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水平畦田灌溉质量的灌水技术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开展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根据田间畦灌试验资料 ,对影响水平畦田灌溉质量的灌水技术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给出适宜于水平畦田灌溉方法应用的田间技术参数组合方式。结果表明 ,在较佳的田间微地形条件下 ,通过选择合理的地面纵坡和畦田规格 ,采用适宜的入畦流量并加强田间灌溉管理 ,可达到改进和提高水平畦田灌溉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华北引黄灌区内,大田作物的主要灌溉方式依然是畦灌。由于畦田规格过长过宽,导致灌溉水浪费严重,灌水效率低下。在平原县张庄管道灌溉示范区进行畦田灌溉试验,研究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利用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WinSRFR4.1,对不同规格畦田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得出畦田灌溉的田间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研究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综合考虑管道灌溉出水口规格与当地耕作农具尺寸等因素,模拟了多种畦长、畦宽、坡度和单宽流量下灌溉方案的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畦宽1.5m,畦长50~60m,坡度为0.3%畦田灌溉技术改进方案的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均提高到80%以上,灌水性能较优,建议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3项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 值模拟方法研究各种灌水技术的田间灌水设计参数和田间适宜条件、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的应用、不同平地方法间的组合应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田间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对提高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平整土地与划小畦田是地面自流灌溉的基础 ,也是灌溉工程中投劳投资占很高比例的改善灌水条件的工程项目。只有土地平整、畦田规格科学 ,才能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才能充分发挥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充分提高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是节约灌溉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平地划畦看似简单 ,但要搞好却不容易 ,因为影响田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的因素太多了。如土壤质地、土层结构、作物种类、种植制度、地形坡度、气候温度、田间灌水流量的大小等等。因此 ,除了必须认识平地划畦的重要性 ,还要充分认识它的技术复杂性。1 平…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水平畦灌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研究表明,水平畦灌技术可使灌水效率提高20~30%,作物增产15%以上。与传统畦灌相比,其特点是畦块面积和入畦流量较大,水流推进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很快覆盖整个田面,灌水均匀度高,有利于灌溉节水和提高作物产量。有鉴于此,我们在武威市黄羊灌区开展了春小麦水平畦灌技术试验研究,对灌水质量、节水效果以及作物产量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土地平整措施对现有畦田加以改造,应用水平畦灌技术,可取得良好的节水、增产和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畦田水流特性及灌水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陕西杨凌区的冬小麦及果树地进行了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系数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地面灌溉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畦田水流运动。根据灌水前、后土壤体积含水量计算了入渗水深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入渗水深均匀系数随畦宽的变化趋势与灌水效率相同,但可以达到0.75以上。对地面灌溉来说,高均匀系数并不一定意味着高灌水效率(田间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7.
微地形对波涌畦灌灌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波涌灌溉的实践中 ,沿沟 (畦 )长度方向的地形起伏 ,使其灌水效果明显变差 ,为了定量评价微地形对波涌灌溉灌水质量的影响程度 ,采用地面灌溉模型对不同田间微地形条件下的波涌灌溉地表水流运动过程进行模拟 ,并结合田间试验 ,提出了畦灌条件下波涌灌溉的地面地形变化要求 ,供制定田间波涌灌溉实施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畦灌节水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畦灌是我国北方一些灌区从灌溉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新型地面灌水技术。在对冬小麦田间灌水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灌水定额与畦坡、单井出水量和畦宽的关系,并对灌水均匀度与单宽流量和畦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控制畦宽和畦长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深层渗漏、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田间水利用率,从而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兴法  孙旻昊  刘博 《农业工程》2021,11(10):73-79
波涌灌溉是解决长畦田灌水均匀性低、深层渗漏大等问题较好的措施,但目前我国波涌灌溉推广应用面积并不乐观。通过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地区的大田试验,对2个春小麦品种的长畦田采取波涌灌溉和分段灌溉方式,总结其在西北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长畦田波涌灌溉和分段灌溉在民勤小麦生产中是适宜的,可以作为该地区春小麦畦灌时的节水灌溉具体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地区小麦长畦田节水灌溉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入渗特性差异明显,微垄沟灌糙率系数最大而平作畦灌糙率系数最小,平作畦灌入渗速率最快而畦作浅沟灌入渗速率最慢;对长畦田来说,畦作浅沟灌灌水效果最好,微垄沟灌次之,平作畦灌最差;在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初始含水率沿程不均匀分布的畦灌技术要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是影响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降雨产流导致的畦田土壤含水率沿程不均匀分布是华北平原农田常见的现象。为探究土壤初始含水率空间变异性对畦灌水流运动以及灌水质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与二维土槽灌溉试验,结合WinSRFR地面灌溉模拟模型,优化求解初始含水率沿程不均匀条件下的畦灌技术要素。结果表明: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沿程增幅越大,畦灌田面水流推进速度越快,田面水流消退速度越慢;相较于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沿程不均匀分布条件下,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有所下降,储水效率无明显变化;当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沿程增加时,灌水效率和储水效率受畦田长度、入畦单宽流量及改水成数的影响,而灌后土壤水分均匀度仅受畦田长度和单宽流量的影响;当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沿程由0.189 0 m3/m3均匀增大至0.464 3 m3/m3时,畦田长度L为85 m、改水成数G为6、单宽流量q为7.0 L/(m·s)时可取得最优灌水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降雨产流带来的畦田土壤初始含水率不均匀条件下的灌水技...  相似文献   

12.
基于WinSRFR软件的河套灌区水平畦田规格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河套灌区的土地资源与灌水质量,以大田水平畦灌试验水流推进与消退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和分析方法,对河套灌区现状畦田规格进行优化设计.通过WinSRFR软件系统设计功能,基于田间各灌水要素,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灌水质量指标并采用零惯量模拟率定.模拟出不同畦田规格组合的灌水质量指标等值线图,确定了满足灌水要求并具有较高灌水质量的灌溉系统的优化范围,考虑土地权属与畦田规格现状,提出了典型田块设计方案.方案1:合并田-毛渠-田,畦长为102 m、畦宽为65~95 m,畦田面积为6 670 ~10 005 m2.方案2:合并田-毛渠-田-路-田,畦长为154 m、畦宽为65~110 m,畦田面积为10 005 ~16 675 m2.  相似文献   

13.
地面灌溉水流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内蒙古风沙区一种砂土和壤质砂土的春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了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系数影响的田间试验。并用SRFR406软件对畦灌条件下的水流特性及水分利用率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运用SRFR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地面灌溉的水流推进及消退过程,尤其是推进过程模拟求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畦田的微地形对灌水效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畦田尾部反坡对灌水效率及水流推进与消退都有较大影响。为提高灌水效率,应加强耕作管理,消除反坡。畦田规格对灌水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获得较高灌水效率的角度来说,以畦宽2~3m、畦长50~60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新疆规模化农业类型区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初步成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总结了2000年在新疆兵团农七师127团进行的田间闸管灌溉技术和改进畦沟灌溉技术的初步成果:①在棉花沟灌区,闸管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比现状节水30%-40%,而且节地省劳效果明显。②通过灌溉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其田间水利用率也达了80%,比现状节水30%左右,说明只要合理确定畦沟规格并实行封闭灌溉,精心管理,即使不增加任何设备投资也可以有效地改进地面灌溉状况。③根据试验结果得知,现状地面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率为45%,节水潜力为25%-35%。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农田畦灌畦田规格不合理、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2次田间灌水试验和WinSRFR 5.1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地面灌溉水流过程和灌水质量情况.第1年田间实测灌水结合WinSRFR 5.1模型率定土壤入渗参数(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第2年田间实测灌水是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WinSRFR 5.1...  相似文献   

16.
海生 《山西农机》2004,(3):17-17
膜上灌溉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新技术。畦、沟全部被地膜覆盖,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旁侧入渗供给作物生长所需水,也可专设灌水孔。施水面积占种植面积的2%左右,可有效地防止  相似文献   

17.
膜孔灌溉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门旗  陈祖森 《灌溉排水》1996,15(1):29-33
膜孔灌溉是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和地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水流前峰在沟畦中的行进距离与时间进行幂指数回归,确定行进方程x=ptx^r的有关参数;由水量平衡模型确定入渗方程z=kt^n。根据行进方程和入渗方程,推导出灌水均匀度Ed,灌溉效率Ea,深层渗漏损失DPR和尾水废泄损失TWR公式,并计算和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灌水质量,以确定最优灌水指标和有关参数,达到节水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满足畦灌技术约束下的冬小麦最小灌水定额,采用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模型SISM,结合华北地区畦灌现状,考虑畦田长度、坡度、田面标准差、微地形空间分布差异及入畦单宽流量等要素,设计53.088种畦灌技术要素组合,以地面灌溉水流覆盖整个田块和最小灌水深度Zmin>0为控制条件,对不同技术要素组合下的灌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畦灌技术要素和灌水性能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结合畦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提出3种代表性畦田长度(50、100、150 m)下田面标准差、坡度、入畦单宽流量等畦灌要素的建议范围。在不考虑畦田布置优化方案的条件下,3种代表性畦长畦灌最小灌水定额不宜低于84、117、148 mm;在地面灌溉技术及畦田布置方案优化的条件下,3种代表性畦长畦灌最小灌水定额不宜低于71、75、79 mm。  相似文献   

19.
泾惠渠灌区畦长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惠渠灌区中畦田规格参差不齐,灌区由于畦田过长而造成的灌溉水量浪费屡见不鲜,不仅没有形成高产而且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大田与小区试验相结合,以当地农民习惯的灌溉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灌溉畦长处理(80、120、240 m),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改水为80%。研究了灌溉畦长对夏玉米在生育期内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等问题,选择出兼顾节水高产可行的最优畦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灌水后,80和120 m处理畦长内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为均匀无显著差异,240 m处理畦长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产生显著性差异;80和120 m处理夏玉米在畦首、畦中和畦尾灌水均匀度较为平均且无显著差异,240 m畦长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且80 m畦长处理产量分布最为平均、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为1.021 839万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5.12 kg/(hm2·mm)。综合夏玉米产量及其分布、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泾惠渠灌区80 m的灌溉畦长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适宜畦长,该结论以期为泾惠渠灌区大田作物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膜孔灌溉是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和地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水流前峰在沟畦中的行进距离与时间进行幂指数回归,确定行进方程的有关参数;由水量平衡模型确定入渗方程z=ktn。根据行进方程和入渗方程,推导出灌水均匀度Ed,灌溉效率Ea,深层渗漏损失DPR和尾水废泄损失TWP公式,并计算和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灌水质量,以确定最优灌水指标和有关参数,达到节水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