosslinked wood boards whose surfaces are smooth, glossy, and plastic-like. Among the plastic-like crosslinked wood boards, the phthalic anhydride-based board shows the best physic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this board exhibits very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ater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8.
对吉林省西部榆树疏林进行生长与更新调查和人工植苗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榆树疏林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依干扰程度分为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和中度干扰型3种类型;中度干扰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低密度单层榆树疏林亚型和低密度灌丛榆树疏林亚型。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干扰程度,确定3种榆树疏林恢复模式:平缓沙地榆树疏林、瘠薄沙丘单层榆树疏林和厚土层沙丘复层榆树疏林;并制订了4项相应的恢复技术,即:人工造林恢复技术,人工播种和人工辅助天然下种恢复技术,抚育恢复技术和管护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渭南产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表明,木材材质优良,利用价值与其它泡桐相当,其管孔式类型并非为单纯的环孔材或单纯的半环孔材,而是环孔材至半环孔材。  相似文献   

20.
竹木混合纤维的制备直接关系到竹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生 产工艺路线的选择。此项研究在比较分析竹、木纤维形态差异的基础上,考察了竹木片混合 磨浆的可行性和影响纤维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采用 竹木片混合磨浆工艺制备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竹木混合纤维;在实验室条件下,竹木片 混合比和磨浆时间对纤维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