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的试验,分析了空气中CO_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叶片气孔阻力、叶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生长状况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总蒸发蒸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增加一倍,叶片气孔阻力在充分和中等供水条件下平均增加125.67%,在干旱条件下增加47.93%;叶温平均增高1.1℃;光合速率增大2.569倍;蒸腾速率减小39.2%;叶面积增加17.6%;株高增加20.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3.057倍;总蒸发蒸腾减小10.04%。  相似文献   

2.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水分利用与蒸发蒸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的试验,分析了空气中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叶片气孔阻力、叶温、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生长状况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总蒸发蒸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一倍,叶片气孔阻力在充分和中等供水条件下平均增加125.67%,在干旱条件下增加46.93%,叶温平均增高1.1℃,光合速率增大2.569倍;蒸腾速率减小39.2%,叶面积增加17.6%,株高增加20.8%,叶片水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油松、侧柏、刺槐的水分利用效率。3a的试验结果表明,供水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状况,尤其在干旱年份,随供水量的增加,各树种土壤含水量与平水年相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差距缩小。平水年,各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在1.0倍供水处理时最大,油松、侧柏、刺槐分别较对照提高35.3%、32.2%、26.9%;在欠水年,各树种水分利用效率与供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龙眼幼苗多胺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水分胁迫下,龙眼8月龄幼苗的吸收根和叶片细胞活力随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细胞活力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24~0.9788);多胺(PA)中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大幅度增加了,组织中put增加了2.53~7.85倍,spd增加了1.83~6.17倍,put含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73~-0.9170),spd含量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7685~-  相似文献   

5.
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KH841单施和与NH4HCO3,NH4CL,NH4NO3,(NH4)SO4,CO(NH2)2,KH2PO4,KNO3,KCL等肥料分别混施在砂土,砂壤土及含盐壤土上,对土壤水分蒸发和团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单施或与肥料混施时,3种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均与对照没有差异。在砂土、含盐壤土上混施时土壤团聚度与树脂用量呈线性正相关;尿素、NH4HCO3与树脂混施对树脂单施时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三种滨海盐渍土土壤水分动态和贮水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运动的年变化表层最大,土层150cm左右处由于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壤水分运动趋于平稳。(2)土壤判面中的水分运动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加,表现为土壤水分的上升运动,当有降水或土壤水分再分布时,土壤水分含量表层大于底层,(3)地下水位与各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直线关系(4)滨海盐渍土的贮水性能较强,但由于可溶性盐的影响,有效水的利  相似文献   

7.
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与采集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田灌溉正朝着“自动、精准”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动、精准灌溉,需要获得及时、准确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作为基本依据,而先进、可靠的采集技术与设备则是快速、准确、连续获取作物水分信息的重要保障。作物水分信息,根据其采集部位可分为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两类;而根据采集信息所代表
表的范围,则可分为点源信息和区域信息两类。2种分类结果相组合,可以将作物水分信息分为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四大类O目前应用较多的点源土壤水分状况信息快速采集技术主要有中子仪法、时域反射法(TDR)、频域反射法(FDR)、驻波率法(SWR)和张力计法;点源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则主要有红外温度法、叶水势法、光谱法、茎变差法和蒸腾速率法;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的采集技术主要有遥感法(裸地表层土壤)和墒墒情监测网络法;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则主要通过遥感方法获得,包括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等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各有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目前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看,基于土壤介电特性的土壤水分信息测量技术(TDR,FD和SWR)和基于植株蒸腾速率、植株茎直径变差和作物冠层红外温度的作物水分状况信息测量技术是具有明显优优势和良好发展潜力的点源水分信息采集技术;以TDR、FDR和SWR为基础,结合GPS和GSM/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适用于区域土壤水分信息的采集;而以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为基础的系统则是大面积的区域土壤水分状况信息(裸土表层)和区域作物水分状况信息的主要采集方法。这些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以及相应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适中的各类传感器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将是未来作物需水信息采集领域的重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豫西旱地夏玉米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及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2 ̄1995连续4年的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水分平衡试验,研究了豫西旱地夏玉米田水分动态规律、需水规律及水分盈亏状况。结果表明:本区夏玉米田多年水分变化有4个阶段;夏玉米的需水量为369mm,4年试验水分满足率平均83.4%,常年(30年资料)水分满足率为99.4%,个别年份及生育阶段水分亏缺严重,在豫西是否种植应根据降水年型,特别是根据当年的底墒情况及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预测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板栗幼苗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在水分胁迫进程中,对板栗幼苗叶片水分状况。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MDA(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在胁迫各阶段诸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与RWC(组织相对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期间SODGSH-Px活性呈下降趋势;中度水分胁迫期间两种酶活性明显增加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在胁迫进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接近重度胁迫时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10.
碳同位素分辨率在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植物中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的方法,碳同位素比(δ^13C)和碳同位素分辨率(Δ)与细胞内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数量化关系。并介绍了近15年来稳定性碳同位素在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碳同位素分辨率(Δ)与地上部干物重/耗水量的关系,Δ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关系;Δ与气孔导度(G),Δ与细胞内CO2浓度(Ci)/外界CO2浓度(C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质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钠吸附比(SAR)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导率(EC)的增大而增大;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随着EC的增大而减小,EC≥5时,SAR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很小;EC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响随着SAR的增大而增大;SAR≤5时,EC对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影...  相似文献   

12.
水质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质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水质对粉壤土与粉质粘壤土的持水特性均有影响;水质对粉质粘壤土在近饱和段的土壤持水特性影响相对较小,水质主要是通过影响近饱和段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持水特性.选取m=1-1/n与m=1-2/n的Vail Genuchten模型均可以很好的拟合实验土壤的持水测试数据,相关系数均大于0.99;van Genuchten模型的拟合参数(θ8、α与n)可以反映水质对土壤持水特性影响.在进行土壤水分数值模拟时,应考虑水质对近饱和段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水的性质、实用价值、美学价值、文化内涵的分析,说明人具有亲水性,并研究了人的亲水性与水景设计的互动关系,希望能指导水景设计,为人们创造适宜、优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用荧光法测定天然水中硒的新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为0.04PPb.  相似文献   

15.
东平湖水生物现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东平湖水体质量的要求,利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水生生物数据资料,对东平湖水体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可为东平湖水体质量的有效地控制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运行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冬小麦品种渭麦4号为材料,综合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其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蛋白酶、肽酶和核糖核酸酶活性却显著增强,致使蛋白质和RNA分解加剧,含量降低,并且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组分也发生了变化。DNA含量则不受土壤含水量高于萎蔫点的水分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人工模拟土柱研究了(土娄)土与河淤土的水势对土壤生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量下,由于两土壤的水分实际有效性不同,显示出两土壤生化强度的差异。从而认为在相同水势下比较土壤间的生化活性,才能真实地反映土壤水分对土壤生化活性的影响。温度引起的土壤生化强度的变化,在采用水势概念时,还包含着温度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州河是本市最重要河流之一,苏州河的水质状况和综合整治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评价标准,对苏州河历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了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前后的水质变化,并分析了在苏州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利用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引清调水试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于气孔效应和非气孔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气孔效应则是RuBisco活性及RuBP再生速率下降所致,同时由于光合电子传递受抑而影响了光合磷酸化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水稻间歇灌溉水分胁迫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合考虑间歇灌溉缺水期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持续时间长短对水稻的胁迫作用,提出了水分胁迫指数(WSI)的定义(公式见影像原文)。 1989-1991年的试验结果:在水稻水分敏感期,WSI与水稻生育指标和产量相关密切,其相关系数较土壤含水量和土水势指标显著提高,可供生产和研究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