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天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18-121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天)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和Ca2++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2.
自制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3.
1-MCP对灵武长枣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收后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在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以期研究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μL/L1-MCP处理可以显著地保持果实硬度,抑制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的下降。0℃条件下贮藏90天时,果实硬度达6.5kg/cm^2,VC含量为253.9mg/100g,可滴定酸含量为0.275%,失重率4.9%;显著地降低PPO和ADH活性,贮藏末期分别为1.287U和22.0U;延迟灵武长枣果实的后熟与衰老,低温贮藏90天后好果率达到75.5%。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果实发育成熟期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6年生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后期(白绿期~全红期)生理和生化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灵武长枣从白绿期至全红期,果肉硬度缓慢降低,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03,全红时果肉硬度12.4kg/cma^2。(2)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拟合曲线为三次多项式,相关系数r=-0.9731;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746。(3)果实发育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蔗糖含量均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灵武长枣在白绿期前以积累单糖为主,果实糖份累积总体表现为“蔗糖”型。(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相对甜度不断增加,与总糖、蔗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6、0.9880和0.9828。(6)灵武长枣在果实发育后期,果肉淀粉含量最高达51.54mg/100g,对果实的糖度没有明显影响。(7)白熟期的果实在软化前,呼吸强度在10~26mg/(kg.h)间变化,没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初步确定为呼吸非跃变型。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前期3种包装袋袋内气体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将3种保鲜膜对枣果实低温贮藏90天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孔膜(KDM)保鲜效果好于打孔聚乙烯(PE)膜,不打孔PE膜最差,说明灵武长枣以使用气体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贮藏效果最佳,同时也证实了低温与专用保鲜剂结合专用薄膜自发气调的综合配套保鲜技术模式适用于灵武长枣贮藏保鲜.贮藏90天后好果率达87.5%。  相似文献   

7.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研究了灵武长枣在6种不同保鲜剂贮藏下的生理变化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采用5g•m-34.5% TBZ(噻苯咪唑)熏蒸的处理为好,该处理能有效地延缓枣果含酸量的下降速率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好地保持Vc含量,枣果贮藏105d硬果率37.5%,商品果率94.34%。  相似文献   

8.
采用磷酸二氢钾(0.2%)+蔗糖(0.3%)、赤霉素(30 mg/kg)、以色列专用肥(0.3%)、硼酸(0.3%)对温室栽培的‘灵武长枣’进行喷施处理,测定灵武长枣的枣吊加长生长、直径生长、坐果率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等,研究外源药剂处理对灵武长枣生长与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以上试剂对灵武长枣枣吊加长生长、直径生长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喷施赤霉素(30 mg/kg)、以色列专用肥(0.3%)使坐果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2.6倍,喷施以色列专用肥(0.3%)、硼酸(0.3%)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且以色列专用肥(0.3%)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产中可在花期、果实膨大期喷施以色列专用肥(0.3%),以提高坐果率与果实着色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贮藏特性,以天津蓟州区主栽的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在10、4、0、-1℃贮藏条件下比较了果实的5个贮藏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贮藏温度下,温度越低,蓝莓果实好果率越高,失重率越低,硬度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率越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越好。在10℃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14 d时,蓝莓的好果率在23.33%~85.33%,失重率在13.37%~27.40%;4℃贮藏过程中,好果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至21 d时,好果率在19.67%~69.50%,失重率在21.74%~35.66%;0℃和-1℃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至70 d时,好果率在57.60%~95.67%,失重率在4.98%~17.72%,硬度较初值下降了20.69%~5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82%~61.71%,可溶性糖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4.12%~42.17%。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耐贮藏品种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综合比较各指标发现,不同品种蓝莓在-1~0℃下贮藏均可维持较好的果实商品性(好果率和失重率)和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了CaCl2溶液对草莓果实储藏品质及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果实的幼果期、膨大期及转色期,依次采用0.1%、0.3%和0.5%的CaCl2溶液喷施1次,摘取成熟的果实进行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草莓储藏时间的延长,用CaCl2处理抑制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的感官品质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和回交后代为供试材料,进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材料中,海南斑茅92-10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60=60m,属原始的1A型染色体,其他材料的核型均属2B型。以拔地拉(2n=80=70m+10sm)为母本、海南斑茅92-105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崖城96-6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70=68m+2sm;以崖城96-66为母  相似文献   

12.
13.
中美两国玉米育种思路和技术水平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5年,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杂交种大举进入我国许多省和全国玉米区域试验。这些代表美国15~20年前育种水平的杂交种所到之处,表现突出。先锋公司品种在每个区试组均列居第二名、第三名,产量潜力高,而且在年份间和地区之间产量稳定,所以先锋公司品种在部分地区种子销售十分紧俏。而我国育种者培育的品种则退居次要位置。两相比较,暴露出国内的品种存在许多严重缺陷,主要是对环境敏感,抗逆性差,产量不稳定。这些试验结果引起我们对育种目标、育种思路、技术路线和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深刻的反恩。  相似文献   

14.
张妙娟  张若晨 《种子》2020,(4):50-54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为0.3μL、Primer为1.2μL、DNA为3.0μL。建立的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迷人杜鹃种子特性与萌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迷人杜鹃种子的千粒重、吸水率、种皮透水性和种皮抑制物质,并统计在不同的贮藏方式、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萌发温度的处理下迷人杜鹃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对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与LSD检验,结果表明:迷人杜鹃种子细小,千粒重仅有0.171 g,种皮透水性良好,种皮没有抑制种萌发的物质.室温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大.而低温贮藏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迷人杜鹃种子在自然光暗交替的光照下发芽率更高,出苗更整齐.恒温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6.
17.
W. Lange 《Euphytica》1971,20(1):14-29
Summary From crosses between diploid and autotetraploid cytotypes of Hordeum vulgare L. (cultivated barley) and H. bulbosum L. (bulbous barley grass) diploid, triploid and tetraploid interspecific hybrids were produced. Both directly and after vegetative segregation crosses in either direction also gave rise to haploids and dihaploids resembling H. vulgare. The use of embryo culture was necessary. Plant morphology of the hybrids was much like that of H. bulbosum, although the hybrid plants were less vigorous. Meiosis in the hybrids was more or less disturbed, and this seemed to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level of sterility.  相似文献   

18.
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芸薹属内遗传和变异类型极其丰富,这为芸薹属植物种间杂交提供了条件。通过甘蓝(B. oleracea,2n=CC=18)和芥菜型油菜(2n=AABB=36)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六倍体新物种,为油菜育种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本文选用芥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B. oleracea var. aceaphala,2n=CC=18)进行种间杂交,在10个杂交组合中,共授粉559朵花,  相似文献   

19.
20.
孩儿拳种子萌发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孩儿拳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探讨盐胁迫下孩儿拳种子萌发特性、保护酶和膜质过氧化吵度.结果表明:(1)低浓度盐胁迫(50mmol/L)下,种子总萌发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幼根长度和幼苗鲜重却高于对照,随着盐胁迫的加重,种子萌发率、幼根长度和幼苗鲜重均呈下降趋势.盐浓度为200 mmol/L时,总萌发率仅为13.8%.(2)在盐胁迫浓度较低时,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当盐胁迫浓度达到200 mmol/L时,SOD活性开始下降;CAT酶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变化趋势和SOD酶活性相似;POD酶活性随着盐胁迫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尤其在SOD酶活性开始下降时,POD酶活性仍在增加.(3)盐胁迫为50 mmol/L和100 mmol/时,其丙二醛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盐胁迫为200 mmol/L时,丙二醛含量最高,为对照的2.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