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宁白茶品种资源调查与种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茶是我国稀有茶树品种,本文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并以种植在景宁的安吉白茶,迎霜、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景宁白茶品种优良单株的形态特征、发育特性、品种种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选育景宁白茶品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建林  何卫中  潘正贤  丁四芳 《茶叶》2004,30(3):167-168
白茶是我国稀有茶树品种,本文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并以种植在景宁的安吉白茶、迎霜、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景宁白茶品种优良单株的形态特征、发育特性、品种种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选育景宁白茶品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景宁白茶两个品种的特性、母本园培育管理、短穗扦插及茶苗管理技术;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基质与景宁白茶扦插成活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景白1号、景白2号为2014年浙江省新审定的白化茶树新品种(统称景宁白茶),春季新萌发的芽叶在生长过程中的一定时间段内表现为乳白色,芽叶洁白如玉,所制干茶滋味鲜爽,香气清高持久,并具有独特的蛋黄香。但景宁白茶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优良茶树新品种,在其鲜叶采摘方面,鲜有系统的研究。因此,研究掌握其白化鲜叶采摘标准、采摘时间段和洪峰期时间,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充分组织人员及时采摘,最大限度地发挥景宁白茶的优良特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10,32(3):43-43
景宁白茶套罩嫁接法试验 为确定景宁白茶的最佳嫁接时间段和不同品系间嫁接的难易程度。分别在秋、春和夏季采用套罩保湿法和随机区组排列对景宁白茶进行嫁接试验。结果显示,景宁白茶在春、夏和秋季的嫁接成活率在72.0%~94.0%之间,夏季的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1.2%和81.3%,春季和秋季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0.0%和82.0%,秋季的平均保存率仅为25.7%。  相似文献   

6.
叶乃兴 《福建茶叶》2010,32(10):44-46
<正>目前,在茶叶市场上有白茶、政和白茶、福鼎白茶、黄金白茶(台湾)、安吉白茶、景宁白茶、徽州白茶、靖安白茶(江西)、天目湖白茶(江苏)、乐昌白毛茶、凌云白毛茶、汝城白毛茶等名称的茶叶产品,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有必要了解白茶、白叶茶(黄叶茶)、白毛茶之间的区别。1白茶、白叶茶(黄叶茶)和白毛茶概念  相似文献   

7.
安吉白茶为具有特异性状的珍稀品种,春季芽叶萌发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其叶片呈白化状,随气温升高,叶色逐渐转绿。以白茶品种芽叶为原料采制的安吉白茶,由于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滋味鲜爽,品质特点突出,因此,茶礼表演中应使观者领略到白……  相似文献   

8.
景宁白茶由于其对生长环境、建园要求及苗期对光照强度与普通绿茶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生产实践,建园应选择500m~800m地段更能体现品种特性,种植前须进行土壤深翻并充分熟化,开种植沟,施足底肥;茶行布置以单行条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便于生产管理,行距1.4m~1.5m。苗期采用30%~50%的黑色遮荫网进行遮荫与早期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鸠坑16、鸠坑20、中茶302、中茶108、中白1号5个不同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加工成开化龙顶茶,分别对成茶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含量,及鲜叶的采摘期和百芽质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鸠坑16、中茶108、中白1号等3个品种制成的开化龙顶茶成茶品质最优。综合采摘期、产量等因素,鸠坑16可作为开化龙顶茶的当家品种,中白1号可作为高档开化龙顶茶的补充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景宁地处浙南山区,茶区海拔大部分在300~700m,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繁殖,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对景宁地区不同品种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地种质资源特征,为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叶昌松 《茶叶》2013,39(2):67-69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惠明茶为卷曲形细嫩绿茶。随着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变化,在绿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红茶、乌龙茶、香茶等品种。通过对景宁惠明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安吉白茶品质的气候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安吉白茶的品种特性、品质特性,安吉白茶原产地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安吉白茶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气温、光照、降水等气象因子与安吉白茶的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密切相关,安吉白茶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3.
对‘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和‘茂绿’、‘中茶108’、‘春雨1号’、‘杭茶21’、‘鸠坑早’新品种(品系)等10个品种(品系)制得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杯泡观赏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白1号’、‘茂绿’和‘浙农117’品种制得的茶样感官品质明显好于对照‘鸠坑群体种’,特别是‘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其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理化基础能明显改善芽茶滋味浓涩的品质缺陷。‘春雨1号’等芽头肥壮、厚实、圆直的品种茶样的杯泡观赏性较好,而芽头宽扁、松空的品种茶样杯泡观赏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景白3号’是从景宁县惠明茶群体种自然变异单株选育的白化茶新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着重阐述了其品种的白化性状,特征、特性及品质特点。针对该品种的特点,开展繁殖、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丽芬 《茶叶》2018,(2):98-101
茶旅,是一种以茶为重要载体的、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兴茶叶产业发展方式和旅游模式。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服务体验。文中阐述了景宁县发展茶旅慢游产业的目的和优势,规划构思了景宁县茶旅慢游产业发展的几种方式,并针对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阳  包焕盛 《茶叶》2012,38(1):5-8
惠明白茶原产于我国浙江省景宁县,是一种珍贵而特有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含量较高,滋味鲜爽,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景宁县政府、茶企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惠明白茶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其日渐成为丽水市茶产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本文主要就惠明白茶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扦插繁育、嫁接繁育、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惠明茶是景宁县的历史知名品牌,惠明白茶更是荼中珍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当今“名茶大战”中,进一步扩大惠明白茶种植面积,研究改进其加工工艺技术,制作高品位的惠明白茶,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台山白云茶等5个品种形态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台山白云茶、广东清远笔架茶、广西凌云白毛茶、云南双江种、云南风庆种等五个品种,观测26个性状项目,结果认为:叶部变异最大的是广东清远笔架茶,广东台山白云茶变异最小;花部变异最大的是广西凌云白毛茶,云南凤庆种变异最小;清远笔架茶叶部变异大于花部变异,广西凌云白毛茶则相反,其它三个种,叶部、花部变异大小接近。以云南双江种为对照,云南凤庆种、广东台山白云茶最相似,广东清远笔架茶差异较大,差别最大的是广西凌云白毛茶。  相似文献   

19.
幼龄“四园”瘠薄地套种春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林昌庭,陈海玉,赵华仙,林敏莉景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业县和贫困县。全县有山地233万亩,其中可套种旱粮作物的幼龄茶、果、桑园和林地(简称“四园”)有5万余亩。为开发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从...  相似文献   

20.
在福鼎白茶品牌构建与传播过程中,提升福鼎白茶品牌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促使福鼎白茶品牌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与市场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福鼎白茶品牌要素对白茶品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福鼎白茶品牌要素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福鼎白茶品牌要素对消费者偏好度的影响,并从优化福鼎白茶品牌要素角度出发,在动态化调整以及传播效果的提升两个层面对福鼎白茶品牌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与论述,以期能够为福鼎白茶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