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太猪是近年来培育而成的国家级瘦肉型新品种,具有产仔多,瘦肉产量高,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点,是目前生产商品瘦肉型理想的母体之一。苏太猪全身被毛淡黑色、耳中等垂向前方、头面有清晰的皱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驱丰满。改变了老太湖猪头皱多、皮肤厚、背凹臀尖等不足。苏太猪具有老太湖猪的血缘,尤其是把产仔多这一特点保留下来。苏太猪母性好,性情温和,平均乳头7对以上,性成熟早,初情期大部分在4月龄左右,发情征候明显,配种受胎率高,母猪6~7月龄即可配种。根据三年试验,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1.68头,35…  相似文献   

2.
苏太猪简介     
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偏淡,耳中等大而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部分有玉鼻,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苏太猪产仔多、母性好,核心群母猪产仔数为15.67头,是仅次于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猪种。苏太猪生长速度较快,90千克肥育猪日龄为178.90天,平均日增重为623.12克,活体背膘厚1.96厘米,耗料增重比为3.18:1,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分别为72.85%、55.98%。苏太猪是目前生产商品瘦肉猪理想的母本之一,与加系大约克夏或丹麦长白公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瘦肉猪都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其生长速…  相似文献   

3.
(一)苏太猪的外貌特征 苏太猪全身背毛黑色,耳中等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 (二)苏太猪的优良特点 (1)肥瘦适度:有56%的瘦肉,肉质鲜、味道美。(2)耐粗料:苏太猪食性广、耐粗  相似文献   

4.
《畜牧市场》2004,(2):28-28
由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以世界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采取导入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评定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个世代的选育,经江苏省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和农业部专家组的验收,及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国瘦肉型新猪种,正式命名为“苏太猪”。 苏太猪的优良特性有:  相似文献   

5.
《饲料与畜牧》2004,(3):35-36
苏太猪以世界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采取导人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评定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八个世代的选育,经专家组的验收及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定为中国瘦肉型新猪种,并命名为“苏太猪”。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饲养瘦肉型猪必将成养猪业的主流。但是由于国外主要瘦肉型猪种普遍存在母性不强,繁殖力不高的弱点,探索这方面的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本站作为省农业三项工程示范点,一直从事良种畜禽的引繁推广工作,多年的实践发现,要保持瘦肉型母猪较高的繁殖力,必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母猪选择以苏太母猪等培育品种为首选。由于苏太母猪导入杜洛克等国外品种的血统,在后代母猪群体中大部分母猪保留了太湖猪母性较强、繁殖力较高的优点。但有部分母猪存在母性不强、性情燥、乳…  相似文献   

7.
苏太猪SLA-DQ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SLA-DQA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太猪SLA-DQA基因开放阅读框第722个碱基存在1个A→G突变,从而导致了氨基酸Gly到Arg的转变,并产生了TaqⅠ酶切位点。当扩增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TaqⅠ消化后,检测到AA和AG基因型。分析这2种基因型与苏太猪生产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LA-DQA基因与生产性能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苏太”猪是以太湖猪和杜洛克为亲本的育成品种。该猪种既保持了太湖猪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耐粗饲、母性好的优点,又具有杜洛克猪生长发育快、胴体瘦肉率高的优点。为进一步了解“苏太”猪在本地区农村的生产水平,以利于推广,我们对本镇专业户所饲养的“苏太”猪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并以我市传统饲养的二花脸猪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太猪是以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母本,导入外种杜洛克公猪血统,进行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同质选配,采取个体性能测定、综合指数选择等技术措施,经过12年8个世代选育而成。是全国已审定的5个猪新品种和配套系中,唯一含50%中国猪血统的黑色被毛瘦肉型猪种。于1999年6月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农业部审定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定名为苏太猪。 1.优良特性:苏太猪保留了太湖猪繁殖率  相似文献   

10.
苏太猪于1999年6月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农业部审定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并颁发了新品种证书,正式定名为苏太猪,商品名为新太湖猪,注册商标为"新太湖".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苏太企业有限公司以活体保种方式,建立太湖猪保种基因库,对太湖猪实施保种的同时,利用太湖猪优良肉质性状开发生产优质特色猪肉产品,取得了初步成效。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市苏太企业有限公司在优良地方猪种——太湖猪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利用地方猪种开发生产优质、特色猪肉产品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猪肉是我国人民肉食的成分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瘦肉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猪的们体瘦肉率都在45%以下,因此,解决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问题已迫在眉睫,现就瘦肉型猪生产的几个问题进行浅述。1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技术措施问)采用综合指数选种提高啊体瘦肉率和降低肉品质量的矛盾;(2)通过分析瘦肉型猪的营养需要,制订饲养标准;()改善猪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管理Z(4)根据瘦肉型猪生长发育规律适时屠宰。目前,国内外养猪业均向多产瘦猪肉的方向发展,纯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都在探讨猪的肌肉生长…  相似文献   

13.
猪人工授精是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吉林省的猪人工授精,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本文从成果、措施、前景三个方面,谈谈猪人工授精的概况与前途。一、显著的成果伴随着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在1985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吉林省由点及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太猪FUT1基因开放阅读框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生GG型和AG型,不存在抗性纯合子AA型。分析这两种基因型与苏太猪生产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G型个体平均生产性能均高于GG型个体,且AG型个体的1胎断奶窝重、2胎断奶窝重、3胎总产仔数和6胎断奶窝重显著(P<0.05)高于GG型个体,对一些生产性状而言,AG型是有益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所谓瘦肉型生长猪乃非种用瘦肉型生长猪。在瘦肉型生猪规模生产流程中,应该根据生长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消化生理特点划分生产环节,其饲粮配制和喂饲技术特点随生产环节不同而异。此予浅述,仅供参考。1划分生产环节在瘦肉型生猪规模生产流程里,根据生长猪的  相似文献   

16.
苏太猪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苏太母猪核心群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并对后备猪的初生重、35日龄断奶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等早期生产性能与后期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苏太猪的繁殖性能,为苏太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第1胎产仔数最少,成活率最低,第4胎成活率最高,至第3胎达较高水平并一直稳定保持至第6胎,第3胎的繁殖性能可以作为淘汰母猪的重要依据。后备猪35日龄断奶重与4月龄重、6月龄重都呈极显著正相关,4月龄重和6月龄重间也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苏太后备母猪早期生产性能与后期繁殖性能没有显著相关,选择35日龄断奶重小的母猪留种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7.
苏太猪引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绍兴市有关部门从苏州苏太公司引进苏太猪50头,为进一步研究测定苏太猪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随机选择苏太母猪30窝进行繁殖性能跟踪测定,30头育肥猪进行育肥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苏太猪繁殖性能较高,基本保持了地方品种繁殖性能较高的优良特性,初产母猪胎均产仔9.17头,经产母猪胎均产仔11.05头,育成率达92.50%;肥育期日增重616.96 g,料重比为3.2∶1,屠宰率为72.85%,瘦肉率达55.48%。  相似文献   

18.
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配套体系是发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近年来国外已广泛应用,并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我国起步较晚,瘦肉型纯种猪数量较少,饲料工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蛋白质饲料也比较缺乏,广大农村相当一部份地区还是使用传统的习惯方法养猪(吊架子、单一  相似文献   

19.
前言瘦肉型猪已成为国内外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向。目前世界各国的商品瘦肉型猪都广泛采用多元杂交进行生产。1988年美国年产商品肉猪8908.5万头,90%都是瘦肉型杂交猪。日本2550万头,几乎都是瘦肉型杂交猪。先进国家商品猪的日增重一般为600—700克,增重1公  相似文献   

20.
瘦肉型猪日粮水平的高低决定瘦肉型猪的生产水平。因此,在确定瘦肉型猪日粮营养水平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瘦肉型猪的生产目标;(2)饲养管理条件,猪的遗传特性及生物潜力;(3)生产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价值;(4)理想的日粮氨基酸水平;(5)其他营养素的水平。目前,在生产实际中,考虑日粮中各营养物的含量时,应从生产瘦肉猪的目标出发。即:(1)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组织生长的速度和效率;(2)最大限度地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3)生产优质、有特色的瘦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相同的饲养管理并不易使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