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民增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1999年朱镕基总理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16字措施,全国很快掀起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高潮。我区也采取了以休促退、以调(产业结构)促退、以移促退和封造结合、林草间作等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国家在政策上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条件,即对退耕后的农牧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农牧民在退耕后8年内享受此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内蒙…  相似文献   

2.
扈志琦 《甘肃农业》2006,(7):186-187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开展,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从环县如理、气候、环境的现实。尤其是缺水干旱的实际出发.经过实地调查。针对环县部分地区退耕还球(草)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对于如何在环县干旱山区更好地推进退耕还球(草)工程的建设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安定区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试点区后,抢抓机遇,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实施退耕还林(草) 4万亩,种草3万亩;2 0 0 1年安定区边治理边探索,退耕还林(草) 1 .8万亩,其中实施以林为主的退耕种草0 .42万亩,以草为主的退耕种草0 .84万亩;2 0 0 2年安定区被列为国家全面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重点区,在总结前两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实施退耕还林9.2 7万亩,其中种草6 .5万亩;2 0 0 3年安定区在实施退耕还林种草过程中积极引进示范推广种草方面的各类先进的应用技术,以山绿起来…  相似文献   

4.
宁夏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效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彭阳县崾岘乡玉洼村8个典型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所取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证实了退耕林(草)工程对农民的增收作用,讨论了工程实施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优惠政策。通过两年的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探索出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基本建设以及脱贫致富相结合的路子,为退耕还林草的全面启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卓资县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现状,通过该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近5a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在该地区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和政县经济发展落后,林种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林木砍伐严重,草场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产业结构调整,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生存环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立足县情,分析了和政县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及退耕还林(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退耕还林(草)工程步伐,改善生态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重点对贵南茫曲镇、塔秀乡、森多乡和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巴沟乡,共和县环湖四乡(镇)的退耕还林还草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海南州退耕还林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一些建议,为开辟农牧民增收渠道,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浅论湟源县退耕还林(草)后农民增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具有战略意义的退耕还林(草)工作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项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对于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将无疑是一项新的革命--这将打破湟源县多年来形成的农民收入68%来源于大农业的结构,全县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这一就业结构,另外,湟源县去今两年退耕2.0万亩,今后计划退耕约7万亩.随着退耕地的不断增加,农户耕种的土地将相对减少.退耕后怎样使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如何安排生产活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得的目的,已成为当前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流失治理和环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利用延河流域日降雨、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和植被覆盖图,运用RUSLE模型,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计算流域1997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量,并分别模拟了退耕还林(草)和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由于降雨的变化,研究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值由1997年的775.32 MJ?mm?hm-2?h-1?a-1增加到了2000年的1292.07 MJ?mm?hm-2?h-1?a-1,降雨大大加剧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坡耕地面积大大减少,林草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值显著减少,由退耕还林(草)前的0.1714下降到了退耕还林(草)后0.1592,减小了流域土壤侵蚀;由于退耕还林(草)的实施、气候变化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变化共同影响,单位面积平均土壤侵蚀量由退耕还林(草)前的3 012 t?km-2?a-1增加到了退耕还林(草)后4 671 t?km-2?a-1,年土壤侵蚀总量2314×104 t增加到了3589×104 t。【结论】降雨变化使得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增加了71.28%,退耕还林(草)约减少研究区土壤侵蚀量7.84%,二者共同作用使得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增加了59.26%,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对减少区域土壤侵蚀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1999年底,党中央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开发西部,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善西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的试点工作结束之后,后续工作却未能跟上,笔者结合漳县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大通县退耕还林地立地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三年内对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小区的建设成果,提出并进行了退耕还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造林类型的划分,旨在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列为西部开发的两大目标和两大任务.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西部山区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将对实施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且任务大,所以西部生态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西部开发的成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周密筹化,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国务院作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实施方案和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但从目前的退耕还草试点工作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退耕的以粮代赈补偿中的差异及期限问题,林牧区的退还补偿问题,退耕还林还草的合理化布局问题,税收减免后的县、乡财税补助问题,农民今后长远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各地区如不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制定相关具体的配套措施政策来解决存在问题,将会影响这项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李春香  戴乐  吴晓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440-4442
对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行了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针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实际状况,以现有的林草植被类型代替退耕后的植被.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时,以退耕还生态林的生态效益最好,退耕还经济林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虽然最大,但生态效益所占比重较小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5.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根本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重点要退的耕地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以及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有:(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每667平方米(1亩)4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的标准,长江上游地区为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为100公斤。(2)国家给退耕户现金补助。按退耕面积,每年每667平方米(1亩)补助20元。(3)国家向退耕户提供造林种草种苗费补助。种苗费补助标准按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每667平方米(1亩)50元计算,可直接发给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4)实行“个体承包”。关于粮食和现金补助折年限,总的原则是需要多少年就补多少年,绝不能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要求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时文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风沙过渡区和退耕还林(草)重点实施区为例,利用PRA(农村参与式评估)、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景泰县新墩湾村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明  权轻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67-16569
分析了安塞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地利用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安塞县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类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被园地和林地所取代,从而使农村空闲出来的劳动力向能获得更高收益的产业流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生态建设与退耕还草(林)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贵州的水土流失现状,讨论了贵州的生态问题和草业的生态利用功能,提出在贵州退耕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应遵循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归还植被要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应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建立林草结合型生态系统,兼顾发展草食畜牧业。并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退耕还草(林)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据此提出了合理界定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操作区域,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实行分区调控政策,适当细化退耕补偿标准,建立长期的退耕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阳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科学规划,稳步实施,6年(2000—2005)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3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5.6万亩,宜林荒山荒沟造林55.9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122万亩的108%,使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42776户20.53万农民受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