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与人类》2003,23(11):8-9
大海有着人类永远读不尽的大奥秘。比如,鲸类的集体自杀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人类。照常理来说,判定人与兽的主要界线是“有没有思维和意识”,鲸虽是高智商的动物,又是万千生为的最大者,但迄今为止,人类除自身外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具备思维能力。鲸绝不会有自杀意识,自杀的“专利”只能属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是随着被子植物的昌盛而兴起的。作为最高级的哺乳动物-人类,我们生存最重要的方面“衣”和“食”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可以说,没有被子植物,人类的生存是无法想象的。但被子植物是什么时候起源的?是从哪里起源的?是起源于哪一种植物?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3.
天池怪兽未解之谜文/孙来今周汝东图/王颖职工住宅的一栋小平房里,我终于见到了有40多年摄影实践经历的著名侦察摄影、生物摄影、风光摄影家王颖先生。他虽然早已退休,但仍是不适闲,经常爬山越岭,冒着酷暑严寒去长白山摄影,在家很难见到他。几次电话约会他,其老...  相似文献   

4.
神农架野人之谜周学森“野人”传说由来已久古往今来,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关于“野人”的传闻。“野人”,有的地方叫它萨斯夸支、雪人、毛人,有的又叫它阿尔马斯、兽人、人熊、人猴等,它与飞碟、尼斯湖怪、百慕大三角被称为世界四大自然之谜。“野人”在我国的传闻由来...  相似文献   

5.
<正>每次在自然中奔走穿行,高大森林中的鸟啼,温润雨林中的虫鸣,高原雪山的风声,江河湖海的浪涛,这些都是我用来索引自然的关键符号,几经周折到一个目的地,最先让我置身其中的正是大自然里种种美妙的声音。只是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未解之谜,那是从小学过的诗句中让人浮想联翩的猿声——"两岸猿声啼不住",那种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的体验,我曾以为只是诗人的遐想。  相似文献   

6.
治安管理处罚是依法享有治安管理处罚权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捍卫汉字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森林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以下统称“森林警察”)是否具有并已完全落实、是否需要落实、能否落实治安管理处罚权,不仅是森林警察尤其是集体林区森林警察百般“求解”而始终“未解”的历史性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     
动物“友谊”之谜黎明团结和睦、互助互爱,这是人类的美德。而自然界里的动物,你别看它们生性粗野,可它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同样有着深厚的“友谊”关系。蚂蚁关怀蚜虫无微不至蚜虫是农作物的大敌。可蚂蚁却把它待为“座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发现有的社队在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中,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集体林木,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乱砍滥伐集体树木的现象。 疏附县布拉克苏公社九大队九生产队今年实行作业组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后,把集体所  相似文献   

9.
正"海鸥去哪儿"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唱响了海鸥品牌,提升了昆明形象。红嘴鸥是昆明的一张城市名片。但红嘴鸥究竟来自何方、它的迁徙线路、以及在昆明的活动轨迹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为进一步通过科学手段对红嘴鸥进行研究,解开与红嘴鸥有关的"未解之谜",同时展示昆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成就,塑造城市品牌,凸显城市魅力,让海鸥这张名片在昆明城市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昆明广播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赛城湖冬候鸟分布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赛城湖冬候鸟分布之谜。从冬候鸟及其食物资源入手。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从赛城湖自古就有冬候鸟分布等种种现象引伸出动物迁移的地理印迹和历史印迹的特点。并推论出动物栖息地保护和动植物原生地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爱情仍然是“神圣”的象征。为得到心中理想的伴侣,它们有的温情脉脉,有的浪漫异常,有的以勇武赢得对方欢心,有的甚至甘愿为其送上宝贵的生命。动物绚丽多彩的求爱方式,更是展现了比人类毫不逊色的情感世界。 天鹅和大雁都是终生相伴、感情专一的动物。在天鹅聚居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一对对情侣白天并肩戏游,比翼齐飞,晚上则紧紧依偎、亲密双栖。生活在我国青海湖的斑头雁,在春天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也睡觉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其实植物也离不开睡眠,只不过睡眠的方式不同而已。而且还像一些人和动物一样,有的植物睡觉多,有的植物睡觉少。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辽宁盘锦传来的消息,中国已知三大黑嘴鸥繁殖地之一的辽河三角洲湿地1990年发现黑嘴鸥1200只,到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已达6071只。而新华社去年报道表明,另一黑嘴鸥繁殖地黄河三角洲黑嘴鸥数量由以往的1400只减少到不足200只。两地差异为何如此悬殊?业内人士说辽河三角洲湿地得益于有个民间环保组织———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1990年,濒危、珍稀鸟类黑嘴鸥的繁殖地在辽河口三角洲湿地找到,从此这一生物界的百年未解之谜被揭开。关注生态、采访这次考察活动的盘锦日报记者于当年筹建以保护黑嘴鸥及其繁殖地为宗旨的民间环保组织,并于1991…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最高的一座大山 ,周秦以前 ,人们称之为不咸山。《山海经》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 ,名不咸 ,在肃慎之国。”到了汉代人们称她为单单大岭 ,《后汉书 .东夷列传》记载 :“自单大岭以东 ,沃沮 ,泼貊悉属乐浪。”单单 ,满洲语音近似“珊廷” ,是长白的意思。自金代以后 ,人们才称其为长白山。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长白山就有一种崇敬之情 ,历代皇帝也称之为“兴祥的灵地”。主峰白头山 ,海拔在2700米以上 ,考古学家称之为“东北群山之祖” ,加上百年未解的“天池怪兽”之谜 ,更给这气势磅礴的长白山增添了神秘绚丽的色彩。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们就贯彻执行“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这个绿化方针政策问题,先后到部分地、市、县作过一些了解,看到不少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忽视集体林业,削弱乡、村集体林业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处于被取消状态。现根据调查情况谈谈我们的看法。一、集体林业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中央林业部提出“坚持依靠社队集体造林,积极发展国营造林,并鼓励社员个人植树”的方针以后,我省各地的集体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植物也睡觉     
卓秀云 《云南林业》2005,26(4):33-33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其实植物也离不开睡眠。只不过睡眠的方式不同而已。而且还像一些人和动物一样,有的植物睡觉多,有的植物睡觉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农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农业生产管理体制的新形势下,有些同志对办好社队林场,发展集体林业生产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少地方社队林场有所削弱,甚至有的已经解散;有些地方集体造林减少,对今后要不要坚持依靠社队集体造林,思想上有动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凉城县做了一些调查,现整理如下。一、社队办林场是发展集体林业生产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发现有鸥类44种,中国有14种,其中35种早已有记载,只有一种在本世纪70年代才被发现。这种鸥背部浅灰,头部黑色,腹部白色,羽冠乌黑,白眼黑嘴叫黑嘴鸥,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英国有一位湿地鸟类专家叫梅伟义,他对鸟类颇为偏爱,特别对鸥类极有研究。1974年,梅伟义先生在香港米埔沼泽破灭荒发现了黑嘴鸥,梅伟义先生认为,保护黑嘴鸥必须找到它的繁殖地,然而他查遍了世界上有关鸥类的文献资料,从1894年有关于黑嘴鸥的报道以来,从未有人找到过它的繁殖地——这是一个百年未解之谜。1989年5月,辽宁省鸟类研究中心的鸟类…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具有令人着迷的亲和力。他们纯洁、弱小、有依赖性,好奇、活泼、充满希望。人类的儿童如此,动物的儿童会怎样呢?其实动物宝宝千奇百怪,有的出人意料,有的跟人很像,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沙鸡的耐旱之谜肖争良黄沙漫漫的大漠,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干旱。尽管环境如此严酷,但这里依然是生物的特殊乐园。为了生存,除了植物以外,许多动物也都有奇特的耐旱本领。过去有不少文章报道过沙漠兽类的耐旱机制,但沙漠地区的鸟类如何适应这一干旱的环境,就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