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广西石灰岩植被破坏造成的石漠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石漠化的概念、特点、主要成因及其危害,结合广西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出人口过度增长、经济落后、人地矛盾加剧以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根源,植被破坏是石漠化产生的直接诱因,具体分析了广西喀斯特岩溶地区石灰岩植被遭受人为破坏而产生石漠化的过程,还介绍了广西石漠化治理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生态恢复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西隆林县石漠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隆林县石漠化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广西区内石漠化治理发展趋势,分析了该地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生态经济学、生态恢复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理论知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总结出高效、多元化的最优治理方法,为广西隆林县石漠化治理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汉英 《中国林业》2009,(16):39-39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危害,已成为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目前我国特别是广西等西南省区的一项重要工程。广西柳州市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其面积约占广西岩溶土地面积的8.1%,石漠化现象相当普遍,这些石漠化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相结合,是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柳州市成功地探索出了多种石漠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德保县是广西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德保县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对岩溶地区进行治理,在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后,已经形成了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在进行石漠化治理时,需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有关的治理模式、治理技术,进而提高治理成效。主要就广西德保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展开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韦健康  何乃缘 《广西林业》2006,(2):F0002-F0002,1
2月22日-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一行专程赴广西考察石漠化防治工作。考察组一行先后到崇左市天等县,百色市靖西、那坡、德保、平果、田东和田阳等7个县考察了解石漠化防治工作,察看石漠化对当地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危害情况,认真听取政府和群众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成思危指出: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推广的方法,一是要封山育林,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二是要建设好沼气,让农民得到利益。加强石漠化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是南方石漠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关键,是促进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石漠化较严重的地区,而田阳县是广西石漠化典型县之一。多年来,田阳县党委政府在治理石漠化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石漠化治理的任务还很艰巨,形势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7.
发展麻疯树 治理石漠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柳州市石漠化及治理现状广西柳州市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其面积约占广西岩溶土地面积的8.1%。全市岩溶土地面积672,016.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2%。石漠化现象相当普遍。石漠化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岩溶区贫困之源。因此,加快石漠化治理已刻不容缓。据柳州市岩溶地  相似文献   

8.
张雷 《广西林业》2012,(6):22-22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近年来,广西探索了多个科学的综合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那么目前广西石漠化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何?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  相似文献   

9.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利用资源等因素导致岩溶地区石漠化,石漠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广西石漠化现状及其分布状况,提出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25日,石漠化地区(广西)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在广西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启动;26日,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建设项目在广西凌云县东和乡白马村半站屯启动。这两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覆盖广西、贵州、云南三省的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正式拉开帷幕。石漠化地区竹类等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示范项目投资100万元,由广西区林业局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一直是广西生态经济建设的"绊脚石"。在治理石漠化中,广西林科院立足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及复合栽培研究。它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有哪些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所长申文辉。记者:申教授,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中,已经筛选了吊丝竹、任豆树等一大批石山人工造林树种,探索出了"竹子+任豆"等多种治理模式。广西林科院石漠化治理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西岩溶地区土地分布现状,分析岩溶土地的分布特点,提出林草植被恢复、后续产业开发、喀斯特特色旅游、生态搬迁与培训等4种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总结石漠化土地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当前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天峨县引种岩桂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我国岩桂栽培的历史,以及在广西天峨县石灰岩地区引种岩桂的育种和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岩桂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即使在石旮旯地也能正常生长,是石漠化地区绿化造林进行生态治理的理想树种。同时通过对岩桂枝叶的加工利用,可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6月17日为世界防冶荒漠化日,为加强宣传,自治区林业局于6月12~15日,组织新华社广西分社、人民日报广西记者站,广西日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等九家新闻媒体到大新、天等、平果县的石漠化治理点,铁山港区营盘镇的沙滩造林点等实地采访,宣传我区多年来石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取得的成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先进典型人物以及石漠化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罗城县地处珠江上游喀斯特地貌(即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县境内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及时、有效地治理石漠化,已成为该县生态建设工程刻不容缓的重点课题.本就如何搞好罗城县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发生的地区一般条件比较恶劣,常规的地面监测难度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S技术使大范围的对地监测成为可能,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三维可视化呈现,为石漠化治理决策提供依据。文章引用国内学者们基于3S技术,以天等、马山、平果、都安等石漠化严重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总结出广西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方式。认为3S技术在石漠化治理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但同时也受到遥感数据源、人为主观因素等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便利,绘制"石漠化分布一张图",实现岩溶地区的优化决策、精准管理、实时监管。  相似文献   

17.
林业简讯     
《广西林业》2014,(10):33-35
70多人参加全国石漠化治理高级研修班 2014年9月23-27日,广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河南9省的70多名林业技术骨干在平果县参加内容包括石漠化防治与石漠化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持政策、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调查与监测技术等的全国石漠化治理工程管理与技术高级研修班。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石漠化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给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砚山县是2007年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自2008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进行了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对砚山县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石漠化调查技术和调查方法,阐述了墨江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基本状况、石漠化程度、分布范围和面积,并提出了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墨江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概况、工程完成情况、治理成效及其主要做法进行探讨分析,为我国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